神鸟电子书 > 经管其他电子书 > 2005年第13期 >

第1部分

2005年第13期-第1部分

小说: 2005年第13期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 目  录 :::。。。
[卷首语]
  风格多样 兼收并蓄..........................何镇邦
[好诗共享]
  死者........................鲁伯特·布鲁克 屠 岸译
  我不想比喻什么............................刘乐牛
[开卷]
  热爱(四首).............................汗 漫
  一株七穗集(组诗七首)........................绿 原
[方阵]
  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赵 恺
  天真.................................邓朝晖
  西藏以西...............................姜 耕
  都市流浪者..............................骆 英
  日常生活...............................老 刀
  袖口里的黄昏.............................殷龙龙
  美加诗笺...............................黄港洲
  阿姆斯特丹谒大西洋(外二首).....................莫文征
[每月诗星]
  钢铁的血液或泪水(组诗).......................朱建信
  给诗以温度和硬度...........................朱建信
  新颖的当代军旅诗篇..........................吴开晋
[当代诗人群像]
  刘 滨等..................................
[大地·“三农”题材诗作选]
  清清的风(组诗)...........................刘松林
  存儿表妹...............................申 艳
  父亲在深夜把我叫醒..........................椿 桦
  绿色通道...............................徐必常
  村庄.................................小 米
  思乡(外二首)............................宋安强
  父亲的牛等.........................韩辉升 李建华等
[旧体诗]
  王元明诗词选(七首)等.......................王元明等
[闪电花环]
  阳光里,一个蹒跚学步的孩子(外二首)等...............张光杰等
  写给母亲(外二首)..........................聂 造
[评论·百家诗论]
  铮铮诗汉王亚平............................葛 文
  臧克家的悲剧性体验..........................章亚昕
  诗贵“灵趣”.............................马 丽
[诗歌演讲厅·在《诗刊》听讲座之十八]
  作为意象修辞与思想方式的诗歌象征...................孙基林
[中国新诗选刊]
  纪念抗日战争胜利六十周年经典名篇回顾............无名氏 吉鸿昌等
风格多样 兼收并蓄
■  何镇邦
  大概在半个世纪之前,也就是读高中和大学的时候,我就酷爱诗,不仅读各种各样的诗,还尝试着写诗,做着当诗人或诗评家的梦。由于种种原因,这个梦一直不能圆。但是,读诗的习惯却一直没有改。
  我的读诗,大致是随着年龄的变化和审美情趣的变化而有所变化的。
  年轻时,也就是痴迷诗和做着当诗人的梦的年代,我喜欢和诵读的大多是热情奔放充满激情的诗篇。例如李白的《将进酒》、《蜀道难》等,还有惠特曼在《草叶集》中被郭沫若称为“男性粗暴的”诗篇,或者马雅可夫斯基那些阶梯式的政治抒情诗。当代诗人中,则喜欢郭小川的《向困难进军》和贺敬之的《放声歌唱》,它们虽然都平白了些,但充满激情,又适于朗诵,我多次在诗歌朗诵会上朗诵过它们。当然,对普希金和拜伦的爱情诗也是很喜欢的,并在小本上抄录了不少他们的诗句,因为它们曾点燃我青春的火焰。
  到年龄稍长时,我对诗的喜欢和阅读逐渐理性化一些。因为一个时期我想对中国的新诗发展史作些研究,对闻一多曾探索和试验过的现代格律诗颇感兴趣,因而喜欢上闻一多的诗。闻一多的诗,不仅在重建现代格律上作试验,而且感情浓缩、意境深远、诗句凝练,例如《死水》:“这是一沟绝望的死水,/清风吹不起半点漪沦。/不如多扔些破铜烂铁,/爽性泼你的剩菜残羹。”就是一首很耐读的诗。至于他写于从美国留学回来的《发现》一诗,充满爱国热情,也能给人以更深的启迪,我更是喜欢。上个世纪七十年代末八十年代初兴起的朦胧诗,我也喜欢过,并曾为舒婷早期的诗写过一篇长篇评论。
  到了进入老年之后,我则比较喜欢诗句平淡、意境深远的诗篇,这大概同老年心境以及审美趣味的转变有关。这些年来,我不仅喜欢吟诵白居易的“闲适诗”,李商隐“无题诗”中“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这类表达心态的诗句,也喜欢当代一些写得比较平实、晓畅、有意味的诗句。近得《诗话浙江》一本,其中不少篇章均深得我心。
  一个人读诗的口味都有这么大的变化,那么,千万个读者对诗的审美要求有着多么广泛就可想而知了。
  《诗刊》作为国刊,面对我们这个被称为诗的国度的亿万读者,更要注意满足读者们多样的审美需求。因此,一定要注意风格多样,兼收并蓄。
  这就是一个老读者对《诗刊》的期待。
  2005年4月28日


死者
■  鲁伯特·布鲁克 屠 岸译
  这些心原是由人类的哀乐所织成,
  奇异地被悲哀冲洗过,又易于欢乐。
  他们是岁月的宠儿:享受过黎明,
  日落,以及地球上所有的彩色;
  
  见过运动,听过音乐,经历过:
  安睡和觉醒;爱情,为友谊而骄傲;
  敏锐地为奇迹而激动;独坐;抚摸
  花朵、毛皮和面颊。这些已终了。
  
  有河流整天在清风下发笑,且又
  整天让华美的天空照耀。不久,
  冰雪一挥手,凝固了舞蹈的波浪,
  
  凝固了流动的美。冰雪在夜空下
  留下了一种洁白的、坚固的光华,
  集结的辐射,广度,闪光的安详。
  
  肖复兴解读:《死者》是一首美丽的诗。前两节八句诗,意象如连绵起伏的山峦,给人以冲击的力量和美丽的视觉感受。黎明、日落,所有的彩色、运动、音乐、安睡、觉醒、爱情、友谊、奇迹、花朵、毛皮、面颊……虽都是抽象的名词,却因为有死者这样特殊背景的衬托和悲哀心情的掩映,浓缩了一生的生命与情感的轨迹,一气呵成,挥洒得淋漓尽致。
  后两节,一句“冰雪一挥手,凝固了舞蹈的波浪”,将前面的动态且奔腾不已的意象,化为了截然不同的另一幅画面。“凝固了流动的美”,可以是死者的写实,也可以是一生的概括和凝结。诗的不尽余味在这样的凝固之中,真的有了辐射和广度,以及闪光的安详。
  
  '英国'鲁伯特·布鲁克(1887—1915),第一次世界大战中著名的英国诗人。一战中,他担任皇家海军军官,在一次航海中因患败血症去世。《死者》为当时被人传诵的名篇。他也由此而获得“战壕诗人”的称号。他死后被政府和社会作为为国捐躯的爱国青年的典范。


我不想比喻什么
■  刘乐牛
  那个年代,在一切风中的野菜摇晃着
  最瘦的一朵野菜花上
  依偎着三滴露水,滚来滚去
  像眼窝拼命噙着的三滴泪
  
  在这个异乡的黄昏,我不想比喻什么
  我只是想起了把我们养大成人的母亲
  
  周明解读:比喻是诗歌惯用的修辞方式。然而作者却说他不想比喻。
  是的,诗人没有比喻。这首诗,是在写实。实实在在的写实。
  诗人对那个年代的印象,凝聚在“最瘦的一朵野菜花”上。这当然不是比喻,而是实际:饥荒使得野菜已经只剩最后一棵,但它依然按照自然规律,开放了一朵花。
  发疯的人们,违抗自然规律,以至野菜也被吃得只剩下最后一棵,这最后一棵瘦弱的花朵上捧着三颗露珠,确实没有比喻,但却令人联想:母亲怀中依偎的三个孩子,贫困的童年抑或是最初感知的点滴亲情?……
  直到诗的最后,诗人仍说他不想比喻,是真的没有比喻吗?其实全诗充满暗喻和克制中的深情,对母亲的感恩是不着一字,尽在其中。结尾的突然点明和转向,促成了此诗的速度和力量,也形成了这首诗“顿悟”后对母爱的令人回味的意蕴。
  
  刘乐牛,男,1973年出生于宁夏固原县一个小村庄,1993年发表第一首诗,1999年出版诗集《苦涩的甜蜜》,曾在《朔方》、《星星》及省内地市级刊物上发表过作品。小说《走不出自己的年龄》正被一家省内刊物连载。基层乡镇工作多年,现供职于中宁县文化旅游局。


热爱(四首)
■  汗 漫
  祖国
  
  荷叶覆盖湖北
  青稞摇动西藏
  早春二月里徒步北上的少年
  穿越大地,像一个动词穿越无数名词形容
  穿越经史子集里的阴影、光
  九百里添一件毛衣,三十里学一种方言
  七里爱一个少女——
  他在辽阔之中有福了
  他的幸福也许凡俗
  但鲜艳,让蜜蜂嫉妒
  他一路住过的小旅馆就有了蜂箱般的热情蜜意
  
  飞天们借助于反弹的琵琶凌空而动
  ——甘肃。四川。孩子们呼喊:
  “大风大风,石榴吹红!”
  孕妇缓慢走过大街
  仿佛凸肚瓷器,暗含渐渐芬芳的花束
  自唐宋仕女漫长水袖里一涌而出的西皮流水
  潺潺浇灌夜色深沉紧拉慢唱的京胡故都
  隐居于小巷里的书生
  以羊毫毛笔为桨,划动砚台
  渡过微波荡漾浩瀚万里的水墨宣纸
  ……茫茫,茫茫的阴历、安宁和忧郁
  
  深入英语法语腹地的人们
  直到暮年,仍然回望不尽纸剪的窗花门神
  白发之上摇动着山西洪洞一棵伟大槐树的绿叶青枝
  ——树根,层层落叶上地图般的繁复脉络
  微缩着每个汉人的掌纹、履历和前途
  游子,浪子,梦里梦外总是端阳、龙舟和鼓舞——
  

返回目录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