匡政之路-第4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苏副镇长,是吗,你喜欢看这方面的书?”于文娟不由自主地站了起来,向房间里放书的柜子和书桌走了过去。书摆得不是那么整齐,有点零乱,而且有些书还夹着不少纸,上面似乎写着一些很凌乱的字,应该是苏望做的读书笔记。
这些书的确是五花八门,有《资本论》,《国富论》,《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人物志》,《容斋随笔》,《君主论》,《人间词话》,还有几本厚厚的外文书,好像是英文书籍,不过于文娟连名字都没有看明白。
“苏副镇长,你真有学问,还能看外文书?”于文娟转过头来惊喜地问道。
“几本管理方面的书,是美国管理大师彼得。德鲁克的书。”苏望也站了起来,跟在一边回答道。
“苏副镇长,你的英语很好吗?居然能看懂这么厚的书?”
“还行,慢慢看吧。”
“苏副镇长,你真是有学问,我的英语都还给老师了,现在就只记得二十六个字母。”于文娟自嘲地说道,转了一圈,她发现这里的书没有一本喜欢的。
“小于,有没有找到你喜欢的书?”
“苏副镇长,没有,一本都没有找到,我也不知道我自己喜欢看什么书?”于文娟有点气馁地坐回到座位上。
苏望也不知道该说些什么了,坐在那里给于文娟倒了一杯热开水。
“苏副镇长,听我爸说,你是大学生?”于文娟双手捧着热气腾腾的杯子,吹了几口气后突然转到一个话题道。
“是的。”
“苏副镇长,你能说说,读大学是怎样的感觉?”于文娟饶有兴趣地问道,“我一直都想读大学,可惜高考成绩太差,没有考上,所以我特别想知道读大学的感觉。”
“读大学的感觉?”苏望迟疑一会道,“很多人觉得读大学是一种解放,他们在大学时间里尽情释放被压抑数年的青春激情,所以很多人大学毕业后觉得自己根本没有学到什么,只留下一堆的青春记忆,也算是一种人生经历吧。”
“苏副镇长,你应该没有这样度过大学时光吧?”于文娟撑着下巴憧憬地说道,“在我的想象中,大学校园的生活应该是抱着几本书,走在树荫下,池塘旁,两个人沐浴在阳光下,坐在草地上,一起探讨人生哲学问题。”
苏望不由笑了笑,在没有读过大学的人心里,大学校园生活或许是一种象牙塔里的世外生活,但是对于读过大学的人而言,也不过是一种现实中的生活而已。
“我的大学生活,没有你想象的那样。前一年我比较迷茫,也和其他同学一样,没日没夜地看武侠小说,踢球,看录像。到了第二年我知道自己再也不能像这样过下去,因此我不再荒废时光,抓紧时间看书,还报了自考。”
“自考?苏副镇长,你读大学还能自考吗?”于文娟很诧异地问道。
“我读的工学院只是一个大专,不是本科,所以我参加了荆南大学主持的应用数学本科自考。原本是不能直接参加本科自考,我们学院出面,跟省自考办沟通好了,所以我们学院的学生可以直接参加本科自考。”
“哦,原来是这样。”于文娟似懂非懂地点了点头,然后坐在那里低着头,房间一时陷入了寂静。苏望等了好一会,看到于文娟还低着头,便开口道:“我想不到你的父亲居然是于科长,你怎么进了麻水镇?进县供销社留在县城也不错。”
“我爸爸和曲书记是同学,前年我高中毕业在家待业,我爸原本想把我弄进县供销社,是曲书记主动提出来,让我进麻水镇镇政府。”于文娟有点自豪地说道,“我父亲考虑了很久,觉得进镇政府比县供销社要有前途,于是便答应曲书记的好意。”
“哦,是这样。”苏望没有再深问下去,但是他心里明白,事情应该没有那么简单,同学关系,就能让曲云德这种人主动去揽事,他从小到大不知多少同学,怎么没见他一一安排好。而且于科长不过是县社人事科科长,又不是组织部的干部科科长,曲云德用得着去巴结他吗?不过苏望知道再问下去不合适了。
“小于,在麻水镇过得习惯吗?”苏望接着问道。
“还行吧。麻水镇离城里很近,想家了下班就直接坐车回家。”
房间里又安静了一会,最后苏望实在忍不住说:“小于,天很晚了,明天还要上班,早点回去休息吧。”
于文娟闻声看了一眼手腕上的表,像是才回过神一样,“呀,都九点多了。苏副镇长,实在抱歉,打扰你休息了。”
走到门口,于文娟猛地停住了脚步,犹豫了好一会才低声说道:“苏副镇长,其实我今晚来只是想说,我喜欢你。”
说完之后,于文娟转身就跑,迅速消失在苏望的视线里。看着空旷无声的走廊,苏望一时苦笑不已,想不到自己的魅力居然这么大?该怎么办?自己心里肯定是不会喜欢上她的,直接跟她说?还是编一套“美丽的谎言”先骗骗她,免得让她伤心,顺便也可以享受一段艳遇。在上一世,苏望曾经对不同的女人说过不同的谎话,说到后来连自己都信以为真了。可是今晚,面对那颗纯真的心,苏望不知道该如何说了。
苏望在门口站了好一会,最后无声地把门关上了。
第二天开始,苏望继续正常的工作,他准备把手头上的事情尽快忙完,然后按照计划去负责联络的几个村跑一跑,但是来自县政协的一份通知打乱了他计划。按照县委和县政协部署,二月二十五到二十七日召开义陵县政协第四届二次会议,基本上是与义陵县第十二届人大二次会议同时召开。
这件事原本与苏望无关的,但是他现在已经负责麻水镇政协联络组,又被镇党委推举为县政协委员,那这次会议就跟他有密切的关系了,而且他还需要带领麻水镇的县政协委员们参加这次会议。
苏望的事情明显多了起来,而于文娟送文件的次数也越来越频繁了,每次她送文件过来,都会含情脉脉地看苏望好一会,直看到苏望抬起头,这才羞红着脸走开。
得找个机会好好跟于文娟谈一下了,再这样下去,于文娟会越陷越深,到时不要出什么篓子。而且在麻水镇,苏望是如履薄冰,要是被有心人抓住这个机会,捣鼓出什么桃色新闻,那就麻烦了。在这个年代,干部的个人作风问题可是大忌。
不过苏望暂时也顾不过来了,他现在的事情太多了。
首先苏望必须把麻水镇的县政协委员们召集起来,开个碰头会,回顾总结以前的提案,收集这次会议的提案,然后将这些提案初步审查,再提交给镇党委备案,最重要的是根据县政协下发的会议安排统一思想。
*********
第二更送到。
第一部 科级干部 第四十四章 县政协会议
麻水镇的县政协委员总共五人,除了苏望之外,一位是县六中也就是麻水镇中学的副校长董德佳,一位是镇信用社主任黄品尚,一位是羊山村的老劳模许万才,还有一位是二头村的老农民龚二山,因为他现在属于台胞家属,他的一位弟弟解放前跑去了台湾。
龚二山和许万才属于话很少的人,开会基本上只听不说。黄品尚虽然很圆滑,但是知道什么该说什么不该说,一开会就笑嘻嘻地提出自己只是带着耳朵来的。董德佳就有点麻烦了,不知道是不是这位副校长在单位开会讲话的机会比较少,从开会开始基本上就只听到他在那里滔滔不绝地说话,而且不少总结和提案都是针对县委县政府的一些工作问题,应该把政协联络会议当成了他的表演舞台,而且从他说话的意思中听出,他还准备把这个舞台搬到县政协会议上去,准备大放光彩,一述自己的政治抱负。
第上午的会议,苏望基本没有说什么,只是听董佳德在那里口水直飞,然后时不时地记下重点要点。
中午,苏望带着四位县政协委员到食堂用工作餐,中规中矩的三菜一汤工作餐。许万才和龚二山是埋头猛吃,黄品尚则是稍微吃了一点,董德佳却是一边吃一边继续高谈阔论,不仅声音大,有时候还手舞足蹈配上肢体语言,引得食堂的人都往这边看。
吃完饭,苏望宣布下午两点正继续开会,然后便直接去找郭志敏。
郭志敏的家就在镇上的后街,苏望过去时他也刚好吃完中饭。接过苏望递过来的烟,郭志敏笑眯眯地开口道:“被老董给镇住了吧?”
“老董是有点麻烦,所以要向郭主任你来取取经,过三天县政协会议就要召开了,要是他到会议上也是这么一通高谈,恐怕我少不了一顿挂落。”苏望摇着头说道。
“老董是这样的人,我还在六中时,他是教务主任,每次学校开师生大会,他能讲上一个小时,从国家大事扯到学校里鸡毛蒜皮的事,因此得了个外号,叫董婆婆。”
苏望不由笑了起来,这个外号还真是名副其实,只是这县政协会议不比学校的师生大会,随你任意发挥,那都是有会议议程和安排的,如何协调好,就是自己的工作了。只是这号人怎么会被推举为县政协委员,这不是给人添堵吗?这位董婆婆前年就成了县政协委员,也不知道以前负责政协联络组的镇领导是如何协调的?
“郭主任,以前镇里负责政协联络组的领导是哪一位?”苏望抽了一口烟问道。
郭志敏看了一眼苏望,手指头点了点烟道:“是夏书记。”
苏望点了点头,表示明白了。抽完烟,苏望便起身告辞了。
下午,董佳德终于把自己对去年提案的总结以及今年准备提交的提案说完了。苏望问了一下其他人,都没有什么别的意见,然后总结道:“几位委员总结和提议的都不错,我也一一记录在案,我总结了一下,纲目如下,董委员的总结和提议为……”
苏望一二三念了一遍,百分之九十都是董佳德的意见。念完之后,苏望看了一下众人,然后道:“没有念漏或者记错的吧?诸位委员,你们还有什么需要补充的吗?如果没有,我需要把这些情况向镇党委汇报一下。”
听到这里,董佳德脸色不由一变,许万山和龚二山倒没有什么反应,只是埋头在那里抽他们自己的老旱烟,只是黄品尚倒是意味深长地看了董佳德一眼,也没有开口说话。
苏望把会议记录整理了一下,然后到曲云德办公室向他做汇报。
“曲书记,这些是政协联络组的会议记录,里面是诸位政协委员对去年提案的总结,以及今年准备提交的提案。按照组织程序,我必须向你汇报一下,如果没有问题,我就上报到县政协,请他们安排进会议议程里去。”
曲云德看了一眼苏望,嗯了一声,接过记录,一目十行地看了起来。一页还没有看完,曲云德的脸变得阴沉起来,看到第二页,他实在忍不住了,把记录往桌子上一拍,高声道:“这个董佳德到底想干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