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鸟电子书 > 魔法玄幻电子书 > 匡政之路 >

第140部分

匡政之路-第140部分

小说: 匡政之路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到了义陵县,廖早云先把一起来的人安置好,然后直奔浦江酒家。

    顺着服务员的指点来到一间大包厢,廖早云刚走进来,苏望就笑着迎了上来,客气地道:“廖厂长,不好意思,又要劳烦你跑一趟。”

    “没事,谁叫你是少东家呢?”廖早云乐呵呵地说道,现在他是人逢喜事jīng神爽。

    “来,我给大家介绍一下,这位是醉乡酒业总经理兼酒厂厂长廖早云。这位麻水镇人大主席团主席张三泉张叔。这是信达装饰公司总经理杨光亮。这位是众联铸钢厂厂长常为民。这位是众和耐火材料厂厂长肖万山。这位是信达公司的股东,岩头垄村村支书冯雄飞。这位是二头村村支书、众和耐火材料厂和众联铸钢厂股东莫会仁……”

    苏望把莫会仁、张老根、陈长水等人全部介绍了一遍,廖早云一一含笑打着招呼。最后一位是中都村竹器厂的厂长马有才,他跟廖早云打过几次jiāo道,双方还算熟悉。

    廖早云看了这些人,心里不由诧异不已,难道这些人都是苏望一手cào办起来的苏氏企业?那个铸钢厂和耐火材料厂廖早云没听说过,但是信达装饰公司却有听说过,那在郎州市可是鼎鼎大名啊。

    “廖厂长,这些厂信达、众联有我家的股份,众和和中都村竹器厂是村民们集资办起来的,不过都是我在麻水镇任职时建议办起来的。”廖早云在这群人中算是外人,所以苏望要多说上那么一句。

    张三泉在众人中威望最高,所以他代表了大家问出了心里共同的疑huò。

    “小苏,这位廖厂长是不是最近很火的醉乡酒厂的厂长?”

    “是的,张叔,好像整个郎州没有第二家醉乡酒厂。”

    大家不由倒吸一口凉气,醉乡酒他们在浦江酒家就常喝,最近听说这个酒大火,不仅在国外获大奖,就连国家领导人都说它好。这一好不得了,以前卖十几二十元的五年dòng藏酒换了个包装直接翻跟斗变成三四十元。这酿的那是酒啊,酿的那是钱。早知道苏镇长会赚钱,可没有想到会这么能赚钱。

    “廖厂长、常厂长、马厂长,各位老叔,这次我把大家召集起来,为的是一件很重要的事情。”苏望咳嗽了一声,说起开场白,“大家或许还记得我当初建议办厂办企业的初衷,那就是让村民们过上好日子。现在各个企业都赚到了钱,大家的腰包也鼓了。”

    听到这里大家都不由发出一声轻笑,是啊,跟着苏镇长大家可没少赚钱。以前进好再来饭店吃个饭都要犹豫一下,现在进浦江酒家都不带眨眼。神情却保持严肃的张三泉咳嗽了一声,大家都连忙噤声,房间里又安静下来。

    “可是我觉得这远远不够,因为麻水镇很多村民还过着和以前一样的日子。当初是麻水镇的父老乡亲们信任我,把我抬进了镇政fǔ。我当初也暗暗发誓,一定要竭尽所能,为村民们谋福利。可是我苏望能力有限,想想真是惭愧。”

    说到这里,苏望脸上不由lù出黯淡之sè,是啊,麻水镇对苏望来说意义非凡,他对那里的感情也很深。可是最近去那里转了几圈,发现很多村的情况还是和从前一样。除了信达公司受众面广一点,其余的几家企业只不过是富了股东,部分村民而已。

    “我左思右想,觉得还是从另外一个方面入手。我提议成立一个基金会,做为股东,我提议信达、众联每年百分之三十的纯利润全部投入到里面去。干什么呢?反馈给麻水镇的父老乡亲们。怎么反馈呢?我算了一下,信达、众联两个企业今年的纯利润能达到一百七十二万,百分之三十就是五十一万六千。这笔钱完全可以给麻水镇中学,呃,也是六中修一栋四层的宿舍楼,免费给学生们住,让他们不必每天早上五点多就爬起来,赶几十里山路去上学。等明年挣到了更多的钱,我们可以把六中学生的伙食费全包下来,给全镇的公办、民办老师涨工资,给那些考上县一中和大学的孩子们包学费,让他们不再因为高昂的学费和食宿费用哭着把录取通知书撕掉。我还想用这个基金在县职校争取办一个培训班,请老师为麻水镇的青年培训技能,让他们以后出去打工也能有一技之长,不再干最累最脏的活却拿钱最少受白眼最多。我的想法很多很多,也需要很多的钱,因此还需要诸位的鼎力支持。”

    说完,苏望向众人深深鞠了一躬。

    房间里一片寂静,众人的表情各异,张三泉显得非常jī动,他几次想站起来,但最后还是忍住了。他用很明亮的目光把众人扫了一遍,然后默默地坐在那里。

    杨光亮和冯支书jiāo换一下眼sè,腾地站了起来道:“我岩头垄村原本是麻水镇最穷的村。可现在,排名前三甲不敢去争,可比过去不知好过多少倍。这些都是苏镇长带来的,而且这事也是为了我们岩头垄村、麻水镇,人家苏镇长占大股都舍得,我们难道还舍不得?我们岩头垄丢不起那个脸,这个钱我和冯支书代表信达公司其他股东认了。”

    张老根、陈长水等几个众联铸钢厂的股东也站了起来道:“老杨说的对,苏镇长这是真心为了我们麻水镇各个村,我们几个代表众联其他的股东也认了。老常,你怎么说?”

    做为众联铸钢厂股东和厂长的常为民笑道:“这是好事,我当然赞同。我股份少,损失不了多少,再说我还有绩效工资,收入不比你们少。”

    张老根几个不由也乐了,连声夸常为民够意思。

    莫会仁在暗地里戳了肖万山好几下,二头村耐火材料厂改名的众和耐火材料厂苏家没有一分钱的股份,所以也没有点名。但是几位老伙计都表了态,他要是不表态,以后就抬不起头了。

    肖万山斟酌了一下开口道:“苏镇长的建议是件好事,只是众和耐火材料厂比不得信达和众联,我算了一下,我们众和耐火材料厂今年赚钱不多,还要扩大生产,因此拿不出太多的钱。这样,今年我们拿百分之二十出来,等明年上规模,利润上去了,跟大家一样,百分三十,我老肖说话算话”

    “好,多谢肖叔你的支持了”

    听完肖万山的话,莫会仁心里舒了一口气,虽然只出百分之二十,可也算有个jiāo待了,谁叫众和厂赚钱没有信达、众联那么凶猛呢。

    中都村竹器厂马有才站起支支吾吾地道:“苏镇长,你的建议我一万个赞同,可是你也知道,现在我们那个竹器厂还欠着亏空,要不是廖厂长帮了我们一把,我现在都不知道怎么办?”

    中都村竹器厂在信达装饰公司的衬托下简直可以用奄奄一息来形容,镇里对它也不抱什么希望了。最后还是苏望念在这个建议是自己出的,总得有始有终,于是就跟廖早云合计了一下,将醉乡酒外包装全部jiāo给了中都村竹器厂。

    醉乡酒外包装是苏望托人在潭州找高人设计的,瓶是古朴典雅的陶瓶,正面贴着一张五溪源山水画,最下方是一行草书“人生一醉已千年”。后面是小贴,有酒jīng度以及说明什么的,外壳则是中都村竹器厂生产的jīng美竹器包装。当然了,不同年份的酒陶瓶和外包装都不同。

    但是醉乡酒厂销量还没有起来,加上中都竹器厂原本亏空太多,所以今年是看不到赚钱了。但是马有才知道,明年是中都村竹器厂跟着赚钱的好时节,醉乡酒厂最近这么火,手指缝漏一点点就够他们吃的了。

    于是马有才接着又说道:“苏镇长,等明年竹器厂也赚到了钱,我们也绝不含糊,百分之三十,说话算话。”

    “那谢谢马厂长了。”

    廖早云看着这一切,也明白苏望的意思了,待大家都表完态便站了起来道:“诸位,醉乡酒厂今年总共才赚到四十七万,既然苏镇长发话了,我做为酒厂第二股东和厂长也表个态,这百分之三十没问题。”

    “老廖,其实醉乡酒厂我另有想法。醉乡酒厂虽然我们苏家占大股,但毕竟不在义陵县。这样吧,醉乡酒厂还是出百分之三十,百分之十投到这个基金里来,剩下百分之二十单独设立一个基金,用来回报五溪源乡的父老乡亲们。老廖,你看这样行吗?”

    “行,苏镇长,我替五溪源的父老乡亲们先谢谢你了。”廖早云是土生土长的五溪源人,当然希望能为家乡做份贡献。

    “好了,大家都商量好了。我提议这个基金由张主席负责监管,大家有没有意见?”

    “张主席来监管我们就放心了,没意见。”大家七嘴八舌地说道,看来张三泉的威望还是那么高。

    “至于这个基金的运作规章我初步拟定了,读给大家听一下,看有没有意见。”

    运作规章很简单,就是每家捐款企业从股东中选出两人做监事,组成监事会,张三泉是监事会主席。重大决定、所有账目都必须经过监事会审查,监事会将会与被捐助单位如县六中签订协议,有权对捐款使用情况进行监控等等。此外欢迎个人和企业踊跃捐款,每月监事会都会将捐款金额和使用情况公布一次。

    现在这个基金会还很简略,制度规章只能是一步步跟着发展。

    “至于这个基金会叫什么名字,大家可以提个意见,讨论一下看哪个最合适。”苏望最后说道。

    “苏镇长,我们都是些大老粗,那会取个好名,还是你拿主意吧。”莫会仁笑呵呵地说道,引起大家的附和。

    “那就叫第一基金会吧。”苏望也懒得去想什么名字。

    “好,第一,这可是我们麻水镇、义陵县第一个基金会。”张三泉首先赞同道,大家也便都同意了。
章节目录 第一百三十五章 临走前准备(二)
    正文'第一百三十五章临走前准备(二)——

    第一百三十五章临走前准备(二)

    正事聊完了,大家便坐下来吃饭,一边吃着一边聊着天,说着一些闲话。廖早云悄悄地对苏望道:“苏镇长,有件事我定不下来,还要请你还来做决定。”

    “什么事?”

    “有个东越商人找到我,想把一个地区的代理权定下来。”

    “东越省?这个你可以决定啊。”

    “苏镇长,除了东越省,他还想要香江和濠江两个地区的代理权。”

    苏望眼睛一亮,这个东越人还真有眼光有勇气,这个时候居然就敢向香江、濠江地区进军。

    “老廖,这人在哪里?”

    “跟我来义陵了,现在在县招待所住着呢。”

    “好,待会我们一起去会会他。”

    吃完饭,苏望跟着廖早云来到了县招待所,见到了那位东越人。一进mén,苏望就觉得眼前这个人很眼熟,好像在哪里见过,而那人也嗖地站了起来,瞪着眼睛指着苏望。

    “老于”

    “小苏”

    两人不约而同地脱口而出。廖早云在一旁惊喜道:“苏镇长,于总,原来你们两位认识啊。”

    “认识,小苏,我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