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鸟电子书 > 经管其他电子书 > 白话列子 >

第40部分

白话列子-第40部分

小说: 白话列子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译文】
  过去有个说自己知道长生不死方法的人,燕国国君派人去迎接他,没有接到,而那个人说自己知道长生不死方法的人却死了。燕国国君很恼火,要把那个去迎接的人杀掉。一个被燕君宠幸的人劝道:“人们所忧虑的没有比死亡更着急的了,自己所重视的没有比生存更重要的了。他自己都丧失了生命,怎么能叫您长生不死呢?”于是不再杀那使者。有一个叫齐子的人也想学那人的长生不死方法,听说那个说自己知道长生不死方法的人死了,于是捶着胸脯悔恨不已。一个叫富子的人听说后,笑话他说:“想要学的是长生不死的方法,可是那人已经死了,还要悔恨不已,真是不明白为什么要学。”一个叫胡子的人说:“富子的话不对。一般说来,懂得道术而自己不能实行的人是有的,能够去实行而不知道那些道术的人也是有的。卫国有个懂得术
  数的人,临死的时候;把口诀告诉了他儿子。他儿子记录下他的话,却不能实行,别人问他,他便把他父亲所说的话告诉了他。问话的人用他的话照着去做,和他父亲简直没有差别。如果是这样的话,自己会死亡的人为什么不能讲长生的方法呢?”
  【原文】
  邯郸之民以正月之旦献鸠于简子①,简子大悦,厚赏之。客问其故,简子曰:“正旦放生,示有恩也。”客曰:“民知君之欲放之,故竞而捕之,死者众矣。君如欲生之,不若禁民勿捕。捕而放之,恩过不相补矣。”简子曰:“然。”
  【注释】
  ①邯郸——古邑名,战国时为赵国国都。鸠——鸠鸽科部分种类的通称,我国有绿鸠、南鸠、鹃鸠和斑鸠。简子——当为赵简子,春秋末年晋国的卿。
  【译文】
  邯郸的百姓在正月初一日向赵简子敬献斑鸠,简子十分高兴,重重地赏赐了他们。客人问他什么缘故,简子说:“大年初一放生,表示我有恩德。”客人说:“老百姓知道您要释放它,因而互相争着捕捉它,被杀死的斑鸠就更多了。您如果想要它们生存,不如禁止老百姓去捕捉。捕捉了又释放,恩惠和过错并不能互相弥补。”简子说:“是这样的。”
  【原文】
  齐田氏祖于庭①,食客千人。中坐有献鱼雁者②,田氏视之,乃叹曰:“天之于民厚矣。殖五谷,生鱼鸟以为之用。”众客和之如响。鲍氏之子年十二,预于次③,进曰:“不如君言。天地万物与我并生,类也。类无贵贱,徒以小大智力而相制,迭相食,非相为而生之。人取可食者而食之,岂天本为人生之?且蚊蚋噆肤④,虎狼食肉,非天本为蚊纳生人、虎狼生肉者哉⑤?”
  【注释】
  ①祖——为人送行。
  ②雁——毕沅:“《说文》云:‘雁,鹅也。’此与鸿雁异。”
  ③预于次——预,参预。次,中间。
  ④蚊蚋噆肤——蚋,音 ru(锐),与蚊类似的昆虫,叮吸牲畜和人血,
  ì叮咬后有奇痒。噆,音 zǎn,叮咬。
  ⑤非——卢文弨:“‘非’疑当作‘岂’。”
  【译文】
  齐国的田氏在厅堂中为人饯行,来吃饭的客人有千把人。座位中有人献上鱼和鹅,田氏看着这些菜,便叹道:“天对于人类太丰厚了,生殖五谷,又生出鱼类和鸟类供人食用。”客人们像回声一样附和他,鲍氏的儿子只有十二岁,也在座位中,走上前说:“事实并不像你所说的那样。天地万物与人共同生存,都是同类的生物。同类中没有贵贱之分,仅仅以身体的大小、智慧和力量互相宰制,依次互相吞食,并不是谁为谁而生存。人类获取可以吃的东西去吃它,难道是上天本来为人而生的?而且蚊子蚋虫叮咬人的皮肤,老虎豺狼吃食人的骨肉,难道是上天本来为蚊子蚋虫而生人、为老虎豺狼而生肉的吗?”
  【原文】
  齐有贫者,常乞于城市。城市患其亟也①,众莫之与。遂适田氏之厩,从马医作役而假食②。郭中人戏之日③:“从马医而食,不以辱乎④?”乞儿曰:“天下之辱莫过于乞。乞犹不辱,岂辱马医哉?”
  【注释】
  ①亟——屡次。
  ②假——凭借。
  ③廓——外城。
  ④以——通“已”,大,甚。
  【译文】
  齐国有个穷人,经常在城中讨饭。城中的人讨厌他经常来讨,没有人再给他了。于是他到了田氏的马厩,跟着马医干活而得到一些食物。城外的人戏弄他说:“跟着马医吃饭,不觉得耻辱吗?”要饭的人说:“天下的耻辱没有比讨饭更大的了。我讨饭还不觉得耻辱,难道跟着马医吃饭会觉得耻辱吗?”
  【原文】
  宋人有游于道、得人遗契者①,归而藏之,密数其齿②。告邻人曰:“吾富可待矣。”
  【注释】
  ①契——券契,契据。古代的券契用竹木或金属制成,分为两半,中间以齿相合,两方各执其一以为凭证,如今之合同。
  ②齿——契的两半相合部分均刻有齿,以相合为真,不台为伪。
  【译文】
  宋国有个人在路上行走时捡到了一个别人遗失的契据,拿回家收藏了起来,秘密地数了数那契据上的齿。告诉邻居说:“我发财的日子就要来到了。”
  【原文】
  人有枯梧树者,其邻父言枯梧之树不祥,其邻人遽而伐之①。邻人父因请以为薪②。其人乃不悦,曰:“邻人之父徒欲为薪而教吾伐之也。与我邻,若此其险,岂可哉?”
  【注释】
  ①遽——惶恐。邻——俞樾:“‘邻’字衍文也。上云‘人有枯梧树者’,此云‘其人,,即此人也。”
  ②邻人父——王叔岷:“《六帖》十六引无‘人,字,今本‘人’字疑涉上下文而衍。《吕氏春秋·去宥篇》亦无‘人’字。”
  【译文】
  一个人家有棵枯死了的梧桐树,他邻居家的老人说枯死了的梧桐树不吉祥,那个人惶恐地把梧桐树砍倒了。邻居家的老人于是请求要这棵树当柴烧。那个人很不高兴,说:“邻居家的老人原来仅仅是想要我这棵树当柴烧才教我砍倒树的。他和我是邻居,却这样阴险,难道可以吗?”
  【原文】
  人有亡扶者①,意其邻之子,视其行步,窃扶也;颜色,窃鈇也;言语,窃鈇也;动作态度无为而不窃鈇也②。俄而抇其谷而得其鈇③,他日复见其邻人之子,动作态度无似窃鈇者。
  【注释】
  ①鈇——音 fū(夫),又读 fǔ(府),通“斧”。
  ②动作——《集释》:“‘动作’各本皆作‘作动’。”王重民:“‘作动’二字,《御览》七百六十三引作‘动作’是也。下文云‘他日复见其邻人之子,动作态度无似窃鈇者’。”杨伯峻:“《吕览·去尤篇》亦作‘动作态度’,王说是也。今依卢重玄本、《道藏·四解》本订正。《事文类聚·别集》十八、《合壁事类·续集》三三引亦作‘动作’。”
  ③抇——音 jué(掘),掘。
  【译文】
  有个人丢失了一把斧子,怀疑是他邻居家的孩子偷了,看那个孩子的走路,像偷斧子的;脸色,像偷斧子的;说话,像偷斧子的;动作态度无论干什么没有不像偷斧子的。不久他在山谷里掘地,找到了那把斧子。过了几天又见到他邻居家的孩子,动作态度便没有一点像偷斧子的人了。
  【原文】
  白公胜虑乱,罢朝而立,倒杖策,錣上贯颐①,血流至地而弗知也。郑人闻之曰:“颐之忘,将何不忘哉?”意之所属著②,其行足踬株埳③,头抵植木,而不自知也。
  【注释】
  ①錣上贯颐——錣,音 zhu(缀),古代马棰端的针。贯,穿透。颐—
  ì— 下巴。
  ②属著——属,音 zhǔ(主),倾注。著,音 zhù(著),通“著”,明显。
  ③足踬株埳——踬,音 zh(至),被绊倒,指碰到障碍。株,露出地面
  ì的树根。埳,即坎,坑。
  【译文】
  白公胜恩谋作乱,散朝回家后站在那里,倒拄着马棰,棰针向上穿透了下巴,血流到地上也不知道。郑国人听到这事后说:“连下巴都忘了,还会有什么不忘掉呢?”意念明显地倾注于某一点时,他走路碰到了树桩或地坑,脑袋撞到了树干,自己也觉察不到。
  【原文】
  昔齐人有欲金者①,清旦衣冠而之市,适鬻金者之所,因攫其金而去②。吏捕得之,间曰:“人皆在焉,子攫人之金何③?”对曰:“取金之时,不见人,徒见金。”
  【注释】
  ①欲金者——指想得到金子的人。王重民:“《意林》引‘欲’下有‘得’字,《吕氏春秋·去宥篇》同。”
  ②攫——夺取。
  ③何——王重民:“《类聚》八十三、《御览》八百一十引‘何’下并有‘故’字,《吕氏春秋》同。”王叔岷:“《六帖》八、《事类赋》九、
  《记纂渊海》一、五五、《事文类聚·续集》二五、《天中记》五十引亦皆有‘故’字,《淮南子·汜论篇》‘何故’作‘何也’。”
  【译文】
  过去齐国有个想得到金子的人,清早穿上衣服戴好帽子到了集市上,走到了卖金子的地方,趁机拿了金子就走。官吏抓到了他,问道:“人都在那儿,你为什么要拿别人的金子呢?”回答说:“‘我拿金子的时候,看不见人,只看见了金子。” 


返回目录 上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