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鸟电子书 > 经管其他电子书 > 幽默的艺术 -现代生活艺术 系列丛书 >

第19部分

幽默的艺术 -现代生活艺术 系列丛书-第19部分

小说: 幽默的艺术 -现代生活艺术 系列丛书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在中国传统幽默故事中,更多的表现出小人物的智慧,比如农夫的故事。
  有一个农夫到城里为生病的妻子抓药,他不知道应该怎样称呼药剂师。
  在药店的门口,他向一个路过的核子打听,那个孩子告诉他,称呼是〃庸医。〃农夫进到药店里,见到药剂师就说:〃你好啊!庸医先生。〃〃啪!〃农夫结结实实地挨了一个耳光。
  〃我想抓副退烧的药,庸医先生。〃
  〃啪!他又挨了一个耳光。
   〃就这些了吗?〃
  〃对!〃药剂师气冲冲地说。
  衣夫回到家,对妻子说:〃我把药抓回来了,你起来一下吧!〃妻子刚起来,他就使足劲给了她一巴掌,打得她跌到床下去了。妻子经这么一打一吓,出了一身大汗,真的退烧了。
  妻子的病好后,农夫又进城去找那个药剂师。他一进药店就对药剂师说:
  〃上次抓的药还没有用完,剩下的一半我带回来还给你〃,说完,他抡圆了一巴掌打过去。
  〃文化大革命〃使民族语言遭到极大的破坏,丰富变成了单调,有人将幽默的本意反而用之,编出来的幽默故事也很有那个时代的特点,如《最失败的采访》:
  1970 年,老记者某公,刚从干校回报社不久,奉命去采访当时红极一时的某县典型一位〃活学活用〃的标兵。
  〃请问,你原籍是什么地方?〃
  〃我们都是来自五湖四海,为了一个共同的革命目的,走到一起来了。〃标兵侃侃而答,记音不得要领,只好再问。
  〃你现在的生活还好吧?〃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记者瞠然,不甘心,又问:
  〃你家有几兄弟?〃
  〃全世界受苦人都是我的阶级兄弟。〃
  记者落荒而逃。
  细心的人会留意这样一些事情,如果马戏团的马戏表演发生意外,会造成观众的不满和慌乱,传统的方法是让小丑出场安抚观众的情绪。这也同样说明,一般社会生活如果充满幽默,不文明、野蛮的行为会减少。同时,也说明幽默是一种合法发泄敌意和消除敌意的办法,任何有一定文明的社会环境都不排斥这一方法。
  在西方社会,除了杰出人物常常用幽默的方式来表达自己的意思外,更多的幽默所表达的却是小人物的智慧。比如,他们以取笑政客为乐趣,从社会学的角度看,这是疏散对政治不满的一个渠道。请看:
  三个外科医生争夸自己的医术。
  第一个说:〃我给一个男人接上了胳膊,他现在是全国闻名的棒球手。〃第二个说:〃我给一个人接好了腿,他现在是世界著名的长跑运动员。〃〃你们的都不算什么奇迹。〃第三个说:〃我为一个白痴接上了笑容,他现在已经是国会议员了。〃
  能否巧妙地运用幽默来发泄怨意,是件很有意义的事情,它实际上是在调节人的智力。
  在社会交际中,人经常处在这种时刻:需要以有效的方式来表达自己的同情心,给某个特定对象提供某种情感上的温暖和关怀特别是在对方陷入某种困境,需要抚慰的时刻。普通的带感情色彩的语言只是一种模式化程序,而且很可能众口一词,千篇一律,当甲说的话乙也会说时,话说的效果就削弱了,这对接受者来说,正如听到一支老掉牙的曲子重又弹奏。
  相反,这时如果以妙趣横生的语言来表达自己的同情心,不仅会使对方开怀释然,而且会引起他或她对自身问题作趣味性的理解。
  德国诗人海涅后半生一直居住在法国巴黎,他在那儿结识了不少朋友。
  一天,他正在书房里,邮递员送来了一封信。他拆开信,里面是厚厚一叠空白信纸,一层层紧包着。他不耐烦地拆了一层又一层,一直拆了十几层,总算看到了最后一张很小的信纸,上面工工整整地写道:〃亲爱的海涅:最近我身体很好,胃口大开,请君勿念。你的朋友路易。〃海涅看完信,知道这是朋友在和他开玩笑,也就一笑了之。
  过了几天,那位名叫路易的朋友收到了一个很大很沉的包裹。他不得不叫人帮忙才抬进屋里〃究竟是什么东西呢?〃他兴冲冲打开一看,里面竟是一块大石头,还附着一张卡片,上面写道:〃亲爱的路易,得知你身体很好,我心上的石头终于掉了下来,今特寄上,望留作纪念。你的海涅。〃当然,在社交活动中,也有需要表达讽刺意味的时候,但讽刺不完全是挖苦。当讽刺加上幽默的色彩,它就会达到一个较高的层次。例如:
  一个厂家的老板决定对车间进行一次出其不意的巡查。走到仓库时,他看到一个年轻人正懒洋洋地倚在包装箱上。老板怒气冲冲地问他:〃你一周挣多少钱?〃
  小伙子回答:〃100 元。〃
  老板掏出钱包拿出 100 元票子,吼道:〃这是一周的工钱,你现在就走开不必再回来了。〃
  小伙子默默地把钱装进衣兜里离开了。站在旁边的仓库总管惊奇地看着这一切。
  〃告诉我,这个懒家伙在我们这里干了多长时间了?〃老板问。
  〃他不在这里工作〃,雇员回答,〃他是刚才来送包装箱的。〃同时,不论是赞扬,还是指责,幽默都能使你的话语传达善意。
  如果在双方发生分歧的情况下,其中之一的当事人撇开严肃的态度,以幽默来暗示责备,那么即是调侃式的、半宽容的幽默语言也能正确无误地表达出责备,而不致于伤害人。其原因在于,幽默传达给对方,对对方产生作用的不完全是在于这是些什么话,有很大因素在于你的幽默给了对方一种什么样的感觉。显然,真诚、善意的幽默即使传达出责备的信息,通常情况下是不会引起反感或恶感的。而一本正经的批评指责,则会引起分歧增大,甚至感情破裂。
  一位作者来到出版社。
  〃编辑先生,您读了我写的书了吗?〃
  编辑笑了笑,说:〃读过了,年轻人,早已读过了!而且是在你出生前很久就读过了!〃
  编辑没有板着面孔指责年轻人的抄袭或模仿,而是用幽默使他的指责传达出善意。
  因而,在社交中的很多场合,无论是赞扬、指责,还是表达同情心,都可以带上一些幽默的色彩。
  幽默,可以说是生活中的润滑剂。
     
  ●侃侃而论  娓娓道来
     
  幽默的方法很多,如果你留心观察,你就会发现生活中很多人、很多事都充满着幽默。
  一个赌徒嗜赌如命,他为了想从赌场上赢回输掉的钱财,熬更守夜,孤注一掷,最后连衣服也输光了。此刻他醒悟过来,发誓戒赌。
  他用毛笔写上〃坚决戒赌〃四个字贴在床头。一天,一位好朋友看到了床头这条诫示后,嘲讽地问:〃你真的戒赌了?〃〃真的!〃
  〃我不信。〃
  〃不信?〃赌徒睁着一双布满血丝的眼睛,大声说:〃咱们赌三瓶茅台酒!〃
  这就是把自相矛盾引入幽默术,这种方法有着鲜明、强烈的幽默效果。
  大家都知道,人们为了表达意思的完整,无懈可击,说话往往避免自相矛盾。然而,逻辑上的自相矛盾,有时却能产生幽默的趣味,因为幽默趣味恰恰是从逻辑上不通的地方开始的,这不通的逻辑作为一种结果引起人们震惊,推动人们去想象它的原因,而这原因往往是十分有趣的。例如:
  夜校正在上课突然停电了。黑暗中,老师对同学说:
  〃停电了,我们无法继续上课,请同学们稍候,电铃一响就放学。〃明明停电,可还要等电铃响。
  自相矛盾的幽默法有时也用于自我解嘲:
  一个被判死刑的罪犯,在行刑前问刑警:
  〃请告诉我,现在几点了?〃
  刑警喝斥道:〃死到临头,还问时间干什么?〃犯人答道:〃这可是我终身大事,记住这个最有意义的时间,对我来说十分必要。〃
  这位犯人就是似愚却智,消除了临刑前的恐惧,令刑警啼笑皆非。
  当然,自相矛盾也有纯攻击型的,其特点是把矛盾的不相容性以夸张的形式突出出来,以显示其荒谬性,来批评某对象。
  甲:〃昨天的画展我只看了你画的那幅。〃
  乙:〃谢谢。〃
  甲:〃别客气,因为别的画前都挤满了人。〃
  甲的话前后矛盾,幽默从中而生。但这攻击性不是很强,对方如果宽容大度,不过一笑了之。
  幽默是真诚的,是不由自主地流露出自相矛盾;幽默是受内心情感的驱使,不可控制地表现出来的。自相矛盾的幽默和情感的真诚是相辅相成的。
  情感的特点只可意会不可言传。
  一对新婚夫妇争吵,妻子终于忍不住哭了起来。
  妻子说:〃我要跟你吹了。我要去收拾东西,离开这里去母亲那里。〃〃很好,亲爱的,车费在这里。〃
  她接过钱数起来,突然说:〃我回来的路费怎么办?〃既然是宣告要吹,不言而喻的就是不回来了,可是又问回来的路费怎么办,说明还想回来,二者自相矛盾。自相矛盾对于表达一个理性的决定来说是失败的,但对于表达夫妻间微妙的情感来说却是十分成功的。
  不管口头上说得多么坚决,可是在内心深处,她还是不由自主要回来。
  妙就妙在她虽不愿讲出来,但仍然自相矛盾地泄露了出来,而且这并不是虚假,而是很真诚的。如果只有矛盾而不真诚就没有什么幽默可言了。
  因此,家庭生活中就应有这种真诚和矛盾来融洽夫妻关系。
  还有一对夫妇发生口角,很不愉快。丈夫心软,在吃晚饭的时候,见妻子呕气不吃,于是盛了一碗饭给妻子,并轻松地说:〃亲爱的,你吃下这碗饭,才有力气和我吵架啊!〃
  妻子立即边吃边回答:〃我吃了这碗饭,我们就吵不起来了!〃这里他们的言行的自相矛盾,都是真诚的。因此争吵终止,和好如初,彼此原谅对方。这里的妙处在于丈夫明明要和解,却要妻子吃饭后继续吵;妻子明知道吃了饭就吵不起来,却把这意思用言行表达出来。
  ,夫妻闹矛盾,幽默可解之。在中国有句老话:〃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说的就是用你自己的办法治你自己。把这种方法引入幽默,也可达到很好的效果。餐馆里一位顾客叫住老板:〃老板,这盘牛肉简直没法吃!〃老板:〃这关我什么事?你应该到公牛那里去抱怨。〃顾客:〃是呀,所以我才叫住你。〃顾客按照老板的荒谬逻辑,推论出老板即是〃公牛〃,让对方哭笑不得,自食其果。这位顾客所用的幽默方法就是〃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的反还幽默。反还幽默,要善于抓住对方一句话,一个比喻、一个结论,然后把它接过来去针对对方,把他给自己的荒谬的逻辑的语言和行为、不愿接受的结论,用演绎的逻辑还给他,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
  著名童话家安徒生一生很俭朴,戴着破旧帽子在街上行走。
  有个路人嘲笑他:〃你脑袋上边的那个玩意是什么?能算是帽子吗?〃安徒生回敬道:〃你帽子下边的那个玩意是什么?能算是脑袋吗?〃反还幽默一般是对方攻击有多少份量,就还击同等的分量,软对软,硬对硬,不随意加码。
  一般说来,幽默贵在收敛攻击的锋芒,但在特殊情况下,就不然了。特别是在极其卑劣的人和事面前,或者外来的横逆忍无可忍之时,如果你过分轻松地调笑,不但显得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