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鸟电子书 > 经管其他电子书 > 监狱故事 作者:吴勇 >

第4部分

监狱故事 作者:吴勇-第4部分

小说: 监狱故事 作者:吴勇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老伴也兴奋地说:“对了,你不是说下个星期去白湖监狱看儿子吗,我看,明天你就带我去吧!”

  “好!我们明天就去!”老许大声说道。

                        

  一辆中巴车在公路上急驶,几个小时后来到白湖监狱。

  许师傅夫妇下车后,转乘了一辆小面包车。面包车沿着一条大坝行驶了十余里,来到清河监区。一路上,绚丽缤纷的秋色使他们眼花缭乱,应接不暇。

  在清河监区狱政科办理完会见手续后,面包车沿着一条不宽的石子路向第二监区缓缓前行。路边一片片绿色的稻田里散发着清新的气息,令人心旷神怡。转过一个弯,顺着一条小路,不一会就看到了第二监区那白色的建筑,远远望去,就像一块巨大的白玉镶嵌在绿色的地毯上。

  面包车来到建筑物的门口,老许指着“白湖监狱清河监区第二监区”的牌子说:“嗳,到了,儿子就在这里!”

  老伴一阵高兴:“比想像的好多了!”

                        

  来到会见室,值班民警为他们办理了会见儿子——一分监区服刑人员许立新的手续。

  会见室就在第二监区大铁门的左侧。一分监区指导员曹国庆正站在一旁,他今年已经五十岁了,在第二监区工作了几十年,大专文化,还当过兵。他那乌光闪闪的眼睛上面两道浓眉稍稍上竖,虽然眼角上已经有了几道皱纹,却并没有减煞他的英武本色。

  曹指导员一边叫人去喊许立新,一边走上前态度和蔼地握着许师傅的手说:“许立新出工去了,要过半个钟头才能赶来。”然后,他面朝大家,提高嗓门道,“这样吧,今天正好是狱务公开的头一天,有不少犯属来会见,今天破个例,我带你们去参观一下分监区!”

  一听说要参观监区,犯属们都很高兴,于是十几个人跟着曹指导员来到监区大门口。

  一分监区的七名民警今天都在这里,曹指导员把韩建民分监区长、汪传杰副分监区长、唐强副分监区长、王方军警官、何龙警官、徐平警官一一作了介绍。

  “欢迎,欢迎!”韩分监区长笑着说。韩分监区长四十多岁,是警官学校的第一批毕业生。他是一个积极实干、沉毅果决的民警。他不仅身材高大,而且豪放爽直,给人一种信赖感。

                        

  一行人走进大门。

  宽大的操场首先映入眼帘,操场四周一片片碧绿的草坪上点缀着不知名的花草,各种花盆排列有序,操场中央的旗杆上,五星红旗高高飘荡。对面的大墙上一幅巨型标语格外引人注目:“告别昨天,重塑自我!”

  这些犯属们都是第一次走进监狱,虽然有民警陪同,但他们的心中还是免不了有些许紧张。

  曹指导员带领犯属们走进左边的犯人教室。曹指导员介绍道:“这里是犯人教室,犯人不仅在这里学习法律知识,还可以学习文化、技术知识,就是我们常说的‘三课’教育。”

  来到隔壁的犯人棋牌室和阅览室,犯属们都很惊讶:棋牌室里有象棋、扑克、麻将、台球等;阅览室里各种报刊、杂志、书籍琳琅满目,令人目不暇接。

  在劳务加工现场,犯人们正在有条不紊地忙碌着。

  指导员侃侃而谈:“我们一分监区大部分犯人从事劳务加工劳动,也有一部分犯人在田间劳动,种水稻。这主要是按照司法部的要求,逐步实现‘三个转移’,就是由室外劳动转为室内劳动;由分散劳动转为集中劳动;由农业劳动转为工副业劳动……”

  一行人又来到大伙房。宽大的伙房内,各种蔬菜错落有致。几个穿着白色工作服的犯人正忙碌着,有的在炒菜,有的在和面。

  韩分监区长笑着说:“今天是周五,中午加餐,每人有四两肉。我们分监区每周一三五都有加餐,逢年过节会更好。今年春节还作了十几道菜呢!”

  “噢!真没想到!”犯属们都很惊讶,心想,耳听为虚、眼见为实,这里并不像一首歌里唱得那样“苦啊苦,菜里没有一滴油”。

  走出伙房,来到一分监区监舍。只见洁白的墙壁上一尘不染,八张上下两层的高低床整齐地排列着,毛巾、牙刷和茶缸干干净净、排列有序,床上的被子叠得更是刀切一般棱角分明……

  “呀,真整齐啊!”犯属们不禁啧啧称赞道。

  曹指导员指着一张床头写有“许立新”三个字的床位对许师傅夫妇说:“瞧,这就是你们的儿子许立新的床位!”

  许师傅十分激动,老伴更是走上前去,惊奇地看了又看,她在床上摸了又摸,那样子仿佛是在摸自己的儿子。“真好,真好!”说着,她还在床上坐了坐,脸上挂满了欣喜的微笑。

  一行人来到狱务公开公告栏前。

  韩分监区长介绍道:“狱务公开的主要内容就是对罪犯的基本权利和义务;考核、分级处遇的条件和程序;行政奖励、行政处罚的条件和审批程序;减刑、假释的条件和程序;监外执行、离监探亲的条件和程序以及罪犯的生活卫生管理和教育改造等,都进行公开。”

  “是的,”曹指导员接着说道,“狱务公开就是把监狱工作从幕后推向幕前,增加透明度,接受各方面的监督,其目的是为了提高监狱文明执法的水平,给罪犯提供一个公平竞争的环境。这样做不仅有利于社会了解监狱,也有利于调动犯属参与帮教的积极性,使你们的亲人早日成为新人。同时,犯人的合法权益也能得到保障。他们只要踏实改造,作出成绩,不需要找任何关系,就能得到减刑……”

  大家仔细地看着,当许师傅夫妇看到犯人记功、减刑、计分考核等都明明白白写在上面时,不住地称赞道:“这个办法真好!这个办法真好!”

                        

  参观结束,来到会见室,大家各自会见自己的亲属。

  会见室分为普通和优待两种。在普通会见室,罪犯和亲属之间隔着一层玻璃,谈话只能用电话进行,旁边还有民警监听;而在优待会见室里,罪犯和亲属可以围桌而坐,促膝交谈。许师傅夫妇被安排在了优待会见室。

  见到儿子,老许的心里更加踏实了,他向儿子说道:“儿呀,电视上说的狱务公开真是好啊,你在里面可要想开些,要听民警的话。”

  老伴接着问道:“儿呀,你在这里吃得饱吗?挨打吗?”老伴的问话道出了许多罪犯亲属的担忧,因为这是所有罪犯的亲属来会见时几乎都要问得一句话。

  许立新笑道:“妈,这都是谣传,我在这里除了不自由,其他都很好,从没挨过打。说实话,一些贫困地区来的人还不想走了呢!”他觉得应把监狱尽量说得好些,以便让父母放心。这也是许多犯人的真实心情。一些社会上的记者不了解监狱,以此推断“监狱对罪犯太好了”、“许多罪犯都不想回家了”等等进行报道,引起了许多误解,真是荒谬!

  “哦,那就好!”老许笑道。老伴将信将疑。

  这时,曹指导员走过来,说道:“老许,我已经为你们办理了与亲属共餐的手续,待会你们就可以一起用餐了。”

  “难道在这里还能与儿子一道吃饭?”许师傅惊喜地问道。

  “是啊!”曹指导员和颜悦色地说,“这是监区的规定。监狱根据罪犯服刑时间和改造表现实行分级处遇的管理办法。分级处遇的等级分为从严管理、普通管理和从宽管理。犯人只要达到普通管理就可以享受与亲属共餐的待遇。如果你儿子改造得好,达到从宽管理,还能享受与亲属同居呢!”曹指导员说着,用手指了指楼上说:“这上面就是同居室!”

  许师傅夫妇曾经听说过监狱里有同居室,没想到今天能亲眼所见,真是大开了眼界。于是他高兴地说:“谢谢指导员!”

                        

  许师傅夫妇与儿子共进了午餐。这是一间不小的亲情餐厅,室内的装潢虽然谈不上豪华,却也十分雅致。

  许师傅彻底打消了来时的顾虑和担心,他露出了舒心的笑容,说:“儿啊,现在的政策这么好,你可不能辜负民警对你的期望,要好好干啦!只要你踏实改造,能够早日回家,我和你妈也就放心了。”

  “嗯,嗯!”见父母都这么高兴,许立新也放松了许多,他不住地点头。

                        

  会见结束,曹指导员和韩分监区长还向服刑人员亲属散发了《狱务公开手册》和《致服刑人员亲属的一封信》。曹指导员对许师傅夫妇说:“这封信我们准备给每名犯人的亲属都寄一份,今天你们来了,正好带回去!”

  “谢谢,谢谢!你们想得真周到。”许师傅夫妇接过信,然后高高兴兴地踏上了归途。

  老伴高兴地说:“以前常常听人说监狱是个“阴森恐怖”的地方,监狱警察个个都“凶神恶煞”,现在看来并不是这样。”

  “对!”老许也满面笑容地说,“以前总认为坐牢的人肯定都是十恶不赦,都是不可原谅,都是坏到了极点的人,现在看来也不都是这样。现在的监狱讲究依法、严格、科学、文明管理,真是不看不知道,监狱真奇妙……”

 





  正文 第二集 破涕为笑

  正午,骄阳当空。田野已在酷热中昏睡,只有几只蝉在嘈杂地鸣叫。

  一名三十多岁,丰满健壮,个头不高的妇女,带着满脸的怒气来到清河监区第二监区会见室,她要会见正在一分监区服刑的丈夫郭万年。

  凭会见手续,会见室的民警通知了一分监区。韩分监区长接到通知后,把正在监舍休息的郭万年带到会见室。

  刚一坐下,这名妇女便递上一份早已写好的离婚起诉书,愤愤地说道:“我要跟你离婚!请在上面签字。”

  她一边哭、一边骂,嘴巴利得就像刀子,可样子却十分委屈。

  “你……我……”郭万年一时搞不清究竟是为什么,觉得事情来得很突然,他呆呆地看着妻子,不知如何是好。

  韩分监区长劝说了几句,然而无济于事。看来,她——张萍,这回是铁了心要离婚了。

  怎么办?韩监区长急中生智,立即指令郭万年暂时回避。郭万年只得沮丧地回到监舍,心中像小鹿一样乱撞个不停。

                        

  韩分监区长坐下来,准备耐着性子仔细听张萍哭诉,对他来说,这种事情已不是第一次碰到了。

  张萍打开了话匣子,说起话来不留情面:“韩队长啊,他郭万年第一次犯盗窃罪被判刑三年,我好不容易等他出狱并同他结了婚,可他三年后,仍不思悔改,又犯了抢劫罪,被判刑八年,我又整整等了他四年。为了生活,我将当时不满三个月的孩子交给外婆带,我自己出去打工赚钱,不知受了多少罪。现在孩子已经七岁了,可他在狱中从来也不问我和孩子的死活,四年来,不仅不闻不问,连一封信都没写过。”

  见她情绪很激动,韩分监区长起身为她倒了一杯水,劝道:“别急,慢慢说!”

  张萍喝了口水,情绪仍然很激动:“再说我在外打工,由于身体的原因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