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全强盗手册 作者: 王小枪-第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宋江便娶了一生中的第一个,同时也是最后一个老婆。但就在他结婚之后不到三个月,却发生了一件耐人寻味的事情,那就是他的新婚妻子阎婆媳在很短时间内就不由分说地给他戴了一顶绿帽子。
贱人宋江一
宋江身上有很多的特点,比如说脸色黝黑,身材矮短,再比如说喜欢功名追求富贵,但是给他带来最大好处的只有其中的一个特点,那就是他的外号。他不像武松和史进他们那么累,在江湖上的名头都得靠自己一拳一拳地打出来,宋江之所以能够足不出户就扬名天下,全是因为自己的老爹给他起了一个响当当的名字:“及时雨”。
从字面上理解,这个外号起得也相当有水平,不象只能说明对文身有研究的“九纹龙”
,也不象光能暴露性格缺陷的“霹雳火”,比让天下人都知道发育不良的“鼓上蚤”更是不知道高明了多少,所以这样看来,古代关于姓名学的研究还是颇有意义的。
当然,他也有和大部分梁山强盗相同的地方,比如说出场方式,同样也是很微不足道的。宋江的出场时间确切的说应该在杨志之后,这是因为只有杨某人才能被晁盖等人抢了生辰纲,只有晁盖们的抢劫才能引出宋江。
这个链子式的故事是这样的:先是以晁盖为首,包括阮小二五七和刘唐、吴用、公孙胜在内的七、八个人不但把杨志逼上了绝路差点自杀,自身也扯上了官司,之后他们便不得不跑到了梁山避难,接着又顺便杀了一伙儿官兵。他们干下的这些性质极其恶劣的案件被迅速地上报给了东京,然后又以相当快的速度转发下达到了各省各县,各乡各镇,限期是短暂的,命令是严肃的,宋朝下属的各个办事处都在同时收到了一份传真,上面写着:遇晁盖诸人,抓无赦;活要见人,死要见尸。
宋江作为郓城县令的秘书,自然也清楚这句话的意思,那就是说不管是谁,只要能逮着姓晁的,就立刻一刀咔嚓掉,连喊口号的时间都不留给他。宋江看了这个文件之后,说思想不斗争那绝对是假的,但他倒不是考虑应不应该出卖这些粗人,叫他失眠的是如果将来那票人在郓城出现,那可怎么办,这关系到饭碗问题,可不能含糊。
好在上帝对他还是比较公平,只叫晁盖派刘唐给了他一封招募信而没有让这些烫手的山芋们喝醉了来这里找他打牌,所以宋江也得以继续留在这里,直到一个女人的出现。这个女人就是阎婆媳。
那是一个极其普通的中午,宋江刚刚吃完卤煮火烧和炖牛头,顺便还喝了几两黄酒,正面皮潮红地在街上走着,忽然听见有人叫他,回头一看却是王婆。当然,这个王婆既不是在火车站卖瓜的,也不是被武松拿烟头和镊子虐待的那个,这老娘们儿原是郓城县里有名的媒婆,她带着一大一小两个妇人来到宋江面前,把双方介绍了,问宋江是什么意思。
插一句嘴,这一大一小是亲妈和闺女,闺女就是阎婆媳,她的出现是因为死了老爹,连棺材钱都没有,正好遇到王婆子,听说宋江是个傻蛋,经常吃饱了没事干就乱给别人钱,就过来撞撞运气,没想到宋江真的掏出十两银子来奉献了出去,母女两个人乐的鼻涕泡都冒出来了,顺势又提出要把闺女嫁给宋江,后者心想这也不错,十两银子娶个老婆还带个洗衣服的丈母娘,于是就爽快地答应了。
就这样,宋江便娶了一生中的第一个,同时也是最后一个老婆。但就在他结婚之后不到三个月,却发生了一件耐人寻味的事情,那就是他的新婚妻子阎婆媳在很短时间内就不由分说地给他戴了一顶绿帽子。这件事情的大致经过是这样的:要论放荡程度,这阎婆媳本来并不比潘金莲差,就是因为武松写了一部《金瓶梅》,这才把自己的嫂嫂搞得路人皆知,成了天下第一。倘若要是公平竞争,姓阎的也不见得就比姓潘的差。
总之,从结婚那天开始算,宋江去到洞房的频率和时间是越来越少了,不管是什么原因,总是冷落了老婆,结果一来二去被一个叫张文远的同事瞅准了空子,一脚就插了进去,自此也给宋某人戴了一顶绿油油的帽子。
大家都知道,无论在什么时代,桃色新闻总是传播最快的消息之首,宋江岁数倒是大点,但也不是聋子,所以时间长了,就难免听说一些流言蜚语,但令人纳闷的是,他竟然当做不知道。另外读过水浒的同学想必都非常清楚,宋江的一生就娶过这么一个老婆,就算用双方缺乏沟通,没有共同语言来解释这场婚姻危机,但上梁山之后他不结婚的原因就非常叫人费解了。
你想想,梁山是干什么的,专门就是用来打家劫舍的犯罪团伙,既然山上有王英之流的家伙,那么被掳上去的美女也一定不少,出于排资论辈和江湖道义,肯定是先轮宋江第一个挑的,但他却没有这么做。网上有好事者曾专门对此进行做深入而广泛地研究和探讨,得出的结论只有一个,那就是宋江是玻璃,括号,也就是同性恋患者。如果非要再找出一个理由,那就是性无能。不管这是不是真的,总之很值得对其进行坚决的怀疑。
而阎婆媳的理由是,宋江太老了,又不懂得温柔体贴。高尚是高尚者的通行证,卑鄙是卑鄙者的墓志铭,从这个意义上来讲,她的理由自然不可全信,但我们只要设身处地的想一想,其中曲折是非倒也不全是小阎同学的不是。你想想,用原著的话来讲,一个颇有姿色,年方十八,会弹琴通唱曲的俏丽小妹妹,本来的心思就算找不到文武双全的少年英雄,起码也不得是一个花前月下的年轻公子?没想到洞房花烛夜,为他掀开盖头的却是一个非洲人,把她吓了一跳才发现自己都能叫他叔叔了。阎妹妹的失望和打击可想而知。
再加上老宋的公务实在太多,又因为自己的外号而不得不成天接待一些云游江湖路过本地的绿林好汉,这时间一长,小阎的寂寞和孤独就是肯定的了,这时候突然有一个嘴灵眼溜的英俊小生出现,不但有正式工作还写得一手朦胧诗,只要知道开放和风流这四个字怎么写,小阎姑娘在投怀送抱之余再给老公抹点绿油自然就是顺理成章的事情了。
贱人宋江二
总之,宋江知道这件事情以后并没有怎么生气,而是继续按照程序进行自己设计好的生活步骤。因为他没有象武松那么冲动的弟弟,只有一哥哥还是个面朝黄土背朝天的老实疙瘩,所以他的日子也没有因此而发生打架流血事件,照样四平八稳地继续着。
倘若就这样一直下去,照我的看法,最好的结果就是小阎改嫁,和那个风流公子再结姻缘,既成全了一对鸳鸯,又不至于辱没了江湖上“及时雨”这个响当当的名头,那自然是最
好的,只可惜小阎的老娘天资愚笨,没有将这个圆满的结局看出来,还巴巴地跑去把宋江从办公室拉了回去,硬是要将一只黑蛤蟆和一只癞天鹅撮合到一起,最终,悲剧发生了。
悲剧的诞生是这样的:宋江因为好几天不回家,被阎婆媳的老妈,也就是自己的丈母娘以为是打麻将上瘾了,担心他由一名衙门押司变成一个倾家荡产的赌徒,到临头把自己的棺材钱都输了,所以寻了个时间找着女婿,生拉死拽硬是给拉了回去,不但逼他在家吃饭喝酒,晚上还把门给从外插上,意思是说就算你小子不想上床,我也得整一回强扭的瓜。
不但这样,自己还亲自坐在门口守着,前来听墙根儿的唐牛儿蹲下还没三秒钟,就被老太婆兜头一棒子打走了。但是,她的如意算盘打错了,因为宋江和她闺女尽管呆了整整一晚上,但还是一个卧室一个客厅,至始至终连话都没有超过三句。
第二天一早,宋江趁着老阎不注意,天还没亮就溜了出去。因为天色还早,他也没地方可去,谁都知道这个时段儿敲别人家的门会被扔砖头,所以他只好到一个卖油条的小摊上坐下,一边喝豆腐脑一边等待着天亮,不料掏钱时才发现钱包没拿,宋江顿时就吓出了一身冷汗。这倒不是说卖油条的老板会因为他赊帐就打他一脑袋疙瘩,最关键的是钱包里除了银子还有晁盖给他写的一封信。
我们应该理解那身冷汗的出现,正常人都能想到这种信笺一旦被告了密捅给官府,就可以给他定一个“造反”的罪。在那个时代,只要跟造反的人有哪怕是生意上的来往就得砍头,还不说晁盖的落款前面还加了一个“想你的”。要是真被官府拿了,这项罪名不但能要了宋江的脑袋,就连他爹的远房叔叔的孙子的小姨子的朋友也得跟着遭殃,这叫诛九族。所以宋江跟油条老板连声招呼都没来得及打就一口气跑了回去。
宋江跑回去的时候,阎婆媳躺在床上假装还没睡醒,见他回来,以为这个猪头终于开窍了打算要讨自己欢喜,心里正得意地唱歌儿呢。宋江满头大汗地匆忙跑进来一看,沙发上果然钱包不见了,就黑着脸坐到床头,推推老婆的脚,又比划了一下金条的形状,意思是你快把钱包给我。不知道是他哑剧表演的功夫太差还是屋里的光线暗没看清楚,小阎以为这老帮菜的意思是耍流氓,登时就拉下了脸,还不忘假装嗔怒地捎带着骂了一声“滚蛋”。
宋江大怒,一句话也不说就从厨房里提起菜刀出来乱砍,可怜阎婆媳连他的企图都没搞明白,就一命呜呼了。楼底下的老太婆听见声音不对,上来一看,顿时晕了过去,醒了之后就揪着宋江前去告官,宋江着急着找钱包,也不和她理会,只管在小阎的身上到处乱找,翻了半天觉得脚下踩了个什么东西,低头一看,正是自己的钱包,原来是早上走得时候匆忙,掉到沙发下面去了。宋江顿时觉得天旋地转,一头栽倒在丈母娘的脚上。
等他醒来的时候,已经被老阎拖到了县衙门口。这时候从前面跑来一个晨练的家伙,就是头天晚上因为听墙根儿被轰走的那位,老阎婆子正把女婿拉拉扯扯地进衙门,猛不防被准备报复的唐牛儿跑过来趁其不备照脸上就是一掌,登时打了个满天星。宋江眼看形势有利,撒开脚丫子就跑,没想到还没跑出十步,就扑通一声栽倒了。在他身后不到一米的地上,一个下水道的盖子已经不知道什么时候被人偷走了。
就这样,宋江被告上了法庭。但因为法院院长,也就是县太爷其实是他本家的一个远房大爷,所以用凉水把他泼醒之后就偷偷地放了他回去,只把唐牛儿和阎婆子抓了堂前审问,两个人一口咬定杀人者定是宋江,县太爷一怒之下,吩咐手下搬全套酷刑伺候,两个人受不过,只好承认是自己干的,县太爷这才点点头,正要签字画押,不料阎婆媳的情人张文远却跑了上来,一把鼻涕一把泪地要求政府给他做主。因为这厮也是公务员,所以县太爷不好翻脸,只好点了两个巡捕去宋家庄装模作样的搜查一番。
这两个巡捕一个叫朱仝,一个叫雷横,当下点了数百兵马浩浩荡荡,一路敲锣打鼓地来到了宋家庄。看到这里有的同学就会明白了,这两个人也是宋江的托儿,谁都知道但凡捉拿嫌疑犯,无不都是静悄悄地进村,打枪的不要,如此这般兴师动众的大喊大叫,只要犯人不是傻子,一准儿的都跑掉了——但奇怪的是,宋江却没有。
我不知道当时小说家在写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