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雕之大元国师-第10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海中忽然又冒出了一个想法,但他并没有急着说出口,而是不动声色地接着问道:“那你既拜入了全真教,现在又为何会被他们追呢?”
一提及此,杨过顿时破口大骂道:“这都是因为我那个傻b师傅。我拜师第一天他便无缘无故地将我打了一顿,日后更是对我百般刁难,而且也从不真正教我练武。后来教中举行比武大校,我想到自己什么武功都不会便不愿意上场,可有一个叫做鹿清笃的臭道士,平日里便处处与我为难,比武之时更是对我连下狠手,我心中恼怒之下,便又用白驼山的武功去打鹿清笃,可惜我气恼之下,下手竟不知轻重,将那个狗道士一下子给打死了,这才赶忙逃了出来,后来不小心逃到了一处树林之中,被一群蜜蜂叮的昏迷了过去,醒来后便在这古墓之中了,后来的事情,大哥你也都知道了。”
萧遥听到此处,心中对于杨过和自己分手后的经历心中已明白了过来,在与神雕原著中的情节暗暗做了一番对比后,萧遥结合刚才自己脑海中冒出的那个想法,想了想后,忽然涕然地对杨过说道:“兄弟,大哥对你不起,让你在外漂泊无依,受了这许多的苦难。”
杨过见萧遥动情而泣,显然确实是对自己所遭受的那些经历十分心痛,不由得心中一软,也哭了起来。二人哭了一阵后,萧遥握住杨过的双手,说道:“兄弟,你听大哥一言,不管日后你是否能留在这古墓之中,都万不可再回到全真教中,你记住了吗?”
杨过点了点头,说道:“嗯,大哥,我记住了,便是你不说,就是打死我,我也绝不会再回到那个地方了。”顿了一下后,他见萧遥欲言又止,又问道:“大哥,你有什么难言之隐,尽管说出来就是了。”
萧遥等的就是杨过这句话,因此故作沉吟片刻后,终于语气沉重地缓缓说道:“兄弟,若你刚才所说的尽皆属实,那么郭靖将你送上终南山这件事,很可能便是一个阴谋。”
杨过惊闻此言,不由得大吃一惊,赶忙问道:“怎么?”
萧遥说道:“我猜测,郭靖和黄蓉很可能已经发觉你自己知道了关于父亲遇害的真相了,因此想要杀你灭口,以便永绝后患,但那对伪君子沽名钓誉,且都是名满天下的大侠,不愿被别人借此事跟他们扯上什么关系,是以才打算借刀杀人,将你送上了终南山。其实,你父亲当年也曾经拜在过全真教丘处机的门下,但你知道那是为何吗?”
杨过心中此时已满是惊愕骇然之情,回忆自己当初屡次身处那般奇险之地,而此刻竟尚还有命在,这可当真称得上是死里逃生,听到萧遥又提及自己的父亲,刚想摇头表示不知,但脑海中却忽然灵光一闪,似乎有一条看不见的丝线,将那些原本只是孤立存在的事情串在了一起,连成了一个整体。杨过细思片刻,越想越觉得事情果真便是如此,终于再也忍耐不住,大声叫道:“啊,是了,那丘处机收我父亲为徒其实是为了攫取富贵,方便全真教传教,希望我的祖父完颜洪烈对全真教传教大业大开方便之门。只是日后蒙古日益强大,全真教觉得金朝灭亡无日,认为我父亲和祖父失去了利用的价值,于是便抛弃了他二人。但我父亲英勇盖世,他们也觉得不可浪费了我父亲那般好的资质,便想收为己用,这才*迫我父亲认贼作父,将‘完颜康’这个名字改为‘杨康’,以便替他们全真教和蒙古人效劳。若是如此的话,我父亲定然不肯,想必暗中仍是极力抗拒蒙古人,这才由此遇害。他老人家在被黄蓉郭靖害死后,全真教自然也是极力配合,从不提我父亲的好处,只说他欺师灭祖。至于我在教中从未听过我父亲的名字,想必也是因此而成了全真教中的禁忌。”
这番话本是萧遥打算拿来点拨杨过的,可他却没曾想到,杨过竟如此聪明,一点就透,这倒给自己省下了不少心思,心中暗喜之余,却也免不了再给杨过补充上一些他没有说到的地方,以便劝说他彻底离开终南山,并令他对自己的话言听计从,好令杨过日后能按着自己的想法,全力以赴地替自己行事。
第一百四十九章 再拒
话及此处,杨过心中不禁惊怒交加,忍不住便想要立刻重又杀入全真教中好好缠斗一番,好一泄心中的怒火。萧遥见此情景赶忙制止,说道:“兄弟,你千万不可主动送上门去。之前你和孙婆婆面对全真教那些牛鼻子老道们的时候,是不是曾经说过已转投了小龙女师叔的门下,拜了你小龙女姑姑为师这样的话了?”
杨过想起当时孙婆婆确曾说过这样的话,而自己为了维护孙婆婆,也确实是在全真教那一众道人跟前承认了下来,但他认为这本来就是自己心中所想,并未觉得有何不妥之处,因此点了点头,说道:“是,我是曾说过这样的话。大哥,有什么不对的地方吗?”
萧遥装作扼腕叹息状说道:“唉,兄弟,你还小,也难怪你不明白其中的关窍。”顿了一顿后,他又接着说道:“你之前被郭靖引领着拜入全真教,这虽然是一个大大的阴谋,但毕竟是光明正大,行过拜师大礼的,江湖中无人不认,都承认你是名正言顺的全真弟子,他们若想害你,那自然还要费一番手脚才行。但现在你若想改换师门,依着武林中的规矩,你须得经过原来师父的同意才成,你拜小龙女为师,这事全真教的那些道士们自然不会同意,也就是说,此事你名不正言不顺,江湖中人绝不会承认的。兄弟,那郭靖与黄蓉二人爱惜名声,想借刀杀人,这才将你送入了全真教中,可那全真教何尝不爱惜自己玄门正统的声誉?原本他们想要置你于死地还需费一番手脚,毕竟你是他们行过拜师礼的正式弟子,可现在如此一来,你不经师门允许,私自叛出教门,那可就是欺师灭祖的叛徒,是人人得而诛之的逆徒了,那郭靖与黄蓉还有全真教,此时更是有充足的理由将你扼杀在摇篮之中,令你终于是无法得报父仇,为父雪恨了。”
杨过闻言至此,不由得大惊失色。他年龄尚幼,又从没在江湖中走动过,与孙婆婆一样对于那些江湖中的规矩知之甚少,之前他只认为自己想要拜谁为师就拜谁为师,天下无人可以管得住自己的心意,又听孙婆婆说自己已拜了小龙女为师,只觉得原本心意就是如此,说出来令人感到酣畅淋漓,这才不管不顾地统统答应了下来,却从未曾想到后果竟会是如此的严重。想到自己即将面对整个全真教和以郭靖、黄蓉为首的江湖势力的追杀,杨过一时间彷徨无计,心中焦虑难耐,急切之间,竟哇哇大哭了起来。
萧遥虽本就只是想吓一吓杨过,但也没想到效果竟会这般的立竿见影,于是赶忙好言安抚,但杨过心中惧意难消,只是不停地哭泣,过了好一会儿后,他才抽抽泣泣地说道:“大哥,小弟本就孤苦无依,如今更是与全真教结下了这般的梁子,恐怕一出古墓,当真便是死无葬身之地了。我父母早亡,现在世上就只剩下你一个亲人了,大哥,你一定要帮帮我,好好与龙姑姑求求情,请她就允可我住在古墓之中吧。”
萧遥听了这话,为难地沉吟半晌,良久不语。这倒并非他做作而为,就算抛开他心中原本就不希望杨过住在古墓之中的想法,生怕他与小龙女之间真的像神雕原著中那般日久生情,单说此事他是实在做不得主,且心中一点把握也没有,因此面对杨过的请求,萧遥一时间也十分为难。
杨过是何等的聪明,见到萧遥的表情后,心中已自明白了过来,但他眼下确实是无计可施,惶急之下,刚想开口再向萧遥讨教是否有其他的办法,却听萧遥开口答应道:“好吧,大哥一定尽全力替你向龙姑姑求情,让她网开一面,恩准你能留在古墓之中,好躲过全真教或是江湖中那些对你别有用心之人的追杀。”
听到这话,原本对于此事已有些心灰意冷的杨过心中顿时又重新燃起了一线的希望,惊喜地说道:“大哥,若真是如此,那可太要谢谢你了。”
萧遥连连挥手,以示不必感谢,并无无碍,同时对杨过也是好言安抚,渐渐地令他原本起伏甚剧的心情平息了下来,自己心中却暗暗有着另外一番的计较。
当晚二人秉烛夜谈,是夜无眠。
次日一大早,孙婆婆便端着早饭匆匆忙忙地赶到了萧遥与杨过所共居的石室之中。她表面上虽是说来给萧遥送早餐的,但对于孙婆婆的心意,萧遥又岂能不知?明白她无非是来催促自己赶快去给李莫愁和小龙女二人送饭,并借此机会好好说动二人,留下杨过。
虽然心中如明镜一般,但萧遥也并未点破,在谢过了孙婆婆的好意,并吃完了早饭后,萧遥便提着饭盒,走向了李莫愁与小龙女闭关的石室之中。
来到室前,萧遥在门口等了好一会后,才得到了李莫愁可以进入的许可。走进石室中,看着还在一旁整理衣衫的小龙女,萧遥脑海中忽然浮现出了修炼玉女心经之时,修炼之人须得把浑身衣服除尽这一关键之处。想到这里,看着重又恢复了一身银装素裹,面容清绝幽丽的小龙女与眼前娇艳动人、风姿绰约,虽年纪稍长,但却仍是处子之身的李莫愁,萧遥小腹之中忽地腾起了一股邪火,同时*某处也不受控制地慢慢膨胀变大了起来。察觉到了自己的异状后,萧遥无比尴尬,赶忙借着室内昏暗的光线,趁二女不注意的空当稍微整理了一番后,这才略感坦然。
甫一回过神来,萧遥立刻想到了自己此番前来的所为之事,同时也为了赶快将自己的注意力转移到其他地方,他略一定神后,便开口说道:“弟子有一请求,还望师父、师叔代为定夺。”
李莫愁闻言,便随口问道:“是什么?说吧。”
萧遥顿了顿后,说道:“是弟子的那个结义兄弟杨过……”
刚说到这里,小龙女忽然插口道:“那孩子怎么还没走?祖师婆婆定下的规矩,孙婆婆她又不是不知道,何必还要三番两次地啰嗦?”
李莫愁思及自己这些日子以来练功极为不顺,也突然心头火起,大声斥责道:“莫说是你的结义兄弟,就是你的亲生兄弟那也不成。告诉你,以后别再拿这些小事来烦扰为师练功了,若是你再提及,当心为师手下无情,滚出去。”
萧遥见李莫愁练功不顺,转而迁怒于自己头上,心想自己的目的已然达到,因此也不生气,只是轻轻地答了一声:“是。”转身便即走出门去。
第一百五十章 去向
萧遥刚走出石门,忽然听到一个沉重的物体猛地朝着自己的背心飞来,同时钻入耳畔的,还有李莫愁的一声尖声嘶叫:“滚出去,别再来了。”
听到那一声歇斯底里的吼叫,萧遥虽然在心中无奈地苦笑了一声,手上却丝毫不敢放松,他双耳齐动,瞬间听声辨位,弄明白了那飞向自己的物体的轨迹后更不转身,左手反身一探,使出小擒拿手中的一招“罗汉折枝”,轻轻易易地便将那物体抓在了手心之中。感觉到触手坚硬,萧遥拿过一看,原来是自己送饭时所用的饭笼。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