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婚-第2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苏亮说:“两个孩子确实在乡下,但的确不是吴蔚帆的错!小蕊、小平他们有奶奶的照顾,长得很好,听说当地的学校也不错,两个孩子的学习成绩都是数一数二的。老赵打算,等他们上中学时,一定接回北京来!你不要太担心了!”
杨敏说:“当年我对不起老赵,对不起组织的培养,我受罪是应该的。可是,大人的不检点,给孩子的人生种下了苦果。苏队长,我真没脸去见孩子们!错误在我,老赵还得有他的生活,我也没有权利要求老赵把孩子们接回北京。只是,我若是去山东农村看他们,是不是对孩子们更不利?”
苏亮说:“小杨,你说的是。我派人把小蕊、小平接回来几天,你们母子团聚一下!”
两人谈了一会儿,杨敏的情绪好多了。于是,苏亮又和她谈起了过去五军文工团的情况,告诉她谁转业到地方了,谁还在部队里干,谁和谁结了婚,子女怎么样等等。
聊了一会儿,苏亮带着杨敏参观了她和李晋的新家。杨敏仔细看了楼下的客厅、厨房、书房、公务员和保姆住室,又上楼看他们两口子和孩子们的卧室。
苏亮和李晋的卧室墙上,挂着一张李晋四个女儿的照片,四个女孩都穿着花衬衫,扎着大蝴蝶结,花团锦簇,笑意盈盈,十分可爱。
杨敏仔细看了一会儿这张照片,由衷地称赞说:“苏队长,你们这四朵金花可真漂亮啊!不过,最漂亮、可爱的还是奔奔!”
苏亮说:“老李整日里把他四个女儿当宝贝,爱得不行。”
杨敏说:“其实,政委心里最爱的,还是他的独苗李辉啊!男人心里的这点事,谁不知道?苏队长,你坚持到最后,终于得了个儿子,高兴吧?”
苏亮得意地说:“好多女同志在生育问题上听天由命——怀不上孕不想办法,生不出儿子也不想办法……”
刚说到这里,楼下有人大喊:“苏亮,你的这种生育观念还好意思对别人吹嘘?你看你还像个领导干部吗?”
原来是李晋回来了,他听见妻子正为有了儿子而得意,马上制止。
杨敏闻听李晋来了,急忙站在楼梯上给他敬了个军礼:“政委好!”
李晋顾不上杨敏,继续对妻子发火:“为了李辉的出生,总政领导都开我的玩笑,这就是点名批评啊!你以后少为生儿子自我吹嘘!”
苏亮也火了:“老李,你还别不讲理!这生孩子是两个人的事,你若不想要,我一人也生不出来!什么叫我自我吹嘘啊!”
杨敏给老政委敬完了礼,忙放下手过去拉着苏亮,为自己过去的队长打圆场,说:“苏队长是个要强的人,事事都不愿比别人差!政委,有了儿子是好事,您怎么还发火呢?”
李晋这才回过味来,和杨敏握手,一边说:“小杨,欢迎啊!咱们可是多年不见了!看见你,我就想起了抗美援朝那些日子!不管怎么说,咱们在一个战壕里摸爬滚打过,战友的深情永远忘不了啊!”
杨敏满面通红地说:“政委,我不配让您这样!”
李晋招着手说:“来来,小杨,下楼来聊!老赵家也在大院里,你在我这里住几天,看看孩子!”
晚餐的餐桌上,李晋夫妇的“四朵金花”都穿着花色相同的衣服,齐刷刷地围着圆圆的大餐桌坐着。大女儿李锋长得很像父亲:高挑个,细腻白皙的皮肤,长型的瓜子脸,一双细长的眼睛,总是笑眯眯的。二女儿李鸣长得一副男孩相貌:头发浓密,剑眉亮眼,嘴角向上翘着,英姿勃勃。人人都喜欢的三女儿李奔,圆圆脸,尖下巴,一双亮晶晶的眼睛又圆又大,一笑颊上两个酒窝上下翻飞,显得妩媚动人。最小的女儿李鸿身条很像大姐,但脸盘不知长得像谁:一张大方脸,小塌的鼻子,厚厚的嘴唇,肉肉的眼泡,丑得像是抱错了别家的孩子。唯一的儿子李辉,脸盘和二姐李鸣长得很像。他坐在妈妈苏亮怀里,手里还拿着一个装了大半瓶牛奶的奶瓶,在起劲地吸吮着。
四 生母探视(3)
李晋见杨敏看孩子们看得发呆了,就夹了一块肉放进杨敏的碗里,说:“小杨,多吃几块肉,在青海吃不到!”
杨敏忙把肉夹到奔奔的碗里,说:“政委,这你就有所不知了,我们在青海是吃不到白面大米水果蔬菜,牛羊肉还是常吃的——牧区嘛!”
苏亮说:“小杨,你可不知道!三年自然灾害这几年,北京的副食品供应也告急!幸亏飓风部队的性质,比别的兵种待遇还好些。因为营养不良,我们奔奔在幼儿园还得了甲型肝炎!不过,这两年已经恢复了正常供应,而且比过去还好!”
杨敏说:“李政委,队长,你们的四个孩子可真有意思,一人长得一个样!”
李晋说:“论外表,还是前三个长得漂亮!可见生孩子也得讲究优生。年纪太大了,生的孩子就不漂亮了!”
李晋只是开个玩笑,谁料想李鸿听了突然“哇”的一声哭起来,她离开餐椅,跑到苏亮身后,用拳头捶打着苏亮说:“妈妈偏心!把我生得这么难看!你得赔!你得赔!”
苏亮忙搂住小女儿说:“我们李鸿不丑!你让杨阿姨说说,李鸿是不是不丑?”一边对杨敏说:“这孩子自尊心太强,总希望自己什么都是最好的!”
李晋也说:“这个李鸿啊,性格和妈妈一样,特别要强!”
杨敏说:“小鸿,不要伤心!人长得丑一点好,不会分心,少犯错误,能成就事业!”
李晋知道杨敏又想起了自己不愉快的往事,就说:“小杨啊,你这次来京老赵不知道吧?他一时回不来不要紧,明天我让宋秘书亲自跑一趟,把小蕊、小平接回来几天!”
苏亮说:“好呀,就让他们娘仨住在咱们家,好好叙一叙!”
听到母亲如此说,餐桌上有一阵小小的骚动——李锋她们四姐妹听说小蕊、小平要回来,都兴奋得窃窃私语。
李晋说:“不好!孩子们既然回来了,就还是应该住到小京他们那里去,都是赵大同和吴蔚帆的孩子,一家人嘛,没必要分开住!小杨,你住我这里,登门去看孩子们!你看这样行不行?”
杨敏有些胆怯:“政委,这样不好吧?我还是不去老赵的家里为好!”
李晋说:“小杨,这你想得就不对了!有什么胆怯的?你和老赵分手了,孩子总还是你生的嘛!你还是他们的母亲嘛!谁说亲妈妈不能去看自己的孩子了?走到哪里也没有这条规定嘛!更何况这还是在人民军队里!”
苏亮也说:“哎,老李说得有理!过去冯秦使坏把吴蔚帆和小京他们赶到咱们家来住,影响很坏,老赵也不安心;现在吴蔚帆他们回去住了,咱们要是再把小蕊小平接到家里,不就和当年的情况掉了个个一样吗?不妥!还是让孩子们住他们自己家里好!”
杨敏还是一副为难的样子。
李晋见状,只好说:“这样吧,小杨,让孩子们住他们自己家里,但是到这里来和你团聚。你还可以带他们去看看北京的其他亲友们。”
晚上,李晋亲自给吴蔚帆打电话:“小吴吗?我这里有个事告诉你。小蕊、小平的亲妈妈杨敏从青海来京了,提出要见见孩子,我答应了。老赵不在家,我安排宋秘书去接孩子们回来,让他们母子见见,你看行吗?”
吴蔚帆刚从机场赶回家,风尘仆仆地。听了李晋的话,她愣了一下,但马上说:“应该的!应该的!我马上把家里收拾一下,再和孩子们谈谈,准备迎接小蕊和小平!李政委,我们家的事总让你和苏亮大姐操心,真过意不去!”
小蕊和小平在杨敏到京的第三天就被宋秘书接回了北京,宋秘书直接把他俩送到了赵大同的家。
离家三年多的小蕊和小平,第一次回到了父亲在北京的家。还在一进飓风兵团新建的机关大院时,小蕊和小平就都吃了一惊——院子修建得可真气派啊!前面是机关办公大楼,中间是大广场,后面的一大片都是生活区,尽里面是十几栋小楼围成的总部领导干部住宅区,中间是几十栋四层楼房围成的下属各级干部的居住区。大院里有游泳池、篮球场、足球场和排球场,还有大礼堂,军人商店,幼儿园……他们生活了三年的、远在小小的、闭塞的赵庄那个家,和父亲北京的这个家,真是不能比啊!
书包 网 。 想看书来
四 生母探视(4)
十二岁的女孩和十一岁的男孩,都有了自己的思想。从走进大院那一刻起,过去在北京生活的一切记忆都自然回到了两个孩子的脑海里,想想眼下俩人被送到乡村和奶奶一起过闭塞的、落后的生活,他们的心里,都有了一种隐隐的委屈和不服气的情绪。
吴蔚帆还没有下班,保姆李秀香接待了小平和小蕊。看到这两个“正牌”的孩子,胆小的李秀香一阵紧张,提着暖瓶倒水时,竟把水洒在了杯子外。
小平还是一副小主人的派头。见保姆做事出了差错,立即大声说:“李嫂,小心着点!”
李嫂更紧张了!
小蕊、小平自顾自地仔细参观起父亲的新家来。
小京和小彦各有一间卧室,小北和李嫂住一间。小平仔细检查了小京的房间,里面的陈设很简单。他又打开衣柜门和抽屉搜查,没有发现小京拥有父亲买给自己的那些好东西,这才舒了口气。因住的是三楼没有院子,小平又跑到阳台上去看了看,阳台上摆着几盆花草,也没有藏东西的空间。小平又松了口气,心里的委屈减轻一些。
那一边,小蕊也和小平一样,把小彦屋里的柜子抽屉翻了个遍,并没有找到漂亮的笔记本、贵重的金笔,还有她有的那些好东西,也松了口气。
两个孩子都有了自己的判断:父亲并没有错待他们,他们姐弟虽然住在乡下,父亲为他们花的钱、费的心并不少。
小平嚷着说饿了,李嫂忙把早准备好的晚餐端出来。
晚餐是肉丁炸酱面,黄瓜菜码。李嫂挑了一大碗面条,盛了两大勺炸酱盖在面条上,又在面条上均匀地洒上黄瓜菜码,然后小心地双手递到小平面前。小平饿了,端起碗大吃起来。转眼一大碗面就被他打扫得一干二净。李嫂很欣慰,忙接过他的碗又给他盛。谁知小平却嘀咕了一句:“李嫂,你除了让大家吃面条,还能做点新鲜的吗?”
李嫂愣了一下,停下手,不知这孩子是不是还要吃第二碗,说:“我不会做米饭炒菜,这几年小京他们就是吃的面条!”
小平说:“李嫂,你到北京家里来都几年了?做饭的手艺一点没长进?知道吗,没有进步就意味着退步,会被淘汰的!”李嫂呐嗫地说:“我一炒菜就紧张,不是烫了手,就是让油跑了锅,吴组长怕我出事,就不让我炒菜……”
小平有些不耐烦了:“李嫂,快给我盛面吧!不会炒菜,捞面条总得让我吃饱吧!”
李嫂连忙又给小平捞了一大碗面条,照原样浇上炸酱,撒上菜码,双手捧着递给他。
快吃完饭的时候,小平见宋秘书和李嫂都不在餐桌旁,就小声说:“小蕊,你说这次我们还和小京他们闹不闹?”
小蕊说:“不知道。你说呢?”
小平说:“我说要不就别闹了!咱们见过妈妈以后,还回赵庄去。爸爸给咱俩买了好多小京他们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