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鸟电子书 > 文学名著电子书 > 破冰之旅 作者:张胜友 >

第44部分

破冰之旅 作者:张胜友-第44部分

小说: 破冰之旅 作者:张胜友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种人口危机:现时的全欧洲人口年出生率为12‰,美国也不过16‰;在这些地域独
身主义已成为一种时髦,越来越多的年轻人不愿结婚,即使结婚了,也不愿生孩子。
在西德、东德、丹麦和匈牙利,人口呈直线式下降,以至于北约和华约组织均感到
兵源匿乏,联邦德国政府不得不宣布将国民兵役期由原先规定的15个月延长到18个
月。随着学生锐减,大批学校随之关闭,数以万计的欧洲教师已面临失业威胁。19
85年的上半年,在意大利竟然第一次出现了出生率低于死亡率,卫生部部长忧心忡
忡地说:若长此下去,意大利人在下一个世纪将会绝种。法国前总理希拉克曾宣称:
从人口发展趋势看,欧洲正在消失。有的宣传媒介则用醒目的大号标题发出警告:
欧洲正在集体自杀……
    莫非是地球出了毛病?
    一边是经济不发达,贫困的人们生育欲望恰恰极为高涨,愈生愈多的人口又反
过来给落后的经济加上沉重的负荷;
    一边是物质高度文明,“义明”装饰过度的人们却不愿意生育,而愿意尽情地
享受,于是人均占有的财富便越来越多。
    1990年5月,联合国人口基金会发表的年度报告,进一步揭示了这一“怪圈”的
发展趋向——
    目前全世界总人口已达到53亿。
    在90年代,预测世界总人口还将增加10亿。世界人口现在正以每秒钟3个人,即
每天25万人,每年9000万至1亿的速度增长,这个数字相当于整个东欧的人口。
    20世纪叨年代世界人口的增长速度将超过历史上任何一个十年。
    世界人口的增长状况是极不平衡的。其中90%的人口增长集中在发展中国家,
特别是最不发达的一些落后国家。
    问题恰恰是这些经济落后国家最缺乏人口增长所必需的资源!
    检视一下我国不同地域的人口增长与经济发展态势,同样笼罩在这一“怪圈”
的阴影之中——
    上海的人均工农业总产值约是贵州的近20倍,贵州的总和生育率则是上海的3倍
强;
    浙江的人均工农业总产值是广西的2倍,广西的总和生育率则是浙江的2倍强;
    江苏的人均工农业总产值约是新疆的3倍,新疆的总和生育率则为江苏的近3倍……
    统计资料一再表明,经济发展水平与生育率之间有着明显的反比关系。越是经
济发达地域,如京、津、沪、江、浙、东北松辽地区,生育率越低;越是经济不发
达地域,如西南、西北地区,则生育率越高……’
    《马太福音》里说:“让富有的更富有,让没有的更没有。”这句话被控制论
称之为“马太效应”,用来形容“正反馈”。而现在摆在我们面前的人口与经济统
计数字所呈现的,正是一个“马太效应”:生育率越低,人均工农业总产值就越高,
生活也就越加富有;生育率越高,人均工农业总产值就越低,生活也就越加贫困。
长此循环下去,这两者间的巨大差异将永无吻合之日!

                      3  迎接挑战——我们别无选择

    尼采说过一句很精彩很深刻的格言:“悲剧的义务是向自然举起一面镜子。”
    那么,既然“人口失控”这面对于国家、对于民族、对于子孙后代的“悲剧的
镜子”已经高高举起,既然这面“悲剧的镜子”已经照出过去、照出现在、照出未
来——我们应该怎么办怎么办怎么办?
    回答是——强化计划生育机制!
    因为我们别无选择!
    上至高层政要,下至黎民百姓,谁的心里都明白得很:中国的事情纵有千难万
难,计划生育为第一难!
    在一个有着几千年悠久历史、传统思想观念很深蒂固、政治经济文化又不甚发
达的国家,要人为地实行控制人口,所面对的将是如大山般的难题。辽宁省计划生
育委员会主任杨魁孚的一番话说得颇有见地:“现在的人口形势早已不是什么潜在
的忧虑,而是现实的危机了。计划生育与中国现有的经济、文化水准相比,是一种
超前行为,光靠群众的觉悟是达不到的,因此必须强化社会制约机制。”
    如何强化社会制约机制呢——必须立法,必须使计划生育工作走上法治的轨道!
    不少从事计划生育工作的有识之士早就抱怨说:“无论是超生或无计划生育的,
在法律上都属于民事范畴。除了经济制裁和行政处分外,不能判刑。说服教育的功
效是有限的。”“一边是国策,一边是宪法,我们到底该按哪个办呢?”
    著名人口学家、全国政协委员邬沧萍教授在政协大会上一再呼吁说:我国人口
激增,是由于我们未能在两次生育高峰出现之前,抓紧时机防患于未然。我们失去
的第一个机会是50年代初,那时全国总人口才5。5亿,每年进入婚育龄的妇女平均不
到500万,那时着手控制人口是轻而易举的事;我们失去的第二个机会是60年代初,
当时的全国总人口是6。6亿,每年进入婚育龄的妇女少则500万,多也就是600万至7
00万,如果当时加以控制,也不会出现第二个特大人口生育高峰。现在是第二个生
育高峰的人口陆续进入婚育龄的时期,平均每年新进入的婚育龄妇女是1100万至13
00万,平均每年进入婚育龄的人群比过去的两个高峰前多一倍。第三个人口生育高
峰已不可避免,且来势比过去迅猛得多。为了抓住这第三次人口生育高峰前的机会,
我们必须尽快通过《优生法》和《计划生育法》,用法律条文提倡“一对夫妇只生
育一个孩子”,并明确规定为了中华民族的国家、社会的共同利益,公民有承担一
对夫妇不生育三个或三个以上孩子的义务。
    中国的事情却往往是:尽管不乏社会贤达、各界名流不断呼吁、上书,尽管上
下左右都已心知肚明时不我待、必须赶快做、越快越好,但做起来又总是莫着急、
慢慢来、老牛拖破车。一部《计划生育法》,自1980年即开始酝酿,至今披阅十载,
易稿十数次,却仍未有送达一定级别的委员会讨论、审议。至于一些与计划生育相
关的单项法规,如《优生法》、《违法婚姻处罚条例》、《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管理
办法》等,虽然报端上也时有披露有关职能部门正在着手抓紧制定,却是只闻打雷
声,不见雨下来,左盼右盼、千呼万唤不出来。
    有关的会议开得够多了,有关的文章写得够多了,有关的话也说得够多了。关
键的问题已不在于坐而论道、一再发布宣言,而在于紧急行动。
    1988年11月23日,我国优生史上第一个禁止痴呆傻人生育的地方法规——《禁
止痴呆傻人生育的规定》,终于在甘肃省人大常委会第七届第五次会议上正式审议
通过,这一明智大胆的壮举,如同一股势不可挡的巨流,冲开了千年伦理、道德观
念的防堤。《禁止痴呆傻人生育的规定》以不容置疑的法律口吻庄严宣告——
    禁止因家族遗传、近亲结婚等先天形成的痴呆傻人生育;
    痴呆傻人必须施行绝育手术后方准予结婚,在本《规定》公布前结婚的痴呆傻
人也必须施行绝育手术;
    对已怀孕的痴呆傻妇女,必须中止妊娠;
    对违反《规定》造成痴呆傻人生育的直接责任者将给予行政处分和经济处罚。
    痴呆傻人,医学上称智能低下者。据统计,这类患者目前在全世界约有1。5亿人;
我国的智力残疾人约为111万人;甘肃省则是痴呆傻人比例较高的省份,人数为27。
8万人,且每年还新出生痴呆傻婴儿2000多人。
    痴呆傻人是人类自身再生产过程中,生产出的残、次、废品。当他们呱呱坠地
降临人世,便给家庭、社会带来无尽的烦恼与沉重的负担。根据有关资料测算,为
保证这些“终生消费者”的正常生活,国家每年得拿出50亿至70亿的巨额资金。甘
肃省每年仅用于痴呆傻人的救济粮就有4000多万公斤,各种救济款则达1400多万元。
    痴呆傻人虽智力低下,生活不能自理,但其生育的本能并未丧失。这些人的父
母亲朋也大多煞费苦心地为他们相亲成亲,希望他们生下个一男半女对自身有个照
顾。可基因遗传规律却导致这些人结婚成亲后,他们所生育的子女仍多为智力低下
的痴呆傻人。甘肃省服县十里乡大沟寨村有一农户,全家八口人,除老母亲和小女
儿精神、智力正常外,其余五男一女全是痴呆傻人。这种状况,于家于国都不能不
说是深刻的悲剧。
    社会上如此众多的痴呆傻人,年复一年,子孙繁衍,代代相传,劣生劣育,长
此下去势必大大影响到中华民族的总体人口素质。有鉴于此,甘肃省计划生育委员
会从1986年开始,即多次派出调查组前往痴呆傻人病患高发区实地掌握第一手资料,
尔后,又与卫生、民政和负责研究优生遗传学的同志反复磋商、座谈和探讨,取得
共识。接着,他们组织写作班子,草拟出一稿、二稿、三稿、四稿连续上报省政府
和省人大,建议对痴呆傻人在结婚和生育上进行必要的限制。
    然而,要制定一部在国内尚无先例可循的采用法律形式制约一部分人生育的法
规,立即招致各种非议和看法,甘肃省人大法制委员会在讨论议案时也发生意见相
左,争执不下。这样,一方面由甘肃省计划生育委员会、地方病防治、医疗卫生、
民政等部门牵头,组建成十个调查组,再度分头分批深入各地调查情况;甘肃省有
关部门还对人们接受这一《法规》的心理承受能力专门组织了一次民意测验,从兰
州市、武威市和康县11种不同职业的2786人的问卷调查中得悉,90%以上的人积极
要求政府立法。另一方面,组织专职人员开始查阅国内外大量相关的科学技术资料,
特别注意参照美国、加拿大、英国、法国、日本、瑞士、瑞典、奥地利、挪威、冰
岛、丹麦。芬兰等发达国家及墨西哥、印度、罗马尼亚等发展中国家在这方面的立
法程序。与此同时,还多方邀集了国内外优生学专家、各方面的学者对制定“禁止
痴呆傻人生育法规”的可行性反复论证。在一份份翔实可靠的科学依据、一串串确
凿无疑的调查数字基础上,我国优生史上第一个禁止痴呆傻人生育的地方性法规,
才像一个孕育已久的难产婴儿,终于降生了。甘肃省计划生育委员会主任杨玉林无
限感慨地说:“这法立得可真不易啊!计划生育战线上的同志们为此奋斗了整整三
年时间。”是不易,可贵的是他们见诸行动去做了,而且做出了成效。
    甘肃省《禁止痴呆傻人生育的规定》颁布、实施不到三个月,陕西、青海、宁
夏、吉林、河南、河北、内蒙、山东、辽宁等省、区计划生育部门和卫生部门纷纷
来信、来函、来电,表示准备起而效仿。
    无疑,甘肃省计划生育战线的同志为我们作出了很好的榜样!
    也有一些人口学家在各自的研究领域提出了“突破性和创造性”的意见。中国
社会科学院人口所所长田雪原认为,目前国家每月发给独生子女5元奖金未能发挥应
有的作用。为此,他提出一项独具慧眼的建议:每年发给独生子女的60元奖金暂不
发给个人,以信用卡形式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