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鸟电子书 > 文学名著电子书 > 十月 2006年第02期 >

第77部分

十月 2006年第02期-第77部分

小说: 十月 2006年第02期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太平间里寂静阴冷,尸体僵硬惨白。放出的腹水污浊浓臭,经常一放就是几千毫升,要用脸盆一盆盆接,一盆盆倒。铁盆刺啦刺啦地刮在泥上,碰在墙上,刺耳的声音穿透鼓膜,令人浑身战栗……作为医生,与求生的人打交道会有一种职业的神圣感,那么与死者呢?当家属看到腹部扁平的亲人遗体时,有多少人会想到医生在太平间操作时难言的心情? 
  交谈中,我提到近些年人们对国内医疗状况意见很大,技术设备水平不高,服务态度普遍下降。甚至在人大会议上,就有代表尖锐地提出了“医德缺失症”问题,批评“白衣天使”变成了“白衣杀手”,医院变成了“收钱机器”…… 
  说到敏感的医患问题,令狐教授推心置腹地说:由于经济浪潮的冲击,确实存在一些医生医德败坏和一些医院医风堕落的问题。医德医风需要整顿,医疗体制也亟待改革。将心比心,他很理解患者对医生的信任、要求、期望,以及满意后的感激和失望后的怨愤。他接着又说:“不过说良心话,我干临床这些年的最深体会是,我的快乐来自患者,我的痛苦也来自患者。如果手术做得很漂亮,哪怕我在手术台站十几个小时我也不会抱怨,我会和患者一样感到轻松喜悦;如果手术效果不理想,我不仅会跟家属一样难过沮丧,还会感到深深的自责。” 
  说到媒体热炒的“红包问题”,令狐教授中肯地说:“客观地说,其实病人给不给红包,对手术影响并不大。病人递红包,很大程度是对自己的心理安慰,顶多可能影响少数医护人员的态度,但我不相信哪个医生会因为病人没给红包或对医生有过吵骂而在手术台上瞎捅一刀,我不相信哪个医生会在手术台上故意将本能做好的手术故意做差点儿。我想,没有一个医生愿意让患者死在自己手里。” 
  医学是实用科学,不是终极科学,任何医疗手段都会存在并发症,任何治疗方案都需要在实践中不断摸索、改进和修正。反过来说,医学科学的每点进步,都会有某些患者付出代价。令狐恩强跟我讲了一个促使他致力于微创医学发展研究的幕后故事。 
  90年代初,国内治疗食管静脉曲张还是采取曲张静脉套扎术,有时使用“单环套扎”,有时使用“多环套扎”,最多一次可以套六个环。在实际应用中,它的适应证一直掌握不好,当时全世界的医学界都处于摸索阶段。 
  有一次,令狐恩强为外院某病房护士长的丈夫做套扎,术后第四天,患者开始吐血。双臂扎满了点滴也维持不住血压,护士只好用注射针直接往静脉里推血。从内镜下看,看到胃底血管血如泉涌,250毫升的弯盘不到十分钟就接满了血,只好再换一个盘子接,不断有人帮他换盘子。手术台上,令狐恩强沉着应变,即使看到喷血也不惊慌。最后,他为病人打了是普通病人四倍量的组织硬化剂,终于将出血止住了!但是遗憾的是,病人一周后并发“多脏器功能衰竭”,未能安全度过危险期。 
  对令狐恩强来讲,操作虽然成功了,但是结果却是失败了。悲哀和无奈,使他难过了好长时间。类似的失败,令狐恩强遇到了不止一例。他和同事们分析原因,总结经验,发现手术失败是由于“套扎期致死性出血”所导致的套扎环过早脱落引起。此后,科里针对病人的个体情况,对手术适应证进行了严格限定,避免其他病人重蹈覆辙。令狐教授郑重地说:“正是这些病人的死亡使后人受益。任何治疗方案永远不可能没有并发症。我讲这些道理,恐怕病人和家属很难理解,更难接受。” 
  无论西医史还是中医史,都是历代医生在失败中总结经验、循序发展的承继史。假如李时珍没有“神农尝百草”的实践精神,也不可能写出《本草纲目》。因此,在提倡医生修养医德的同时,也应提倡医患之间将心比心,相互理解。令狐教授一再强调:“医患之间的问题是态度问题,不是技术问题。” 
  令狐恩强毕业后,作为住院医在大内科转科两年。有一天,令狐恩强和同事们忙了一个通宵,四个病人到了早上只剩下了两个,他心中的沮丧难以言表。没想到,当他心情沉重地在向一位去世病人的家属交代情况时,对方反过来安慰他说:“我知道你们已经尽了力。病人能死在301医院,我们觉得很安慰。”家属的理解使令狐恩强由衷地感动。事情过去许多年,每每想起,都觉得温暖。 
  令狐恩强是位坦诚的医生,并不回避自己险些失败的记忆。他心情沉重地回忆说,有一次他为一位中年病人做胰胆管的内镜下治疗,按照常规剂量刚打人安定十几分钟,病人就出现紫绀,呼吸停止。他立即退出内镜,紧急实施对口人工呼吸,经过30分钟的抢救,患者转危为安。他长长地出了一口气,事后他想如果没有及时发现,患者可能就永远不可能睁眼了。 
  医生并不是“没有感情的动物”,只是他们的感 
情有时无从表达。 
  六年前,令狐恩强遇到一位从河北医院转来的花甲老人。患者胃底静脉曲张大出血,送到301医院时已奄奄一息。抢救过程中,老人二十多岁的女儿突然跪到令狐医生跟前,求他无论如何也要救活父亲。之后她又跪在父亲的病床前再三哀求:“您再坚持一下!”这个场面,感动了在场的所有人。病人得救了!后来老人来医院复查,再三感激医生的救命之恩,令狐恩强动情地对他说:“先别谢我,是您闺女的诚心打动神灵救活了您。” 
  “无德不为医。”这是我国著名口腔颌面外科专家俞光岩的一句名言,这位从医三十多年的老教授总是这样教诲弟子,“一位好医生不仅要有崇高的医德和高超的医术,还要讲究服务方式和服务艺术。”毫无疑问,令狐恩强就是一位具有这种崇高理念的身体力行者。 
  8 
   西方是微创医学的摇篮。为了将新技术不断引进国内,令狐恩强不仅抓住一切可能参加各种技术交流、专业培训和内镜会议,他还两次西行美国,向外国同行取经。 
  进入21世纪,中国年轻的微创医学已经蹒跚起步,内镜专业发展迅速,呼唤新的诊疗方法。2001年秋天,还是副主治医师的令狐恩强首次赴美参加技术培训,旨在引进针对胃食管反流病患者实施的“内镜下缝合术”。说起那次出国,还有一段颇为惊险的插曲。 
  与令狐恩强结伴赴美考察的还有中山医学院的陈明湖教授。他俩9月10日拿到美国签证,第二天就发生了震惊世界的“9·11恐怖袭击”。当令狐恩强在电视上看到坍塌的世贸大厦和滚滚浓烟时,惊得目瞪口呆! 
  爆炸刚刚发生,全世界都陷入了恐慌,当时美国尚未找到幕后指使者,所以出现了两周“静止期”。从事件发生到9月15日,全美进入战时状态,所有航班紧急禁飞。为了确保空中安全,中方也取消了11-14日飞往美国的班机。 
  那几天,令狐恩强时刻关注事态的发展,并与陈明湖教授反复商量,分析局势,反复考虑是否该如期动身。他们分析:美国正在全力以赴查找凶手,恐怖分子再傻也不会在全世界都防范最紧的关口暴露自己。另外,为了尽快恢复空中秩序和国内稳定,美国方面也会在这个时期动用一切手段,不遗余力地确保航空安全……所以,他和陈教授都认为:目前是一个相对的安全期。当然,他们宁愿冒险也不想不愿推迟行程的关键原因,是因为国内内镜同行都亟待引入并推广西方新的尖端技术。他俩决定如期起程。 
  就这样,令狐恩强和陈教授一起,搭乘9月20日的美国西北航空公司班机直飞波士顿。波士顿机场是美国最大的民用机场,“9·11”事件那天,四架遭恐怖分子劫持的飞机里,就有两架是从这里起飞的。飞机上,令狐恩强的心情就像一位出征的战士,既紧张又兴奋。紧张的是担心航程中出现意外,兴奋的是他将亲自看到向往已久的科技王国,他将从中取得智慧与能力的火种。 
  当时,整个美国还处于惊恐的休克状态,草木皆兵,如临大敌。在波士顿机场时,所有旅客都必须脱掉鞋,光着脚穿过检查线,手提电脑也要单独检验。城市里,经常可见全副武装的特种兵,人们的脸上呆滞茫然,行色匆忙,根本没有他印象中的繁华市景。 
  令狐恩强取经的目的地,是位于美国的比莱利卡市的巴德公司内镜技术培训部。或许由于离都市尚远的缘故,恐怖袭击虽是每天要闻,但对当地人的日常生活影响似乎并不很大。培训中心像一个世外桃源,专家们和悦如常地给中国医生讲解,演示,手把手地指导,友好地攀谈。仅用了一周时间,悟性极强的令狐恩强就通过动物模拟手术,顺利获得了美方颁发的“内镜下缝合技术合格证书”。 
  一回到国内,令狐恩强立即筹划将这项已在猪身上实践成功了的新技术尽快应用到临床上。仅在一个月后,他在301医院率先开展胃镜下缝合治疗胃食管返流病技术,成功完成了国内第一例手术操作,轰动一时。 
  首例手术成功,令狐恩强立刻马不停蹄地向全国推广,先后在北京的人民医院、同仁医院、中日医院、上海的瑞金医院现场演示,每次操作都利索漂亮,博得同行们的佩服和惊羡。在一次国际内镜会议上,令狐恩强的演示赢得观摩者的热烈鼓掌,在场的几名日本专家惊讶不已。在令狐恩强之前,这种技术在亚洲尚无成功报道。 
  三年过去,令狐恩强上次访美的技术成果已经巩固,他越发觉得国内与西方一流技术之间存在着巨大差距,很想有机会能体验西方科技的正统教育,近距离地考察西方人所具有的原始性创造力。于是,他抱着“试试看”的想法向他梦寐以求的哈佛大学医学院马萨诸塞州总医院的消化病中心写了一封“求学申请”,没想到两天之后,与他素不相识的内镜中心主任布瑞格教授就给他复信,同意接收他以高级访问学者的身份前去考察进修。读到回信,令狐恩强激动不已:他要去的地方,是哈佛大学医学院最大的内镜中心。 
  2004年元旦,令狐恩强再次起程赴美,并在那里整整逗留了七个月。在哈佛期间,他以超人的勤奋和智敏,在布瑞格教授的亲自指导下先后完成了“超声内镜引导下胰腺缓释药物注射”和“超声内镜引导下脾动脉栓塞术”的两项课题研究,在科学方法和思维方式的拓展上获益匪浅。 
  布瑞格是一位治学严谨的著名专家,出生在波士顿的新英格兰地区,是个“并非美国血统的地道美国人”。他身材不高,络腮胡须,头发几乎已经掉光,但碧蓝的眼珠里透着孩童的质朴。布瑞格教授和蔼热情,幽默随和,从不摆架子,并且有着东方情结。他不但将令狐恩强送的见面礼——“双龙戏珠”镀金饰盘摆在自己办公桌的最显眼处,而且逢人就介绍他的中国弟子。他还说,令狐恩强是第一位到中心进修的内地医生。 
  有一次,波士顿召开内镜会议,布瑞格教授知道中国学者不很宽裕,于是为令狐恩强支付了50美金会费。傍晚六点,操作结束,他亲自驱车100公里带令狐恩强赶到会议中心参加晚宴。路上,他像老朋友似的闲聊,说他的爱妻也是科学家,他现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3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