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鸟电子书 > 文学名著电子书 > 十月 2006年第02期 >

第66部分

十月 2006年第02期-第66部分

小说: 十月 2006年第02期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一趟长途,丢掉大把唾手可得的票子,将老人送回大漠深处。儿子为了补偿不孝的愧歉,连哄带骗地留下小孙子陪伴老人,老人例外地没有拒绝。 
  …… 
  驼群趟出去了几十道大大小小的沙梁,消失在几座相拥的大沙丘背后。 
  冬天的季节里,骆驼喝水比以往少了许多,隔三差五才上一次井,今天正是轮空的日子。送走驼群后,老人背着芨芨筐进了驼圈。骆驼是大牲口,吃得多拉得也多,几十峰骆驼卧过的驼圈里,就留下了大堆大堆的驼粪。驼粪和驼尿又冻在了一起,硬得跟生铁一样。老人将粪块揽进筐里,一趟趟背出去倾倒在巨大的粪堆上。巨大的粪堆就是这样一筐一筐堆成的,以至有一条深陷的小路蜿蜒在驼圈和粪堆之间。老人揽得很慢,芨芨筐里的粪也只有一半,多了不行,老人背不动。从这个冬天开始,老人收拾驼圈的速度明显的慢了,差不多需要一天的时间。揽完了驼粪,还要用勾叉撸匀圈里的沙土,这道工序才算结束。冬日的阳光晒透沙土表面,驼羔夜里卧上去便能保持体温,不掉毛不塌膘,轻松地熬过漫长而寒冷的冬天。早些年这样的活是由儿子去完成的,儿子干活时常常心神不定,丢三落四,老人没少责骂过。现在儿子逃脱了,所有的活都得老人自己去完成,去完成一个牧驼人在每一个冬日里的每一道工序,不能忽略任何一个细节。老人一辈子没偷过懒,老人做着这些活的时候,心情是平静的,同时也很充实。 
  天色舒展成一抹淡淡的蓝,几丝白云停泊在那里,使得冬日的天空更加高远,更加空阔,也更加寂寥。冬日的阳光好似放慢了运动的速度,软软的,暖暖的,在浑黄的大地上悄然流淌。这样的阳光照在人的身上,缓缓地穿透着衣服和肌肤,能催生一种奇妙的睡意。老人走出驼圈,孤零零地站在那里,长久地注视着远方,就觉得一道道沙梁都在悠悠地摇晃,附着温柔而又神秘的灵性。梭梭林则呈现出一种深刻的灰白,细梢儿被骆驼嚼秃了,像沧桑老人的头顶,透着生命的衰微和顽强。驼群开始往远处的梭梭林里转移,入冬后老人收拢驼群的路途也就一日一日地延伸,越来越长了,越走越远了。 
  老人这时想起了屋里的小孙子。 
  老人在小孙子身上倾注了一丝微弱的希望,期冀小孙子能够奇迹般地延续一个牧驼人的梦,这也许是老人愿意留下小孙子的最真实的理由。 
  似是应了老人的心境,小孙子这时蹬着一双毡毛靴子走出了屋子。毡毛靴子的筒腰又深又宽,小孙子的腿脚全部塞进去后,靴筒里面还绰绰有余。小孙子就这样拖着一双毡毛靴子磕磕绊绊地向着老人走来,像一只调皮的小驼羔。毡毛靴子是儿子穿剩下的,还有七八成新,再穿个三五年是没有问题的。这种靴子当然只能在冬天穿,而且还要塞上厚厚的驼绒,穿上它雪天走远路最好,脚心里始终有一团火温暖着。儿子却将这么好的一双毡毛靴子丢进了炕洞里,从此不闻不问。老人靠着驼圈慢慢地蹲了下去,然后不眨眼地看着小孙子。越走越近的小孙子使老人变得恍惚了起来,朦胧中出现的是儿子的身影,和眼前这个场景别无二致。老人突然感觉很饿很渴,肚子里咕噜噜直响。老人很想吃一碗香喷喷的酸驼奶泡的黄米饭,很想喝一碗热腾腾的甜驼奶熬的砖茶。那时老伴还在,做好了饭就让儿子来叫,老伴不像别的女人那样粗声大气地喊。其实站在屋檐下亮亮地喊上一声,三里五里地都能听得见。那时老人或者在井上或者在驼圈里劳作,白天的时候很少待在屋子里。那时的老人还是一条精壮的汉子,力气很大饭量也很大,如果放开了肚子吃,能一顿吃掉一条煮熟的绵羯羊腿和半只羊尾巴。可是哪里有那么多的绵羯羊腿可吃呢?老人也仅仅是那样吃过一次,就把个老伴吓着了。老伴细声细气地说,你这不是过日子,而是吃日子。老伴是个操持家务的行家里手,将日子过得细水长流,过得有滋有味。老人在外面干活经常忘记了吃饭,习惯了让儿子来叫。每见儿子走来,便饿得舒坦,饿得惬意,吃什么喝什么都香甜无比。这样回味着的时候,老人突然觉出了一种刻骨的孤寂,那深陷的眼窝里盛满了阴影,两道灰白的眉毛也在不停地抖动。 
  在老人的一生中,也许就这个冬日格外漫长。 
  老人总是和小孙子保持着某种“距离”,显得并不是那么很亲近。老人心里明白,这与小孙子无关,这完全是因为儿子的缘故,是狗日的儿子让老人的心里产生了这种微妙的变化。也就是在这个冬天,更确切地说,就是在这样一个格外漫长的冬日里,老人很想刻骨铭心地亲近小孙子了,以此弥补自己作为爷爷的过错。现在,拖着毡毛靴子的小孙子已经走到了老人面前,距离老人蹲着的膝盖还差一步。老人这时猛地伸出去一只手,将小孙子搂进怀里,用花白的胡子蹭着小孙子嫩得滴水的脸蛋儿。小孙子见老人这个样子,也就毫不客气地揪起了老人的胡子来。尽管有一些疼,但老人没有制止小孙子这种天真的行为。 
  老人笑一笑说,你是在揪草吗? 
  小孙子说是。 
  老人说,爷爷的胡子就是草,爷爷也是草。 
  小孙子好像马上意识到了,就不再揪了,眼里甚至还流露出一点歉意。这令老人莫名地激动,但老人毕竟是老人,脸上是看不出来的。小孙子的一只脚从靴子里脱出来了,老人仔细地给塞了进去。塞进去那只脚后,老人又开始摩挲小孙子裆里的小东西,小东西软软的细细的,捉在手心里的感觉是湿润的,像一小截儿煮熟的面条。不过这没有关系的,在老人的一阵摩挲中,它又不失时机地蓬勃起来了,又变得像银子铸就的箭镞一样了,这次给老人的感觉是具有确定的穿透力。老人一下子又想到了小孙子的成长,以及成长的力量。小孙子是第一次被老人这样摩挲,有点不习惯同时还有点惊奇和兴奋。小孙子后来还是挣脱老人的怀抱,往后退了一步,然后咯咯咯地畅笑着,笑声阳光一样鲜亮和灿烂。 
  你爸爸今日要来。老人说。 
  小孙子愣了一下,随即又笑了。 
  老人说,你到了城里还想爷爷吗? 
  不想。小孙子想都没想,脱口而出。 
  老人剧烈地摇晃一下,像被猎枪射中了,一颗子弹穿进胸膛。老人的脸色苍白得可怕,也羞涩得无地自容。小孙子便不再笑了,恐慌地瞪着老人,一点都不明白在突然之间究竟发生了什么事情。小孙子欲哭的样子,让老人意识到了自己的失态。老人便又笑了笑要站起身,努力了几次都没能如愿。老人不得不伸出一只手让小孙子拉了一把。老人再次听见骨缝里嘁嘁咔咔地。向成一片,直往心的深处荡去。和早晨出门忘了喝口烧酒一样,老人重复了那种不祥的预感。 
  天色已是黄昏,暮霭正在悄然地合拢,向着驼圈粪堆和屋子逼近,那远方是更加的苍凉而厚重了。晨出与暮归,构成牧驼人一日的轮回。收拢驼群归圈,还剩下这个冬日的最后一道工序。老人安顿好了小孙子,掖紧腰间的羊肚子毛巾,开始在已经变得沉重的黄昏中一步步地走向漠野,走向驼群。尽管老人对每一道沙梁都了如指掌,但老人已经耗光了力气。沙梁像一堵又一堵高墙,处在这个冬日的老人几乎是凭着本能攀援上升的。天终于变得黑了,这是一种深刻的黑,黑得伸手不见五指。寒冷漫过沙地越上沙梁,黑暗中似有无数的刀子在虚空里游刃。前方偶有几声驼羔的啼鸣传来,是那么的遥迢,点缀着大漠深深的夜色。老人知道,离驼群不是很远了,老人也似乎看见了那一线缓慢蠕动的黑影,那就是驼群。老人就将自己放松了,坐在一道沙梁上大口大口地喘气。过了一阵后,老人便不再喘了,平静得无声无息。老人感觉到自己飘飘而起,然后稳稳地坐在了驼背上,向着大漠的更深处走去。 
  宽阔的驼背。 
  温暖的驼背。 
  摇晃的驼背…… 
  前方有一个永远摆脱不掉的声音始终引导着老人。那是一首古老的牧歌,没有一个牧驼人不谙悉那首古老牧歌的内容。它所要表达的深切祝福既充满了欢乐,同样又流露出淡淡的忧伤。它的句式简洁凝练,每一句都离不开骆驼。 
  两道雪白的灯光出现在老人身后,像一把张开的剪刀穿刺和切割着大漠深深的夜色。 
  儿子回来了。 
  '作者简介'漠月,原名王月礼,1962年生于内蒙古阿拉善,1982年毕业于宁夏大学政治系。上世纪80年代末开始文学创作,至今发表作品逾百万字,获宁夏文艺奖、《小说选刊》奖等多个奖项,并入选中国小说学会短篇小说排行榜,著有中短篇小说集《锁阳》等。中国作家协会会员,现在宁夏文联供职。 
  责任编辑 赵兰振 
秋夜
漠 月 
  走近那座黄泥土屋的时候,天快要黑了,空中充斥着几缕酱色的云絮,看上去很肮脏。他走了整整一天,从清早出门到现在,走得马不停蹄。即便是真正的一匹马,也不大可能不歇气地走上整整一天,而不吃一口草不喝一口水。他没有马可以骑上走,就只有靠自己的一双腿脚了。他也知道的,天上那几缕酱色的云絮预报的是一个并不好的气象,也就是说,用不了多长时间,从西边刮来的风就会到达这里。再看看那一轮斜斜的秋阳,又干又涩的样子,像极了是一张早已失去滋润的老女人的脸,引不起他的一点欲望。 
  秋阳最后摇晃几下,咕咚一声掉进西边的沙海里去了,他也将一只脚跨过了土屋的门槛。要不是这样,我又怎么能走上整整一天呢?他有点自嘲地笑了笑。从表面上看,他是一个很随便的人,大大咧咧惯了。如果不是逼得太紧,他也就不会来了。屋里太暗,跨进门槛时,有如跌入一口大缸,让他一时不能适应。过了一阵子,眼前逐渐地变得清晰了,狗洞大的一方小窗泛出青虚虚的白。屋里呈现出一种莫名的冷清。主人不在家,屋门却敞开着,门上连把锁都没有。在漠野深处,这是经常能够遇到的事情,不足为怪的。他转来转去找煤油灯,找火柴,总之是可以照亮屋子的什么东西。他还想找一找能够填饱肚子的东西,比如一块烤得焦黄的烧饼,有酒有肉当然更好。他饿了,饥肠辘辘,肠胃里真的像空荡荡地滚动着一个车轱辘。你想啊,走了整整一天的路,怎能不饿呢?然而,并无所获。屋里没有一点令人亲切的感觉,看来这屋里的主人和他一样,也游手好闲惯了。 
  妈的。他嘟囔着嘲笑了一声。不是自嘲,是嘲笑。 
  他的判断—向很准确,只是这么一会儿工夫,风就来了,约定好了一样。风掠过屋顶时发出了几声尖厉的呼啸,仿佛有谁抻长脖子拼命地吹着口哨儿,秋天的气息一下子浓烈了起来。他想,你这个风三儿,来得也太快了,我还没喂饱肚子呢,总不会让我喝西北风吧?没有找到煤油灯和火柴,也没有找到可以填饱肚子的东西,他觉得自己再无事可做了,就只能坐在炕沿上,感受屋外那秋风的荡漾和萧瑟,做一种精神上的逍遥游。风便又摸透了他的心思似的,不仅一阵紧似一阵地刮着,还裹挟着细细的沙子涌进屋里,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3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