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鸟电子书 > 文学名著电子书 > 福寿春 作者:李师江 >

第46部分

福寿春 作者:李师江-第46部分

小说: 福寿春 作者:李师江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李福仁微笑道:“不好听,能不好听到哪里去,总不比安春被全村的人骂得不好听,总不比三春被人耻笑得不好听。我在这里住着自在,又跟你长生叔谈得来,你便遂我愿,何必管他人闲说。”细春道:“娘说,你是因为做墓的钱被安春贪了,心里有气,才想到这里消气!”李福仁道:“细儿,你还年轻,世事有所不知,我让你知晓一二:若说从前没有气,是假。世上有哪个儿子不给父亲做墓,反而贪了墓钱去吃?除了安春,一世未见过这么不孝顺的人,却被人说我子孙满堂,福气多多。如今被你长生叔劝解,也无气了,安春是懒人,吃懒饭的,连你二哥的死人钱他都敢吃;三春是无赖,吃浑饭的,你娘没死,总是能养着他的,命是这样,我气也气不完的。我死了,无墓也没关系,一把火化了,撒到这山间,成了泥土,去长花草庄稼,也能如我的愿。” 
  
  细春道:“他们不来做,这墓我指定来做,等我做一场会,再去大姐二姐那里凑些,能做起来的。你好歹回家去住,让娘过得体面放心些。”李福仁道:“只要安春三春在她身边蹿来蹿去,她自能过得舒心。我的墓,如今我觉得不重要了,不必勉强。你开车辛苦,把自己生活安排好,我就放心了——那幼青又怀孕了,如今生了么?”细春犯愁道:“又生了个女儿,自觉得养不起,恰三叔那里有个福州亲戚,生活条件还不错,想养个女儿,便送给他了。”李福仁长叹道:“哦,也是可惜。你如今这样艰难,若养不起,也不必太勉强,如今我倒觉得生个女儿家也是有情有义的,虽不能传宗接代,倒是对父母体贴,也是有用的。” 
  
  正说着,那长生和尚已经回来,进了菜园,道:“你们父子在此谈天——阿弥陀佛,今日下山,才晓得李兆寿兄弟昨夜西归了!”李福仁道:“哎哟,他身子骨还好好的,怎么说走就走?”长生和尚道:“可不是,并非病死的,昨夜里还在说书,说到一半,高昂之处,听书的只见他手拿惊堂木,却往后倒了下去,送到家里已经不行了,医生说是叫脑溢血,就是脑袋中血管破裂,淤到脑中,说死就死了!”李福仁叹道:“从前他只抱怨自己不死,儿子亲事难成,又怕自己要是病重,跟老姆一样无人照顾,拖累他人。如今倒好,说走就走,死得这么干净,倒是如了自己的愿。这个人一辈子就未享过什么福,只是自己乐观,好事坏事在他嘴里都是笑眯眯的,这种苦命人,应该能上西天享些福吧!”长生和尚道:“不妨,今晚在佛堂我们念经给他超度,好心人准是上西天极乐世界的。这辈子还未见过说书说死的人,这般勤劳,下辈子准是有福之人了!” 
  
  闲聊着,太阳西落,云霞漫天,长生和尚便去做饭吃了。细春力劝李福仁回去未遂,只得下山。李福仁道:“你自顾你自己的事,不必想我,只一个月给我送一次米就可以了。”当下李福仁将细春送下寺门,该说的话都说了,父子俩默默无语地走着,似乎用脚步来说话了。下了寺门,又上了岭头,细春道:“你就别下去了,住这里也无妨,我每个月来看你就是。”李福仁便止了步,目送细春沿着坎坷弯曲的石板路,往小岭仔下去了。山中寂静,只有蝉鸣是热闹的,风浩荡得很,将山谷中余热席卷到远方去。细春越来越明白爹是一心想住这里了,他想起十来年前,自己还是不谙世事的少年郎,爹光着膀子在巷子的木板上午睡乘凉,黄狗坐在旁边吐着舌头,自己和一群小崽在玩耍,偶尔会被父亲呵斥几句。那斥责,如今想来如此亲近,历历在目——这呵斥以后不会再有的。如今自己也当了父亲,那感觉,也许只有自己呵斥儿女的时候,才会再有——却是换了角色。想到此处,眼角不由得湿了。转头回望,父亲还站在岭上,似乎在注视自己,又似乎在观望前塘的江山景色——父亲的身影在云霞的背景下,有些黑,立在肃静的山头,铁一般坚定。 
  
  后记   
  几年前,我就想写一部乡村生活的小说,曾经开过两次头,大概都写了两三万字,写到绝望之处,心灰意懒,便撂下不管了。近四年,我没写一部长篇小说,却写了好多个“烂尾楼”小说:一般都是开个三四万字的头,便无后续。原以为那是我个人的特色,却发现好友中不乏我这样的“烂尾楼”专家,聊起来倒是心有戚戚焉。 
  
  小说成为“烂尾楼”,客观上来说就是功课做得不够。主观上,一般来说,写作之初,一些想法让自己干劲冲天,写到几万字,热情渐渐冷却,心情平静下来,便会让自己的初衷意图给恶心着了:这初衷主旨,要么气量狭小情怀不大,要么充满炫耀时尚性质,缺少恒久的品质,回味几天便馊了——自己恶心的东西断然不能拿去喂别人的,这是艺术的道德。因此如果要我概括评价之前的作品,可以用两个字:惭愧。青春是惭愧的,自我是惭愧的,耍牛×是惭愧的,暴露才气是惭愧的,虚荣心是惭愧的,用文字扭曲生活也是惭愧的。 
  
  以后决意要写不令自己惭愧的作品了,这是原则。还好,《福寿春》在自己通读修改之后,还没有令自己惭愧,但愿这种感觉能继续下去。这是我第一部用第三人称写的小说,也是第一部真正懂得将心比心体谅他人内心世界的作品。这部小说包含了我三十年来断断续续的乡村经验,不但囊括了我所知的见闻故事,而且将我多种意图都包容其中。因此,很难用一两句话来概括小说的主旨,但有一些藏在我内心的关键词可以与读者分享:温暖、父子、命运、土地、香火、传承、挽歌、舐犊、爱溺、生老病死。与很多小说一样,此书乃是情感质地真实,人物故事虚构。若有相似之处,请勿对号入座。 
  
  我心中的好小说,在叙事的层面下,应有多层次的精神感悟,仁者见山,智者见水,如平静的大江大河之下,潜藏着混沌的激流,那是大力量。这样,好的小说就是一首诗。当我写完《福寿春》时,我有完成了一首诗的感觉,所以我满意了——这样自夸着,也给读者提供一种解读的可能。 
  
  写这部小说,做了很多功课的。不但跑回乡村两趟,而且中间跟我父母通了无数次电话,搜集了很多资料。与其说这是我写的小说,不如说是他们口述我执笔的小说。当然,把这部小说献给他们这是一句空话,他们不了解也无须了解我写作的意义——只是一年来我不去上班躲在家里倒把他们给惊着了:只怕我饿死。 
  
  另外,好友黄飞和林峰也为这部小说提供了佐证资料,在此感谢。   
  人民文学出版社的刘稚编辑,在此书还未动笔便已相邀,中间数次督促,初稿后又提出有益修改意见,是为敬业,亦是良师益友,是以致谢。李师江 2007年5月15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