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年第3期-第4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可想而知,第二天西西里回家后的惊诧,那时候客厅已被蓝妮重新安排了一番,虽然有一种“满”的感觉,但也并非拥挤,西西里站在空的卧室门口,沉思了片刻,她问,你打算在家里收学生吗?:蓝妮一点不奇怪西西里一眼就看出这间空屋子的功能,在她是小姑娘酌时候,蓝妮经常带着她去舞蹈班的教室,西西里太熟悉母亲工作的空间,本来她的苗条身材没有理由不学跳舞,如果不是因为耳聋。
蓝妮含混其辞,很难向西西里解释她当时的冲动。西西里并没有要求解释,尽管绎过某种调整已经改变了原来结构的家有点让她难以适应。让蓝妮不安的是,面对空的空间,西西里的神情里布着她自己来曾意识到舶惆怅,她经常情不自禁地站在蓝妮的空屋子的门口,西西里怎么会没有隐痛呢?她是个女孩子,她也有自己的梦想,只是,她从来没有说出来。一星期以后,西西里不在家钓那个白天,蓝妮
把卧室的家具又搬了回去,没有理由让这个家有任何改变,这是蓝妮在内心平静之后的想法。
事实上,那个晚上之后,蓝妮就平静了,两天后,蓝妮才给明回信,那时候他已来了第二封信,话题仍和音乐有关,他告诉她,他把马勒的这部挛响曲又重新听了二遍,简直是完全不同的风格,当然唱片更加完美,然而音乐会的现场总是更感染人,而那个晚上的马勒尤其令人难忘,因为你让我难忘。最后那句话是否过于露骨?或者,过于热情?蓝妮觉得周身皮肤有微微的麻意,是否她自己的反应过于敏感?
她给他回了一封极简短的信,这也和她自己的英文程度不高有关,但无论如何,他们之间有了互通电子邮件的联络方式,最初,他写两三封,她才回一封,渐渐的,她跟上了他的节奏,她从写简单句开始,以后能用复合句表达了,在学着用英语表达的同时,她也在挖掘自己的情感矿山,或者说,是在用情感雨露灌溉正在枯萎的心田。是的,她发现收信和写信成了她的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需求,但是,她始终犹豫着没有答应和杰明见面。她的顾虑很多,首先她要顾及西西里的感受,其次是,她希望自己在这段关系中获得什么呢?在知道他有自己的婚姻时,她尤其显得谨慎,她已经看到天平朝一端倾斜。
就在那时,杰明要回新西兰的家,他告诉她,他将在那里住一个半月,也许因为种种原因他不能经常写email,但是他希望回新加坡后能和她见面,希望有面对面的交流。他写道,生命很短,属于我们的好时光更短,请不要轻易放手,拜托了。
也许正是怕自己不肯放手,才不想去抓住,蓝妮在心里回答他。在他离开新加坡的这段日子,仿佛是周期性的生理需求,在一些寂寞的深夜,这些夜晚通常在周末,女儿去了前夫家,她突然无法忍受独自在家的寂寥,她感到困惑的是,恰恰是在认识了杰明之后,她的寂寞感更强烈了。杰明的短暂离去,令她害怕地看封;她的生活已离不开他关注的目光,那时候,他们已经认识了两个月,虽然,他的脸容在记忆中已有些模糊。
那些夜晚,她又开始搬动家具,把自己的卧室搬空,她需要通过舞蹈的节奏把积聚在体内的郁闷,包括没有出路的突如其来的热能宣泄出来。对于她的阶段性的搬动家具,西西里保持了沉默,然而有一天,她在蓝妮的信箱里留了一封信,她问,听爸爸说你有了男朋友,我为你高兴。但是对杨志的做法蓝妮心里很不高兴,她回信给西西里说,只是普通的朋友,对于我,生活中最重要的人是你而不是其他什么人。可是西西里回答道,我长大了,我不会一直和妈妈在一起,妈妈应该有自己的生活。蓝妮读着信有点泪汪汪,现在的孩子都是这么世故吗?他们已经预见了将来?她问心美。
你的反应太negative,这是李心美的批评,她说,为什么不把这看成是孩子对你的鼓励,她希望你幸福就像你希望她幸福,这种关切是互相的,但她毕竟是孩子,很多时候心里有感觉却说不出来。心美话锋一转,还有,在男女关系上,你也是这么negative,你还没有进去就想着退出,你太担心失去,为什么不把它看成上帝的馈赠?想想吧蓝妮,在你这样的年龄还有男士追求,你应该为自己高兴。
但是蓝妮苦笑了,我现在明白这场离婚让我失去最多的是什么,我的自信,我做女人的自信……蓝妮的话被自己的泪水哽住,她哭了,几乎是嚎啕大哭,在心美看来爱情正在召唤她,而蓝妮却只体会到莫可名状的寂寞和失落,以及无法排遣的焦虑。
事实上,朋友的劝解并不会影响蓝妮的决定,虽然她经常要把自己的事情拿去和李心美商量,但最后往往又是她自己在一意孤行。她在回家路上决定从此不再给杰明写信,无论他写什么,她都不回了,心美的分析让她看到,她自己的惧怕成了这段关系的主要障碍。她想,她这样的年龄已经经受不起任何的打击和伤害。
然而,生活却有它自己的意志。有一天,蓝妮收到杨志的电话,他希望与她见面,有要事相告。蓝妮甚至懒得为杨志专门出一趟门,她让他来家里谈。于是杨志看到变得拥挤的客厅,那几天正是蓝妮最苦闷的日子,她又把自己的卧室搬空了,杨志问,你要结婚了吗?他站在客厅,目光已穿越进蓝妮的空卧室。真的,你也应该有自己的生活了。他再一次酸溜溜地说道。蓝妮冷笑道,我该不该有自己的生活,用不着你来告诉我。她没好气地打量着杨志,他年轻时英俊里的斯文气质,在今天已褪色陈腐,尤其是在富于身体气息的南洋,他显得颓唐而了无生气,八年过去,原先的魅力荡然无存,他的形象提醒的是另一个城市的灰色记忆,如此熟悉却又令人沮丧。也许那个比他年轻十三岁的热带长笛手正是喜欢这种灰调子,她是个黑肤色厚嘴唇眼睛细长的女子,按照蓝妮一代的审美,觉得她是丑女子,觉得杨志为这样的女子抛弃自己很没面子,后来又为自己在这方面的无知而羞愧。
蓝妮真是后悔把杨志叫到家里,自从搬进这套组屋,他们的关系就开始走下坡路,他们共同拥有过的这套空间,留下的是争吵诋毁背叛,只是这些事发生在很多年前,蓝妮已经淡忘,现在杨志站在客厅的这一刻,那些记忆又复苏了。
蓝妮带刺的目光让杨志有几分沮丧,或者同样不愉快的联想让他扫兴,他突然噤口,蓝妮催促道,你不是有要紧事码,快说吧,还有半小时西西里就回家了,我们说好一起去游泳,她看着表催促道。
你的脾气一点没变,你还是这么自我中心,蓝妮……杨志叹着气。我什么样的脾气都已经和你无关,你今天到底想说什么?她自己也不明白何来这么大火气,就在这时她想到了杰明,她突然就有些惭愧,在她和他的空间,她是个优雅温柔的女人,她吃惊地发现,自己可以成为截然不同的两个女人。在杰明面前的那个女人优雅温柔得多么虚假,然而她的确向往做那样一个女人,终日沉浸于艺术境界,高高在上于世俗的尘屑,是的,非常脆弱不堪一击。
她去厨房为杨志和自己泡了一壶菊花茶,也为了调整自己的心态。其实杨志今天是来告诉她,他向美国申请的第一优先移民批准了,他是带着家庭申请的,这就是说,除了他目前的妻子,他也为女儿西西里做了申请,这件事他当时和蓝妮反复商量过,考虑到女儿的残疾,在新加坡几乎没有什么前途,即使是正常的孩子,蓝妮当然也更希望她去美国发展,所以她最终同意让杨志把女儿带走。准备申请材料的过程漫长,杨志又是个惰性很大的男人,蓝妮几乎对他不存太大希望。然而杨志居然申请成功,他来找她是想和她一起庆贺这件事,但是一走进她的寓所,就话不投机,宛如这里是个硝烟弥漫的战场。
好在蓝妮已平和心态,杨志也小心起来,蓝妮从厨房捧出茶具,杨志起身接过茶具道,本来我想请你去咖啡馆坐坐,或者等西西里回来我们一起去餐馆,我来请客。蓝妮很吃惊杨志所表现的难得的慷慨,于是,杨志拿出了律师转寄过来的美国移民局发来的有关签证文件。
这晚他们主人去了上海餐馆,这是多少年没有出现过的场景?这场景甚至覆盖了他们意欲庆贺的这件事。这对前夫妇,他们共同的十三岁的女儿西西里,三人围桌面对他们熟悉的也是百吃不厌的家乡菜,他们各自的内心都有一番翻腾,但是人人都装出轻松的模样。在一刹那的沉寂中,杨志为蓝妮和他自己各斟满一杯红酒,甚至也方西西里倒了小半杯酒,他举起杯子说我们今天是为西西里庆祝,蓝妮点点头,想要说什么,一声哽咽先于她的话语从喉咙口冲出,她仍然想扮笑脸,可泪水不听话地涌出来,把她笑容掩去,西西里搂住蓝妮,她说,我不想去美国,我要在新加坡陪妈妈。
蓝妮的泪水更汹涌,笑容却清晰了,我舍不得你离开我,但是,是我要你爸爸把你带去美国,对妈妈来说,你的前途比什么都重要,再说,你要是拿到公民,妈妈也能去美国。怕她听不清楚,蓝妮把她的话写在西西里的画纸上,只要到公共场所,西西里便带上画夹,那是她消磨时间的方式,也是她的盔甲,她躲在她的比真实世界更加缤纷的色彩世界里,它们在她寂静的世界创造了声音,使她忘记自己的残缺。
杨志拿过笔接着写道,我已经了解到,美国学校会为你专门配备义工,帮助你做课堂记录。这就是说,只要你努力,你就可以进美国任何一所常青藤大学,这一次轮到西西里泪汪汪。
总之,这是一次情感澎湃的三人聚餐,杨志有几分动情,他对蓝妮说,到了美国,我会找律师,做你的case(案子),这样你就可以和女儿一起生括在美国,他说他已经打听过在那里的中国城,不愁找不到学芭蕾的学生,美国的中国家长也一样舍得在孩子身上投资。就在这个瞬间,她想到了杰明,他遥远又切近,前几天,他在她的信箱里留了话,他说,启从认识你,觉得人生有了新的张力,我几乎有些迫不及待,想回新加坡,想见到你。也许你会认为我很虚伪,我在新西兰扮演着丈夫和父亲的角色,但是我竟没有任何内疚感,我觉得我们之间的关系是超越日常人生的,我们的关系无法在日常空间伸展,每每想到生活里有个你,竟觉得幸福。
她并无幸福感,她恰恰在为这无法伸展的关系苦闷,她没有回他信,她那时已经决定不再和他联系。但这一刻的感受却变了,她想到他的时候,竟有一种想要抓住他的迫切,在知道女儿即将离去的一刻,这段关系撑住了她,使她不至于落到空虚的深渊,虽然这关系虚幻得没有任何质感,她改变主意了,回家后她要给他回信,告诉他她的感觉和他一样。
他们经常在这间叫“多姆”的咖啡馆见面,它坐落在勿拉士岜沙路美术馆旁,是一百多年前殖民时代的建筑,它的典雅安静,很适合蓝妮和杰明的风格。蓝妮一向很喜欢美术馆这一带的气氛,这里也是新加坡的文化区,除了美术馆,周边还有博物馆国家图书馆及圣约翰书院,都是西洋老建筑,有点像上海的西区,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