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于1980 作者:徐兆寿-第4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我活了才多大啊,已经第二次这样送自己心爱的人了。
我呆呆地回到了家里,在家里躺了三天。我不想理我的母亲。是她自作主张,断送了欧阳的生命。
第四天,我从身边拿起了一首诗看起来,是华兹华斯的《威斯敏斯特桥上》
大地再没有比这儿更美的风貌:
若有谁,对如此壮丽动人的景物
竟无动于衷,那才是灵魂麻木;
瞧这座城市,像披上一领新袍,
披上了明艳的晨光;环顾周遭:
船舶,尖塔,剧院,教堂,华屋,
都寂然、坦然,向郊野、向天穹赤露,
在烟尘未染的大气里粲然闪耀。
旭日金挥洒布于峡谷山陵,
也不比这片晨光更为奇丽;
我何尝见过、感受过这深沉的宁静!
河上徐流,由着自己的心意;
上帝呵!千门万户都沉睡未醒,
这整个宏大的心脏仍然在歇息!
我以前是多么喜欢他的这首诗啊!我对城市的喜爱几乎都像他所写的那样,可是现在,我将它恨透了。一股莫名的愤怒袭上心头,我一下子将它撕得粉碎。明白了,我现在一切都明白了。是这个家庭养育了我,但也将我推向了深渊。是这个城市,造就了我,但也毁灭了我古老的梦。
外公来看我,我起来了。我妈就当着外公的面自我检讨着:
“我当时只以为她的病可能是治不好,但也不会到那种地步,所以就去给她说,让她别再见我们子杰了。是她首先负我们子杰的,然后我们又救了她,我觉得我们对她够不错的了。她也这样认为,所以就答应了我,远远地离开这里。我想,子杰找不着她,也就慢慢地忘了。谁知道她还
在这个城市里,还被子杰找着了。唉,是她当时不要我给她的钱,如果她要了,也不至于到这种地步。”
我沉默着。我觉得做为一个母亲,她应该说尽了她最大的努力,可是她看上去很可怜。她努力地在讨好我,内心中充满了不安与内疚。
外婆一听,就说:
“我觉得你做得没错啊。如果她不离开这里,子杰肯定会去找她,而她呢,癌症缠身,不但不会被治好,而且还会拖垮我们子杰的。我们不给子杰作主,谁给他作主。她死是迟早的事。”
外婆的话冷极了,我一直无法弄清楚母亲对外婆不好的原因,现在我明白了。她的心太狠太凉了。这个爱新觉罗氏的后裔,自以为是贵族的老太婆,生了四个儿女,对我母亲最差,最后是其他人都远走高飞,根本不愿意和她生活在一起,只有我母亲留了下来。她是自找的。
我还是沉默着。外公对我说:
“子杰,死者长已矣!你不能这样消沉下去,你得振作起来。如果能上班的话,就去上班好了。”
“不行,他这个样子,怎么能上班呢?”我妈说。
“就让他自己作主吧,他也是该到自己作主的时候了。他想去上班就去上班,如果想在家里呆着就呆着吧。反正我觉得他现在是最痛苦的。才几个月,前后就有两个姑娘这样,唉,是谁都受不了。”父亲第一次这样说。
他们再也没劝我,再也没有说工作的事。我的心很疲惫很疲惫,也仿佛非常地衰老。我有时一睡能睡一天,起来的时候还是浑身无力。有时我在沙发上坐着看电视,一看就是半天,但我实际上什么也没看。我在看自己心中的电视。一个个女子在我的脑海里一遍遍地上演。使我无限伤感的是,她们最后竟然都成了悲剧。欧阳死了,花仙子死了,吴静怡疯了,韩燕秋堕落了,朗莎也被名利和欲望左右着,而玉涵则一直含着悲痛生活着。即使是刘好,来时清纯无瑕,去时已是满心的疮痍。
父亲劝我多去呼吸一些新鲜的空气。我每天上午都会走得很远很远,最后一直走到鲁迅公园。我进去在那儿长坐着。我想起鲁迅的一生真是波浪壮阔,可是,到头来他还是陷入迷茫之中。他不知道自己老了的路该怎么走,更不知道自己死后的路。这个被尼采一直激励着的人最后还是含恨离开了人世。伟人又能怎么样?都是匆匆一世。我想起我的爷爷,那个生活在人世间最低层的普通农民,没有任何惊人之举,却也没有多少迷茫和愤怒。他生活得何其宁静,何其快乐!人生并不在于你能干多大的事,而是要生活得快乐些,生活得更本质些。从这个意义上讲,似乎我爷爷要比鲁迅生活得更为真实而快乐了。再往远一些看,在苍茫的历史长河里,人类的伟大比起造物者来说,又是何等地渺小而平凡!平凡本是人生的常态。能安于平凡者必当快乐。
有一天,我在那里转的时候,看见一个姑娘领着一大群大小不等的小孩要进来看鲁迅的雕像,可是她没有钱给孩子们买票,便苦苦地央求着管理员,可管理员说什么也不愿意。我走了过去,给她和她的孩子们买了门票。她感激地看着我,一声又一声地说着“谢谢”。我听她的口音,像是从山区来的。那些孩子,一个个看上去脸黑黑的,脖子也黑黑的,衣服脏极了,像一群讨饭的孩子,最可笑的是,他们的脖子里一个个还围着已经很脏了的红领巾。十几个孩子都惊奇地看着我。一个孩子问那个姑娘:
“郑老师,他是你亲戚吗?”
那个姓郑的姑娘脸红了,说:“不是,我不认识他。他是一位好心的叔叔。”
她们进到了公园,却又不知道往哪里去。我便走了过去,对那位姑娘说:
“郑老师,我带你们去。”
她惊呆了,两只眼睛睁得大大地,用极浓的方言问我:“你怎么知道我姓郑?”
“刚才不是有个小孩叫你郑老师吗?”我说。
她羞涩地笑了。我在前面走着,她在后面跟着。在我们的身后,十几个孩子叽叽喳喳地嚷着。姓郑的姑娘不好意思了,大声地让他们小声点。我问她:
“你是从哪里来的?”
“我们是从山区来的。”她不好意思说出自己的家乡。
“这些是你的学生?”我问她。
“是啊。”她说。
“是几年级的?”我看着身后那些年龄不等的学生。
“几年级都有。”她说。
“怎么会几年级都有呢?”我问她。
“全校就这些孩子,只有我一个老师,我们那里又穷,请不起老师,来了十个老师,十个老师都走了,我是第十一个。我们那里的人都不重视教育,大部分人都不想让孩子上学。”她说。
“你带他们玩来了?”我好奇而又敬佩地问她。
“我们哪能来玩呢。我是带他们来开开眼界的,这是我第二次带他们来。第一次只有五个学生,他们回去后就好好学习了,想着有一天能跳出那里。在他们的鼓动下,很多孩子主动来上学了。我们来的时候没有路费,一路挡的是大卡车,所以到这里来以后,他们看上去很脏很脏,都以为我们是讨饭的。”她极不好意思地为自己辩护着。
“家长们没给你凑些路费?”我问。
“哪有路费可凑啊!我们那里很穷,每个学生来的时候只带了五块钱,吃了几顿饭就没钱了。幸好我自己有一些,就只管他们吃饭了,哪还有钱买什么门票?”她说。
“家长们愿意把孩子交给你?”我好奇地问她。
“当然不愿意。我说了整整半年才把他们带出来的。唉,要说我们那地方吧,实际上也非常好,到处都是森林,可就是在山区,交通不发达,人的观念落后,不与外界来往,所以都不知道外面的世界。”她说。
“到处都是森林?就是说,你们那儿很美了?”我笑着问她。
“是啊,我们那儿美极了。没有一点点污染,到处都是清泉绿水,奇花异草……”她说起自己的家乡时可骄傲了。
我们一路聊着,一路走着。我给她和孩子们一一地讲解着。一个小姑娘一直看着我,我冲她笑了笑。她一看我对她笑,马上笑得不得了,和旁边的孩子们一下子笑开了。我不知道她为什么这样,就笑着问她怎么了。她不说话。另一个孩子说:
“她说你像电影里的人一样漂亮。”
我一下子笑得前仰后合。郑老师一听也笑得不得了,对孩子们说:
“男的不是漂亮,应该是长得帅。”
大家都笑了。中午的时候,我带他们去了一家排档店里吃饭。郑老师看着菜谱对我说,太贵了。我笑了笑说,不贵,我请你们吃,你们就别管了。我看见他们狼吞虎咽的样子,自己也吃得多了些。吃完饭后,我把身上剩下的两百多元钱都给了她。她死活都不要,我就说:
“这些钱你再带孩子们转转其他的地方,若是不够了,你就给我打电话。”
我把手机号和家里的电话都给了她。她问我的姓名,我说:
“你就叫我小胡好了。”
这一天我回家很快乐。我暂时地忘了欧阳。这件事也使我突然想彻底地忘掉欧阳了。人生太不容易了。我和那些孩子相比,简直就是两个世界的人,但谁更快乐谁更幸福?谁知道呢。
父亲接到中国作协的通知,说是中国作协在某个企业的赞助下,要组团到西北去旅游,可以带家属。父亲想到了我,便答应了。九月初,天气刚刚凉下来时,我们出发了。妈妈因为要上班不能去。先是坐飞机到兰州,然后又坐火车去了敦煌。我终于看到了在小说中描写的八百里戈壁。真是风沙茫茫。我在那里看见了雄鹰,在辽阔的天空中自由翱翔的雄鹰。它们飞得特别高,像一个黑点。忽然间,它们会冲下来,在我们的头顶上迅速地一闪,仿佛黑色的闪电,刹那间不见了。回过头来赶紧找,发现它已经又天空的一个黑点。我还在中午两点钟的汽车上,看见海市蜃楼。远远地看上去,在干噪枯热的戈壁滩上,突然出现一大片一大片碧波荡漾的海子,可到了跟前,它却是一模一样的戈壁。在一片被烈火烧烤的沙山之中,有一片绿色,在那片绿色中,有一片心灵的森林,那就是千佛洞。一个讲解员给我们讲得特别认真,她把佛的故事一个个讲给我们听。我的心里一动一动地。佛所思考的问题,其它也是我所思考的问题。佛所能舍弃的,我也愿意,只可惜,我没有他宏大的愿望与悲悯,也没有他的牺牲精神,所以我只能成为一个凡人,一个浪荡子。佛与浪荡子只不过一墙一隔。
从敦煌出发,我们直接去了新疆。九月初的南疆真是太美了。大自然将我的胸怀彻底地打开了。我心中的痛苦随风而逝。生命应该像这自然。我在那里常常想起玉涵,但我已经没有伤感。也许她现在生活得很幸福,但愿如此!
回来的时候,又到了兰州。有人带我们去了一趟夏河拉卜楞寺和甘南草原。在那里,我又一次接受了佛的开悟。而在甘南草原上,和崇山峻岭间,我又一次看见巨大的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