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鸟电子书 > 文学名著电子书 > 孟子集注(朱熹) >

第8部分

孟子集注(朱熹)-第8部分

小说: 孟子集注(朱熹)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丑言数子各有所长,而孔子兼之,然犹自谓不能于辞命。今孟 
子乃自谓我能知言,又善养气,则是兼言语德行而有之,然则 
岂不既圣矣乎?此夫子,指孟子也。程子曰:“孔子自谓不能 

… 页面 39…

孟子集注                                                              ·37· 

于辞命者,欲使学者务本而已 。”曰:“恶!是何言也?昔者 
子贡、问于孔子曰 :‘夫子圣矣乎?’孔子曰:‘圣则吾不能, 
我学不厌而教不倦也 。’子贡曰:‘学不厌,智也;教不倦, 
仁也。仁且智,夫子既圣矣!’夫圣,孔子不居,是何言也?” 
恶,平声。夫圣之夫,音扶。恶 ,惊叹辞也 。昔者以下,孟 
子不敢当丑之言,而引孔子、子贡问答之辞以告之也。此夫子, 
指孔子也。学不厌者,智之所以自明;教不倦者,仁之所以及 
物。再言“是何言也 ”,以深拒之。“昔者窃闻之:子夏、子 
游、子张皆有圣人之一体,冉牛、闵子、颜渊则具体而微。敢 
问所安。”此一节,林氏亦以为皆公孙丑之问,是也。一体, 
犹一肢也。具体而微,谓有其全体,但未广大耳。安,处也。 
公孙丑复问孟子既不敢比孔子,则于此数子欲何所处也。曰: 
 “姑舍是。”舍,上声。孟子言且置是者,不欲以数子所至者 
 自处也。曰:“伯夷、伊尹何如?”曰:“不同道。非其君不 
事,非其民不使;治则进,乱则退,伯夷也。何事非君,何使 
非民;治亦进,乱亦进,伊尹也。可以仕则仕,可以止则止, 
可以久则久,可以速则速,孔子也。皆古圣人也,吾未能有行 
焉;乃所愿,则学孔子也 。”治,去声。伯夷,孤竹君之长子。 
兄弟逊国,避纣隐居,闻文王之德而归之。及武王伐纣,去而 
饿死。伊尹,有莘之处士。汤聘而用之,使之就桀。桀不能用, 
复归于汤。如是者五,乃相汤而伐桀也。三圣人事,详见此篇 
之末及万章下篇。“伯夷、伊尹于孔子,若是班乎?”曰:“否。 
 自有生民以来,未有孔子也。”班,齐等之貌 。公孙丑问, 
而孟子答之以不同也。曰 :“然则有同与?”曰:“有。得百 
里之地而君之,皆能以朝诸侯有天下。行一不义、杀一不辜而 
得天下,皆不为也。是则同 。”与,平声。朝,音潮。有,言 
有同也。以百里而王天下,德之盛也。行一不义、杀一不辜而 

… 页面 40…

孟子集注                                                               ·38· 

得天下有所不为,心之正也。圣人之所以为圣人,其本根节目 
之大者,惟在于此。于此不同 ,则亦不足以为圣人矣 。曰: 
 “敢问其所以异?”曰:“宰我、子贡、有若智足以知圣人。 
污,不至阿其所好。污,音蛙。好,去声。污,下也。三子智 
足以知夫子之道。假使污下,必不阿私所好而空誉之,明其言 
之可信也。宰我曰:‘以予观于夫子,贤于尧舜远矣。’程子曰: 
 “语圣则不异,事功则有异。夫子贤于尧舜,语事功也。盖尧 
舜治天下,夫子又推其道以垂教万世。尧舜之道,非得孔子, 
则后世亦何所据哉?”子贡曰 :‘见其礼而知其政,闻其乐而 
知其德。由百世之后,等百世之王,莫之能违也。自生民以来, 
未有夫子也 。’言大凡见人之礼,则可以知其政;闻人之乐, 
则可以知其德。是以我从百世之后,差等百世之王,无有能遁 
其情者,而见其皆莫若夫子之盛也。有若曰 :‘岂惟民哉?麒 
麟之于走兽,凤凰之于飞鸟,太山之于丘垤,河海之于行潦, 
类也。圣人之于民,亦类也。出于其类,拔乎其萃,自生民以 
来,未有盛于孔子也 。’”垤,大结反。潦,音老 。麒麟,毛 
虫之长。凤凰,羽虫之长。垤,蚁封也。行潦,道上无源之水 
也。出,高出也。拔,特起也。萃,聚也。言自古圣人,固皆 
异于众人,然未有如孔子之尤盛者也。程子曰 :“孟子此章, 
扩前圣所未发,学者所宜潜心而玩索也 。” 
      孟子曰 :“以力假仁者霸,霸必有大国,以德行仁者王, 
王不待大。汤以七十里,文王以百里 。力〔一〕,谓土地甲兵 
之力。假仁者,本无是心,而借其事以为功者也。霸,若齐桓 
晋文是也。以德行仁,则自吾之得于心者推之,无适而非仁也。 
以力服人者,非心服也,力不赡也;以德服人者,中心悦而诚 
服也,如七十子之服孔子也。诗云 :‘自西自东,自南自北, 
无思不服 。’此之谓也。”赡,足也。诗大雅文王有声之篇。 

… 页面 41…

孟子集注                                                              ·39· 

王霸之心,诚伪不同。故人所以应之者,其不同亦如此。邹氏 
曰:“以力服人者,有意于服人,而人不敢不服;以德服人者, 
无意于服人,而人不能不服。从古以来,论王霸者多矣,未有 
若此章之深切而着明也 。”〔一〕“力”字,原书误为“券”。 
      孟子曰 :“仁则荣,不仁则辱。今恶辱而居不仁,是犹恶 
湿而居下也。恶,去声,下同。好荣恶辱,人之常情。然徒恶 
之而不去其得之之道,不能免也。如恶之,莫如贵德而尊士, 
贤者在位,能者在职。国家闲暇,及是时明其政刑。虽大国, 
必畏之矣。闲,音闲。此因其恶辱之情,而进之以强仁之事也。 
贵德,犹尚德也。士,则指其人而言之。贤,有德者,使之在 
位,则足以正君而善俗。能,有才者,使之在职,则足以修政 
而立事。国家闲暇,可以有为之时也。详味及字,则惟日不足 
之意可见矣。诗云 :‘迨天之未阴雨,彻彼桑土,绸缪牖户。 
今此下民,或敢侮予?’孔子曰 :‘为此诗者,其知道乎!能 
治其国家,谁敢侮之?’彻,直列反。土,音杜。绸,音稠。 
缪,武彪反。诗豳风鸱鸮之篇,周公之所作也。迨,及也。彻, 
取也。桑土,桑根之皮也。绸缪,缠绵补葺也。牖户,巢之通 
气出入处也。予,鸟自谓也。言我之备患详密如此,今此在下 
之人,或敢有侮予者乎?周公以鸟之为巢如此,比君之为国, 
亦当思患而预防之。孔子读而赞之,以为知道也。今国家闲暇, 
及是时般乐怠敖,是自求祸也。般、音盘。乐,音洛。敖,音 
傲。言其纵欲偷安,亦惟日不足也。祸褔无不自己求之者。结 
上文之意。诗云 :‘永言配命,自求多褔。’太甲曰:‘天作 
孽,犹可违;自作孽,不可活 。’此之谓也。”孽,鱼列反。 
诗大雅文王之篇。永,长也。言,犹念也。配,合也。命,天 
命也。此言褔之自己求者。太甲,商书篇名。孽,祸也。违, 
避也。活,生也,书作逭。逭,犹缓也。此言祸之自己求者。 

… 页面 42…

孟子集注                                                                ·40· 

      孟子曰 :“尊贤使能,俊杰在位,则天下之士皆悦而愿立 
于其朝矣。朝,音潮。俊杰,才德之异于众者。市廛而不征, 
法而不廛,则天下之商皆悦而愿藏于其市矣。廛,市宅也。张 
子曰 :“或赋其市地之廛,而不征其货;或治之以市官之法, 
而不赋其廛。盖逐末者多则廛以抑之,少则不必廛也 。”关讥 
而不征,则天下之旅皆悦而愿出于其路矣。解见前篇。耕者助 
而不税,则天下之农皆悦而愿耕于其野矣。但使出力以助耕公 
田,而不税其私田也。廛无夫里之布,则天下之民皆悦而愿为 
之氓矣。氓,音盲。周礼 :“宅不毛者有里布,民无职事者, 
出夫家之征 。”郑氏谓:“宅不种桑麻者,罚之使出一里二十 
五家之布;民无常业者,罚之使出一夫百亩之税,一家力役之 
征也 。”今战国时,一切取之。市宅之民,已赋其廛,又令出 
此夫里之布,非先王之法也。氓,民也。信能行此五者,则邻 
国之民仰之若父母矣。率其子弟,攻其父母,自生民以来,未 
有能济者也。如此,则无敌于天下。无敌于天下者,天吏也。 
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吕氏曰:“奉行天命,谓之天吏。 
废兴存亡,惟天所命,不敢不从,若汤武是也 。’此章言能行 
王政,则寇戎为父子;不行王政,则赤子为仇雠。 
      孟子曰 :“人皆有不忍人之心。天地以生物为心,而所生 
之物因各得夫天地生物之心以为心,所以人皆有不忍人之心也。 
先王有不忍人之心 ,斯有不忍人之政矣 。以不忍人之心,行 
不忍人之政 ,治天下可运之掌上 。言众人虽有不忍人之心, 
然物欲害之,存焉者寡,故不能察识而推之政事之闲;惟圣人 
全体此心,随感而应,故其所行无非不忍人之政也。所以谓人 
皆有不忍人之心者,今人乍见孺子将入于井,皆有怵惕恻隐之 
心。非所以内交于孺子之父母也,非所以要誉于乡党朋友也, 
非恶其声而然也。怵,音黜。内,读为纳。要,平声。恶,去 

… 页面 43…

孟子集注                                                                ·41· 

声,下同。乍,犹忽也。怵惕,惊动貌。恻,伤之切也。隐, 
痛之深也。此即所谓不忍人之心也。内,结。要,求。声,名 
也。言乍见之时,便有此心,随见而发,非由此三者而然也。 
程子曰 :“满腔子是恻隐之心 。”谢氏曰:“人须是识其真 
心。方乍见孺子入井之时,其心怵惕,乃真心也。非思而得, 
非勉而中,天理之自然也。内交、要誉、恶其声而然,即人欲 
之私矣 。”由是观之,无恻隐之心,非人也;无羞恶之心,非 
人也;无辞让之心,非人也;无是非之心,非人也。恶,去声, 
下同。羞,耻己之不善也。恶,憎人之不善也。辞,解使去己 
也。让,推以与人也。是,知其善而以为是也。非,知其恶而 
以为非也。人之所以为心,不外乎是四者,故因论恻隐而悉数 
之。言人若无此,则不得谓之人,所以明其必有也。恻隐之心, 
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 
之心,智之端也。恻隐、羞恶、辞让、是非,情也。仁、义、 
礼、智,性也。心,统性情者也。端,绪也。因其情之发,而 
性之本然可得而见,犹有物在中而绪见于外也。人之有是四端 
也,犹其有四体也。有是四端而自谓不能者,自贼者也;谓其 
君不能者,贼其君者也。四体,四支,人之所必有者也。自谓 
不能者,物欲蔽之耳。凡有四端于我者,知皆扩而充之矣,若 
火之始然,泉之始达。苟能充之,足以保四海;苟不充之,不 
足以事父母 。”扩,音廓。扩,推广之意。充,满也。四端在 
我,随处发见。知皆即此推广,而充满其本然之量,则其日新 
又新,将有不能自已者矣。能由此而遂充之,则四海虽远,亦 
吾度内,无难保者;不能充之,则虽事之至近而不能矣。此章 
所论人之性情,心之体用,本然全具,而各有条理如此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