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鸟电子书 > 武侠修真电子书 > 青云之上 作者:莲花郎面(晋江vip2014-07-24正文完结) >

第221部分

青云之上 作者:莲花郎面(晋江vip2014-07-24正文完结)-第22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道棋周围有这个天宫中最强大的力量守护。

    当年青帝陨落,他的残魂迅速聚敛了所有神明的力量,然后以此建立起葬云天宫。宫中最重要的东西毫无疑问就是道棋,那些守护道棋的力量混杂无比,有些还相互冲突,但是在青帝气息的统摄下,它们还是能够平和相处的。青帝建起葬云天宫之后尚未彻底消散于世间,他还布下了其余六大圣地,就像葬云天宫中的道棋一样,每一个圣地中都留有青帝遗物。

    仲观源是司书之神,也曾是侍奉青帝左右的神明,没有人比他更清楚青帝陨落前后所发生的事情了。可是青帝还道的情形,仲观源从未跟己颐和提起过。

    己颐和不敢问,更不敢去仲观源的宫殿里翻找他所书写的史册。因为连仲观源都不敢提起的东西,里面定然藏着天地生死的大恐怖。

    己颐和一直觉得青帝的陨落并不单纯,仲观源越是隐瞒,就显得这种猜想越发真实。

    后来在北海封仙之事上,己颐和发现仲观源的表现有点奇怪。

    仙道圣者图谋别馆不是一天两天了,只要被他逮着机会就要向仲观源追问前往别馆的方法,而仲观源一直在尝试回避他。那次北海封仙太清邀请神道前往观礼肯定也存了这样的心思,但仲观源还是坚持带着五帝后人去参加了。

    现在想想,他多半是专程跑去见云青的。

    “我上去了,很快就回来。”仲观源的话打断了己颐和的思路。

    他们眼前是看不到尽头的天阶,白色的阶梯和四周白色的云霭相互交融,四周空茫一片。一直往上走就能看见当年的棋台,棋台上摆放着道棋,道棋上甚至还保留着十万年前对弈的残局。

    “嗯,我会好好等着的。”己颐和站在原地目送他走远,又开始思考云青和仲观源之间的关系。

    最开始的时候他单纯地以为云青就是黄泉,而仲观源接近她是想要以碧落黄泉之战相询。可是后来的无妄魔境之行却打破了这种猜想,云青曾经逆天改命,为的就是吞噬黄泉。这点连当世圣人都未曾算到过,可是仲观源却未卜先知一般让己颐和前往无妄魔境接应她。

    己颐和觉得仲观源是认识那个人的,但是那个人认不认识仲观源就不好说了。从他们在北海封仙那次的相遇来看,仲观源反应很大,但是云青根本没什么感觉,也许是藏得深,也许是真不认识。

    认识的,重要的,并且可以让仲观源出手相助的……这样的条件全部叠加起来,己颐和只能想到青帝。

    真的是青帝吗?

    这么反复问了自己好几次,己颐和心里又有些不确定。

    “颐和,你怎么站在这里?”轻快的声音从己颐和背后传来。

    己颐和愣了一下,回头看见轩辕珺向他走来:“轩辕……你回来了?”

    “嗯,最近仲观源让我回来的。”轩辕珺打了个呵欠,懒洋洋地说道,“虽然我还是比较喜欢呆在人世之中啊。”

    己颐和皱起眉头:“你回来了,那么人道那么怎么办?”

    轩辕黄帝是人族出身,轩辕珺最近也被仲观源派到履天坛去佐政,己颐和一直以为仲观源是想帮人道一把的。

    轩辕珺听了这话有点认真起来,她疑惑地道:“不知道,反正仲观源让我回来就回来了,这家伙真奇怪。”

    己颐和一直跟在仲观源身边奔波,所以也没留意其他几位五帝后人最近在做什么,他问道:“怎么奇怪了?”

    “让我去履天坛盯梢啊。”轩辕珺有点不耐烦,“盯了人家好几年,什么事儿也没有,后来又让我回来了。真是看不明白他在搞什么。”

    “仲师让你盯着谁?”己颐和觉得自己可能抓住了一点线索,“对了,重羲他们呢?”

    轩辕珺想了想,很快就回答道:“一个履天坛内门弟子,名叫清尘,看着挺讨人喜欢的。至于重羲他们,好像也分散在各大宗门吧。”

    那是云青的棋。

    己颐和觉得仲观源对云青的态度越发扑朔迷离了。他和云青相处时似乎心情一直不是很好,看礼数也不像是面对青帝的样子。现在他还特地派遣五帝后人去盯着云青的人,对她的每一步棋都关注得不得了,完全可以用“戒备森严”来形容。

    如果她不是青帝,那么一定是青帝这个级别的对手。这个猜想让己颐和有点害怕,碧落黄泉已经陨落了,如果真的是这样,那么这个世界上还有谁能对抗她?

    仲观源走在天阶上打了个哈欠,他步子慢悠悠的,不紧不慢。

    也不知这么往上走了多久,云中出现一池,池子边缘由纯粹的神力凝聚而成,池水中倒映出三千世界,天地众生。池子边还站着两个白发苍苍的老者,他们长得一模一样,穿着打扮也极其相似,乍一看根本分不清谁是谁。他们一人怀抱玉璧,一人手持宝珠,均是鹤发童颜,神色渺然。

    仲观源上前躬身施礼:“捧璧前辈,擎珠前辈。”

    这两个老人如同石雕一般目视前方,眼中空无一物,两个相同的声音同时传入仲观源耳中:“文曲不必多礼。”

    仲观源有些忧虑地问道:“道棋近日可还平静?”

    “圣人陨落,天地翻覆,可算不得什么宁静。”

    仲观源闻言望了一眼池水,上面的景象瞬息之中便有万千变化,且池子周围还有神力与雾霭干扰,单是看着也看不出什么所以然来。他想要上前一点看个清楚,但是那两名老者手中玉璧宝珠瞬间光华大放,将他往后逼退。

    “文曲僭越了。”沉沉的嗓音没有一丝起伏,但是其中的压迫力却是十足。

    仲观源后退到台阶之下,垂首道歉:“多有冒犯,还请两位侍棋前辈勿怪。”

    两位老者连眼珠子都没有转过,他们的声音再次传入仲观源脑海:“接引天宫进展尚缓,不知文曲返回天宫有何要事?”

    这两位侍棋人就站在道棋旁边,对仲观源所做之事可以说是了如指掌。现在四极天柱是建起来了,离宫别馆也合二为一,但是阴阳四合尚未重定,五行清浊尚未重分。只有天地重新开辟一次,天宫这样的庞然大物才能借此大变动重返世间。所以说仲观源的进展还是比较慢的,在这种关头他跑回天宫,也不知是为了什么。

    仲观源欲言又止,过了会儿才咬牙道:“这次特地重返此处,只想问一问前辈,道棋之上可曾见着……云青?”

    静默。

    死一般的静默。

    两位侍棋人仿佛一瞬间变成了真正的石雕,他们不再说一句话。

    仲观源似乎明白了什么,他清了清嗓子,换了个问题:“不知此番陨落的圣人是哪一位?”

    “鬼道圣者。”两位老者异口同声地回答道。

    仲观源攥紧了手,眼神中忧虑之色越发深沉。果然是这样,侍棋人不能说出任何与那个人有关的任何事情。他无法上前查看道棋,而知道道棋情况的侍棋人却在有意隐瞒,整件事顿时就麻烦起来。

    他只能随口又问了些其他事情:“几件祭器可有变化?”

    “毫无变化。”

    两位侍棋人的声音完全重合,而且不带一丝起伏,这让仲观源听来分外憋闷。当他听见“毫无变化”之时就感觉更加憋闷了,他有些激动地质问道:“既然这些东西根本没用,那你们为何让我冒这么大风险去取?”

    “青帝遗命。”两位老者也不生气,只见那玉璧宝珠微微反光,忽然又听见他们传声道,“人世尚余天书未曾就位,还望文曲早日送还此物。”

    仲观源深深吸了口气,努力冷静下来:“这是自然。”

    两位老者沉寂下去,也不作回应了。

    “云青不死,诸道难存,还望两位前辈谨记自己是为何立于此处,天宫又是为何而建的!”

    仲观源说完最后一句话便直接拂袖而去,也不听这两个石像如何答复了。

 第二百三十六回

    第二百三十六回、瓜分道种,蚕食道统

    圣人陨落;异象迭起;日月齐暗;有灵万物哀哭不止。

    此时的东海苍穹之上,有一座黑色云城笼罩;城中魔焰滔天;鬼火森森。

    在一片昏蒙之间;有些微的光亮浮于城中;这光亮犹若晓日皓月之残辉,细看又似阴阳未判之混沌。光中有人虚坐,眉心灵明通透,背后无数虚影闪过;每一位都是曾经纵横天地之间的大能。天空中伴随陨石与血雨降下了凡人所不得见的光芒碎片;这些闪烁着的碎片与云城中的光明一交接就融为一体。

    光明之下还有几个人盘膝而坐,这几人闭目凝神,气息浑厚,皆已合道。

    不多时那点些微的光亮就变得跟烈阳一般,这光虽然浩大辉煌,却不给人刺目之感。一眼看去直接从眼里照进神魂,照得整个人都通透起来,神魂纯净如新生。

    云青端坐于光明之中,以最精微的感知找寻逸散于天地间的道种,然后将它们接引到自己身上。

    鬼道圣者陨落,那么鬼道道果会自然凋萎,分化为道种,为鬼道埋下大量新的修行者。而身为道种容器的圣人本身,不论生前修为何等精深,死后都难逃还道于天。这会让鬼道暂时失去圣人庇佑,但是并不代表这个道统就结束了。从凋萎的道果中传下的道种就是传承的延续,这些道种孕育在修行者的每一次呼吸吐纳之中,无数年后终究又会壮大起来。当这种壮大抵达天道所能容忍的极限时,圣人将会再一次现世,归拢道种,重塑道果。

    近十万年以来,修行者们一直活在这样的循环中。

    现在云青正试着截断这个循环。

    她将原本应该分散到世间的鬼道道种聚拢起来,然后与自身融为一体。不是像圣人那样塑为道果,而是直接将它们完全地吞噬掉,化为自己的力量。

    地上那些因为圣人陨落而忽然开启灵明的人又一次陷入昏昧,不久前他们脑海中闪过的明光仿佛是幻觉一般,一瞬间就消失了。那一个个灵明,一颗颗道种,全部都化作亮闪闪的碎片,一直升入空中,又被云青周身的明光所吸引。两者相融,明光越发强烈,那些更为茁壮、更为强大的道种也被吸引过来。

    还不够。

    除了新生的鬼道道种,还有失去了圣人庇佑,并且正茁壮成长着的道干。

    这片光明逐渐泛开,先是充填了云城,然后漫过云城继续往外延伸。

    于是,在日月星辰都消失的黑暗中,光明出现了。

    一尘不染的光几乎覆盖了整片东海,它抚慰沸腾着的海浪,修复着靠海的疮痍大地。那些岩浆翻滚的裂隙中长出茵茵青草,那些被陨石砸出的坑洞中填满了碧波绿水。腐烂的尸首被焦土填埋,血雨落地就化作无根之水,湿润的土地开始萌芽出植被。

    这个世界一边被破坏,一边又走向新生。

    随着这片光明蔓延,越来越多的道种融入其中。入道成道种,道种化道干便可称小圆满,道干成熟即可合道。这时候,一些羸弱的道干也开始被吸引了。

    东海之上不少散修躲入自己宗门,开启护法大阵,只盼能逃过这场浩劫。他们盼着盼着就看见了大片天光,这片光亮中仿佛有着无穷无尽的吸引力,将他们的全部心神都勾走了。

    只是一眼,等他们再回过神来的时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