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鸟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光绪之死大揭秘 >

第3部分

光绪之死大揭秘-第3部分

小说: 光绪之死大揭秘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罚彩怯寐氖樾础;褂幸恍┟晒庞镅晕淖值氖榧
  三、骑马、射箭、刀、剑、枪、棒等军事技能。
  光绪的课程和内容,都是按照培养一个封建皇帝的要求设计的。
  清朝的最高统治集团,大都是由满洲贵族组成,但是他们却不因为自己是满族人,又是国家的主宰者,而轻视汉语以及汉族的传统文化。从康熙皇帝时起,不仅皇帝本人认真学习汉语和汉族文化,而且在全社会,大力提倡儒学家说,宣扬孔孟思想,弘扬封建的伦理道德。

母子亲情(4)
因为他们清楚地知道,要想真正统治具有几千年历史的中国,就不能割断和抛弃她的灿烂文化和悠久传统。
  学习满语,则是为了要牢记自己的祖先,以及本民族的历史,增强种族意识。时刻想到作为统治民族的满族,与人数上占绝大多数的汉族之间的差异。保持本民族的优越地位,提防汉族人民的反抗。
  掌握蒙语,更是出于实际统治的需要。早在入关之前,蒙古王公就与满洲贵族结成政治上的联盟。以后,蒙古骑兵又成为了八旗兵的重要组成部分,驾驭蒙古贵族,统治大草原,不能不懂得一点蒙语。
  演武骑射,始终为清朝历代统治者所提倡,不仅对正在学习中的小皇帝,对普通的旗人,也是这样要求的。清朝在马背上得到天下,同样还要依靠武力统治天下。最高统治者不断地谆谆告诫,必须保持满洲贵族在关外时候的那种尚武精神。
  出于封建统治需要的考虑,不仅光绪的学习课程如此,皇子们的课都内容,也都是按同一模式进行的。
  在任何一种教育中,为了达到预定的目的,除要有理想的教材外,施教的教师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
  慈禧为光绪选择老师,可谓煞费苦心。
  她所指定的光绪授业师傅翁同龢和夏同善,都是在朝廷内众多的文臣中,经过精心挑选的。两人都是通过科举正途,成为清王朝的高级文职官员,都具有很深的封建文化思想修养。
  特别是翁同龢,他后来任帝师的时间最长,对光绪的影响也最大。因此在晚清的历史上,也是个非常有名的人物。
  翁同龢,字声甫,号叔平,晚号松禅,江苏常熟人。出身于书香门第,父亲翁存心,进士出身,官至内阁大学士。
  翁同龢在咸丰六年(公元1856年)的科举考试中,成绩第一,以状元的身分,授修撰,入翰林院。同治元年,又被 慈禧太后命为“弘德殿行走”,成为同治皇帝的老师。
  作为同治皇帝的师傅,翁同龢时常参预朝廷机要,办事议事,思路敏捷,稳健扎实,很得两宫太后赞赏。由此官职不断升擢,历任内阁学士、户部侍郎、左都御史、刑部尚书、户部尚书,曾经两入军机处,兼管理各国事务,在清廷是个显要的人物。
  但是翁同龢又同朝廷中掌握大权的满洲贵族亲王,像恭亲王奕、醇亲王奕等人,或者是在镇压太平天国等农民起义中发展起来的地方实力派,如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等人不同。前者具有顽固的政治保守性,而后者则表现出较鲜明的买办性。
  翁同龢出身书香门第,深受封建传统文化熏陶,是士大夫阶层的代表,颇具封建知识分子气节。进入官场后,又多次兼理外国衙门事务,接触一些西方人士,了解不少世界情况。比较开明。
  翁同龢身上所具有的这种洁身自好,忧国忧民,了解世界的精神和思想,对于他的学生、少年皇帝光绪的成长,及观念思想的形成,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小光绪没有辜负慈禧的期望和翁同龢的教导。
  光绪自幼聪颖好学,记忆力很好,天性喜欢读书。所以无论是答复翁同龢提出的问题,或者是背诵已经念过的课文,都能应付裕如。
  随着年龄的增长,学习的课程也在不断增加。11岁时,开始授读《开国方略》。12岁,即讲读《左传》。后来又请来两位同文馆的先生,教习英文。
  每天要不断地朗读文章,不停地书写楷书。课程非常繁重。
  光绪对慈禧太后一直很尊敬,不管功课多么忙,每日必要到太后宫里请安。这个做法,以后始终没有改变。
  及至长成,光绪仍然对慈禧太后非常敬重,事奉唯谨。
   txt小说上传分享

黄海波涛(1)
光绪十三年正月十五日(公元1887年2月7日),紫禁城太和殿,异常的庄严肃穆。朝内的王公大臣、文武百官,群集在这里。庞大的仪仗队,布满整个宫殿区。
  一场隆重的大典正在进行。
  光绪皇帝的亲政典礼。
  这一年,光绪已经到了17岁的亲政年龄。
  按照中国社会传统习俗,男子16岁,即已为成年。
  17岁的光绪,已然是成人了,亲自执掌朝政,是很自然的事情。
  早晨四点钟,典礼正式开始。身穿龙袍、头戴皇冠的光绪帝,精神抖擞,显得格外有朝气。他首先来到大高殿、寿皇殿,按照传统的规矩,向祖宗先皇行礼。七点钟,来到太后居住的慈宁宫,率王公百官向慈禧太后行庆和礼。礼毕,回到太和殿,召见百官大臣,接受庆贺,颁诏天下。
  整个亲政典礼,场面浩大,气势恢弘。
  在大臣百官们朗朗庆贺及“皇上万岁”的颂声中,年轻的皇帝更加英俊威严。然而皇帝这时还很难深刻领会到,清朝严酷的社会现实,早已无法为他头上的皇冠,增添任何光彩了。
  在光绪举行亲政典礼的时候,大清国已经病入膏肓。
  首先是灾荒不断。
  破坏程度大、涉及范围广的大旱灾、大水灾,全国连年发生。甚至数十年、上百年罕见的特大灾害,也时有所现。
  就以光绪亲政的当年为例。
  京畿地区。二月永定河决口。六七月间,潮白河、永定河,又告堤堰漫决,致使直隶地区大面积积水。
  山东省。五月中旬,黄河在山东齐河县境内朱家圈民埝决口。六月初,黄河又于直隶开州大辛庄决口,漫淹山东寿张等州县。黄河泛滥,被水受灾地区达57州县之多。
  河南省。八月中旬,黄河在郑州决口,河南境内被淹10余州县。同时,沁河在武陟县决口。
  安徽、江苏。黄河郑州决口,黄流入淮,淹及安徽、江苏30余州县。
  是年,河南有79州县,江苏64厅州县,湖北26州县,广西20州县受到水旱洪涝灾害。
  受灾地区,农业减产,甚至颗粒无收。人民生活不保,许多人不得不背井离乡,逃往外地避荒。
  清朝的政治也非常黑暗,吏治腐败。财政连年亏空,朝廷公开卖官鬻爵。各级官吏玩忽职守,徇私枉法,甚至贪污公款,中饱私囊。虽历经整顿,毫无起色。
  最严重的危机,莫过于外国侵略势力的排闼而来。
  道光二十年(公元1840年),缘于鸦片而起的中英战争,猛烈的炮火从南海之滨的广州,蔓延到了人杰地灵的江苏省会南京。清军惨败,订下耻辱的城下之盟。清朝政府被迫支付巨额赔款;割让香港;开放五口; 降低关税;并给予外国人以侵犯中国主权的“领事裁判权”。
  咸丰六年(公元1856年),在第二次鸦片战争中,清军又是一败涂地。仅几天的时间,英法联军即攻占了广州城。随后移师北上,克京畿门户大沽炮台,直逼天津城下。清政府再一次向侵略者妥协投降,签订了卖国的《天津条约》,满足列强的贪婪索求。
  与此同时,沙俄乘机迫使清政府在东北就范,承认了不平等的《瑷珲条约》,吞占了中国60多万平方公里的土地。
  中国正在步步走向殖民地的深渊。
  大清帝国自建立之始,还从未落到过如此衰败的地步。
  对于内外交困的严峻形势,居处深宫之中的青年光绪,已经有所了解。
  光绪自幼即以皇帝的身份,时常随同慈禧太后上朝,听取朝臣们议事。稍大的时候,甚至还发表一些意见。
  光绪从13岁开始披阅奏章。
  那时,人们将一部分已经慈禧太后审看过的大臣奏本,送到小皇帝面前。光绪看完后,按照懿旨的意思,用朱笔在奏本上进行圈批。
  这完全是慈禧太后的安排,目的是要小皇帝熟悉朝政,逐步掌握处理政务的本领。
  据翁同龢讲,光绪虽然当时年龄还很小,但是每次阅看奏章都非常认真。
  翁同龢在日记中曾经记叙了这样一件事事情:
  光绪九年正月初八日,翁同龢来到紫禁城养心殿西暖阁,向慈禧太后奏事。他看到光绪皇帝也在里面坐着。当时,军机大臣宝洌д诮阜葑嗾鄢矢噬稀
  皇帝披阅非常认真,从头至尾,每一页都仔细读过。
  光绪每看完一份奏折,就由太后降旨,军机大臣将慈禧太后的旨意,在光绪面前复述一遍。然后,太后把醮有红颜色的毛笔,递给坐在旁过的光绪,由小皇帝在奏折上圈划。书包 网 。 想看书来

黄海波涛(2)
正月十二日,翁同龢又来到养心殿西暖阁,看到光绪正在那里批阅奏章。这次奏折较多。小皇帝很细致地阅读了御史刘瑞祺的条陈。
  十三四岁的孩子,能够整日阅看官员们用类似于八股式的固定文体,写成的枯燥无味的政治性文章,确实非常不容易。
  不过正是从这大量的奏折中,光绪渐渐了解到了宫墙以外发生的事情,从中看到了朝廷政治的腐败,外国侵略势力的步步逼近。
  光绪十年三月的一天,在早朝时,14岁的皇帝,面对大臣们叹息道:“现在边防不宁静,封彊大臣敷衍,国库空虚,海防不实,我辈将无颜面对祖宗。”
  奏折中反映的社会现实,进一步激发出光绪拯救清朝,御抗外辱的雄心。
  就在当年瀑发的中法战争中,光绪第一次正式发表了自己的政治主张。
  战争起缘于法国对越南的侵略。
  从19世纪70年代起,法国即不断地对越南发动大规模侵略战争。光绪九年时,终于迫使越南政府签订了所谓的《顺化条约》,取得了对越南的“保护权”。
  越南是中国南方的邻国之一,长期与清朝保持着臣属的关系。清朝在越南也驻有相当数量的军队。法国侵犯越南,清朝不能无动于衷,没有任何表示。
  而法国进占越南的最终目的,是要继续向北扩展势力,从中越边境,打开进入中国的大门。
  战争瀑发的时候,清廷掌握朝政大权的,仍然是慈禧太后。她这时奉行的是一条妥协求和的政策。
  第一次和第二次鸦片战争的失败,使慈禧太后对西方列强深含畏惧之心,不敢与他们交战。她此时只想通过谈判的方式,以牺牲越南、准许法国在云南通商的条件,换取侵略者不把战火扩大的中国本土。
  慈禧太后命身为直隶总督的李鸿章,总理中法事宜,执行她的妥协求和政策。
  光绪十年四月,李鸿章与法国代表福禄诺在天津谈判,签订了《中###议简明条款》,又称中法《天津简明条约》。它的主要内容为:
  承认法国对越南的“保护权”;中国军队从越南境内撤回;法国商品可以从越南输入中国。
  当时光绪皇帝虽然没有主宰朝廷的权力,但是多次发表了他的抗战主张。
  在北京的中央政府得知法越签订了《顺化条约》的消息之后,光绪在朝廷上明确表态:
  法国胁迫越南签订的这个条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3 3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