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鸟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青年毛泽东 >

第21部分

青年毛泽东-第21部分

小说: 青年毛泽东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臂膀,使劲地一握道:“好!我们不能就局限在湖南,应该像种子一样撒播开去才是,那才会有视野、有希望。”第一师范特地选了个“良辰佳日”,恢复被动荡形势所迫而中断了的“人物互选”活动。  这是1917年6月6日。  学监方维夏在礼堂讲台上作出宣布,还特地强调:“请记住,去年的今天,短命的皇帝袁世凯去见了上帝。”  台下泛起一片讪笑。  “袁大总统见鬼去了,我们的‘大总统’应该问世了!”  “对对,我们自己的‘大总统’!”  赢得一片喝彩。  台上的先生们也忍俊不禁了。  “好,就选出你们自己的‘大总统’。”方维夏亦回以幽默。少顷,又肃然关照同学们:“不要忘了我们一师的传统,德、智、体三大类共十五项,务必事出有据,宁缺勿滥。”  礼堂外专门竖起的一道木壁上,便是选“大总统”的三类十五项基本原则——  德育:敦品(敦廉耻、尚气节、慎交游、屏外诱三类);自治(守秩序、重礼节、慎言笑之类);好学(不缺课、勤温习、好参考之类);克己(绝嗜欲、耐劳苦之类);俭朴(菲衣食、尚俭约之类);服务(重公益、勤服务之类)。  体育:胆识(冒险进取、警备非常之类)及卫生、体操、竞技等。  智育:才具(应变有方、办事精细之类);言语(长于演讲、论辩、应对之类)及文学、科学、美育等。  “唷,那么多?”一位显然是低年级的同学不觉望洋兴叹。他是第十三班的,长着一张敦厚的脸,名叫张国基,一师学生,###骨干,时年23。后入新民学会。全国解放后曾任湖南文史馆员。  萧子升与陈昌这天正好相约回到母校,来会会毛泽东几位学友,见学弟们莫不成对结伴地商议着、争说着,不时还煞有介事地记录着什么,觉着有些奇怪:  “咦,怎么回事?”  “迎考?”  “不像。”  他俩径直来到毛泽东的八班教室。哈,一个个也都在认真有加地填写着什么。  毛泽东没有发现来者,一双目光锁定了周世钊,暗自点下头。  周世钊立时察觉,连忙声明在先:“哎,润之,你可不要出我的丑喔。”  “怎么是出丑?”罗学瓒插上嘴,“这可是治国平天下的头等要事!”  “选民”们闻声开颜。  “噢,原来是选‘大总统’。嘿!”萧子升一步跨进。  “子升?!”毛泽东高兴地欠身迎上,“雄辩家也回娘家来了?”  “该选该选。腐朽的大总统下地狱了,中国应该有新生代的总统;反封建,主‘共和’,造福天下黎民百姓!”  雄辩家一言,顿时激起一阵赞可的掌声。  “我看,就该选你当总统才是。”毛泽东笑微微地一指陈昌。  “不不,本人不行。”陈昌退避三舍,“当宣传家我乐意一试;当‘总统’,非天下大乱不可!”  一室嬉笑。  “润之兄选谁呀?”萧子升还是“传统”的高年级生的姿态,不待同意,便取过毛泽东课桌上的“选票”,一看,眼光滑向周世钊,“学问家?”  周世钊脸上发烧,嘴里求饶:“诸公诸公,笔下留情。笔下留情。”  同班“选民”益发地相顾开颜。  投完了庄重的一票,毛泽东与罗学瓒、张昆弟、萧三、周世钊、彭道良等陪着萧子升与陈昌两位学兄,过江来到岳麓山的清风峡。  一缕清泉,两泓碧水。峡谷幽深,万木峥嵘。  “好一个清风峡!”  萧三浮想联翩:“真若有海外蓬莱,我看也莫过于此!学问家看呢?”  “极是,极是。”周世钊颔首赞同,也迷醉个中,“峡谷起清风,风起我辈中。”  众人击节!  “当今污浊的中国,急需清风的洗礼。”陈昌环指江天,心潮迭起,“我辈义不容辞!”  “不、不,不见得。”萧子升仍不改初衷,“黎元洪总统断非污浊之辈。总统怀‘清风’,神州自称雄。诸位看呢?”  颔首的、疑惑的、摇头的,各有所思。  “黎元洪虽说恢复了孙中山主义,只怕他……”  “只怕他驾驭不了各路军阀。”罗学瓒接过张昆弟的担心,道出疑虑。  “中国的希望,断不在一个黎元洪。”陈昌说得斩钉截铁,“而在我们新的这一辈,纯洁的、不谋私利的——哪怕抛掉自己头颅;绝不是旧的、传统的、封建的。”  “章甫兄像是个虚无主义者。”萧子升不以为然。  “还是听听‘时事通’的。”周世钊见毛泽东一直沉思默想着,便直指毛泽东。  “黎元洪,是个傀儡。”  “怎见得?”萧子升委实觉得不可思议。  “段祺瑞拥兵一压,几路人马一响应,他就解散了在自己手上恢复的国会。为对付段祺瑞,他又去安徽讨救兵,搬出个久为清朝豢养的督军张勋……你想你的兵权,我想我的山头,这当权的一内讧,还有不‘春秋大乱’的?”  

第六章:民选“总统”(8)
萧子升一时无词以辩,噎住。  争执的热血同窗,焦忿地沉默了。  “所以,我赞成雄辩家所说的,中国的兴亡,在新的一辈,在由这新一辈人组成的新的势力。”  清风瑟然,满谷回应。1917年7月1日凌晨3时,入京的张勋继解散国会后,进而逼宫,奏请复辟。一时间,举国震撼!7月2日,黎元洪电令南京冯国璋代行总统职权,段祺瑞借机重揽国务总理大权,开始“讨逆”。  就在军阀混战,风云惊变的大动荡中,1917年7月2日,湖南一师的“人物互选”结果揭晓了。  “同学们,正是北京重开内战,张勋无耻复辟清王朝的今天,我们一师真正平等民主的选举,成功了!”大礼堂主席台上,方维夏挥起手中的中选人物名单。  掌声席卷而起,赛过屋外的暴雨;同学们个个发自内心,洋溢着自爱与自重。  “当选者,三十四人。”作为学监,方维夏也觉着莫大的慰藉。他庄穆地宣读着选票:“德、体、智三类得全票的,只有一人,也是总票最多的人,他是——”  “毛——泽——东!”  台下一呼而出,令台上校方诸公也不由得相顾愕然,继而会心地笑开了。  紧随着,上下相鼓,掌声逐浪。  “请‘大总统’!”  不知谁一声唤,掌声益烈,几乎要将礼堂掀翻。  不见“大总统”!  不啻方维夏,连徐特立、杨昌济几位也不知所以。  方维夏催唤着:“毛泽东君!”  片刻的沉寂中,只闻得暴雨击屋,沥沥震耳。雨如注,云压顶,风张狂。  谁又能想到,一个修长的身影,此时此际会出现在岳麓山巅,正与云雨相搏击,互不相让呢?!  一道闪电,似乎要将他击灭!  一串地动山摇的闷雷,扑顶轰下,几乎将山巅——连同顶峰上的“怪人”轰平。  毛泽东已如一个水人,裹挟在云烟雨雾里,全不为烈风雷雨所动,竟然安如磐石一般,冷眼望——  那天穹里,云滚卷,雨横斜,白昼如夜。  猛然间,电光夹带着炸雷,一记划亮,满天炸响。  毛泽东的心声与雷电一般划闪着:“来得好,你这电光!雷霆!……我即宇宙,宇宙即我;肉体之我只有化作宇宙之我,才有无穷的大,才有无穷的力,才能把昨天的袁世凯、汤芗铭,今天的段祺瑞、张勋、谭延,把一个个可卑、可怜的小我、丑类们,统统轰灭!”  他感到前所未有的痛快淋漓!眼门前是大宇宙的一片混沌,不见一个人、一个动物,似乎人间万物都消遁了。只有无穷伟力的风暴、骤雨、劈雷、闪电以及永不见边底的茫茫太空。毛泽东体察到,在茫茫太空——大宇宙中,人虽是极渺小、极微不足道的,生命也显得极脆弱;但人,许多时候又是不可战胜的。你这暴风、骤雨,你这劈雷、闪电,能奈我何?就像与毛泽东作伴的那些挺拔的大树,任你吹刮劈打,就是挺直腰杆,叶掉了、枝断了,有的同伴甚而拦腰折裂了,不倒的却依然倔强地兀立着。这才是树!才是人——无愧大自然的人。体育先生柳午亭,说得何其好哇!  风们、雨们、雷们、电们,渐渐地不把毛泽东当外人了,轰赶、劈打你你既不走,就是自己人,就是大自然、大宇宙的人。  毛泽东似乎亦隐隐有点感悟。大自然、大宇宙的语言可不是随随便便就能听懂的,不是“个中人”,休想!  熔铸于大自然、大宇宙中的毛泽东感到无穷的快意!岳麓山下的“沩痴寄庐”里,帮母亲收拾书报的蔡畅,也止不住寻思着:  “他会到哪里去呢?”  小刘昂耳朵尖,忽听得什么,眼珠子一溜,嚷道:“来了——毛先生!”随即飞步奔去。  蔡畅母女循声扭首,大吃一惊:  毛泽东从贴山的侧门进来,从头到脚,湿漉漉一个彻彻底底的大水人。  “伯母。”  “老天,你从江里钻出来的?”蔡伯母大惊大诧。  “嗳,哥,润之来啦!”蔡畅接抱过小刘昂,“他们正到处找你呐!”  书房里的蔡和森、邓中夏、杨开慧几位闻声奔出。  毛泽东亲热地与邓中夏揽抱着。  “你这位‘大总统’,叫人家好找!”蔡和森难得开一句玩笑。  毛泽东始而一愕,继而憬悟,淡然一笑。  “你看,杨先生的全权代表都赶来了。”蔡畅轻搡出也来寻人的杨开慧。  “你是在……”蔡和森端详着好友,渐自品悟出什么。  “我想体会一下《书经》里说的玄妙意境——”  “‘纳于大麓,烈风雷雨弗迷’?”杨开慧一语道出毛泽东的衷肠,不啻毛泽东本人,就连在场的人也不由得暗下惊讶!  “不愧是杨门高足!”蔡和森由衷兴叹,转而益发来劲地追问着毛泽东:“感受如何?”  “嗯,我有幸感觉到了大宇宙,自己也真像融化进去了一样。”  杨开慧也兴味盎然:“真的?!”  毛泽东欣然颔首:“那实在是一种很难言传的感觉,肉体的小我没有了,好像就随着这风雨雷电,融进了大自然、大宇宙里,自己的胸襟既空空茫茫,又实实在在;我好像能感觉到这个大宇宙,这风、雨、雷、电就是它的语言……那感悟,太奇妙了!”   。。

第六章:民选“总统”(9)
闻者莫不大奇!  蔡和森备受感染,已很有些跃跃欲试的冲动,道:“我非得去领略一番不可。中夏?”  邓中夏毅然颔首:“一定奉陪。”  “来来,‘大总统’快喝碗姜汤。”蔡伯母端着姜水进来。  “呵唷伯母,娇惯不得。”  “嗯?”  “本就是跟他过不去,就是要他吃点苦,不能叫他暖和和的、美滋滋的,太舒服了。”  “你说的谁呀?”  “他哇。”毛泽东一拍自己的脑袋。  又粘到毛泽东跟前的小刘昂,似懂非懂地也学着一拍脑袋道:“还有我哇!”  一座大笑。  杨开慧见毛泽东一身津湿,便接过小刘昂。  “润之兄,你估计得不错。”邓中夏言归正传,追忆着去岁在船山学社的一幕,“看来新老军阀们,又要重开内战了。”  “杨先生说得好,我们‘生逢其时’!”毛泽东体察着重负。  “‘生逢其时’……”蔡和森咀嚼着,寻味出分量,“我辈一定不能辜负了这个历史的使命。”  毛泽东一瞄邓中夏,知晓他要去北大了,特地补上一句:“不管彼此在天南还是海北。”  “嗯,此心相共!”邓中夏爽然认同。  三人心意相通。那眼光莫不是明澈而充满着热烈憧憬的!  杨开慧和蔡畅也油然共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