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给谁来酿酒-第1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个时候的左宗棠全然以诸葛亮自比。他有两副对联,其一曰:
文章西汉两司马;
经济南阳一卧龙。
另一曰:
身无半文,心忧天下;
读破万卷,神交古人。
这两副对联表明,虽然他隐居此间,但其志并未稍减,和当年诸葛孔明一样,一直在盼望着干一番大事业,无奈时运不济,只有长叹。他在给人的书信的落款处也常常自署〃今亮〃。
张亮基刚来湖南时,时任贵州黎平知府的胡林翼(也是湖南人,和左齐名,同誉为中兴四大名臣,在后面我们会谈到此人)就写信给他,极力推荐左宗棠。信中说:〃此人廉介刚方,秉性良实,忠肝义胆,与时俗迥异。其胸罗古今地图兵法,本朝国章,切实讲求,精通时务。〃
→虹→桥→书→吧→BOOK。
第46节:卧龙再世……左宗棠(2)
但考虑到左心气很高,招之未必前来。再仿效〃三顾茅庐〃?又担心此人言过其实。左思右想之后,张亮基想出一奇招。
他派人送一书信给陶府陶公子,信里说,长沙危急,有钱的出钱,有力的出力。陶家世受国恩,又系富户,理应为湖南官民之榜样,要求陶澍的儿子陶桄五日之内筹办十万两银子以供军需。陶家哪里拿得出十万两银子,于是不得已往湘阴搬请左宗棠。左视陶家公子如同自己儿子,哪里容得下官府欺压陶家,于是立即赶赴长沙。到得长沙陶府,张亮基早已派兵把陶公子〃抓去〃了。于是左宗棠又赶到巡抚衙门。到那里一看,方知中计。张亮基就这样巧妙地把左宗棠〃赚〃到了长沙。左感其诚,于是答应做他的〃师爷〃。张亮基此计,和当年曹操计赚徐庶,颇有相似之处,但曹操之计,骗得了一时骗不了一世,赚来了徐庶之身却赚不来其心。故张亮基在这一点上要比曹操高明得多。后张亮基去了武昌,左仍在骆秉章门下做师爷,而且一干就是八年。
〃初出茅庐〃,左宗棠第一计第一功,便是替张亮基募来了十来万两银子的军饷。继而指挥城内守兵,挡住了太平军的攻势。使得太平军数万人马围攻长沙八十余日而不能攻下,只好半夜渡过湘江,往岳阳去了。张亮基不由得叹曰:即便卧龙再世,也不过如此。
在左宗棠等人的建议下,张亮基又把曾国藩请到了长沙。此前,左宗棠与曾国藩已经相识。道光十九年,曾国藩进京在长沙小住,在郭嵩焘的介绍下,左宗棠拜访了曾国藩。大家兴致很高,左宗棠又颇有辩才,曾国藩此时已中进士,而左则仍是一举人。曾有意要嘲讽他一番,于是笑着说:
季子自称高,仕不在朝,隐不在山,与人意见辄相左。
左宗棠不愧有诸葛亮之才,立即针锋相对:
藩臣当卫国,进不能战,退不能守,问你经济有何曾?
左宗棠字季高,上面一联,巧妙地把左季高三字嵌了进去。下联则把曾国藩三字嵌了进去。笑话毕竟是笑话,但从中也看得出两人才干实不相上下。
曾国藩有了左宗棠这样的高才在身边,对他后来的沙场征战起了关键的作用。
后世研究历史的人都认为,道咸同光时期,大清帝国的气数己尽,故南有太平军,北有捻军,各地揭竿而起;而在沿海一带,又有英法等国联军步步紧逼,眼看着大厦将倾,然而,也就在这个时候,从洞庭湖以南走出来一大批不尚空谈,又能经邦济世的知识分子,大清帝国能借他们之力内平叛乱,外抚夷狄,足见大清帝国气数未尽。
不过,我这样说,许多人都会说我这观念太腐朽了。不忙,历史容不得观念作怪。事实上,这个时候,知识分子虽然满脑子忠于朝廷,但在思想意识深处,他们效忠的对象已在悄悄地发生变化,这个变化就是〃中国〃这一概念的崛起。任何一个时代,人们都希望〃宁做太平狗,不为乱世人〃,更何况这个时候内忧外患,国家一日不如一日,过去传统的那种〃位卑未敢忘忧国〃的精神被时代的急潮唤醒,立功自不必说,保国护民的意识急剧膨胀。曾国藩说,自宋代以来,朝廷就被士大夫〃劫持〃,我看这〃劫持〃得好。即便皇帝再昏庸再糊涂,有了这批士大夫在,国家不会乱到哪里去。明代的皇帝数十年不上朝,国家依然在士大夫手中运转,过去〃国不可一日无主〃的观念得以极大地改变。所以看一个政府的气数,不必看皇帝,要看这个政府的士大夫精神。
▲虹桥▲书吧▲BOOK。▲
第47节:卧龙再世……左宗棠(3)
咸丰八年,皇帝在养心殿召见郭嵩焘。皇帝首先问他有没有打过仗,接着问他〃天下大局宜如何办理〃,当郭嵩焘谨慎地回以收拾残局当靠将帅与督抚合力同心之后,皇帝再次追问:究竟要从何处下手?此时的郭嵩焘仅仅只是翰林院一个翰林,而皇帝显示出来的却不是〃不问苍生问鬼神〃,而是真切地关注时局。这样的皇帝,怎么说也不是一个昏庸无能之辈,比起人人称赞的汉文帝,我看还要略胜一些。
当皇帝知道郭嵩焘与左宗棠是老乡,都是湘阴人时,皇帝便问左宗棠这个人才干如何?为什么不肯出来做官?左宗棠此时仍在长沙,自咸丰二年出山帮助湖南巡抚骆秉章办理军务,但至今仍只是一个〃师爷〃,按理不属于朝廷命官,而皇帝竟然知道他,记得他,竟然关心他的才干,关心他不出来做官的原因,这从一个侧面更进一步证明皇帝也不是历史上所说的那种不谙世事的混混。客观地说,至少也是一个求贤若渴的皇帝。
当皇帝从郭嵩焘口中得知左宗棠秉性刚直,是人中豪杰,极有血性,只要皇帝诚心相召,不可能不出来做官之后,皇帝就想委之以重任。
然而,就在这个时候,湖广总督官文一纸奏折,又让皇帝打消了这个念头,不仅如此,而且让皇帝勃然大怒。事情起因于发生在长沙的一件〃小事〃。其实说小又不小,至少在当时引起了轰动。
郭嵩焘说左宗棠秉性刚直,实际上可以换做另一种说法,就是那种志大才高的士大夫惯有的性格,脾气不好。秉性刚直的另一面就是脾气不好。左宗棠在长沙因为瞧不起一个叫做樊燮的总兵,故意使坏。一次,樊燮向骆秉章汇报情况之后,退至门口时,因为没跟左宗棠打招呼告辞,就被他大声地叫了回来。叫回来做什么?故意提了几个问题,樊燮回答不出,左宗棠便乘机发难,把他大骂了一通:〃王八蛋,滚出去。〃骂了之后还踢了他一脚,于是两人当场撕打起来。
左宗棠打骂樊燮,前者有打人骂人的理由,后者也有被打被骂的原因。但是,作为一介士人,尤其是此时的左宗棠声名在外,甚至〃简在帝心〃了,做出这等事也确实有些出格。这个樊燮是湖北恩施人,他的儿子樊增祥还是清末民初的大诗人。儿子好,但是其父却不好。樊燮在永州总兵任上,官声极坏,其主要劣迹,时人归纳为两个字:贪,纵。永州地区防兵共二千余人,常驻城内约300人;日常在总兵官署当差的,却有160人。樊家的厨夫、水夫、花匠、点心匠、剃头匠等额,都由兵丁充任,薪水则从军费中支取。不仅如此,举凡日用绸缎、房屋装修,也都挪用军费。因此,樊总兵排场全拜贪污所赐。这是他贪的一面。樊总兵治军甚严,有违犯军令者,一概军棍从事;而部下多在其家当差,不免偶触家法,也是军棍从事。樊家演戏,某千总迟到,违反了他的规定,棍责数十;管理厨房的某外委千总烧煤过多,棍责数十;管理轿务的兵丁,因轿房灯具失修,棍责数十;樊总兵下基层视察,负责沿途招待的某把总因故迟到,即在船边扒了裤子打屁股。这些情况都被反映到省里,〃总管〃一省军务吏事的左师爷闻之大怒,立即建议骆秉章参劾樊燮。自咸丰四年入幕以来,骆秉章对左宗棠是言听计从;按左宗棠自己的话说:〃所计画无不立从。一切公文,画诺而已,绝不检校。〃因此,骆秉章即上奏参劾樊燮。这件事还没完,就发生了左师爷打骂总兵之事。
§虹§桥书§吧§。
第48节:卧龙再世……左宗棠(4)
樊总兵哪能咽得下这口恶气,于是便将此事告知了湖广总督官文,让官文参了一本。
皇帝读了此本,原本想重用左宗棠的想法,立刻被眼前那个不讲朝廷体面,嚣张跋扈,打骂朝廷命官的恶吏形象所赶跑了,批示官文查处,如若属实可就地正法。而樊总兵则正好与官文关系非同一般,本来在骆秉章参樊总兵时,官文也已上折保举樊总兵为湖南提督。正好,三件事凑到一起,热闹了。
官文接到批复的同时,胡林翼也知道了此事。我们知道胡林翼这个人极会做官又爱惜才,更兼左宗棠与胡林翼有亲戚关系……他的夫人与左宗棠的女婿同为陶澍的子女。得知此事后,胡林翼立即请求官文暂时不要去调查,一面立即向郭嵩焘告急,郭嵩焘便让潘祖荫上折力保。
于是一句经典名言就出现在这个潘祖荫的奏折里:〃国家不可一日无湖南,湖南不可一日无左宗棠。〃本来爱才心切的咸丰皇帝也被这两句话打动了,这样左宗棠方免去一劫。
这件事,也使左宗棠的声名更大更响了。
但左宗棠在长沙是待不下去了。做了八年师爷的左宗棠离开长沙准备前往京城,得知这一情况,胡林翼又来信劝阻,叫他此时不要去北京,毕竟此事还没有了。左宗棠便听其劝,南下来到曾国藩的军中。
这件事曾国藩当然也知道了,面对这个八年来一直在长沙为之筹兵筹饷鼎力支持,有大功于湘军的家乡才子,曾国藩很是客气,每天都要和他畅谈很久。
在曾国藩身边待了几个月之后,左宗棠也开始想一改无职无兵的尴尬局面,他与曾国藩商量,要求自己带一支军队。带军队的好处是不言而喻的,无论是对左宗棠本人来说,还是对曾国藩来说,都是件好事。然而,曾国藩竟然劝其不必〃添此蛇足〃。是担心左宗棠不宜带兵,怕将来弄出一个李元度来?还是更希望他在曾国藩幕中出谋划策,出于安全考虑不愿意让左宗棠亲冒矢石?不得而知。唐浩明先生认为,曾国藩可能是出于两个方面的考虑,一是曾国藩心里还记着当年左宗棠对他破口大骂的情景,虽然时隔已久,但在曾国藩心里仍有阴影。二是他深知左宗棠的个性,岂肯听人指使?他在湖南巡抚衙门做师爷,连湖南巡抚都要听他的,曾国藩担心左宗棠在自己帐下自领一军,到头来自己都要听他的。
依我看,第一个考虑应该不大可能,曾国藩也不是那种鸡肠小肚之人,更何况他当年抛下湘军和江西战场回乡奔丧,自己都后悔了,左宗棠是骂的对呀,若不是听他一骂,曾的反省可能还要迟来一些。第二个考虑应该是实情。曾国藩无疑是有鉴于左宗棠的才识,又考虑到他的脾气,还真有点担心驾驭不了这位才大气粗的部属。而且,左宗棠的口才实实在曾国藩之上,曾国藩还说他不过。否则,就在曾国藩的几个得力干将先后弃世,正当用人之际,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