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看美国-第2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挛拧@钪魅伪呖担呤仗悴ダ锏慕煌ㄐ挛拧4有略笪骰芈俦匦刖礁鏊淼馈衫妓淼篮土挚纤淼溃醚∑渲幸惶醭瞪俚乃淼阑芈佟J找艋担蛭泄斓既朔梦市略笪骱蠡芈伲曰乩吹穆飞虾衫妓淼篮苋担ㄒ榇蠹易吡挚纤淼馈@钪魅我惶盒惶煨坏兀飧鱿⒑芗笆保蝗痪驮诤衫妓淼蓝滤懒恕S谑牵辖舫挚纤淼婪较蚩2涣希敕ǜ恢碌目等舜笥腥嗽冢峁橇挚纤淼辣群衫妓淼阑谷怠@钪魅渭钡孟袢裙系穆煲希睦锎舐罟悴サ缣ㄊ腔煺硕鳌:迷谒故窃�8点以前赶到了曼哈顿,将照片印了出来,也保证了第二天正常刊出。。 最好的txt下载网
江泽民访美(2)
1997年11月1日,哈佛大学校长在哈佛门口欢迎*到访,“300多年历史上的里程碑”中国领导人第一次访问哈佛。
*来访时,海外华人华侨表示热烈欢迎,但也遭到*人士的示威抗议。在哈佛演讲时,一位观众现场提问道:您对抗议示威怎么看?你到哈佛来,这里也有噪声,您认为这是美国人对你不礼貌的待遇,还是他们有正当的理由表达他们的看法?
*微笑着回答:我到美国来,从夏威夷开始,对美国式的*获得了具体的认识,这种认识是书本上学不到的。
*提高声音继续说:“我今年71岁了,但耳朵还很尖,我在演讲时,还听到外面的高音喇叭的声音,但是,我想我唯一的办法就是:我的声音比它还要高。”之后,全场响起长时间热烈的掌声。
1997年*访美,美国媒体说实现了三个突破:
1、美国人民对*个人谈吐,仪表风度加深了了解;
2、美中关系建立面向21世纪的建设性的战略伙伴关系;
3、世界媒体,尤其是美国媒体对江泽*席访美报道量之大,持续时间之长也是突破。
*到小布什在德州的农庄
*再度访美是五年以后的事了。此时的白宫已易主,新主人是小布什。小布什在家乡德克萨斯州(以下简称德州)中部鸟不拉屎的小镇克劳福德有一个农庄,人称这是小布什在德州的“戴维营”。
2002年10月22日至10月25日,*应小布什邀请到他位于德州的私人农庄。李主任又被派去采访。应邀到小布什的农庄做客,象征意义浓烈,据说,只有跟小布什私交好的外国领导人才能享受此礼遇。当时中方希望美方安排*访问白宫,但是小布什认为*已经访问过白宫,再邀请他旧地重游,似乎没有什么新意,他想来点与克林顿不同的东西。布什的谋臣们绞尽脑汁,终于想到邀请*到布什农庄做客的点子。布什点头称好。*便到了布什家乡一游。
这次一起去采访的,有当时《侨报》报社社长范东升,以及驻华盛顿记者杜小京。他们头天晚上就飞到那里,第二天一大早随欢迎人群到一个军用机场采访*抵达休斯敦的新闻。当天早上又是刮风又是下雨,李主任一行没带雨伞,淋得像落汤鸡。10月的德州好冷,在休斯顿的军用机场,可不像纽约、洛杉矶、旧金山那样有很多的华人华侨,欢迎的人多半是留学生,有200多人打着欢迎的标语在风雨中等候*的到来。“这鬼天气,怎么欢迎远方的贵客呀?”记者和留学生都这样抱怨。谁曾想,当*的专机一落地,天气立即放晴,太阳也从云端探出头来了。现场的美国记者开玩笑说:*是福星啊,给我们带来了阳光的温暖。休斯顿市长到机场欢迎*一行,把象征进入休斯敦的金钥匙送给*。他致欢迎词时说:休斯敦近日阴雨连绵,江泽*席给我们带来了好天气!
李主任从那次淋大雨后,整个冬天都在咳嗽。范社长被淋的患了感冒,回纽约后才好。
在休斯敦城里*下榻的酒店周围,有众多的欢迎队伍,他们挥舞着中美国旗,打出“欢迎*访问德州”的标语。现场也有几百个*功人士,他们穿着黄色的衣服,打着咒骂*的标语。警察划出的区域有限,于是欢迎人群和反对人群就混在了一起,欢迎标语旁就是反对的标语。李主任说,他从来没有见过这样的场面。他拿着相机拍来拍去,就是拍不出一张好的欢迎场面,只好用近景。
江泽民访美(3)
那次*做客德州,虽不算是“国事访问”,但是记者在采访过程中的紧张程度可想而知,生怕漏掉什么新闻。如果别的报社有的新闻,而我们报社没采访到,就会被老板刮鼻子。有些活动,只有随团来的中央电视台的新华社的记者才能去,事后由中国外交部发言人和白宫发言人分别吹风。
*本次出访行程:芝加哥——休斯顿——德州农工大学——德州克劳福德镇农场——墨西哥洛斯卡沃斯——旧金山。重点是德州克劳福德镇农场。
在休斯顿停留一天后,*前往德州农工大学,在老布什图书馆以英语发表了演讲。当时,姚明及其父母都是应邀前往聆听的贵宾中。之后,*前往小布什的克劳福德镇农场做客。
克劳福德镇是一个典型的美国西部小镇,人口只有700多,在地图上根本找不到。自从布什买下这里的农庄后,这个镇才出名起来,热闹起来。布什经常邀请他私交好的国家元首到这里。
要到克劳福德镇,必然经过与之比邻的德州中部城市威科(Waco)。威科有一所世界上最大的浸礼教私立大学贝勒大学(Baylor University),学生1万多人,是德州最好的大学之一,李主任十多年前曾在这所大学读研究生。此次到克劳福德镇对他来说也算是返校之旅。
李主任的一个老师告诉他,你在这里读书时,这里一切都很平静,后来出了一个邪教(大卫教派),威科便热闹起来了。后来又出了一个农庄(克劳福德农庄),这里就更热闹了。天上时不时地就有直升飞机飞来飞去,也经常有外国领导人来访,紧随着一大批欢迎者和示威抗议者也都赶来了。现在,外边来的人比威科和克劳福德的居民还多,安静的小镇生活被打乱了,居民极为不满。
*与布什在农场举行了“布什牧场峰会”,内容包括:先是吃德州烤肉,布什开他的小卡车接*夫妇参观农庄;再是在湖上密谈一个小时。
至于密谈内容,李主任说外交部发言人在事后的吹风会上公布了一小部分,记录下来后跟新华社的通稿一对比,几乎一字不差。随后,他又赶去听美国的吹风会。美国没有像新华社一样的官方新闻通讯社,没有通稿之说。先是白宫发言人简介江布两人的会谈概要,然后回答记者的问题。
李主任说,他此行很高兴,一方面采访了*,一方面可以回他11年前上学的大学看看。采访完*后,李主任回到他的母校寻师访友。这是他1991年毕业离开后第一次回去,校园还是校园,只是“物是人非”。李主任说:还见到了他们当时读书时,住在一个寝室的的室友。他在附近另外一个大学的图书馆工作,来自上海,他听说老同学是来采访*的,很惊讶,跑来问李主任:“早知道,让你跟老乡*问声好。”李主任说:“就是,怎么不早说呢?”
如果李主任毕业后留在当地教书或工作,今天肯定也在欢迎*的队伍中欢呼。
在第三代领导人中,李主任还采访过*。*1999年4月份以中国总理身份访问的城市包括华盛顿、丹佛、芝加哥、波士顿等。李主任说,当时中美正在打贸易战,*选择那个时候访问美国,是为了让美国消消气的。*经常妙语连珠,逗得大家捧腹大笑。有一次在华盛顿开记者招待会,轮到*讲话时,麦克风突然不出声了。*乘机幽了一默,说:这个东西绝对不是中国生产的。引来下面一片大笑。
江泽民访美(4)
在访问华盛顿后,*还访问了美国的一个高原城市——丹佛。这个城市的海拔有一英里高,被称作“一英里高的城市”(A Mile High City)。很多国家领导人都不去访问,中国领导人*是第一人。
事先媒体都在猜测,Why Denver ?(为什么是丹佛?)
其实,一是因为丹佛电讯发达,二是因为有一支一流的美式足球队,叫“野马队”(Branco)。*喜欢美式足球,美国人投其所好,给他安排了一场与野马队队员见面的机会,赠他野马队球衣。*还上阵玩了一把,主人客人都鼓掌叫好。*露出难得一见的笑容。
谁说美国人不喜欢拍马屁?
音乐会上的小插曲
关于江泽*席来美,我也经历了一段小插曲。
2000年9月7日,江泽*席到纽约参加联合国千年首脑会议,150多个国家元首或政府首脑出席了会议,创联合国规模之最,讨论21世纪联合国的作用。
同时,由国务院新闻办*主任带队的“中国文化美国行”,在纽约曼哈顿34街11大道贾维茨展览中心举办时装表演和文艺表演,从早到晚,场场爆满,在美国引起轰动。
*到达纽约时,差不多2000多华人华侨、旅美学者、留学生和中资机构代表,冒着大雨,来到华尔道夫酒店欢迎他。
“中国文化美国行”,在著名的林肯艺术中心举办了两场音乐会,由中央民族乐团表演,民族特色十分浓厚,9月7日和9月8日晚两场,当然这种热闹的场合也少不了*分子和*功分子。
我去看的是9月7日那场,据说*也将在当晚去看演出,当时的票特别紧张,也很贵。
在我们报社和电视台,天天都有介绍本次演出的新闻。我的座位在二楼,票是报社发的,我那个位置,可以把下面大厅的情况看得一清二楚,座无虚席,人们都着正装。
演奏隆重开始,人们都陶醉在美丽的音乐中,一曲表演完,在大厅前面三排位置上,突然站起几个人,脱掉身上的西装,露出T恤衫,每件T恤背后是一个字,连起来就是一句诋毁*的话。
人们正欣赏着精彩的表演,突然出现这种情况,只听见人们高喊“Get out of here ”、“滚出去”,表演暂停,舞台帷幕拉下,全场都发出愤怒的吼声,刚开始几个人喊,后来全场的人都在喊,当警察把他们带走时,人们用手上的节目单扔他们,有的人用手纸扔他们,他们成了过街老鼠。
可能他们自己没想到,会遭到那么多人的谴责,像林肯中心这种高雅的地方,是神圣艺术的殿堂,不容亵渎。
他们被赶出去以后,全场爆发出长时间雷鸣般的掌声。
这是几个*分子,他们的情报更新不及时,本来*是要来的,结果临时改变计划,第二天晚上才去。
观众愤怒的吼声一直在我脑海中萦绕。当天晚上,有很多国家的官员应邀作为贵宾观看了演出,我问他们如何看待此事,他们都说这是很粗鲁的行为,他们的抗议找错地方了。
我问了一些老的华侨华人,他们认为当国家政权受到威胁,国家利益受到破坏时,任何一个政党都会采取行动。*分子在这种场合抗议示威,实在太过分了。
两个晚上的演出都十分精彩,除了表演中国民族特色的《梁祝》《花好月圆》外,中国艺术家还演奏了《美丽的美利坚》、《卡门序曲》,观众们随着音乐节拍鼓掌,指挥还转过身来指挥观众有节奏地鼓掌,台上台下交流热烈。
9月8日晚上,*还为演出送了花篮,台上演员和台下观众全体起立,向*鼓掌致敬,*微笑着向大家挥手告别。
据李主任说,掌声经久不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