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鸟电子书 > 文学名著电子书 > 中国史百将传,猛将传,叛将传 作者:more >

第50部分

中国史百将传,猛将传,叛将传 作者:more-第50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收复长水县,缴获粮食二万石,马万余匹。杨再兴随后率军至蔡州,焚烧了伪齐军的粮食。
  1140年,岳飞于郾城大破金军,完颜宗弼大怒,联合龙虎大王、盖天大王及韩常的军队进逼。岳飞遣儿子岳云迎击,鏖战数十合,金军不支。杨再兴这时开始发挥他恐怖的实力,他单骑突入金军阵中,想生擒宗弼,但是没有找到,一路手杀数百人而还,身受创伤数十处。宗弼气得发疯,顿兵12万于临颍。杨再兴率300骑兵巡逻,突然于小商桥遇敌,杨再兴率军杀死敌军2000余人,以及万户撒八孛堇和千户百人。杨再兴军因为寡不敌众,最后全部牺牲。后来岳飞找回他的尸体,将其火化,居然得到箭镞二升。
  
牛皋
  《说岳全传》描写了很多猛将,可惜其中很多是虚构的。接下来要讲的牛皋在史实中是个货真价实的猛将,《说岳全传》却对他进行了一些艺术创作,使得牛皋的性格鲜明,让读者过目不忘,可是勇猛程度却大大降低了,成了一个二流武将,有在此为他平反的必要。牛皋,字伯远(1087~1147),汝州鲁山(今河南鲁山县)人。他远比1103年出生的岳飞年长,所以《说岳全传》中说他拜岳飞为义兄就明显是虚构了。牛皋出身射士。北宋末年,金军入侵中原。牛皋组织义军抵抗,屡胜金军。杜充接任东京留守后,牛皋受他指挥,奉命进攻鲁山的盗首杨进,三战三胜,击溃盗贼。金军攻京西,牛皋出战,十余战皆胜,受封果州团练使。金军进犯江西,从荆门回军,牛皋率军伏击,获胜。又和金将孛堇战于鲁山邓家桥,获胜。伪齐军向金军借兵后来犯,牛皋又以伏击破敌,擒获敌酋郑务儿。
  1133年,岳飞统制江西、湖北军务时,牛皋奉命加入岳家军。岳飞见到牛皋后非常高兴,即命牛皋为唐、邓、襄、郢四州的安抚使,后又任牛皋为中部统领。1134年,伪齐大将李成勾结金兵入侵,攻破襄阳六郡,伪齐将王嵩占据随州,岳飞派牛皋出战,牛皋只带三天的口粮,誓死拿下随州。结果口粮未用完就已攻下随州,生擒王嵩,俘敌5000人。李成退据襄阳,又被牛皋率骑兵击败,岳家军顺势收复襄阳。金兵攻打淮西,岳飞令牛皋先渡江迎敌。伪齐派骑兵5000人进攻庐州,牛皋出阵,远望着金将大叫:“牛皋在此,尔辈胡为?”敌军愕然,不战而溃。牛皋乘胜追击30余里,杀死大半的敌军,斩其副都统及千户五人,百户数十人,声威远扬。1135年,牛皋随岳飞征讨杨么。杨么兵败,投水自杀,被牛皋擒获。1140年,岳飞进军中原,牛皋奉命进攻京西一带,所向披靡,直抵黄河沿岸,屡立战功。
  秦桧杀害岳飞后,十分惧怕牛皋。1147年三月初三,密令都统制田师中,以宴请各路大将为名,用毒酒将牛皋害死。牛皋临死前悲愤地说:“牛皋年六十一岁,官至侍从,已经足够了,所恨的就是南北通和,使我不能马革裹尸而死,而死在屋檐下而已!”
  
岳云
  岳云(1119~1142),相州汤阴(今属河南)人,岳飞的养子。12岁起就随岳飞作战,在张宪部下,勇猛善战,每战都手持双铁锤,重80斤,军中称他为“赢官人”。1134年,牛皋进攻随州,他最先登城,攻破随州城,又破邓州,平定襄阳六郡,居功至伟,但岳飞不为他报功。随岳飞平定杨么,也有大功,岳飞还是不为他上报。后来张浚都看不过去了,说:“岳侯避宠荣,廉则廉矣,未得为公也。”上表为岳云报功,仍被岳飞推辞。
  1140年,岳云随岳飞进取中原。在颍昌之战中,岳飞以步卒迎战金军精骑,命士卒以麻扎刀、大斧砍其马足;同时令岳云率800背嵬军(精锐骑兵)直冲金中军,鏖战数十合,岳云身受百余处创伤,盔甲都被染成红色,杀伤甚众,获马数百匹。1142年,秦桧杀害岳飞,岳云和张宪也同时遇害,直至宋孝宗赵伯琮即位后才被平反,被追赠为安远军承宣使(好像也不是什么大官衔)。
  当岳飞的养子,真是世界上最吃力不讨好的差事。练兵时马失前蹄,就差点被处斩;什么硬仗恶仗都打头阵,受伤百余处,岳飞不知是不是觉得不是自己的亲儿子不心疼;立下赫赫战功,却一点封赏都没有,身为岳家军中最为勇猛、战功最多、地位也极为重要的大将,死时仅仅是个左武大夫;最后和养父一起被冤杀,死时年仅23岁。不知岳云自己对此有什么感想?他脑中是否曾经掠过一丝“真冤”之类的想法呢?
  
魏胜
  下面这位在田中芳树的《红尘》中和我们有过一面之缘。魏胜(1120~1164),字彦威,淮阳军宿迁县(今江苏宿迁西南)人。智勇双全,擅长骑射。出身农家,应募为弓箭手。1159年,金主完颜亮决定侵宋,实行暴政。魏胜乘机于1161年七月聚众300人起义抗金,八月一日,渡过淮河,攻克涟水城。遂进攻海州,金郡守高文富派兵迎击,被魏胜击败,直追至城下,高文富闭城自守。魏胜多张旗帜,大举烟火,以虚张声势,又派人到诸门,向守城军民宣告金国背盟侵略和宋朝宽大爱民之意,守城军民开门迎接,魏胜攻入城中,生擒高文富,杀死顽抗的高文富之子高安仁等千余人。魏胜继而收复州辖怀仁、朐山、东海、沭阳诸县,声势大震。魏胜自称制置司前军都统制,招募义勇,得到数千人,整编队伍,分忠义兵为5军,据险设防,严阵以待。
  金将蒙括镇国率兵万余夺海州,魏胜设伏于州北新桥。及金军至,以伏击大败金军,斩千余人,降300余人。十月,沂州苍山义军遭金军围困,魏胜闻讯后提兵往救,中伏被围。魏胜单骑殿后,挥舞大刀奋击。金军知道魏胜必是大将,派遣500骑兵将他团团围困,魏胜身中数十枪,奋勇冲破金军阵势,金军追击,魏胜战马中箭跌倒,魏胜下马步行入寨,金军无人敢挡。金军围住寨子,断绝水源,寨中只好杀牛马喝血,魏胜默默祈祷,居然得雨(书上说的,别说我宣扬迷信)。
  魏胜料金军必复攻海州,于是佯作退兵,诱金军追击,以解苍山之围。金军果撤围尾追,至海州连攻7日不克。魏胜率军反击,又败金军。期间他的鼻子曾中箭,牙齿折断,以至不能进食,仍然督军力战。魏胜起义后很长一段时间,宋朝廷都不知道,直到某次宋将李宝派其子李公佐从海路侦察敌情,在海州上岸后遇到魏胜部将,才得知魏胜的大功。不久完颜亮举兵渡淮,担心魏胜威胁侧后,分兵数万攻海州。此时李宝率水军击败金国水军后于东海登陆,与魏胜军内外夹击,于新桥以火攻击败金军。魏胜取胜后又回海州。金军来攻关门,魏胜登上关门,奏乐饮酒、犒赏士卒,命部下固守不战,金军进攻时他就带少量士卒凭借险隘阻击,金军知道无法取胜,就派人转而渡河,企图袭击关后,魏胜收兵,金军追击,将要追击时,魏胜大喝:“魏胜在此!”金军大惊,不敢追击。魏胜军入城后,金军开往城东,准备绕过砂堰安营。魏胜早已占据砂堰,金军连攻数日,无法通过。后来因为新兵没有经验,使金军得以过河。魏胜于是收兵,金军前来追赶,魏胜单骑断后,大声呵斥金军,金军500人望风而走,使得部下得以入城,剩下未入城的兵士从城南入西门,金军又来追,魏胜突然从后面出现,斩杀数人,金军溃散,剩下的部下也得以入城。魏胜随后又派儿子魏昌和义军首领张荣,带着旗榜去山东招募忠义之士。金军多次猛攻,不但不能攻下,反而伤亡惨重,于是筑起长垣围困海州,完颜亮被刺后,金军撤退。
  魏胜擅用大刀,能左右开弓。他的旗帜上写着“山东魏胜”,金军见到后无不撤退,魏胜就做了同样的旗帜十余支,交给部下,作战时动不动就展开,搞得金军头昏脑涨。魏胜刚起兵时,无处征收粮饷,又没有什么府库钱粮。魏胜开市交易,想方设法增加收入。在军中时刻保持警惕,每天都象在作战一样。魏胜重视训练,部下士卒都是精锐。每次捉到金国间谍,他都给予酒食,厚加赏赐后放回;每次有北方来归顺的人,他都与之同吃同住,以示不疑。他又通过李宝向宋廷要求官衔,用以笼络投宋的人。
  金山东路都统、总管率兵十万进攻海州,魏胜和李宝的水军夹击,大破金军,斩首不计其数,堰水为之不流。次年,金复遣五斤太师发诸路兵20余万往攻海州,魏胜选勇士3000余骑,拒守石闼堰,凭险阻击,屡挫金军攻势。及金军盛集,魏胜再施疑兵,偃旗息鼓,寂若无人。金军惊疑,数日不敢进兵。后金军植云梯,置砲石,负土填壕,四面合围;魏胜待金军逼近,突然鸣鼓张旗,矢石齐发,投火牛,晒镕液,反击3昼夜。金军死伤甚众,于是罢攻,修城垒,阻河道,欲长围久困。魏胜则白天遣奇兵袭扰,夜晚出精兵掩击金营,焚毁其攻城具械。又得李宝遣军来援,两军合击大败金军于北砂巷,斩首不计其数,金军半数淹死在湫水河中。
  魏胜还是个天才的发明家,他自己设计制造了如意战车数百辆,砲车数十辆,车上装有兽面木牌,大枪数十支,挂上毡幕软牌,每车用二人推毂前进,里面可乘五十人。行军时装载辎重盔甲武器,停止时则连接起来作为营寨,看上去犹如城垒,人马不能近;遇敌又可以抵御箭簇。列阵时则以如意车在外,以旗蔽障,弩车当阵门,上面安装床子弩,箭大如凿,一矢能射穿数人,发三矢可达数百步外。炮车在阵中央,发射火石炮弹,射程可达二百步。遇到敌军,则阵间发射弓弩炮石,敌军靠近阵门则刀斧枪手突出,交阵则出骑兵,两相掩击,得胜拔阵追袭,稍有不利可以入阵稍事休息。士卒不疲劳,进退俱利。魏胜又把图样献给朝廷,朝廷命令诸军按样式仿造。魏胜堪称坦克的发明者和中国历史上第一位装甲兵指挥官,然而这些东西似乎并没有流传下来,以至于坦克的发明权居然被一个叫达芬奇的意大利人攫取了,实在可惜。
  1164年,宋廷以议和撤海州戍兵,命魏胜徙知楚州。十一月,金南征都统徒单克宁乘和议未决,宋军防御懈怠之机,率军突袭清河口。魏胜率诸军阻击,镇江都统刘宝借口与金议和,拒不出兵相助,致魏胜孤军悬进,苦战竟日,矢尽援绝。某天魏胜对部下说:“我可能要战死在这里了,逃脱的人把情况报告皇帝。”于是命令步兵前行,骑兵断后,走到淮阴东18里处遇敌,他中箭堕马,壮烈牺牲,楚州失陷。魏胜余部逃脱后向宋廷报告刘宝不发援兵,刘宝被削职抄家,贬值琼州而死。 
  
完颜彝
  完颜彝(1192~1232),字良佐,小名陈和尚,多以小名称之。丰州(今内蒙古呼和浩特)人。父完颜乞哥为金将,死于对宋作战。早年蒙古侵金,陈和尚被俘,他与其从兄完颜斜烈杀死蒙古监卒,保其母逃归金国。兄弟二人都受封为军官,他从此跟随完颜斜烈。陈和尚喜欢读书,在军中仍好学不倦。后来他受诬陷入狱,在狱中被关了18个月,期间只是不停读书。完颜斜烈死后,金哀宗完颜守绪召见了陈和尚,说:“别人告你因私怨杀人。现在你兄长去世了,我损失了一员良将,现在因为你兄长的缘故赦免你,天下必然议论我。你以后要为国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