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鸟电子书 > 文学名著电子书 > 年轮 >

第52部分

年轮-第52部分

小说: 年轮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一四一




  “唉!人一老,就该添毛病了,胸怀里盛不下点儿事儿了,疑心也就大了。大娘这就算当面向你赔个不是吧!”

  吴振庆说:“大娘,我真不生您的气。我也不对,不该瞒您和小嵩这么多年,有好几次想告诉你们实情,可话到嘴边儿,不知该怎么说。再一想告诉了又如何呢?也就有心无心地瞒到了今天。”

  王母说:“大娘还有一句话,当着你妈的面,也没敢唐突地问你。现在,我倒想问问你。”

  “大娘,我听着。”

  “你是不是……光是可怜郝梅呢?”

  吴振庆一时语塞。王母又说:“大娘能这么对你问出口,心里也是做了一番思量的啊!当年人家姑娘一朵花儿似的时候,大娘一心想让人家姑娘成了自己的儿媳妇。如今她三十出头了;又哑了;还拖带着个病孩子;大娘倒想反过来给你做起媒来;你不会觉得大娘太……那个吧?”

  “大娘你放心,我不会这么想的。”

  “那就好,那大娘说话就没担待了。大娘不过觉得,她命苦,你心好,如果你对她不光是可怜呢,你们之间就需要个过话的人。只要你有意,大娘就愿替你做个过话的人。”

  吴振庆说:“大娘,我倒不是嫌郝梅哑了,也不是嫌她带个病孩子,只是她一向拿我当个老大哥看,我一向拿她当个小妹妹关心着,这么多年,双方都习惯了这一种关系。首先从她那一方面,就调整不了。从我这一方面也是。非要改变的话,双方反而都会觉得别扭。再说,我心里十来年一直装着另一个人,这一点郝梅她也是知道的……”

  母亲说:“是这样……那大娘的话,就当白说……你可千万别把大娘的心眼儿寻思歪了。”

  吴振庆感动地说:“大娘,您永远是我的好大娘,我要是那么寻思您,只能证明我自己的心眼儿不正了。”

  母亲笑了:“那,还是你干妈不?”

  吴振庆说:“当然还是啦!不过嘴上还叫不叫,您就给我个自由吧!”

  母亲拍着吴振庆的肩说:“给,我给!”

  吴振庆忽然说:“大娘,我哪天领郝梅见见您好不?”

  母亲想了一下说:“好,她对我,还有当年那份儿感情么?”

  吴振庆说:“她是个重感情的人。不过,等小嵩走了以后吧!”

  “是啊。等小嵩走了以后吧……”

  在一个细雨霏霏的日子里,王小嵩撑着伞来到郝梅家那条街的街口,他望着郝梅家的院门,没有人从大院里出来。

  一汪雨水已经快淹没了王小嵩的双脚。他心里默念着:“郝梅,难道你真的那么不愿见到我了?我不信,我不信……”

  他打定了什么主意,向街里走去。他在郝梅家大院门外犹豫了片刻,终于走了进去。

  他站在郝梅家门口,呆呆瞧着锁,他收了伞,踱到窗前,在窗上向屋里望,房檐水滴在他头上,肩上……他首先看到的是挂在迎面墙上的黄大衣、黄棉袄。芸芸正一个人在床上玩“过家家”——她给一个旧布娃娃盖上小手绢,喃喃地:“乖女儿,腿不好,千万别下床,啊?一个人在家好好玩儿,耐心等妈妈回来,妈妈得去学服装设计了。等妈妈拿到了证书,妈妈兴许就会有工作可做了……”

  她感觉到了什么,抬头向窗子望去。王小嵩的身影使她害怕了,她抱起小布娃娃缩到了床角。

  当她看到王小嵩在窗外的脸充满了怜爱之后,芸芸不那么害怕了,她放下布娃娃,爬下了床,扶着墙走到了窗前,并爬到了椅子上,打开了通气窗。

  芸芸对王小嵩说:“我不怕你。”

  王小嵩说:“叔叔不是坏人。”

  芸芸说:“我知道你是谁。”

  “不,你不会知道……”

  “我知道……你的衣服都淋湿了……可是门锁着,我没法儿请你进来……”

  王小嵩的手从小窗口伸入,抚摸芸芸的脸。芸芸并不畏缩,任他抚摸。

  王小嵩说:“我知道你的名字,你叫芸芸。”郝梅穿着雨衣进了大院,见到这一情形,立刻闪到了一户人家的小煤棚后。

  一只手拍在了王小嵩肩上。王小嵩一回头,是老潘。他撑着伞,穿一身工作服,显然刚从外边回来,他问王小嵩:

  “你干什么?”

  王小嵩尴尬地说:“我……我是郝梅当年的战友……”

  “没见门挂着锁么?”

  “看见了。”

  “有什么话需要我留给她么?”

  “这……没……没有……”




一四二




  老潘转身对芸芸说:“别站这儿了,小心摔了。快下去,回到床上去。”

  老潘又对王小嵩说:“如果你真想见她妈妈,最好晚上再来。”

  王小嵩撑起伞,走了。

  郝梅望着他的背影……

  王小嵩要回北京了,他的弟弟妹妹到火车站送他。一根柱子后,露出郝梅的半边脸,她望着从车窗探出身和弟弟妹妹说话的王小嵩。

  火车开了,在郝梅的视野中消失了。她在心里对自己说:“小嵩,当年的郝梅确实已经死了,忘了她吧!我们都要学会忘掉许多事情,对我们的过去,我已无话可说……”

  吴振庆丢了“饭碗”总得找饭辙。他求一位在工厂当工人的战友为他做了铁钩,又搞一段尼龙绳子,准备到公路的陡坡上,干拉车上坡的营生。就这差事也不好干呀!他去朋友那儿取钩子和绳子时,就碰上了那小破厂的厂长,非说“好端端一座社会主义大厦,就是让你们这样一些损公肥私的人给搞得千疮百孔,摇摇欲坠”!要没收。吴振庆怕连累了在这做工的哥们儿,也就准备交了,倒是那哥们儿火了,说:“吴振庆,你今天要是给他,从此我们不认识你!”

  多少人过来说情,说他是个返城知青,无非为帮人拉车挣钱糊口,都打动不了那厂长。工人们个个冒了火,他的哥们儿骂厂长:“你他妈光一年请客吃饭花去多少钱?带老婆孩子游山玩水花了多少公款?”大门口围了一群人,闹了个不可开交,最后总算拿上这两件“吃饭家具”走了。但公路上都是机动车,没有人力车,等老半天揽不下一桩活儿。

  后来他在路边一家小饭馆看到一辆拉蔬菜的卡车,两个人正修车,忙忙活活,老半天修不好,便凑上前去,听了听发动机声,心里有了些底,便对那两个人说:“两位师傅尽管去吃饭,如果你们肯让我试试,也许能替你们修好,如果修好了,赏我一顿饭钱,怎么样?”

  那人问他一顿饭钱是多少,吴振庆说少了十元不行。又问如果修不好怎么办?吴振庆说,算我白忙。

  那位车主说,这车要是真能修好,多加十元。等那两位酒足饭饱,吴振庆也把车鼓捣好了。但一旦车真能动了,车主却死活不认账,丢给吴振庆十元钱了事。吴振庆追问了两句,车主一派大方样,又给了他一元。

  尽管犹豫了一下,吴振庆还是接过了钱,车上的人临走时又说:“连那几个剩包子也给他吧,反正道上不吃,也得扔!”犹豫了一下,吴振庆又接了。车开走后,吴振庆打开塑料袋,掏出包子,狼吞虎咽,他吃着吃着,好像噎着了一般,一抽一抽地捂住脸哭了起来。

  当晚,吴振庆回到家里,看到韩德宝骑着自行车,在大门外等着他,见他回来了,韩德宝迎上前去:“你也没工作,跑哪去了,让我等你两个多小时!”

  吴振庆说:“没工作也不等于不需要吃饭了……”韩德宝发现他手里的绳子、钩子,问道:“拉套去了?”

  吴振庆点了点头说:“现在手推车少了,逛到郊区去了也没拉着……”

  韩德宝从他手中拿过绳子钩子,看看,说:“别往家带,让大叔大婶看见了怪伤心的。”他把这些东西揣入自己兜里又说:“我给你找了一份工作。”

  吴振庆不相信:“真的?”

  韩德宝说:“我负责治安那一片儿,居委会需要找个帮助居民换煤气的人,我一听当即就替你揽下了。都是楼房居民,一般体格还真干不了。”

  吴振庆问:“每月多少钱?”

  韩德宝答:“一百。别嫌少,你先干着。干得他们满意了,我再找机会替你说句话,兴许往后能加到一百五。”

  吴振庆惭愧地:“幸亏我们这些人中,你混得还不错,能照应点儿……”

  韩德宝说:“什么关系啊,还说这些!你要同意,也别进家门了,现在我就带你去接上头。”

  吴振庆有些伤心地说:“三十岁了,还没个自己的窝儿。走吧……”

  韩德宝推车与他并行。吴振庆想起了什么事,站住说:“坏了!我今天还不能和你去。我跟郝梅约好了,下午四点,带她们母女俩去见一见小嵩他妈。”

  韩德宝推了他一下:“得了。这些事儿用不着你操心了,我替你。”

  韩德宝真是个热心肠,他带吴振庆去和居委会接上头,又返到了王小嵩家。

  小嵩的母亲正静静地织毛衣,像一尊佛在坐数念珠。韩德宝推门入内,他抱着郝梅的女儿,随他而入的是郝梅。

  韩德宝叫了一声:“大娘,我看您来了。”

  母亲说:“是德宝吧?”

  “是我啊大娘,我还把您经常思念的人带来了……”

  母亲一怔:“郝梅?郝梅,你在哪儿?”她伸出双手探寻着……

  韩德宝放下芸芸,轻轻将郝梅推至王母跟前。

  郝梅向母亲伸出了双手。母亲抓住郝梅双手便站了起来:“郝梅,孩子,是你么?”

  母亲的双手摸上了郝梅的脸:“孩子,大娘想你啊!大娘知道你不能说话了,可又……多想听你叫我一声大娘啊!”郝梅百感交集,泪如泉涌,偎在母亲胸前哭了……



一四三




  母亲拥抱着郝梅也老泪纵横……韩德宝退出了屋,站在门外大口吸烟……

  芸芸坐在床沿,肃然地瞪着自己年轻的母亲和一位城市平民中的老母亲相抱而泣,似乎体味到了什么是人生的沧桑……

  吴振庆和父母在吃晚饭,老吴对吴振庆说:“喝点儿不?”

  吴大妈不悦地说:“你想喝就自己喝,别怂恿你儿子!”

  老吴笑道:“嘿嘿,一个人喝多没意思……”

  吴振庆说:“爸您要真想喝,我就陪您两盅。”

  老吴对吴大妈说:“去,把那半瓶‘老白干’拿来。”

  “妈您别动了,我去拿……”吴振庆跑去拿了酒来。给父亲和自己往酒盅里斟满了酒。老吴饮了一口酒,用筷子指指儿子的酒盅。

  吴振庆也擎起酒盅饮了一口。看得出他完全没有饮酒的情绪,纯粹是为了陪父亲高兴。老吴往儿子饭碗里夹了些菜:“讲讲,啊?再讲给我听听,我爱听……”

  吴振庆:“爸,讲什么?”

  老吴又饮了一口酒:“讲讲你们包工队的事儿嘛!”

  吴振庆不知说什么好。吴大妈的脚在桌子底下踢了儿子的腿一下,接言道:“好着哩!他那儿好着呐!已经发展到一百多人了,全都是他这种年龄的大小伙子,是不是儿子?”

  老吴道:“唔,一百多人了?”

  吴振庆忙说:“是啊是啊,一百多人了……”

  老吴俨然以顾问的口吻说:“这才隔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