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鸟电子书 > 文学名著电子书 > 最长的一天 >

第25部分

最长的一天-第25部分

小说: 最长的一天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作为后备力量驻扎在巴黎附近的第十二党卫队装甲师和莱尔装甲师,立即集合并迅速开往海岸。
    从技术上讲,这两个师归希特勒的最高统帅部领导,没有元首的特别批示,任何人无权调动。但伦德施泰特大胆冒
了一下险,他不相信希特勒会反对他的做法或撤销他的命令。现在,一切迹象都表明,诺曼底将是盟军“牵制性进攻”
的地区。伦德施泰特向最高统帅部打了一个正式报告,要求调动后备力量。电文说:“西线集团军群充分认识到,如果
这真是一场大规模的敌军进攻的话,那么,我们只有立即采取行动才能取得胜利。因此,我们需要在今天调动一切可以
调动的战略后备军……即第十二党卫队装甲师和莱尔装甲师。如果他们立即集合,尽早出发,他们可以在白天进入沿海
的战斗。鉴于上述情况,西线集团军群请求最高统帅部把后备军调拨给我们使用……”这份报告完全是为了存档用的例
行公事。
    在气候温暖得异乎寻常的南巴伐利亚州贝希特斯加登的希特勒最高统帅部里,作战部部长艾尔弗雷德。约德尔中将
的办公室收到了这份报告。约德尔在睡觉,他的参谋们认为形势尚未发展到非得叫醒他的地步,这份报告可以暂时搁置
一下。
    不到三英里的地方,在希特勒的山中住宅里,元首同他的情妇爱娃。布劳恩也在睡觉。希特勒像往常一样在凌晨4
时准备就寝,他的私人医生莫雷尔给他服了安眠药(他现在不吃药就不能入眠)。大约5 点钟的时候,希特勒的海军顾
问卡尔。杰斯柯。冯。普特卡默,被约德尔办公室打来的电话吵醒。打电话的人——普特卡默现在想不起来他是谁了—
—说“在法国似乎有某种登陆行动”。确切情况并不了解,——事实上,他告诉普特卡默,“最初的情况都很含糊,并
不明确。”普特卡默是否认为应把此情况向元首报告?两人反复商榷,最后决定不要叫醒希特勒。普特卡默回忆说:
“当时没什么太多的东西可以告诉他。我们两人都很担心,如果我把他吵醒了,他又会变得很神经质,作出各种稀奇古
怪的决定。”普特卡默认为,到早晨再向希特勒报告也为时不晚。他关上灯又睡了。
    在法国,西线总司令部和B 集团军群的将军们坐下来静候事态的发展。他们已经命令部队进入戒备状态,也调动使
用了后备力量装甲师,下一步就看盟军怎么行动了。没有人能估计即将发动的进攻规模有多大,没有人知道——或猜测
到——盟军舰队的数目大小。尽管一切迹象表明登陆将在诺曼底进行,没有人敢肯定主攻方向。德军将领已经尽力而为,
其他一切就要靠守卫阵地的德国国防军的士兵了。他们突然变得重要起来。第三帝国的士兵们从沿海的工事据点里观察
大海,不知道这是一次紧急待命的演习还是真刀真枪的战斗。
    维尔纳。普洛斯克特少校呆在俯视奥马哈海滩的暗堡里。从1 点钟起,他就在等候上级的指示,但始终未见音信。
他又冷又累,心烦意乱。他觉得自己孤立无援,不明白为什么团和师司令部都没送来任何文件。当然,他的电话铃一夜
未响应该是个好征兆,这说明没出现什么严重问题。但那些伞兵,那些大规模的飞机机群又是怎么回事?普洛斯克特无
法摆脱萦绕心头的焦虑与不安。他再一次把炮队镜转向左方,对准黑黝黝的瑟堡半岛,开始对地平线作又一次缓慢的观
察。镜头里还是同样的雾气蒙蒙的低岸,同样的月光照耀下的微微发亮的土地,同样的汹涌起伏的溅着白色浪花的大海。
没有任何变化,一切都宁静平和。
    在他身后,他的猎犬哈拉斯舒展着身子睡着了。鲁兹。威尔肯宁上尉和弗里茨。特恩中尉在一旁悄悄地说话。普洛
斯克特走了过去。“外面还是没有动静。”他对他们说,“我不想管了。”但他又走回了望孔。初升的朝霞开始照亮天
际,他决定再作一次常规观察。
    他百无聊赖地把炮队镜转向左方。他慢慢地顺海平线向右扫视。他转到海湾的正中点。炮队镜停止移动。普洛斯克
特全身都绷紧了,他使劲地瞪大眼睛。
    透过渐渐消失的零零碎碎的薄雾,海平线上像变戏法似的排满了船只——大大小小、各式各样的船只,舰船轻松自
在地前后移动,仿佛它们已经呆在那里很长时间了。舰船似乎有成千上万艘,这些幽灵似的舰队仿佛是从地下冒出来的。
普洛斯克特呆呆地望着,难以相信,难以言语,他一生中从未感到这么大的震动。就在这一刻,普洛斯克特这位优秀士
兵的世界崩溃了。他说,就在那几分钟里,他冷静而肯定地感觉到:“德国的末日来到了。”
    他转身对着威尔肯宁和特恩,很超脱也很简短地说了一句:“这是登陆。你们自己看吧。”接着,他拿起电话打给
第三五二师师部的布洛克少校。
    “布洛克,”普洛斯克特说,“这是登陆。海上至少有10000 艘舰船。”他知道,他的话叫人难以相信。
    “普洛斯克特!镇静一点,别胡说八道!”布洛克驳斥道,“英国人和美国人加在一起也没有这么多舰船。没有人
有这么多舰船!”
    布洛克的怀疑使普洛斯克特反而清醒过来。“如果你不相信的话,”他大喊大叫,“那就亲自上这儿来看一看。真
是不可思议,简直令人难以置信!”
    布洛克静默了一忽儿,问道:“这些船朝哪儿开?”
    普洛斯克特拿着话筒朝地堡了望孔外望了望说:“就朝我这儿。”

进攻日(一)上
    从来没有过这样的黎明。在朦胧、灰暗的晨曦里,伟大的盟军舰队以庄严雄伟、令人生畏的气势,在诺曼底的五个
进攻海滩外围摆开了阵势。海面上布满舰只。从瑟堡半岛的犹他海滩,直到奥恩河口附近的索德海滩,整个海面上舰旗
飞扬,在海风中发出啪啪的声响。天空衬托出巨型战列舰,有威慑力的巡洋舰和轻装甲驱逐舰的轮廓。在它们后面,排
列着矮墩墩的指挥舰,舰船上天线林立。指挥舰后面是装载军队的运输舰队和登陆舰队,它们依旧沉沉地伏在水里。大
批的登陆艇蠢蠢欲动,停在运输指挥舰周围,船上也挤满了喧哗的士兵,一同等待着冲向海滩的信号——他们即将随第
一登陆波次登陆。排列在宽阔海域上的大批舰只人声喧哗,充满活力。巡逻艇在乱哄哄的强击艇群里来回穿梭。发动
机震动着,发出低沉的声音,起锚机呼呼地转动着,吊杆摇摇摆摆地送出一艘又一艘两栖作战艇。吊艇架把攻击艇放入
水中,架上的铁链发出嘎吱嘎吱的声音。面色苍白的士兵挤在登陆艇上,被震得浑身发颤,砰砰地撞在船体的钢板上。
海岸警卫队队员们指挥喧闹的攻击艇列成阵队,扩音器大声宣布着:“排好队形!排好队形!”运输舰上的士兵挤满甲
板,等待着轮流爬下滑溜溜的梯子或爬行网,进入浪花飞溅、准备启动的登陆艇。整个过程当中,所有舰只上的有线
广播都在不断地播放着通知和鼓动的话语:“努力作战冲上陆地,努力作战保护船只,只要还有一口气,努力作战保住
生命。”……“第四师,冲上去,让敌人下地狱!”……“别忘记大红舰只是领舰。”……“美国突击队队员们,各就
各位。”……“铭记敦刻尔克!铭记考文垂!愿上帝保佑你们所有的人。”……“我们宁愿死在亲爱的法兰西沙滩上,
我们决不回头。”……“时刻已到,伙伴们,拿起武器,扛在肩上。你们只有单程车票,这里就是队尾。二十九师,我
们走!”然后就是许多人至今记忆犹新的两项通知:“全体舰船出发”,“我们的天父,您的英名无比神圣”。在拥
挤的甲板上,不少人离开队伍,去向其他舰船上的朋友道别。海员与士兵在船上共同度过了漫长的时光,结下了牢固的
友谊,他们互祝运气好。成百上千的人则详细交换了家庭住址,“以防万一”。第二十九师的技术军士罗伊。史蒂文斯
在拥挤的甲板上从船头找到船尾,希望看一眼他的孪生兄弟。“我终于找到了他,”他说,“他笑了,伸出手来。我说
:”不,咱们还是按原计划在法国的十字路口处握手吧。‘我们道了别,从此我再也没有见到他。“约瑟夫。莱西上尉
是第二和第五突击营的随军牧师,他在英国”利奥波德王子号“军舰上的人群中走来走去,一等兵麦克斯。克尔曼听到
他向等待进攻的人说:”从现在起,我将为你们祈祷。你们今天的所作所为本身也将成为一种祝福。“军舰上,军官
们用他们认为最富有色彩、最令人难忘的语言相互鼓励着,偶尔也有出乎预料的结果。约翰。奥尼尔中校将指挥特种工
兵部队在奥马哈和犹他海滩首批登陆,负责摧毁地雷障碍物,他以为他已经找到了关于这次登陆的谈话的理想结尾,因
此粗声粗气地说:”管它是深水还是地狱,非把那些该死的障碍物排除不可!“附近的一个声音说:”我看那些狗娘养
的也害怕了。“第二十九师的谢尔曼。巴勒斯上尉告诉查尔斯。考索斯上尉,他打算在进军海滩的过程中背诵《丹。麦
格鲁的射猎》。负责率领一个工兵旅在犹他登陆的埃尔齐。穆尔中校却一言不发。他本想背诵一段取自莎士比亚《亨利
五世》中的一个战斗场面的描写,这是另一个关于进攻法国的故事,对眼前的情景再合适不过,可是他只记得开头的那
行诗:”重新踏上这片海滩,亲爱的朋友们“,所以他决定还是不背了。英军第三师的”射击“大王卡。克。金少校将
首批登陆索德海滩,他也打算朗读这出剧中的诗句。他已经认真地把想要朗诵的诗行抄了下来。这些诗行的最后一句诗
是:”凡是度过了今天这一关,能安然无恙/ 回到家的人,每当提到了这一天,/ 就会肃然起立……“
    速度在加快。在美军登陆的海滩不远处,装载着士兵的舰船加入突击舰的行列,围绕着母舰不停地巡弋着。船上的
士兵晕船,浑身湿透,疲惫不堪,即将穿过奥马哈和犹他,率先在诺曼底登陆。上岸的行动已经在运输船上全面展开。
这是一次既复杂又危险的行动。士兵携带的装备太多,几乎无法移动。每个人都有一个橡胶救生管,还有武器、野战
背包、挖掘工具、防毒面具、急救包、水壶、匕首、食物,此外每人还要带上大量的手榴弹、炸药,以及经常是多达250
发的子弹。此外,许多士兵还要携带他们的专门任务所必需的特殊装备。一些士兵估计说,当他们摇摇摆摆地走在甲板
上准备进入小艇的时候,身上的行装起码重达300 磅。这些都是必要的装备,但是在第四步兵师的格登。约翰逊少校眼
里,他的士兵因此而行动“慢得像乌龟”。第二十九师的比尔。威廉斯上尉认为,他的士兵负担过重,“很可能无力作
战”。二等兵鲁道夫。莫泽戈低头向运输舰的船舷下望去,看到强击艇在海涛中令人反胃地上下浮动着,撞击着船体,
便揣测道:如果他和他的装备果真可以进入小艇,“这场战斗就算打胜了一半”。许多士兵,还没等到被敌人击中,
就在从网状的攀援网上向小艇移动时,连人带装备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