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鸟电子书 > 文学名著电子书 > 中国的新革命 作者:凌志军 >

第10部分

中国的新革命 作者:凌志军-第10部分

小说: 中国的新革命 作者:凌志军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谡粽羧丈现薄R欢ㄊ堑背跄嵌斡粲舨坏弥镜木盟闪艘桓鱿Р胖耍杂诤蟊惭焉啤5彼弥盟芽暗娜司尤皇峭踔径保笪镆臁A饺司驼饷醇媪恕M踔径鞘备崭毡弦担0阉峙涞揭患夜笠担幌不墩夥莨ぷ鳎芫习唷U馊猛跹〈笙补谡饽昵崛说纳砩峡吹搅俗约旱蹦甑挠白樱谑茄用撕鹤旨す庹张诺氖乱怠U庹峭踔径胍摹K挥性趺从淘ゾ痛鹩α恕M跹《哉馕恍略惫び幸恢制嫣氐男湃巍K嫠咄踔径梢圆焕瓷习啵梢宰鲎约合不蹲龅娜魏问虑椋部梢圆槐叵蛩惚āM踔径谑敲刻熳暝诒本┐笱锨酵獾囊患湫∥堇锟嗨稼は搿U馕葑邮峭跹∥庀吕吹模」苡中∮制疲鑫郎璞敢裁挥校卮Π滓寐泛秃5泶蠼值墓战牵馕恢萌盟艽幼罱嗬牍鄄旌臀盏缱右惶踅稚系男录际酢�

  如前所述,这一时期中国计算机技术的当务之急,是建造一个成熟的中文操作环境。第一代软件工程师在这个领域的一系列发明,把中关村迅速变成计算机时代的一面旗帜。但是直到90年代初,技术的基本途径仍然是把外来软件程序加以汉化,其作用类似于把一本英文图书翻译成中文。这在法律上本来就留下未经授权的纰漏,又因软件本身的更新速度快捷无比,令人备感头疼。当时这些长于汉化的程序员们,最怕搭载着新鲜功能的英文操作系统突然出现,因为这意味着,他们原来煞费苦心汉化来的旧版软件,又将白费功夫。 

  王志东早就是中关村颇具规模的汉化队伍中的一员。他曾参与制作DOS操作系统的中文版本,也曾把电子一条街上流行的应用软件解密和汉化。在加入王选团队之后的一年里,他关注的是微软公司的视窗。90年代中期视窗95的巨大成功,使得这种图形界面的操作系统最终统治了微机世界。但是在那之前很多年,视窗一直默默耕耘,并非大众手上的消费品。在中关村,谈论视窗是前卫和尖端的表现,只有一批专业人员和计算机发烧友才会对它感兴趣。有一次王志东和王选谈到视窗,两人一致同意这东西早晚有一天会主宰天下。王志东还老实坦白,在他解开的无数软件里,只有视窗让他感到震撼。于是王选开始挑唆这个后辈:你有本事改我的东西,你敢不敢把微软的东西也改了?王志东被这话激起万丈豪情。这是我露一手的好机会,他对刚刚结识的女友说,咱们少见几回面吧。此后他便闭门不出。他的打印机终日作响,不分白天黑夜,把吐出来的程序一层层堆在地上。他满地乱爬,在那纸堆里寻找视窗世界。两个月后他走出小屋,身后一片狼藉,手上拿着视窗1。0的中文版。
  这在当时实在是一件了不起的事情。不过,这个成功无法在市场上应验,甚至连技术上的原创也说不上。就像过去曾经做过的那些事一样,王志东现在做的也无非是把英文变成中文,这在专家们有个术语,叫内核汉化。他并未得到微软授权,所以篡改人家产品本身就牵涉到版权问题。这一点王志东并未想到,事实上当时整个国家都不在意。但是他很快遭遇一个沉重打击。他这里为视窗1。0中文版的得意劲儿还没过去,电子一条街出现了视窗2。0。这等于他几个月的努力全都白费。等他拿出汉化后的视窗2。0,大街上又来了视窗3。0。除了步步紧跟其后,他似乎别无他法。可是公司销售人员对他的永远的马后炮终于不能容忍,把他轰出门来。
  他决心另觅新路。他接连好几个月闭门不出,苦思冥想,毫无进展。有一段时间他几乎绝望。这一夜他倒在床上,睡梦中忽有一道电闪雷鸣划过,把他惊醒。啊!是不是可以这个样子?他大叫一声,跳将起来,打开计算机,写下一个小程序。那是他有生以来最快乐的体验,直到很多年后依然铭记在心。
  灵感!他说,真正的灵感!
  他的想法是,不再篡改视窗的内部程序,只把自己的中文平台从外面挂上去。他把自己的新程序叫做陷阱技术,还说这是他的核心思想。这是什么意思呢?原来他是在视窗程序上切开一个缺口。当信息数据跑到这里时,就会掉下来。而他预先设置的中文平台则会张开双臂拥抱这些数据,把它们转换成中文,然后送回原来的地方,让它们按照既定流程继续运行。他在那天夜里做的全部工作,只是制作这样一个陷阱,或者更形象地说,是一个挂钩。这就是他说的那个小程序,总计不超过60行。  

  他把它拿到视窗3。0上,一举成功。又把它拿到其他版本上,百试百通,甚至还可以兼容各种型号的显示器和打印机。这可真应了计算机软件世界里的那句箴言:最简单的就是最好的。
  他停下来,忽然意识到自己刚刚完成一个伟大创举,激动不已,无法入眠,嘴上振振有词:从来没人做过这种外挂啊!全世界都没有啊!就这样直到东方渐白。

  他是对的。个人计算机的中文平台从此成为一个独立程序,也叫外挂程序。王志东和所有软件工程师,再也不必煞费苦心地篡改人家的程序。他给自己的发明起了个不中不洋的名字,叫BDWin,这是北大二字汉语拼音的字头,加上英文视窗的前半截,所以又叫北大视窗。后来有人借助汉字的谐音,说它也可以叫笨蛋视窗,倒把王志东说笑了。这么叫也对啊。他说,笨蛋都能用,正好说明它最聪明。这跟傻瓜相机是一个道理。 

  他没有申请专利,却跑到女友面前吹嘘一番,说他完成一个翻天覆地的革命,又说没有人比我做得更好。女友名叫刘冰,后来成了他的妻子,为他生了一对龙凤胎,当时她只是北大计算机系的二年级学生,瞪着一对眼睛听来听去,对那陷阱技术将信将疑,但她无保留地相信这个男人。你说是世界第一,她对他说,就是世界第一。王志东于是去找他的老板,告诉他不要再卖那个视窗2?0了,因为已经有了更棒的玩意儿。老板问他有多棒,他说世界第一。这老板正是那个楼滨龙,是个久经商场、老谋深算之人,当然不会像那个涉世未深的女学生一样天真。他把眼睛一眨说:我要是卖你这个东西,那不是打我自己吗?这意思很清楚:一旦王志东的新技术获得成功,那么所有旧式汉化版软件就全都砸锅了。
  新技术总是借助市场力量青云直上,但也常常被市场压着不能成长。两种情形在计算机的世界全都屡见不鲜。当初王选求贤若渴,可现在王志东的发明在他眼皮子底下竟被冷藏。看来王选一门心思都在激光照排系统上,对微机操作系统并不在行。然而陷阱技术一经证实简洁有效,立刻像潮水一样在中关村蔓延开来,接着又向全国扩散。1991年6月8日,福州召开全国第一届视窗技术大会。它本身就是一个预言:视窗势不可挡,要成气候。会议主持者名叫严援朝,我们一定还记得此人是我们国家第一代程序工程师,在长城微机的研发中功业卓著,尤其擅长微机操作系统的汉化。这一回,他带来了自己的中文视窗系统,本以为能够成为会议主角。然而当他看到王志东和他的外挂式中文平台,立即把自己的东西收拾起来,逢人就说,去看看北大的,去看看北大的。这么一来,全中国都知道了,中关村有个王志东。
  今天回头来看,1991年夏天的福州会议在计算机历史上是可以留下一笔的,它标志着中关村第二代软件工程师登上舞台。BDWin现在成了北大新技术公司的招牌产品。那一年剩下的几个月里,楼滨龙把它卖出至少1000套。每套680元,用一张5英寸软磁盘就装下了。
  24岁的王志东现在成了一颗耀眼的明星。然而他既不需要、也不向往公众的欣赏和追捧。他羞于面对记者的访问。他内心深处那种散淡自由的性格发生了作用,他打算急流勇退,见好就收。于是他逃离舆论中心,筹划婚事,把那个一直用信任和仰慕的眼光看着他的女学生娶过来。到了这一年11月,他决定离开北大。王选问他为什么。他直截了当地回答,他对北大把他的发明冷落一年之久耿耿于怀,甚至对王选团队也感到失望。他还特别讨厌公司内部帮派争斗。他就这样转身离开,走之前留下了BDWin的源代码。他打算到新加坡去留学,尽管前程无法预测,但他希望告别过去,轻装前进。有一段时间,他在中关村的朋友们全都感到,他们就要失去这个软件天才。  

  在被人们解释为天才的人身上,总有一种本能,源源不断地流淌出来,甚至就连他自己也不能控制。就在等待新加坡使馆签证的那几个星期,他又写了一个新程序,他把它叫做中文之星。按照他对新婚妻子的解释,是因为闲着没事,写着玩儿的。可是几个月后,全中国的计算机经销商和消费者都不会把它当做一个玩笑。
  如果说BDWin把中国计算机的软件工程师们带上一条新的道路,那么中文之星则是这条路上的一座丰碑,并且成为90年代中期中关村传奇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它是一个真正意义上的中文操作平台,简洁、机敏,而又符合汉字世界的习惯。然而在1992年的这个春天,只有一个人意识到中文之星的价值。他叫贺文,是王志东在北大读书时的朋友。此人学的是政治学,满脸憨厚,工于心计,虽然不懂技术,但却极有商业眼光,善于蛊惑人心。当他在王志东的电脑上看到中文之星时,立刻意识到,这是一个巨大财源。于是他下决心说服王志东放弃出国,留下来和他一同创业。这贺文摆出一副热血青年的样子,展开三寸不烂之舌,一会儿振兴中华,一会儿中国硅谷,一会儿又说中文之星简直就是一棵摇钱树。直到把王志东弄得热血沸腾。两人凑了15万元,注册一家公司叫北京市海淀区新天地信息技术研究所。说是研究所,其实是专门兜售中文之星的。王志东成了公司的总工程师和副总经理,从此再也没有加入出国潮。
  贺文没说错。当计算机的显示屏上悠悠滑出中文之星四个汉字的时候,人人称羡,都说汉字世界的新纪元已经开始。中文之星一炮打响,第一个月就赚进90万元纯利润。贺文把它标价680元一套——与BDWin同价,因为挂在视窗3?0上特别好用,所以买家也不嫌贵。 

  在20世纪90年代前期所有那些中文平台的缔造者中,王志东无疑是最杰出的一位。以他的发明为基础的中文之星,在它最后从市场上消失之前卖出至少1000万套——不是正版的就是盗版的,直到今天还有许多人在使用它。但是王志东却没有从他的发明中获得财富。他的伟大不在于他的财富暴涨,而在于他的技术想像力超越了同时代的所有人。当时人们普遍认为,微软产品的进入将会扫平中国的一切竞争者。在王志东早期的合作者中,有不少人就是因为这个原因,知难而退,就连王志东本人也不认为自己拥有和微软抗衡的力量,所以他那时最强烈的念头就是把自己的公司卖给微软。有证据表明,尽管微软公司还没进入中国大陆,但是他们设在台湾的机构已经注意到中文之星的市场表现。1992年5月,一个叫陈秋潭的台湾人代表微软来到北京,一定要见到王志东才肯罢休。此人是微软视窗中文版的项目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