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鸟电子书 > 文学名著电子书 > 05老子的大智慧 >

第3部分

05老子的大智慧-第3部分

小说: 05老子的大智慧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里的天地之始和万物之母是两个层次。天地之始的“始”是指本源状态;“母”是本源状态已经孕育着要产生极性的世界的那种状态。这种说法是老子用我们熟悉的事物对比的表达。如果咱们把这个内涵形象地用语言描述的话,天地之始的“无名”就相当于父亲,你看后面老子讲到这个问题时,就叫“众甫(父)”;这个“有名”就相当于母亲,母亲怀胎要生孩子的时候,那就是“万物之母”的状态。那没有怀胎时是个啥状态?就是本来的面目。这个本来的面目就是“无名”的状态,你怀胎要生产了,这就是“母”。这里老子描述了宇宙本源的存在,万事万物的演化次序。用交龙文化的话讲,“道”、“常道”、“无名”都是指非极性世界的本源状态,天地万物就是我们的极性世界。“有名”就是非极性态到极性的过渡态。用易理相数来表达的话,“道”就是无极;有名是太极的一种演化态。因为太极是非极性的隐极性态,由“无名”到“有名”是顺着人的极性观念从演化方向来讲的;从回归的角度看,就是由有名到无名。   
  “天地之始,万物之母”是以无名、有名分成两个层次,即“无名”的本源状态和“有名”的分化状态。一个是无极态,一个是太极的演化态,它类似洛书、河图表示的“准极性态”。你看,老子用这么几句话勾绘出来的内容丰富得不得了,一部《道德经》就是一本百科全书。那么这个地方讲的也可以说成是宇宙的演化,因为万事万物生长成亡的变化都是这个规律,老子是讲根本的规律。一切事物都可以套进“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的演化程序。就看你对应到哪一个层次上,对应到哪一个发展变化的过程中,都能够对应上。如大爆炸的宇宙模型是这样;中子脱变为质子和电子是这样;原子电离成离子是这样;宇宙星云产生恒星、星系是这样;男女产生子女亦是这样,极性世界的一切事物都可套进去。   
  “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无名”、“有名”、“可道”、“常道”这些极其深邃的认识是怎么认识的呢?前面是讲本体论,后面是讲认识论,是老子讲怎么认识世界的。“故常无欲以观其妙”,要认识天地之始,万物之母,用一般人具有的五官感觉的反映是无法认识的。老子把人具有的各种感觉功能通称为“欲”,因为人的欲望就是要满足这些感官的生理需求。老子讲的“有欲”,正是我们人的感官反映的认识功能。“无欲”是非感官反映认识的一种认识通道或另一种认识功能。要处于“无欲”的认识状态,才能启动另一套认识系统。要处于一种“常无欲”的状态,才能“观其妙”。“常无欲”的状态也就是咱们以前讲般若时讲的“行深般若波罗密多”的状态,只有处于那么一种状态,你才能“观其妙”。《心经》上讲,行深般若波罗密多时才能照见五蕴皆空,也就是说“常无欲”才能照见五蕴皆空,透悉宇宙万物的本来面目,也才能够看到世界本源的属性和状态。   
  我们再看看“欲”。“欲”是什么呢?中国古代的“欲”是指欲望。那么我们的欲望是啥呢?我们的欲望就是眼睛爱看好看的;耳朵爱听好听的;鼻子爱闻香的;舌头爱吃甜的、好吃的,这就叫欲,佛学上称之为“六根外驰”产生的分别六识。从生理和心理上讲,这个“欲”恰好就是我们五官的反映和处理的一种感受。普通的讲“有欲”,就是用五官的反映产生感受的一种追求心态。但从认识论讲,老子是指感官反映的认识体系。这不是和佛学上讲的六根、六尘、六识是一个道理吗!六根、六尘、六识这就是“有欲”;转识成智就是“无欲”。“无欲”就是不用感官的反映来传递信息,而是内省修证的过程中所开显的清净本然和常住妙明之属性。老子讲“塞其兑,闭其门”、“致虚极,守静笃……,静曰复命,复命曰常,知常曰明”的状态,就是“无欲”的认识状态和处于这个“常无欲”的境界。“常有欲”的状态反映产生的是极性事物的观念,是“有欲”的识念。这种“有欲”认识的识念给你报告的情报信息是极性的信息,从非极性的角度看这种信息是不究竟的,不能认识真实“妙”的本来面目,所以不能用“有欲”的状态来认识,而是要用无欲的状态来认识。   
  如用眼观颜色来对比,任何一种颜色,有“正常”视觉功能的人一看就知道是这种颜色。那么这种颜色是客观真实的存在吗?不是!那是我们这样的“眼睛”处理出来的一种感受。当光刺激了我们的眼球时,眼球传递这种刺激给视锥、视杆细胞,颜色是经它们的分析分别,在大脑的视觉中枢处理刺激(光波)的一种感受。这就是说颜色是我们视觉系统的一种处理感受。视觉系统的不同处理就有不同的颜色感觉。我们的眼睛处理不了紫外线,我们就看不到紫外线,蜜蜂就能看到。色盲的人处理颜色的感受和“正常”人处理颜色的感受就不一样,如果人人都是“色盲”的状态,所谓的正常就成为“色盲”了。那么究竟是“色盲”处理的颜色对,还是“正常”处理的颜色对?都不对!因为都是“有欲”状态所产生的感受。“有欲”的极性认识,认识不了“妙”,认识不了本来究竟的“常道”、“无名”,只能认识“徼”。“徼”是非本质的外在表象,是浅层的现象层次的认识。   
  这就是说,我们的眼睛处理出来的这个东西不一定就是“客观”的真实存在。我们说的这种颜色,蜜蜂处理出来不一定是这个颜色。那么你的眼球能够给你表达反映出真实究竟的“妙”的存在吗?反映不了。反映不了怎么办?老子讲,就要通过“无欲”的认识状态去认识。因为有欲的认识有时候就把我们“哄”了。佛学上就有类似的认识,如这一杯水,佛学上讲,我们人看着是一杯水,鱼看着是空气,天人看着是琉璃,鬼看着是浓血或火。那么究竟是浓血或火对还是空气对?还是水对?究竟哪个对呢?都不对!都是循极性的处理机制所得到的虚假现象,都是各自处理系统处理出来的一种感受,都不正确,都是“徼”的认识,不是“妙”的认识。所以《金刚经》上讲,“凡所有相,皆是虚妄。”一切有为法(亦就是一切“有欲”的认识),如梦如幻,如露如电,都不是真实的。所以不能用“有欲”来观察,要用“无欲”来观察。而且“无欲”还要处于“常无欲”的状态,这种状态犹如佛学上讲的“三昧”、“行深般若波罗蜜多”,再深就到寂照的“寂”了。处于“常无欲”的状态,一观察就把“妙”观察出来了,实际上是现量。“妙”指本来的面目和真实的存在,是指本有的状态和属性,与佛学讲的“清净本然”、“常住妙明”雷同。在“常无欲”的状态中你才能够观察到“常名”、和“无名”、和“常道”。   
  “故无欲”才能“观其妙”,才能把里面的“妙”观察出来。噢!原来这一杯水认为是浓血也不对,空气也不对,琉璃也不对,才知道“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认识的大智慧,才把里面的“妙”找着出来了,才认识了真如实相。不然互相各执一端,我说是水,他说是浓血,那个说是琉璃,究竟哪个说的对?在“有欲”的认识中争论不清楚。因为是有欲的认识,极性层次的认识,你没有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你照不见“五蕴皆空”。当你处于“常无欲”的认识状态的时候,就看到你那个认识状态所对应的层次、状态和境界了。所以,当你达到行深般若波罗蜜多的境界时,才能照见“五蕴皆空”。而其它不同的“有欲”认识状态,则展现出各自对应的“自心现量”或“循业发现”。   
  “常无欲”才能观其“妙”,“常有欲”只能观其“徼”。“徼”是表面的东西,外在的东西,不是内核的东西。“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这里讲的是认识论。人存在着不同的认识通道,我们不只有“有欲”的感官认识,六根的认识,我们还有“无欲”的认识,行深般若的认识,五眼六通的认识。佛学上的六根、六识、六尘相互关系叫六入、十二处、十八界,老子只用“有欲”两个字就概括完了。佛学上讲行深般若的认识以及十八界的内容要讲多少篇,老子用“常有欲,常无欲”几个字就把好多东西都包括了。你看伟大不伟大?!我们的祖先在多少万年来形成的一种思维方式,是不爱罗嗦,越简单越好!这样表达就容易,传播去容易,但困难就是领悟起来不容易。从“道可道”到这一段,老子讲了本体论和认识论,这是总纲。讲清了道是万事万物的本源,引出了人有不同的认识层次和认识通道。   
  老子讲的“常无欲”的认识和唯识学的“转识成智”有类比之处。“有欲”的认识都是识念,都是主客的分别与极性的思维,都是意识(第六识)分别产生出的极性观念。人们对这些观念偏执的很严重,所以就造成我们认识的障碍。我们一生以“有欲”认识的“徼”作为真实存在,被“有欲”的认识时时覆盖着,蒙蔽着,而且死死地卡着我们,无法逾越我们个体和人类整体形成的“有欲”的知障。为什么我们没有老子、释迦牟尼佛的大智慧呢?因为我们只有“常有欲”的认识,故只能“观其徼”,只能认识浅层的东西。只有转识成智了之后,才能认识到“有欲”认识的局限性。《心经》上讲,三世诸佛都是从般若波罗蜜多里出来的,般若是诸佛之母;般若也是指大智慧的认识,也可以说讲的是认识论。   
  “常无欲以观其妙”,这个“妙”就是真实的、究竟的、深邃的、智慧的本来面目。处于“常无欲”的认识状态才能察看到真如实相,才能见到如如不动的本来。佛学上讲的关于宇宙本来面目的许多论述,老子用这个“妙”字就涵盖了。   
  “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哪两者呢?就是指“常无欲”和“常有欲”所认识的“妙”和“徼”。这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常无欲”就是非极性的认识状态;“常有欲”就是我们极性的八识观念,当然也包括我们五官的反映认识。从状态来讲,“常无欲”就是我们的非极性状态;“常有欲”就是我们的极性状态。此两者是同出而异名,都是“道”的状态的体现,都是从宇宙本源(道)里产生出来的属性。“常无欲”的认识状态所认识的“妙”是人的本性本具的智慧存在,佛学上叫般若智慧;“常有欲”的认识状态所认识的“徼”,是八识认识状态的“应所知量”,它是从“常无欲”状态演变而形成的。如把“道”比作镜子,“常无欲”就是平正光洁的镜面,它能如实反应真实情况;“常有欲”则是凸凹不平的镜面,它不能真实的反映存在,而是扭曲的虚妄反映。但从镜子的本体来看,两类镜子都是玻璃镀水银做成的,这就是同出而异名。“常有欲”和“常无欲”两者都是从道的本根上流演出来的。再用水来表示,平静的一池水就是本源状态,给水中扔了个石子之后,波浪起伏。原来平静的水就是“常无欲”的状态,扔了一个石子之后就成了“常有欲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