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射雕同人]穿越射雕之皇帝难当 作者:辰辰小天-第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但北宋前期除刑部尚保留审覆天下大辟案的职权外,三省六部的主要职权都已转移至其他机构,其长官也都只作为寄禄官衔,另派升朝官分别主判,以处理残留细务,三省六部制仍是名存实亡。
元丰改制,以三省取代中书门下为最高行政机构,与枢密院对掌文武大权。除正、副宰相外,门下、中书省分设左、右谏议大夫,左、右司谏,左、右正言掌原谏院所领谏诤弹劾职务,起居郎、起居舍人掌原起居院所领修起居注职务,又分设门下后盛中书后省,为门下省及中书省下属机构,分别以给事中及中书舍人主管,以给事中掌原封驳司的封驳职务,并以封还词头的方式行使封驳权。尚书省下领六部,由各部尚书、侍郎主管,以原审官东、西院,流内铨,三班院所领职务归吏部,以原三司与司农寺所领主要财政职务归户部,以原太常礼院所掌礼仪职务复归礼部,以原审刑院纠察在京刑狱司覆刑狱及三司有关审核会计帐册等职务并归刑部,以原三司有关修造、坑冶等职务归工部,某些次要军务归兵部,并废除枢密院之外的旧有机构,恢复六部下属二十四司。
宋哲宗元祐元年即公元1086年,反变法派执政,改为三省共同议事,奏请取旨,分省治事行下,实际上使三省合一,后习惯上常统称三省。
南宋高宗建炎三年即公元1129年,又实行三省合一,二十四司也时或省并,如建炎三年以礼部兼主客,祠部兼膳部,兵部兼职方,驾部兼库部,比部兼司门,工部兼虞部,屯田兼水部等,还省并若干寺监入六部。
宋孝宗隆兴元年即公元1163年,又进一步省并六部下属诸司,如以司封兼司勋,礼部兼祠部,兵部兼驾部,都官兼比部,工部兼屯田等。
时至今日,苏若沈接手之后,三省六部已经缩水,虽然裁剪了一大批多余官吏,但部下职责混乱不清,国家机器仍运转效率极慢。
苏若沈想到了明朝之时的内阁。只要调控好内阁之中各方势力的比例,紧紧握住大权,这个制度对于急需君主高度集权的苏若沈来说,是相当不错的。在此之下,枢密院与监察院也是要设立的。只不过枢密院只是行使现代法院判决之责,并不拥有调查及抓捕的权利;而监察院只有举报与调查取证之责。
“鉴于诸位爱卿平日的劳累,朕决定重新划分三省六部。”苏若沈目光凌厉起来,“有谁反对?”
大殿之上静默一片。谁敢反对?纯粹找死!
“既然诸位爱卿都十分赞同,朕便顺应尔等之意。”苏若沈一句话,把那些个臣子噎了个半死:我们的意思?我们是不敢反对!
苏若沈款款而谈:“三省改为内阁,内阁总领六部,直接对朕负责。内阁之中有九人,设一首辅,总领内阁,设二次辅,辅助首辅,其余皆为阁老。
“另设枢密院、监察院,枢密院只有审判之责,不具备抓捕、调查之权利;监察院监控全国,有举报、调查之责,五审判、抓捕之权利;再设‘国安’一院,意为‘国家安定’之意,行使抓捕之责。此三院直接对朕负责,不经过内阁。
“六部之中,刑部划归枢密院管辖;其余五部仍在内阁管辖之下。其中工部除原有的工部司、屯田司、虞部司、水部司之外,再设一科技司,主研究创造,具体的朕会单独说。
“其余四部职责不变。但吏部掌管对文官的选举、勋封、考课,需要参考监察院意见。户部掌管天下土地、民众、钱粮、贡赋。礼部掌管国家礼仪、祭祀、贡举。兵部管掌武人武举、地图、车马、兵器、军械;兵部设一参谋部,制定作战计划。
“内阁首辅暂定为礼部尚书刘文清;真德秀担任次辅,兼任户部尚书;魏了翁担任次辅,兼任吏部尚书;叶适担任工部尚书,入内阁;孟宗政担任兵部右侍郎,入内阁;鄂王岳飞后人丘山,恢复本姓‘岳’,承袭鄂王位,令兵部尚书,入内阁。剩下三人,朕自有主张。内阁采取投票制度,其中内阁首辅拥有两票,其余人拥有一票。朕则拥有一票否决权。”
刘文清是苏若沈提拔上去的,为人没有多大能耐,但是对于苏若沈的话却是不敢违背。对于需要中央集权的皇帝来说,这样的首辅可比有能力却与皇帝意见相左的宰相更有用处。
真德秀和魏了翁却是可以胜任尚书之职。内阁之内不能没有一两个经验丰富的老将,次辅之位,二人也是当得。
至于叶适,他在哲学上是永嘉学派的代表,他持唯物主义观点,反对空谈性理,提倡“事功之学”,重视商业,主张提高商人地位,观点与朱熹、陆九渊对立。目前苏若沈可以启用的人选之中,叶适无意是最适合的。
孟宗政的考量,主要来自于孟珙。且内阁之中应该有军方之人,这样才算得上是平衡。
岳山的问题,苏若沈也只不过是借助于岳飞后人的名头而已,至于他本身是否有才能,却也并不重要。给他一个空头王位,以及被架空了的兵部尚书之位,也没什么大不了。
而剩下的三人,却是苏若沈这两年来亲自培养的心腹,将它们安□内阁,即使除刘文清之外的四人全部成了一伙,苏若沈这个皇帝也不会被钳制。毕竟首辅是两票,皇帝虽然只有一票,却拥有一票否决权。所以这看似臣子的权力大了,最终还是皇帝的“一言堂”。
乾纲独断。这才是苏若沈的目的。
政治改革处理完毕,下面就是税务问题了。
四川和江南地区现在是宋朝税收最多之地,而四川乃巴蜀之地,易守难攻,如果不掌握在自己手里,苏若沈可不放心。况且,巴蜀现在也不安分……
这件事情先放一放,等将军权抓牢了,再作打算。
作者有话要说:这一章虽然枯燥,但是费时间又费精力= =有错误我也不管了= =就这样吧,累死了
第十一章 临安军校
接连在朝堂之上颁布数道旨意,苏若沈又下旨增设一“卫圣军”,为天子亲军,由苏若沈亲自担任统帅,统领5万人。
卫圣军采用现代建制,作为一个试点。鉴于这个这个时代的人被局限在这个时代特有的思维之中,苏若沈并没有和他们争辩这种建制的优劣,只是心平气和地让他们睁大了眼睛看着。
卫圣军的训练由苏若沈拟定了现代方案,亲自训练了两个月,效果出奇的好。之后便将卫圣军的训练全部交给了岳山。经过两个多月的观察,苏若沈虽然不懂军事,但是从孟宗政和孟珙的反应之中就可以看出,岳山确实不是草包。至于忠心……
在这个被苏若沈整体洗脑成忠君爱国,并在副将杨昭的继续洗脑下成长得军队,无论如何也不会叛变。
杨昭是苏若沈当初从杨太后手下救出的侍卫之一,忠心没有问题。他被送去和岳山、孟宗政学习兵法,颇有所成。
苏若沈准备让杨昭带一半卫圣军去接管四川,然后重点发展军事建设,将四川变成军事训练基地。
苏若沈将赵与芮送进内阁,打算让其成为自己内政上的帮手。原本的计划是让杨昭进内阁,但是其资历太浅,还是需要出外历练,便将有荣王头衔的赵与芮划进了内阁。
赵与芮对苏若沈有一种盲从,这是苏若沈有意无意间造成的,产生一种神化的个人崇拜。
另外两人,苏若沈打算先将其放入户部和工部担任侍郎,一年左右再调入内阁。
这些事情终于告一段落,苏若沈让监察院监察使遣人去大漠,密切监视蒙古动向。当然,如果可以找到郭靖那是最好的。
历史上,铁木真征服蒙古各部众,被尊称“成吉思汗”是在公元1206年。而直到现在,苏若沈也没有听说过这件事,而且蒙古各部中,铁木真部还不是强大到可以吞并其余诸部。
公元1219年,成吉思汗是否率十五万大军西征花剌子模。苏若沈打算看看,这个世界的发展,和历史相差多大。毕竟《射雕英雄传》他也只是看过电视剧而已,对里面事件的熟悉却是无法与历史相比。
至于金国,苏若沈接手了沂王当年安插在那里的细作。那是一个靠向金国和蒙古走私大宋丝绸、茶叶、陶瓷等奢侈品的商业家族,能于短短十几年事件崛起,是离不开沂王暗中支持的。这个家族一直致力于向金国高层行贿。现在让他们去调查金国六王爷完颜洪烈之子完颜康的信息,相信难度不大。
将两方面的信息整合之后,苏若沈便有了七分把握。
其间,苏若沈下旨,召集各行各业对于发明创造有奇怪想法的匠人,入科技司。科技司司长之职暂缺。其实叶适很适合这个位置,但是也不能总劳烦这位老人。苏若沈想到了秦九韶。但是人家现在也比苏若沈大不了几岁,还没有南宋大数学家的风采。所以,苏若沈只能空着那位置,自己没事就跑去看看。并给科技司的匠人们提出了有关于火枪、火炮的改进想法,要求他们去完成这个任务。
忙完了这些,苏若沈倒是有些清闲了下来。于是他将自己一直以来的想法付诸于行动——建立临安军校,培养中下层军官。此举在当时并不被人理解,但随着时间的推移,临安军校的作用逐渐显露了出来,并成为了大宋军人心目中的圣地。
只是作为临安军校的第一任校长,苏若沈心中是怎么想的呢?咳咳,他当时只是觉得,被叫做“校长”很有意思……
想到就做。
苏若沈将内阁召集了起来,开始了属于他的一言堂时代。
“朕知道,你们对朕的一些决定感到不解。”苏若沈扫视一周,“朕也不需要你们可以理解,时间到了,你们自然会明白朕的苦心。但是现在,朕没有闲工夫解释这些,所以,你们只要听着朕的命令,一丝不苟的去完成,就足够了。”
“在过去的两个多月里,你们做的还算不错,朕的交代都没有落下。”苏若沈眼中露出赞许之色,这让内阁的七位成员面色都有些激动。苏若沈虽然还不到14岁,但是他所散发出来的气势,已经算是一位真正的帝王了。
从普通人成长为帝王需要多长时间?苏若沈说,三年足以。
苏若沈继续道:“朕准备开设一间‘临安军校’,为我大宋培养基层军官,使之都具备一定的军事素养。这样一来,即使主将身死,对于全军也不是太大的打击。”
在座的跟着苏若沈两个多月了,一些词汇还是明白的。
听到此言,岳山眼前一亮,击掌道:“陛下果不愧是我朝的军事天才。如此一来,我军指挥将达到一个前所未有的灵活度。”
孟宗政也道:“将临安军校与卫圣军相结合,相信不会多久,我大宋的军力将上升数个台阶。”
赵与芮对军事不敢兴趣,却在两位当世良将的解释之下,也明白了过来,南京军校的意义,也投了赞成票。
真德秀却是担心:“陛下,如何保证基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