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同人)红楼之林家庶女 作者:徐如笙(起点女生网vip2013-01-25完结)-第6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正文 第八十二章 波澜再起(四)
第二日一早,沈择双眼青黑的来到了莲花胡同,刚对沈姨娘道:“五娘,不好了,二叔走丢了……”便看到沈爱萧背着手从外头走进来,诧异的嘴都合不拢了:“二叔,您怎么在这儿?您知不知道全家人找了您一宿,你可真是,来这儿怎么不说一声?”
沈爱萧很不高兴:“我又不是小孩子,还能走丢?瞎操心。”
沈择却是哭笑不得,赶忙叫人去沈宅报信,沈姨娘便留了沈择吃早饭。
无论是沈姨娘还是黛玉和宛如,都更偏爱江南那边的饮食,因此特意请了江南那边来的厨子,沈择和沈爱萧同是江南人,自然十分喜欢,大家一起吃了早饭,沈择便说请沈爱萧回去:“二婶急了一夜,哭的跟什么似的。”
别看沈爱萧这么大的人了,还跟小孩子似的,死活不肯离开:“我想住哪儿你管不着,要回你自己回去。”
沈择多劝了几句,沈爱萧便发了脾气:“怎么,你还敢当我的家?信不信我抽你。”
沈择便不敢劝了,垂头丧气的回了沈宅。
沈姨娘也是猜不透为何父亲坚持留下,可心里却觉得心酸,也不管不问,径自和郑嬷嬷盘点起林黛玉的嫁妆来,全套的红木家具,堆了整整五间库房,还有金银首饰,将三层高,每层五个抽屉的紫檀木雕五福捧云的的妆奁塞得满满当当。
沈姨娘看了十分满意,瞧着单子上的东西道:“要不是来不及,我真想回苏州一趟,老宅里的好东西更多。”
郑嬷嬷笑道:“姨娘置办成这样,就是太太在也挑不出什么来,大姑娘出嫁了,也不枉太太临终前给您的嘱托。”
沈姨娘想起林黛玉的生母贾敏便叹了口气:“我也是听自己的心罢了。前两日不是有绸缎庄来送时新的料子?都搁在哪儿了?”
郑嬷嬷便叫彤霞和绿云捧了来,细密柔和的质感,复杂精致的花纹,赤橙黄绿青蓝紫,各色都有。
沈姨娘道:“大姑娘不喜欢艳丽的颜色,再多准备些雪青色,碧色,蓝色的来,到时候搁在箱底,上面照旧用大红色的织锦和真紫色的刻丝料子压着。毕竟要图个喜气。”彤霞笑道:“姨娘放心,倒是头一抬嫁妆放些什么好还要请您示下。”
沈姨娘道:“我也正犹豫着呢,有青玉雕的福禄寿三星翁。还有一对上好的红珊瑚,不知道用哪个。”
主仆这边闲话着,沈爱萧却在林黛玉的书房里给林黛玉点评诗词,林黛玉素日里便爱写些词句,定装成册。闲时拿出来翻翻,此时有沈爱萧亲自指点,自然是极好的。
林黛玉兴奋地满脸通红,对沈爱萧越发的尊敬,也越发的亲切,林宛如被迫在旁边旁听。只觉得无聊。
沈爱萧也觉得林黛玉极有天赋,遣词造句,典故信手拈来。立意也极为新颖,往日他在家里觉得亲自教导出来的长孙女沈蔓已经了不得了,可和林黛玉一比,明显就不够瞧了。
林黛玉笑道:“北静王的妹妹水柔立了个诗社,叫拂云社。我们时常说着聚在一起作诗玩笑,若是能得您的指点。那可真是受用不尽了。”
沈爱萧道:“虽是玩笑,可也不乏真才实学的,改日你们做了什么诗尽管拿来给我瞧。”
林黛玉笑道:“您若是不嫌弃,我现在就写帖子给她们,她们肯定高兴。”说着紫鹃早已捧来了几张空白的请帖,沈爱萧瞧着心中一动,看向了几乎要昏昏欲睡的林宛如:“叫宛如来写,我看看她的字如何。”
林黛玉含笑望着林宛如,林宛如被惊醒,听见要她写字,道:“我认得的字不多,还是姐姐来写吧。”
沈爱萧一听,脸就黑了一半,林黛玉却是知道林宛如是在故意气沈爱萧,也不好点破,只得自己提笔写了帖子,沈爱萧却是重重哼了一声,拂袖而去。
林黛玉无奈的看着宛如:“到底是你的外祖父,你这么着可就过分了。”
林宛如觉得无所谓,姨娘受委屈的时候不见他出言相帮,如今倒往上凑,一点意思也没有。
沈爱萧气归气,中午还是留下吃饭,谁知刚撤了桌子,便有丫头来通报:“门口停了好几辆马车,说是来瞧姨娘的。”
沈姨娘心中已经有数了,带着丫头婆子迎了出去,庄氏已经扶着儿媳妇李氏的手下了车,往院子里走,后头跟着板着脸的管氏和满脸不屑的小管氏。
庄氏远远瞧见沈姨娘过来,便笑道:“五娘,你什么时候搬过来的?这院子收拾的可真不错。”
沈姨娘匆匆屈膝行了礼:“大伯母好。”又对李氏道:“大嫂好,原该我去拜见,倒让你们受累跑一趟。”
庄氏呵呵笑着:“我年纪大了,正好出来走走,松快松快,今儿一来是看你,二来也是给黛玉添妆,对了,宛如那丫头呢?元娘夸得跟什么似的,我倒要瞧瞧。”
沈姨娘便扶了庄氏往里走,看也没看管氏一眼,管氏气的心口疼,一甩手把手里的沉香拐杖砸在了地上:“沈五娘,你见了嫡母还不过来磕头拜见?”
庄氏不悦的看着管氏,管氏却目光凶狠瞪着沈姨娘,沈姨娘面无表情道:“我早就和沈家断绝关系了,叫一声大伯母也是看着大姐,只是不知你又是什么人?”
管氏指着沈姨娘,手直抖,小管氏插嘴道:“五娘,做人可不能忘恩负义,你打小没了娘,是母亲抚养你长大,都说生恩不及养恩,这十几年下来,就是一头白眼狼也该喂熟了吧,就为着当年没叫你嫁入江家的事,你就和养了你十几年的人生分了,也太让人寒心了。”
沈姨娘怒极反笑:“我当初和沈家断绝关系,是因为沈家逼死了我舅舅!而不是因为我被所谓的养了十几年的人逼着去做妾!如今和我谈养恩,一个月二两银子的月钱,还要匀出一两来打赏丫头婆子,一年十二套衣裳,却被克扣的只剩八套,连个体面的丫头都不如,一年下来不过是百十两银子,你打发贴身的丫头出嫁,都给了五百两银子的嫁妆,我出嫁的时候你却只给了不到二百两银子,其中陪嫁的布料不是过时的,就是上了年头快发霉的,如今说寒心,该寒心的人是我!”
院子里丫头婆子也不少,此时却寂静的一根针掉下来也听得见,庄氏暗暗摇头,沈姨娘深吸一口气,敛了怒色,搀住了庄氏:“大伯母,咱们进去说话,说起来大姑娘的嫁妆虽然准备的七七八八,可我毕竟没有经验,还要您给瞧瞧,要不要添减些什么……”
管氏脸上青白交加,小管氏也是讪讪的,身后跟着的女儿沈蔓也是满面通红,只觉得丢脸,三个人并跟着的丫头站在院子里不知所措的时候,陈瑞文赶过来了。
他听说管氏来了莲花胡同,便怕宛如受委屈,急急赶了来,小管氏一见陈瑞文便眼睛发亮,暗暗推了沈蔓一把,沈蔓又是羞又是气,只得强自按捺下去,稳住身形,匆匆福了福:“表哥怎么来了这里。”
陈瑞文眼睛也没抬,径自问院子里侍立的婆子:“宛如呢?”
那婆子脸上立马笑成了一朵花,道:“姑娘正在院子里歇着呢,不过这会子说不定正陪着姨娘和沈太太看大姑娘的嫁妆呢。”
陈瑞文本想不理会管氏,可想想还是不妥,道:“老太太,您也去瞧瞧吧,虽是四月了,可站在这院子里不免风大,您进去坐吧。”
管氏哼了一声,扶着小管氏进了正堂坐下,沈蔓匆匆跟在后头,偷偷拿眼睛瞄陈瑞文,俏脸通红,陈瑞文却目不斜视,侧脸越发的英俊和凛然,一直到了东跨院,看到林宛如,眼底这才浮现了一层笑意:“宛如,你做什么呢?”
林宛如正指挥丫头从库房搬了轻巧些的妆奁给庄氏瞧,一回头便看到了陈瑞文,笑了起来:“表哥来了。”
等看清陈瑞文身后的人,眼里浮现了一抹疑惑之色。
那老太太也是快知天命的年纪了,头上却戴着金簪银钗,打扮的十分华丽,穿着墨绿色的团花褙子,板着脸,显得有些凶狠。
旁边服侍着的是个穿着秋香色褙子的妇人,容貌和老太太有几分相似,也是穿金戴银,满身富贵。
倒是那妇人身后站着的年轻姑娘,十六七岁的年纪,五官精巧,容貌秀丽,穿着打扮也十分秀气文雅,气质高贵,一看便知是个大家闺秀。
林宛如隐隐约约猜到这可能便是管氏,小管氏和沈家大姑娘沈蔓了,心里有几分不悦,故意道:“这是哪家的太太小姐?我怎么没见过,表哥可认识?”
陈瑞文站到了林宛如旁边,低头微笑:“是沈家的二太太,三奶奶和大姑娘。”
林宛如转身道:“什么太太奶奶的,我不认得,既是你带来的,你就负责把人带走,下次再带些不三不四的人来,我就不叫人放你进来了。”
正文 第八十三章 波澜再起(五)
小管氏暗暗咬牙,看向了婆婆,原以为会勃然大怒的婆婆,此时脸上却浮现起恍惚的神色。
管氏是被林宛如吓住了,那容貌,分明是早早去了的婆婆曾氏,她因为自小丧母,父亲觉得亏欠,十分纵容,除了婆婆曾氏,她就没怕过谁。
按说曾氏那样的温柔人物,也不懂什么为难儿媳妇的手段,可自己却莫名的觉得害怕,从简陋的屋舍到雕梁画栋的沈宅,这一切的锦衣玉食都是曾氏给予的,她聘娶了自己为儿媳妇,自己才能嫁入沈家,没有曾氏,她还是金陵乡下的野丫头一个……
林宛如转身进了屋,陈瑞文赶忙跟了上去,不再理会呆滞的管氏,屋里庄氏正在瞧妆奁里珠宝灿烂的各色首饰,笑道:“款式也都极为新颖,这两三年都不会过时,还有几件压箱底的积年的旧物,你这样安排很好,不过,我怎么瞧着翡翠的首饰居多,宝石的少些?”
沈姨娘笑道:“大姑娘喜欢翡翠,觉得宝石太过艳丽,只不过是照规矩打了四样,旁的就不肯再要了。”
庄氏道:“喜欢是一回事,要不要准备又是一回事,依我看,准备一套红宝石的头面,一套祖母绿的头面,黛玉年轻,再打些镶青金石,芙蓉石,石榴石的钗环也就够了,还有这赤金的龙凤镯子,四对也不够,起码要准备十二对,花样不重要,自己或是戴,或是出门做客打赏人,都是极便宜的,还不会失礼。”
沈姨娘赶忙命彤霞拿笔记下来,照着去置办,又有些担忧:“这时间只怕来不及。”
庄氏笑着叫丫头拿出了一个小匣子。打开一看,里面是一整套赤金镶红宝石的头面,十分绚烂,庄氏笑道:“这是我早就准备好的,单等着黛玉出嫁时送来的添妆,你拿去写在嫁妆单子上去。”
沈姨娘没想到庄氏出手这么大方,即便黛玉是林家嫡长女,这添妆也有些贵重了,不由得有些不知所措,庄氏却拉着沈姨娘的手叹气起来:“五娘。你尽管收下,这是沈家欠你的,等宛如出嫁。我又另外准备了礼物,也不知能不能亲自来喝喜酒。”
沈姨娘没说话,眼泪却落了下来。
院子里,管氏瞪着沈爱萧,恨不能扑上去好好地闹一场。最好闹得左邻右舍都知道,叫沈五娘无法立足,可当着陈瑞文,她的气却得硬生生的憋下去,恨恨的看着沈爱萧:“你怎么不死在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