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谁在不高兴-第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图书出版业
今年4月,书商推出一本叫做《中国不高兴》的书,就属于此类。虽然此书内容不值一提,但是就其商业操作和迎合愤青市场来看,无疑是空前成功的。坦白说,今天的我已经不可能对这样的书看得下去。不过,《中国不高兴》的作者之一在1996年写的《中国可以说不》,我倒是看了的,且深受其害。
当年我还在读高中,我怀着极大的热情去读这本书,因为书很贵买不起,我每天抽时间到书店站着把书读完,每读一次就感到血液沸腾,深感“美帝国主义忘我之心不死”,但其腐朽和贪婪已经为其挖好了坟墓,我充满幻想地憧憬21世纪就要成为中国人的世纪,“敌人一天天烂下去,我们一天天好起来”。《中国可以说不》这种愤青指向型的产品,主要具备两种商品效用,一是让愤青发泄愤怒,书中会大骂或者大肆批判愤青眼中的敌人(如美帝国主义、日本鬼子),也会大骂愤青眼中的汉奸,这些都很解恨;二是为愤青提供意淫的机会,书中为愤青勾画出一幕幕强盛大国的画面,仿佛中国人做世界大佬的日子就在眼前,明天就可以有怨报怨有仇报仇,横行世界为所欲为。读罢此书,愤青像吃了*一般浮想联翩,夜不能寐。 txt小说上传分享
愤青是一个大市场(2)
《中国可以说不》让书商和几位作者收获了那时常人难以想象的暴利,这本书当时卖出了300万册,据知情者透露,这个数据可能是有所隐瞒,真正的销量恐怕在700万册以上。这本书是当年全国上下大街小巷热血愤青热议的话题,那时候还没有普及网络,否则网上也会吵翻天。300万册,每册定价是198元,天文数字的利润。这本书积极意义几乎没有,但从经济学角度看,可爱的愤青们又为中国增加了几名百万富翁,这本书的直接效果就是加大了中国的基尼系数(尽管很微小),加剧了贫富分化。今年的《中国不高兴》据说也卖了近50万册,可以理解,愤青也是经济人。从《中国可以说不》的300万到《中国不高兴》的50万,边际效用递减,发泄和意淫的满足程度肯定比不上最初的《中国可以说不》那么激烈。
从《中国可以说不》开始,中国书商每年都会有类似的书面世,《中国可以说不》的作者也自我跟风推出过一本《中国还是可以说不》的书,相当滑稽。这些图书有大卖的,也有小卖的,无论如何,愤青都是埋单的主体。在商品经济中愤青的工具性已经一目了然,他们无时无刻不是奸商赚钱的工具。当奸商和无良作者们数钱数到手软,天天花天酒地的时候,狂热叫嚣而又贫穷的愤青们面对质问往往会说,我们心甘情愿付出。为了精神亢奋,他们已经失去了正常人的理性——他们有异化的理性,追求意淫亢奋效用最大化。
网游业
有一段时间打开中华网的军事首页,你可以在头版头条看到一行醒目的大字:“抗战:大刀向鬼子头上砍去,抗战需要你!”下面一行则写着:“中国最好玩的军事网游,来玩就送1000元”。很显然,这是中华网为愤青量身定做的一款游戏,中华网军事频道号称中国最大的军事网站,也是中国最大的网络愤青聚集地。
我们来看看该款游戏的介绍:
《抗日 online 》正是以八年抗战为历史背景,游戏反映了中国人民在面临国土沦陷、家园破碎的情况下为了保卫家园、抗击侵略者而与敌人进行的艰苦卓绝的斗争。从卢沟桥事变开始的各战场的会战、政治事件,直至抗战胜利,贯穿多个抗战重大事件,让玩家亲身参与战场战斗,感受弥漫的抗日硝烟,消灭入侵之敌。玩家扮演的是身处抗日时期的一位普通老百姓,不堪日军的暴行,寻求摸索抗日之路,可以参加正面战场抗日,也可以和其他玩家建立抗日根据地,组织抗日游击队,在敌后打击敌人。甚至可以把简单的战术行动运用到游戏中,比如说埋伏、突袭、穿插包围等等。通过游戏正确的引导青少年玩家深刻的了解到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的重大意义。
开发商竟然说游戏是为了“正确的引导青少年玩家深刻的了解到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的重大意义”,真是滑稽!明明是一款商业化游戏,明摆着是要赚取愤青的钱,何必那么道貌岸然呢?愤青们最痛恨的自然是日本鬼子,抗战杀鬼子的网络游戏对他们而言有强大的诱惑力。该游戏是免费供玩家使用,但是如果要购买道具或者拥有某些特殊功能,就需要付费。虽然可以免费玩,但是很多愤青仍然忍不住要购买道具,于是开发商财源滚滚。滑稽的是,所谓的抗战游戏里面全是中国愤青自己在互相打骂,“爱国游戏”如此席卷愤青的钱财,实在让人看了不忍。 电子书 分享网站
愤青是一个大市场(3)
网站
前面提到的中华网是中国最大的愤青聚集地,不但抗战游戏是为愤青量身定做的,这整个网站也是专为看中爱国愤青的钱财而建立的。中国国内有各种各样的针对各类愤青而建立的专门化的网站,例如,中华网是爱国愤青专业化网站,毛泽东旗帜网是毛愤网站,乌有之乡是“毛愤”和“民愤”兼而有之,此外还有很多左愤原教旨主义网站。相对而言,毛愤网站是比较高尚的,至少不是以赢利为目的,他们聚集在一起的很多学者和网友,有一部分是真正有信念的人(不论其信念对或错)。
除了中华网之外,国内还有另一个利用民族主义愤青牟利的网站铁血网,这是一个纯军事网站。铁血论坛提供了愤青意淫和发泄的绝佳场地。除了论坛,铁血网还有影视、小说等等,大部分都是民族主义论调、做世界老大千秋大梦的内容,愤青们得到极大满足。与中华网军事频道的“中国最大的军事网站”的名头不同,铁血网是“原创第一军事门户网”,大概是说这里的文章、小说等都是各路愤青原创的,能把意淫的原创小说在这里推广,愤青们更加过瘾。打开铁血网首页,可以看到广告满目,铁血网收入的广告费应当是天文数字。此外铁血网自己还销售各种军事用品,生意大大的好。而这一切,都是建立在民族主义愤青的情感需求之上的,没有为数众多的愤青聚集,就不会有铁血网的收入。
除了专门化的愤青网站,国内以赢利为目的的各大门户网站面对巨大的愤青市场,也经常做出针对性的炒作。炒作通常分为两类,一类是迎合愤青,在首页上刊登一些让愤青发泄和意淫的文章;一类是逆着愤青,吸引愤青过来破口大骂。两类炒作,目标是一致的,就是利用庞大的愤青群体扩大网站的关注度和热度,无论是迎合愤青的文章还是“卖国汉奸论调”的文章都会被愤青疯狂转载,免费为网站增加知名度和流量。
以某知名门户网站为例,2008年是愤青集体亢奋的一年,该知名门户网站一方面在首页推荐了大量民族主义的博文,另一方面也大量推荐被愤青骂为汉奸的博文,比如香港科技大学教授丁学良的博客有三篇关于理*国的文章,都被有意推荐到了首页,引来无数愤青破口大骂。在必要的时候,还组织正反两方的名人到网站进行PK,比如,在愤青疯狂抵制家乐福的时候,知名门户网站邀请了著名愤青李某和北京大学教授郑也夫进行辩论,从当时新浪网的统计看,李愤青获得了压倒性的投票支持。愤青支持愤青,没什么稀奇,而愤青大多数热衷于在网上折腾,投票数量自然多。
此外,愤青和民族主义也一度成为各大网站之间商业竞争的工具。在互联网上有一个流传甚广的流言,说新浪网的英文sina是*的意思,并且说新浪网是日资企业。之后,无论新浪怎么辟谣,始终没法让所有人都信服,至今痛恨新浪网的愤青也不在少数。这种流言的始作俑者是谁,我们不得而知,但是如果做一个假设,新浪的对手发布这样的消息,显然能给新浪沉重一击,因为愤青无法相信sina与中国的蔑称“*”只是巧合,任凭新浪怎么解释也没用。
品牌塑造
有些品牌的创立,直接立足爱国愤青的情感,比如中国著名电子行业品牌“爱国者”。爱国者今年的广告语是:2009年起,我们都是爱国者。爱国者岂止2009年才是爱国者,从创立开始,打的就是爱国牌,拿出一副自主品牌与日韩一争高低的架势,愤青很受用。爱国者(AIGO)是一家学生创业型的公司,是1993年创立于北京中关村的所谓高新技术企业。爱国者品牌的最著名的推广语是:“他将成为一个在任何时候都让国人骄傲的名字。”够了,这一句就足够让爱国愤青们心潮澎湃了。时至今日,爱国者已经成功了。在愤青无处不在的中国,爱国者不成功都难。在中国,连三鹿这样的民族品牌都屹立了那么多年,爱国愤青连劣质或者有毒国货都可以无条件支持,更不用说质量上还过得去的爱国者了。txt电子书分享平台
愤青是一个大市场(4)
台湾的“统一”品牌。“统一”创立之时并非瞄准大陆的愤青,它创立于1967年,那时大陆还没有改革开放。“统一”商标翅膀三条斜线与延续向左上扬的身躯,代表“三好一公道”的品牌精神:质量好、信用好、服务好、价格公道。“统一”本身并不是指大陆两岸的统一。但是品牌的创办者做梦也不会想到,有朝一日他们进入大陆市场,这两个字意味着多大的商业价值。1990年代初统一企业进入大陆市场开始,大肆在中央电视台投放广告,画面上出现“统一”两个特大字,给人以极其深刻的印象。不明就里、不加深究的愤青们都误以为这是一家支持祖国统一的爱国台湾企业,立刻产生莫名好感,统一企业的食品王国在大陆迅速开辟疆土,时至今日,统一企业已经主要寄生于大陆市场了,它的产品主要就靠大陆市场销售,例如统一冰红茶自1995年6月在大陆上市,至2003年即已成红茶品类领先品牌,统一的方便面、绿茶等等也在大陆占据了相当大的份额。
事实上,愤青这个大市场已经被奸猾的商人们广泛开拓,不但有国内的商人,也有海外的商人,比如前面提到的好莱坞打造李小龙的例子。其实早在毛泽东时代,就有国外商人利用愤青来赚钱。“*”时期,那些企图把商品卖到中国的商人都掌握着如下诀窍:
你在广州下飞机前要检查一下胸前是否佩戴了毛的像章以及公文包中是否装上毛的语录(像章和语录可以向中国使馆索要,他们会乐于向你提供的)。你去旅馆后争取尽快约见广交会的负责人或者你的贸易伙伴,但不要马上谈生意,也不必约他吃饭,而是最好表示你想要观看一次样板戏,说你对《红灯记》等戏仰慕已久,希望这次来中国能有机会实现这一夙愿。这样既通报了你已经抵达,同时又表示了你政治上的友好态度,会使对方一开始就对你留下一个极好的印象。第三天,如果有可能的话,你最好上街去买一套中山装(此点如果你实在感到别扭,也可不办),另外你在同对方交谈或接触时要很自然地显露出你读过毛的语录(在你拿文件时也可“无意地”亮一下你公文包中所装的那本语录)。最后当交易谈得差不多时,你要赶在决定之前,特别是在协议签字前夕,寻找机会再次向对方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