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文精选-第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六尺之卒,荷戈胜甲,力彀五石之弩、弯二石之弓者数百万,惟上制而令之,
不可谓乏兵。中外之官居职者数千员,官三班吏部常积者又数百,三岁一诏
布衣,而应诏者万余人,试礼部者七八千,惟上之择,不可谓乏贤。民不见
兵革者几四十年矣,外振兵武,攘夷狄,内修法度,兴德化,惟上之所为,
不可谓无暇。以天子之慈圣仁俭,得一二明智乏臣相与而谋之,天下积聚,
可如文、景之富;制礼作乐,可如成周之盛;奋发威烈,以耀名誉,可如汉
武帝、唐太宗之显赫;论道德,可兴尧、舜之治。然而财不足用于上而下已
弊,兵不足威于外而敢骄于内,制度不可为万世法而日益丛杂,一切苟且,
不异五代之时,此甚可叹也。是所谓居得致之位,当可致之时,又有能致之
资,然谁惮而久不为乎!
… 页面 7…
纵囚论
信义行于君子,而刑戮施于小人。刑入于死者,乃罪大恶极,此又小人
之尤甚者也。宁以义死,不苟幸生,而视死如归,此又君子之尤难者也。方
唐太宗之六年,录大辟囚三百余人,纵使还家,约其自归以就死。是以君子
之难能,期小人之尤者以必能也。其囚及期,而卒自归无后者,是君子之所
难,而小人之所易也。此岂近于人情哉?
或曰:“罪大恶极,诚小人矣。及施恩德以临之,可使变而为君子。盖
因德入人之深,而移人之速,有如是者矣。”曰:太宗之为此,所以求此名
也。然安知夫纵之去也,不意其必来以冀免,所以纵之乎?又安知夫被纵而
去也,不意其自归而必获免,所以复来乎?夫意其必来而纵之,是上贼下之
情也;意其必免而复来,是下贼上之心也。吾见上下交相贼以成此名也,乌
有所谓施恩德与知信义者哉?不然,太宗施德于天下,于兹六年矣,不能使
小人不为极恶大罪,而一日之恩,能使视死如归而存信义,此又不通之论也。
然财何为而可?曰:纵而来归,杀之无赦;而又纵之,而又来,则可知
为恩德之致尔。然此必无之事也。若夫纵而来归而赦之,可偶一为之尔。若
屡为之,则杀人者皆不死,是可为天下之常法乎?不可为常者,其圣人之法
乎?是以尧舜三王之治,必本于人情,不立异以为高,不逆情以干誉。
… 页面 8…
贾谊不至公卿论
论曰:汉兴本恭俭,革弊末,移风俗之厚者,以孝文为称首;议礼乐,
兴制度,切当世之务者,惟贾生为美谈。天子方忻然说之,倚以为用,而卒
遭周勃、东阳之毁,以谓儒学之生纷乱诸事,由是斥去,竟以忧死。班史赞
之,以“谊天年早终,虽不至公卿,未为不遇”。
予切惑之,尝试论之曰:孝文之兴,汉三世矣。孤秦之弊未救,诸吕之
危继作;南北兴两军之诛,京师新蹀血之变。而文帝由代邸嗣汉位,天下初
定,人心未集,方且破觚斫雕,衣绨履革,务率敦朴,推行恭俭。故改作之
议谦于未遑,制度之风阙然不讲者,二十馀年矣。而谊因痛哭以悯世,太息
而著论。况是时方隅未宁,表里未辑,匈奴桀黠,朝那、上郡,萧然苦兵;
侯王僭拟,淮南、济北,继以见戳。谊指陈当世之宜,规画亿载之策,愿试
属国以系单于之颈,请分诸子以弱侯王之势。上徒善其言而不克用。
又若鉴秦俗之薄恶,指汉风之奢侈,叹屋壁之被帝服,愤优倡之为后饰。
请设庠序,述宗周之长久;深戒刑罚,明孤秦之速亡。譬人主之如堂,所以
优臣子之礼;置天下于大器,所以见安危之几。诸所以日不可胜,而文帝卒
能拱默化理、推行恭俭、缓除刑罚、善养臣下者,谊之所言,略施行矣。故
天下以谓可任公卿,而刘向亦称远过伊、管。然卒以不用者,得非孝文之初
立日浅,而宿将老臣方握其事,或艾旗斩级矢石之勇,或鼓刀贩缯贾竖之人,
朴而少文,昧于大体,相与非斥,至于谪去。则谊之不遇,可胜叹哉!
且以谊之所陈,孝文略施其术,犹能比德于成康。况用于朝廷之间,坐
于廊庙之上,则举大汉之风,登三皇之首,犹决壅稗坠耳。奈何俯抑佐王之
略,远致诸侯之间。故谊过长沙作赋以吊汩罗,而太史公传于屈原之后,明
其若屈原之忠而遭弃逐也。而班固不讥文帝之远贤,痛贾生之不用,但谓其
天年早终。且谊以失志忧伤而横夭,岂曰天年乎?则固之善志,逮与《春秋》
褒贬万一矣。谨论。
… 页面 9…
资政殿学土户部侍郎文正范公神道碑铭
皇祐四年五月甲子,资政殿学士尚书户部侍郎汝南文正公薨于徐州。以
其年十有二月壬申,葬于河南尹樊里之万安山下。公讳仲淹,字希文。五代
之际,世家苏州,事吴越。太宗皇帝时,呈越献其地,公之皇考,从钱俶朝
京师,后为武宁军掌书记以卒。公生二岁而孤,母夫人贫无依,再适长山朱
氏。既长,知其世家,感泣,去之南都,入学舍,扫一室,昼夜讲诵。其起
居饮食人所不堪,而公自刻益苦。居五年,大通六经之旨,为文章论说,必
本于仁义。祥符八年,举进士,礼部选第一,遂中乙科,为广德军司理参军,
始归迎其母以养。及公既贵,天子赠公曾祖苏州粮料判官讳梦龄为太保,祖
秘书监讳赞时为太傅,考讳墉为太师,妣谢氏为吴国夫人。
公少有大节,于富贵贫贱,毁誉欢戚,不一动其心,而慨然有志于天下。
常自诵曰:士当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也。其事上遇人,一以自
信,不择利害为趋舍。其所有为,必尽其方。曰:“为之自我者当如是,其
成与否,有不在我者,虽圣贤不能必,吾岂苟哉。”
天圣中,晏丞相荐公文学,以大理寺丞为秘阁校理,以言事忤章献太后
旨,通判河中府。久之,上记其忠,召拜右司谏。当太后临朝听政事,以至
日大会前殿,上将率百官为寿,有司已具,公上疏言天子无北面,且开后世
弱人主以强母后之渐,其事遂已。又上书请还政天子,不报。及太后崩,言
事者希旨,多求太后时事,欲浑治之。公独以谓太后受托先帝,保佑圣躬,
始终十年,未见过失,宜掩其小故,以全大德。初,太后有遗命,立杨太妃
代为太后。公谏曰:太后,母号也,自古无代立者。由是罢其册命。是岁大
旱蝗,奉使安抚东南。使还,会郭皇后废,率谏官御史伏阁争,不能得,贬
知睦州,又徙苏州。岁余,即拜礼部员外郎,天章阁待制,召还。益论时政
阙失,而大臣权幸多忌恶之。居数月,以公知开封府。开封素号难治,公治
有声,事日益简。暇则益取古今治乱安危,为上开说,又为百官图以献,曰:
任人各以其材而百职修,尧、舜之治,不过此也。因指具迁进迟速序,曰:
如此而可以为公,可以为私,亦不可以不察。由是吕丞相怒,至交论上前,
公求对辨,语切,坐落职,知饶州。明年,吕公亦罢,公徙润州,又徙越州。
而赵元昊反河西,上复召相吕公。乃以公为陕西经略安抚副使,迁龙图
阁直学士。是时新失大将,延州危。公请自守鄜延捍贼,乃知延州。元昊遣
人遗书以求和,公以谓无事请和难信,且书有僭号,不可以闻,乃自为书,
告以逆顺成败之说,甚辩。坐擅复书,夺一官,知耀州。未逾月,徙知庆州。
既而四路置帅,以公为环庆路经略安抚招讨使,兵马都部署。累迁谏议大夫,
枢密直学士。
公为将,务持重,不急近功小利。于延州,筑青涧城,垦管田,复承平、
永平废寨,熟羌归业者数万户。于庆州,城大顺以据要害,夺贼地而耕之,
又城细腰胡芦,于是明珠、灭臧等大族,皆去贼为中国用。自边制久隳,至
兵与将常不相识。公始分延州兵为六将,训练齐整,诸路皆用以为法。公之
所在,贼不敢犯。人或疑公见敌应变为如何,至其城大顺也,一旦引兵出,
诸将不知所向。军至柔远,始号令告其地处,使往筑城。至于版筑之用,大
小毕具,而军中初不知。贼以骑三万来争,公戒诸将,战而贼走,追勿过河。
已而贼果走,追者不渡,而河外果有伏。贼失计,乃引去。于是诸将皆服公
为不可及。公待将吏,必使畏法而爱己,所得赐赉,皆以上意分赐诺将,使
… 0…
自为谢。诸蕃质子,纵其出入,无一人逃者。蕃酋来见,召之卧内,屏人彻
卫,与语不疑。公居三岁,土勇边实,恩信大洽,乃决策谋取横山,复灵武,
而元昊数遣使称臣请和,上亦召公归矣。初,西人籍为乡兵者十万,既而黥
以为军。惟公所部,但刺其手,公去兵罢,独得复为民。其于两路,既得熟
羌为用,使以守边,因徒屯兵,就食内地,而纾西人馈輓之劳。其所设施,
去而人德之,与守其法不敢变者,至今尤多。
自公坐吕公贬,群士大夫各持二公曲直,吕公患之,凡直公者,皆指为
党,或坐竄逐。及吕公复相,公亦再起被用,于是二公欢然相约,戮力平贼。
天下之士,皆以此多二公。然朋党之论,遂起而不能止。上既贤公可大用,
故卒置群议而用之。
庆历三年春,召为枢密副使,五让,不许,乃就道。既至数月,以为参
知政事。每进见,必以太平责之。公叹曰:“上之用我者至矣,然事有先后,
而革弊于久安,非朝夕可也。”既而上再赐手诏,趣使条天下。又开天章阁,
召见赐坐,授以纸笔,使疏于前。公惶恐避席,始退而条列时所宜先者十数
事上之。其诏天下兴学取士,先德行不专文辞,革磨勘例迁,以别能否,减
任子之数,而除滥官。用农桑考课守宰等,事方施行,而磨勘任子之法,侥
幸之人皆不便,因相与誊口,而嫉公者,亦幸外有言,喜为之佐佑。会边奏
有警,公即请行,乃以公为河东陕西宣抚使。至则上书愿复守边,即拜资政
殿学士,知邠州,兼陕西四路安抚使。其知政事,才一岁而罢,有司悉秦罢
公前所施行而复其故。言者遂以危事中之,赖上察其忠,不听。
是时夏人已称臣,公因以疾请郑州。守郑三岁,求知杭州,又徙青州。
公益病,又求知颍州,肩舁至徐,遂不起。享年六十有四。方公之病,上赐
■存问,既薨,辍朝一日。以其遗表无所请,使就问其家所欲,赠以兵部尚
书,所以哀恤之甚厚。
公为人,外和内刚,乐善汎爱。丧其母时尚贫,终身非宾客,食不重肉。
临财好施,意豁如也。及退而视其私,妻子仅给衣食。其为政所至,民多立
祠画像,其行已临事,自山林处士,里闾田野之人,外至夷狄,莫不知其名
字,而乐道其事者甚众。及其世次官爵,志于墓,谱于家,藏于有司者,皆
不论著。著其系天下国家之大者,亦公之志也欤!铭曰:
范于吴越,世实陪臣。俶纳山川,及其士民。范始来北,中闲
几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