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诗选-第7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十五'“昨来”,近来。“补卫士”,姓名补进了禁军的缺额。“筒竹布”,筒中布与竹布。
筒中布又名黄润,是蜀中所产的一种细布。竹布是岭南名产 (见《唐书·地理志》)。“筒”,也可
能是一筒的意思。左思 《蜀都赋》云“黄润比筒”,“比筒”即每筒。近代丝绸有用锡筒装的,或许
古代对于布帛亦有筒装的办法。这两句写计吏自谓补卫士只用了一些布做代价,说明卫士的位置可用
贿赂得来。下文预言二三年后就要去做宫,正因为他估计买个官做,价码也不会很高。
客有为余话登天坛遇雨之状因以赋之'一'
'二'
清晨登天坛,半路逢阴晦。疾行穿雨过,却立视云背 。白日照其上,风雷
… 页面 57…
'三' '四'
走于内。■■雪海翻,槎牙玉山碎 。蛟龙露鬐鬣,神鬼含变态 。万状
'五' '六' '七'
互生灭,百音以繁会 。俯观群动静 ,始觉天宇大 。山顶自晶明,人
'八' '九'
间已滂霈 。豁然重昏敛,涣若春冰溃 。反照入松门,瀑流飞缟带。遥
'十' '十一'
光泛物色,馀韵吟天籁 。洞府撞仙钟,村墟起夕雹 。却见山下侣,
已如迷世代。问我何处来,我来云雨外。
'一'“天坛”,山名,在今河南省济源县,即王屋山绝顶。相传这里是古轩辕氏祈天之所,所
以叫天坛山。
'二'这两句言疾行上山,穿过雨云,然后转身立定从上而下地看云。
'三'这两句写云的翻涌。“■■(音晃漾)”,波涛动荡貌。“槎牙”,即“磋砑”,互相磨
擦貌。
'四'这两句写云的形状奇异多变。“鬐鬣(音耆猎)”,指蛟龙的脊。
'五'这两句总括写云雨的形状和声音,与上文“风雷走于内”句相应。
'六'这句说高处望下去,一切动的东西似乎都静止了。
'七'“天宇”,天空。
'八'这两句说山上晴明,山下雨住。“晶明”,晴朗貌。“滂霈”,或作“滂沛”,雨盛貌。
“已”,止。
'九'这两句说阴云收敛、消散,“豁”,开敞。“涣”,流散。
'十'这两句承上两句。 “遥光”,指雨后湿润物受夕阳照射的反光。“泛物色”,浮在众物之
上。“馀韵”,指瀑声说。“天籁”,出于天然的音响。
'十一'“洞府”,本指神仙的住处,这里借指山寺,“霭”,气氛。
秋日送客至潜水驿
'一' '二'
候吏立沙际 ,田家连竹溪。枫林社日鼓 ,茅屋午时鸡。鹊噪晚禾地,
蝶飞秋草畦。驿楼宫树近,疲马再三嘶。
'一'“候吏”,指驿站的管理人。“沙际”,水边。
'二'“社日”,祭社神的日子。祭社神分春秋两次,这里指秋社。
元和十年自朗州召至京戏赠看花诸君子'一'
'二'
紫陌红尘拂面来,无人不道看花回。玄都观里桃千树,尽是刘郎去后栽 。
'一'“元和”,唐宪宗年号。“十年”,《全唐诗》作“十一年”,是传写之误,今依《刘梦
得文集》改正。据《旧唐书·刘禹锡传》,禹锡贞元元年(八○五)贬离长安作连州刺史,半途又贬
为朗州司马:从朗州被召回京是在元和十年(八一五),同年又贬往连州。作者在《重至衡阳伤柳仪
曹》诗前小序中追述这次被贬途中和柳宗元作别事,说是在“元和乙未”年,也就是元和十年。本篇
“诗语讥忿”,触怒当枚者,作者因此又遭贬逐。
'二'“玄都观(音贯)”,道教庙宇名。“刘郎”,作者自指。这两句以桃花比朝中某些新贵,
暗示这些人是由于王叔文集团失败,攀附了新当权者才爬上去的。作者因此诗得罪,正如他的朋友柳
宗无所说的“自取之”,就是说作者明知会因此遭到迫害,但是不怕。可见他是富于斗争精神的。
再授连州至衡阳酬柳柳州赠别'一'
'二' '三'
去国十年同赴召,渡湘千里又分歧 。重临事异黄丞相 ,三黜名惭柳土
… 页面 58…
'四' '五'
师 。归目併随回雁尽,愁肠正遇断猿时 。桂江东过连山下,相望长吟
'六'
有所思 。
'一'刘禹锡元和十年 (八一五)召回长安,因为做了“玄都观里桃千树,尽是刘郎去后栽”那
首诗,被执政者指为讥刺,又将他外放播州 (今贵州省遵义)刺史,由于裴度为他请求,得改为连州
刺史。柳宗元这时又被迫离长安任柳州 (治所在今广西柳州市)刺史。两人同路南行,到衡阳分手。
柳宗元在衡阳有几首赠别刘禹锡的诗。刘禹锡写本篇酬答柳的 《衡阳与梦得分路赠别》那一首。
'二'这两句叙两人离长安十年,同时被召还,又同时贬往南方,渡湘江后分路。“去国”,指
离开京城。“分歧”,指分路。
'三'“黄丞相”,指黄霸。他是西汉宜帝时的丞相,在为相前两度任颖川太守。黄霸两次到颖
川和刘禹锡两次到连州都是重临旧地,情况相似,所不同的是黄霸被汉宣帝所重视,而作者是唐宪宗
有意借故打击的人;颖川是中原大郡,地近长安,连州是南方僻远之处。这句作者将自己和黄霸比较。
“事异”两字暗含牢骚。
'四'“三黜”,三次贬斥。“士师”,狱宫。《论语·微子》:柳下惠为士师,三黜。曰:“直
道而事人,焉往而不三黜?……”柳下惠就是展禽,春秋时鲁国人。他居住的地方叫柳下,死后的谥
号叫惠。这句诗里的“柳士师”是借来指柳宗元,也是将柳宗元比做柳下惠。柳宗元于永贞元年贬邵
州刺史,再贬永州司马,召还后又贬为柳州刺史,正是“三黜”。这里作者暗示宗元被贬斥由于“宜
道事人”。作者也经三黜,和宗元相同,虽然谦虚地表示自己被人和柳宗元并提有所惭愧,实际上却
是把自己包括在“直道事人”之列。
'五'“归目”,向北望的眼光。“回雁”,向北飞的雁群。衡阳有回雁峰,相传北雁南飞到此
为止,逢春北归。“尽”,指视线的尽头,雁影的消失处。“猿”,这里指猿的啼声。“断猿”,指
猿声断续。这两句写两人分手时共同的情绪。上句写雁归人不归。“併随”二字表示两人思归之情相
同。下句写猿啼更添人的愁思。人愁因为贬谪和离别,这也是两人所共同的。
'六'“桂江”,即漓江。“连山”,是连州境内的山,地因山而得名,在柳州之东。这两句说
别后彼此将在两地相望相思。桂江虽然从广西流入广东,却并不经过连山,这里只是借它把两个地名
联系起来。“有所思”,古乐府篇名。这里只是用它的字面。
平蔡州'一'
一
'二'
蔡州城中众心死,妖星夜落照壕水 。汉家飞将下天来,马箠一挥门洞开。
'三'
贼徒崩腾望旗拜,有若群蛰惊春雷 。狂童面缚登槛车,太白天矫垂捷书
'四' '五'
。相公从容来镇抚,常侍郊迎负文弩 。四人归业闾里闲,小儿跳踉健
'六'
儿舞 。
'一'蔡州(今河南省汝南)是淮西(包括蔡、光、申三州)节度使的驻地。元和九年(八一四)
彰义军 (淮西)节度使吴少阳死,子吴元济自立。唐宪宗发兵讨伐。元和十二年(八一七)宰相裴度
到郾城(今河南省郾城县)督师,将军李愬得裴度支持,攻入蔡州城,擒获吴元济。平定淮西是唐宪
宗能暂时制服藩镇叛乱的一个转折点。刘禹锡是一向关心国家统一的,这时远谪在外,听到这个消息,
兴奋地写诗三首,叙写了李愬攻下蔡州,吴元济被擒,人民欢庆和献囚等事。
'二'“众心死”,言吴元济统治下的民众痛苦绝望。“妖星”,犹灾星。诗以“妖星落”表示
吴元济灾难临头。
'三'这四句写李愬破城,叛军崩溃。“汉家飞将”,西汉名将李广被匈奴人称为“飞将军”,
这里借指李愬。两《唐书》李愬本传写他破蔡州城是在大风雪的夜里,兵到吴元济外宅,元济还在梦
… 页面 59…
中。“马箠”,即马策,鞭马的杖。“崩腾”,纷乱。
'四'“狂童”,疯狂昏顽的人,指吴元济。“面缚”,将双手反缚在背后。“槛车”,笼车,
囚车(上有顶,四周有栅栏)。“太白”,旗名。《史记·周本纪》:“以黄钱斩纣头悬太白之旗,”
“夭矫”,形容旗帜飘动之词。“垂捷书”,悬挂宣布胜利的文告。
'五'“相公”,称宰相之词,指裴度。“常侍”,指李愬。当时李愬的官职是检校左散骑常侍。
“文弩”,刻有花纹的弩。“负弩”,是尊敬的表示。
'六'“四人”,即“四民”,指士、农、工、商。“跳踉(音良)”,跳跃。
'一'
二
汝南晨鸡喔喔鸣,城头鼓角音和平。路旁老人忆旧事,相与感激皆涕零。老
'二'
人收位前置辞,官军入城人不知。忽惊元和十二载,重见天宝承平时 。
'一'这首写战后城中的和平景象,通过老人的回忆,写出百姓的欢欣。
'二'“元和十二载”,即公元八一七年。“天宝”,唐玄宗年号。在天宝十四年安禄山作乱以
前的玄宗朝还算是承平时代。
三
九衢车马浑浑流,使臣来献淮西囚。四夷闻风失匕箸。天子受贺登高楼
'一' '二'
。妖童擢发不足数,血污城西一抔土 。南烽无火楚泽闲,夜行不锁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