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鸟电子书 > 文学名著电子书 > 唐诗选 >

第78部分

唐诗选-第78部分

小说: 唐诗选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殿阁檐棱间,有风琴、风筝,皆因风动成音,自谐宫商。” 

      '二十四'“盘斗栱”,盘据斗栱之上。“斗栱”,斗榫之栱木,即“斗拱”。“栱”,柱上方 

木,用以拱持栋柱的。“菌生香案”,快腐朽的香案上已经长着菌类植物了。“当衙”,即当着天子 

居住的门庭。《新唐书·仪卫志上》:“天子居日衙。” 

      '二十五'“端正楼”,亦华清宫中的楼名,和前面的“望仙楼”一样都是借用。 

      '二十六'“帘影动”,风吹帘影在摇动,承上句“梳洗”而言。“珊瑚钩”,珊瑚制成的帘钩, 

 “反扶珊瑚钩”,形容寂寞悽凉无人管理的景象。 

      '二十七'“似”,同“示”。一作“向”。 

      '二十八'“却”,却退,却还之意。与前面“却寻家舍”之“却”表示转折的连词略有不同。 

      以上为第二段,写乱后行宫的荒凉。 

      '二十九'“翁言”以下又是“宫边老翁”的话。“野父”,乡野老人, 

     是老翁自谦的称谓。“何分别”,哪能辨别。 

      '三十'“姚崇宋璟”,开元时比较贤明的两宰相。 

      '三十一'“燮理阴阳”,原是“调和阴阳,顺四时,育万物”封建迷信的词语。这里指宰相帮 

助皇帝正常地处理政务。 

      '三十二'“至公”,用人行政至为公正。这是作者对姚、宋奖饰之词。 

      '三十三'“养作儿”,安禄山本胡人,入朝后,得玄宗及宰相李林甫的信任,被任为平卢、范 

阳、河东节度使,官至左仆射(音夜)。自请为杨贵妃养子。杨贵妃在宫中戏以襁褓裹安禄山向玄宗 

乞取“洗儿钱”。 

      '三十四'这句说虢国夫人倚势弄权,到她那儿去钻营的人很多。“闹如市”,是说向前象市上 

一样热闹。 

      '三十五'“依稀”,仿佛。“杨与李”,即杨国忠、李林甫,二人都是天宝年间的权奸。 

      '三十六'“庙”,宗庙,这里指朝廷。“庙谟”,宗庙社稷的谋议计划,即朝廷制订的国家大 

计。 

      '三十七'“疮痏(音毁)”,指毒害人民的坏事以及乱后遗留下来的残破局面。 

      '三十八'“今皇”,指唐宪宗。“丞相”,指裴度。“吴”,指江南东道节度使李锜。“蜀”, 

指西川节度使刘。“吴蜀平”,李锜、刘先后叛乱,都一一平定。 

      '三十九'“淮西贼”,指淮西节度使吴元济。元和十年吴元济叛乱,时裴度为相,协助宪宗征 

伐,经过三年战争,终于在元和十二年十一月取得胜利。 

      '四十'这两句大意说以前因经过长期的军阀混乱,洛阳受军事威胁,皇帝不敢东游,现在乱事 

… 页面 54…

既平,皇帝有重来连昌宫的可能,所以不让子弟在宫前耕种。 

      '四十一'“幸”,皇帝亲到某地叫“幸”。“深望幸”,殷切地希望皇帝前来。“休用兵”, 

要求朝廷早日结束战争,不再用兵。以上为第三段,写宫边老翁望太平和望幸,望幸也就是皇太平。 

                                       行宫'一' 

寥落古行宫,宫花寂寞红。白头宫女在,闲坐说玄宗'二' 

      '一'本篇或作王建诗,题为《古行宫》。“行宫”,皇帝外出所住之处。 

      '二'末两句写白发宫女闲话玄宗旧事,抒发盛衰的感慨。 

… 页面 55…

                                      刘禹锡 

                                                                                '一' 
     刘禹锡(七七二——八四二),字梦得,洛阳(今河南省洛阳市)人 , 
             '二'                                                             '三' 
一作彭城人  ,自称是汉代中山王刘胜的后裔,因此也算河北中山人  。 
贞元九年(七九三)进士,宫监察御史。王叔文失败,他牵连坐罪,被贬为 
朗州(今湖南省常德县)司马,后又任连州、夔州、和州等州刺史,宫至检 
校礼部尚书兼太子宾客。有 《刘宾客集》,又称《刘中山集》、《刘梦得文 
集》。 
     刘禹锡和柳宗元都热心赞助玉叔文的政治革新,参与机要,颇受重用。 
他不仅是当时进步的政治家,而且是哲学思想家。他的三篇《天论》意在“尽 
天人之际”;关于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关系,他的见解的确表现了朴素的唯 
物主义思想。他那种“人能胜乎天”的思想,使他能积极地参加政治活动。 
他的诗歌带有浓烈的政治色彩,特别是那些政治讽刺诗,更显露出斗争锋芒。 
被贬后,有机会接触下层人民,也写了一些反映人民生活、关心民间疾苦的 
诗篇。 
     尽管他和韩愈、自居易都有深厚的交情,却能在诗歌的风格上保持独立 
 自主,不附和、更不附属于韩或白的有势力的流派。他和白居易的唱和诗多 
                                                      '四' 
少仿效了对方的风格,这是应酬诗里惯有的礼貌  ,不能算数的。韩愈诗奇 
崛,白居易诗平浅,但是两人有一点相似:都不收敛而倾向于铺放。刘禹锡 
不铺张放纵而比较节制约缩。象《插田歌》、《贾客词》那几篇新乐府,就 
接近张籍、王建的简括,而不同于白居易、元稹的繁详。他对诗歌的语言讲 
究得很细致,叮咛告诫说:“为诗用僻字,须有来处,……后辈业诗,若非 
有据,不可率尔造也”:他甚至在诗里不敢用“糕”字,因为“六经”里没 
           '五' 
有这个字  。他的语言很干净明快,虽然偶而有些自注,并没有多少炫博矜 
奇的地方。 
     刘禹锡那样讲究书本上的古老出典,同时又对口头文学的民间歌谣发生 
                                        '六' 
了新鲜事物感。他不但学会了唱民歌  ,还受了民歌的启发,写出《竹枝词》、 
 《杨柳枝词》等耐人吟咏的好诗,创造了一种新体裁。元结在湖南时所写的 
 《欸乃曲》,早已是结合当地民歌的先例;相形之下,《欸乃曲》还是书卷 
气或文人学士气太浓,远不及刘禹锡这几首的真率和活泼。 《竹枝词》这一 
体也被归入词类,然而后世诗集里常有《竹枝词》、《柳枝词》、《橘校词》 
   '七' 
等  ,反在词集里很少出现。下面选了几首《竹枝词》、《柳枝词》,正是 
根据这个相传的习惯。 

     '一'《汝州上后谢宰相状》:“籍占洛阳。” 

     '二'白居易《刘白唱和集解》、《旧唐书》本传。 

     '三'《子刘子自传》,亦载《新唐书》本传。 

     '四'例如韩愈 《山南郑相公、樊员外酬答为诗依赋十四韵》就充满了樊宗师所爱用的那种刺眼 

棘口的僻字涩句。 

     '五'韦绚 《刘宾客嘉话录》记刘禹锡语;参看宋祁《景文集》卷二四《九日食糕》:“刘郎不 

敢题糕字,辜负诗家一代豪!”自注用字来历、用典出处以表示谨严的写作态度,是中唐新兴的风气, 

例如李德裕的赋里就很多这类自注,和以前谢灵运《山居赋》、张渊《观象赋》、颜之推《观我生赋》 

里偶标出典而主要是申说意义或全部解释本事的自注完全不同。白居易晚年和刘禹锡唱酬愈密,所作 

诗歌里这种有关“来处”的自注也大大增多,而且大部分出于“六经”,可能是受了刘禹锡的理论的 

… 页面 56…

影响。 

      '六'白居易《忆梦得》诗自注:“梦得能唱《竹枝》。” 

      '七'例如元代杨维桢的有名的 《西湖竹枝歌》,见《铁崖古乐府》卷十。 

                                      插田歌'一' 

           连州城下'二',俯接村墟。偶登郡楼'三',适有所感。遂书其事为俚歌,以俟采诗 

      者'四'。 
                                              '五'                                 '六' 
冈头花草齐,燕子东西飞。田塍望如线 ,白水光参差。农妇白纻裙 , 
                             '七'                '八'                               '九' 
农父绿蓑衣。齐唱郢中歌  ,嘤佇如竹枝 。但闻怨响音,不辨俚语词 。 
时时一大笑,此必相嘲嗤。水平苗漠漠,烟火生墟落。黄犬往复还,赤鸡鸣 
                                                       '十'                '十一' 
且啄。路旁谁家郎,乌帽衫袖长。自言上计吏  ,年初离帝乡                           。田夫 
                          '十二'                                '十三' 
语计吏:“君家侬定谙  。一来长安道,眼大不相参                        。”计吏笑致辞: 
                                                '十四'                                '十 
 “长安真大处。省门高轲峨,侬入无度数  。昨来补卫士,唯用筒竹布 
五'。君看二三年,我作官人去。” 

      '一'这首诗前半描写南方稻农插秧的情景,后半记吏人和农民的对话,微露讽刺朝政的意思。 

      '二'“连州”,州治在今广东省连县。作者于元和十年 (八一五)任连州刺史。 

      '三'“郡楼”,郡城城楼。 

      '四'“俚歌”,民间歌谣。“采诗者”,采集风谣的官吏。相传周代有设官采诗的制度,《诗 

经·国风》里的民谣就是被采诗者搜集起来的。作者自称本篇是“俚歌”,并说等待朝廷采诗者来搜 

集,不仅表示有意仿效民谣,而且表示其中有讽谕,有如 《国风》。 

      '五'“田塍”,田埂。 

      '六'“白纻”,白麻布。 

      '七'“郢中歌”,犹言楚歌(郢是春秋时楚国都城)。郢中歌有《阳春》、《白雪》、《下里》、 

 《巴人》等曲,见宋玉《答楚王问》。 

      '八'这句说歌声如唱《竹枝》。“嘤佇(音婴狞)”,细声。 

      '九'这两句说只听出歌声哀怨,不懂歌词内容。 

      '十'“上计吏”,亦可简称“上计”或“计吏”,地方政府派到中央政府办公事的书吏。 

      '十一'“初”,《全唐诗》作“幼”,误。此据影宋本《刘宾客集》。“帝乡”,指京都。 

      '十二'“谙”,见玉建《新嫁娘词》注'三'。 

      '十三'这两句说自从你到了京都长安,眼界大了,和我们不是一路了。“相参”,犹言相与。 

      '十四'“省门”,指宫禁或官署的门。汉代人宫中称为省中,宫门称为省闼。省又是宫署名。 

唐有尚书、门下、中书、秘书、殿中、内侍六省。“轲峨”,高貌。“无度数”,数不清的次数。这 

两句写计吏自夸在长安出入省禁。 

      '十五'“昨来”,近来。“补卫士”,姓名补进了禁军的缺额。“筒竹布”,筒中布与竹布。 

筒中布又名黄润,是蜀中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