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诗选-第50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风急天高猿啸哀,洛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三' '四'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 ,潦倒新停浊酒
'五'
杯 。
'一'本篇或是大历二年 (七六七)所作,时在夔州。
'二'“渚”,水中小洲。“鸟飞回”,言鸟因“风急”而打旋。这两句写登高所见所闻。
'三'“百年”,犹言一生。
'四'“苦恨”,甚恨。“繁霜”二字连读。“繁”形容“霜”,而不是直接形容“鬓”。
'五'“新停浊酒杯”,重阳节登高,例应饮酒,时杜甫因肺病戒忌,故云。这两句分承五、六
两句:“常作客”则“艰难”备尝,“多病”则“潦倒”(狼狈)日甚。
'一'
观公孙大娘弟子舞剑器行 并序
… 39…
大历二年十月十九日,夔府别驾元持宅见临颖李十二娘舞剑器'二',壮其蔚跂'三';
问其所师,曰:“余公孙大娘弟子也。”开元五载,余尚童稚,记于郾城观公孙氏舞剑器
浑脱'四',浏漓顿挫'五',独出冠时。自高头宜春,梨园二伎坊内人洎外供奉'六',晓是
舞者,圣文神武皇帝初'七',公孙一人而已。玉貌锦衣,况余白首。今兹弟子,亦匪盛颜
'八'。既辨其由来,知波澜莫二'九'。抚事慷慨'十',聊为《剑器行》。往者吴人张旭'十
一',善草书书帖,数常于邺县见公孙大娘舞西河剑器'十二',自此草书长进,豪荡感激'十
三',即公孙可知矣'十四'。
昔有佳人公孙氏,一舞剑器动四方。观者如山色沮丧,天地为之久低昂'十五'。
如羿射九日落,矫如群帝骏龙翔'十六';来如雷霆收震怒,罢如江海凝清光
'十七'。绛唇珠袖两寂寞,晚有弟子传芬芳'十八'。临颍美人在白帝'十九',妙
舞此曲神扬扬。与余问答既有以'二十',感时抚事增惋伤。先帝侍女八千人'二
十一',公孙剑器初第一'二十二'。五十年间似反掌'二十三',风尘澒洞昏王室'二
十四'。梨园子弟散如烟,女乐余姿映寒日'二十五'。金粟堆南木已拱'二十六',
瞿唐石城草萧瑟'二十七'。玳筵急管曲复终'二十八',乐极哀来月东出。老夫不
知其所往,足茧荒山转愁疾'二十九'。
'一'本篇大历二年 (七六七)作于夔州。“公孙大娘”,开元时有名的女舞蹈家。钱谦益杜诗
注引 《明皇杂录》:“时有公孙大娘者,善舞剑,能为《邻里曲》及《裴将军满堂势》、《西河剑器
浑脱》,遗 (疑有舛误)妍妙,皆冠绝于时也。”(今本《明皇杂录》无此文)直到晚唐,她还被诗
人们一再称颂。如郑嵎《津阳门诗》:“公孙剑伎方神奇。”司空图《剑器》:“楼下公孙昔擅场,
空教女子爱军装。”“剑器”,古代健舞名 (“健舞”与“软舞”对称),舞者戎装,执剑(一说执
某种发光体),表现战斗的姿态。姚合 《剑器词三首》其一“今日当场舞,应知是战人”;其二“今
朝重起舞,记得战酣时”等可证。
'二'“别驾”,郡太守的辅助官。“元持”,人名。“临颍”,县名,故址在今河南省临颍县
西北。
'三'“蔚跂”,豪放貌。
'四'“郾城”,今河南省郾城县,在临颍南。“浑脱(音驼)”,译音,即囊袋,后为健舞曲
名之一,由波斯传人的“泼寒胡戏”(据《旧唐书·张说传》所载张说的奏疏云,其法“裸体跳足”,
“挥水投泥”)演变而来。舞姿粗犷雄壮。武后末年,有人把《剑器》舞和《浑脱》舞综合成一个新
的舞蹈,叫做《剑器浑脱》。
'五'“浏漓”,形容舞姿的活泼。
'六'宋程大昌《雍录》卷九:“开元二年,置教坊于蓬莱宫,上自教法曲,谓之‘梨园弟子’。
至天宝中,即东宫置宜春北苑,命宫女数百人为梨园弟子,即是。 ‘梨园’者,按乐之地;而预教者,
名为 ‘弟子’耳。”唐崔令钦《教坊记》:“西京:右教坊在光宅坊,左教坊在延政坊。右多善歌,
左多工舞,盖相因成习。”“妓女入宜春院,谓之‘内人’,亦曰‘前头人’,常在上前头也。”‘高
头”,疑即“前头”,泛指接近皇帝者。“伎坊”,即教坊,皇家御用的音乐、技艺机关之一。“洎”,
及。“外供奉”,指不居宫内的杂应宫妓;或指“外教坊”,与“内教坊”对称。但文中“二伎坊”
之说未详,似不应指宜春院和梨园,因梨园主要工作为训练乐队,是与太常寺 (司礼乐)、内外教坊
(主表演)鼎足而三的机构。
'七'“圣文神武皇帝”,唐玄宗的尊号。
'八'这四句大意是,我初见公孙大娘舞剑器时,她还是“玉貌锦衣”,如今我已是五十六岁的
白发老翁了;就是公孙大娘的“弟子”也不年轻了。“匪”,非。“盛颜”,喻青年。
'九'“由来”,来历,指公孙大娘和李十二娘的师徒传授渊源。“波澜莫二”,一脉相承,指
… 40…
李十二娘颇得老师真传。
'十'“抚事”,追抚往事。
'十一'“张旭”,唐代著名书法家,善草书,有“草圣”之称。
'十二'“邺县”,在今河南省安阳县。“西河剑器”,《剑器》舞的一种。“西河”,似即河
西、河湟一带,指舞的产地。一说是《剑器》舞中以西凉乐曲为伴奏者。
'十三'“感激”,奋发的意思。
'十四'“即”,则,那么。
'十五'“色沮丧”,即失色。下句指观者神摇目眩,觉得天地都在上下旋转。解作舞姿的惊天
动地,也可通。
'十六'“ (音酷)”,闪烁貌。“羿射九日”,我国古代神话说羿曾射落九日。见李白 《古
朗月行》注'六'。“矫”,矫捷。仇兆鳌《杜少陵集详注》引夏侯玄赋:“又如东方群帝兮,腾龙驾
而翱翔。”这两句谓剑光明亮闪烁好象后羿射落九日,舞姿矫健轻捷犹如群神驾龙飞翔。
'十七'这两句言舞始时,前奏的鼓声暂歇,好象雷霆停止了震怒;舞罢时,手中的剑影,犹如
江海上平静下来的波光。
'十八'这两句伤公孙已逝,幸李氏犹存其技。 “绛唇珠袖”,指公孙大娘的容颜和舞姿。“芬
芳”,喻公孙大娘的舞技。
'十九'“临颍美人”,即李十二娘。“白帝”,即白帝城,见李白《早发白帝城》注'一'。
'二十'“以”,根由,原委。这句照应题序的内容。
'二十一'“先帝”,指唐玄宗。“八千人”,泛言人多。
'二十二'“初”,始,本。“初第一”。谓原本就推她为第一。
'二十三'“五十年间”,自开元五年(七一七)杜甫初见公孙大娘时至今(七六七),正好五
十年。“似反掌”,喻时间迅速易逝。
'二十四'这句言安史之乱。“澒洞”,浩大无际貌。见《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注'四十五'。
'二十五'“女乐”,擅长乐舞的女子,指李十二娘。“余姿”,指李十二娘的舞蹈颇有往日公
孙大娘的风韵姿态。“寒日”,时在十月,故云:兼寓日暮途穷的意思。
'二十六'“金栗堆”,指玄宗泰陵,在陕西省蒲城县东北的金粟山。“拱”,两手所围。《左
传·僖公三十二年》:“尔墓之木拱矣。”玄宗死于宝应元年(七六二),至此时已达五年。
'二十七'“瞿唐石城”,指夔州。夔州近瞿塘峡。
'二十八'这句写别驾宅中华盛的宴席,急促的乐声。“玳”,玳瑁,见沈佺期《古意呈补阙乔
知之》注'三'。
'二十九'末两句言足生厚茧,迟行荒山,不禁百忧交集,去住惘然。“转愁疾”,犹“疾转愁”,
很快地感到忧愁。
短歌行赠王郎司直'一'
'二' '三'
王郎酒酣拔剑斫地歌莫哀 !我能拔尔抑塞磊落之奇才 。豫章翻风白日
'四' '五'
动,鲸鱼跋浪沧溟开 。且脱佩剑休徘徊 。西得诸侯棹锦水,欲向何门
'六' '七' '八' '九'
趿珠履 ?仲宣楼头春色深 ,青眼高歌望吾子 ,眼中之人吾老矣 !
'一'“短歌行”,乐府旧题。乐府有《短歌行》又有《长歌行》,其分别在歌声长短。“郎”,
是对青年男子的称谓。“司直”,官名。这首是杜甫在江陵寓居时赠王郎的诗,当时王郎将要西行入
蜀。诗中热情地对这位青年表示期望和鼓励。
'二'首句说王郎酒酣时拔剑起舞同时高歌。“斫地”,舞剑的动作。“莫哀”,是作者劝王的
话。
… 41…
'三'“抑塞”,受压抑。“磊落”,俊伟不凡。这句是作者对王郎说,能使他伸展奇才。
'四'“豫章”,两种乔木名,都是可供建筑的美材。“跋浪”,在浪里纵游。说翻风能摇动太
阳,跋浪能划开沧海,是极力形容树的高,鱼的大。这两句用比喻说王郎将成大器,起大作用。
'五'这句劝王郎罢舞休息。“徘徊”,指舞蹈。
'六'“诸侯”,指州郡长官。“棹锦水”,等于说游蜀。“锦水”,即锦江,蜀地水名。“趿
(音他)珠履”,穿上用明珠装饰的鞋。据《史记·春申君列传》,春申君门客三千余人,其中上客
都穿珠履。这两句说王郎得蜀中大官聘任,却不晓得他将到谁的幕中作客,表示关心他能不能依托得
所。
'七'“仲宜楼”,江陵古迹。或许就是杜甫和王郎聚会赠诗的地方。三国诗人王粲字仲宣,曾
流寓荆州,作《登楼赋》。当时的荆州治所在今湖北省襄阳县,后来移到江陵,因而江陵有了这座以
“仲宣”命名的楼。
'八'“青眼”,喜悦的眼光。《晋书·阮籍传》说阮籍能为青白眼,他对喜见的人用青眼(黑
眼珠全露),对不愿见的人用白眼(黑眼珠露得少,眼白露得多)。这句说我高兴地向你高歌,对你
怀着厚望。
'九'“眼中之人”,承上句中的“青眼”和“望”,呼唤王郎之词。“吾老矣”,叹自己衰病
无用,同时含有劝王郎及时努力的意思。
暮归'一'
'二'
霜黄碧梧白鹤栖,城上击柝复乌啼 。客子入门月皎皎,谁家捣练风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