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鸟电子书 > 文学名著电子书 > 唐诗选 >

第49部分

唐诗选-第49部分

小说: 唐诗选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古柏行   '一' 

                   '二' 
孔明庙前有老柏  ,柯如青铜根如石。苍皮溜雨四十围,黛色参天二千尺 
'三'                                           '四' 
    。君臣已与时际会,树木犹为人爱惜 。云来气接巫峡长,月出寒通雪 
      '五'                     '六'                      '七'                     '八' 
山白 。忆昨路绕锦亭东 ,先主武侯同闷宫  。崔嵬枝干郊原古 , 
                   '九'                                           '十' 
窈窕丹青户牖空  。落落盘踞虽得地,冥冥孤高多烈风 。扶持自是神明 
力,正直原因造化功'十一'。大厦如倾要粱栋'十二',万牛回首丘山重'十三'。 
不露文章世已惊'十四',未辞剪伐谁能送'十五'?苦心岂免容蝼蚁,香叶终经宿 
鸾凤'十六'。志士幽人莫怨嗟:古来材大难为用'十七'! 

      '一'本篇大历元年 (七六六)杜甫在夔州作。 

      '二'“孔明庙”,指夔州的诸葛亮庙。 

      '三'这两句写古柏的高大。“苍皮”,一作“霜皮”,指树干。“黛色”,青黑色,指树叶。 

      '四'“际会”,遇合。这两句谓刘备、诸葛亮生逢其时,他们的作为虽已成历史陈迹,但遗爱 

在民,古柏遂得依然无恙。《左传·定公九年》:“《诗》云:‘蔽芾甘棠,勿剪勿伐,召伯所茇。’ 

思其人犹爱其树。” 

      '五'巫峡在夔州之东,雪山之西,言“气接”、“寒通”,是承上进一步夸张古柏的高大。“雪 

山”,在四川省松潘县南,为岷山主峰。这里代指岷山。 

      '六'以上八句是咏古柏正文,以下转写成都诸葛亮祠柏作为陪衬。“锦亭”,即成都锦江亭。 

 “亭”,一作“城”。 

      '七'“閟(音闭)”,深闭。“閟宫”,即指祠庙。成都的先主(刘备)庙和武侯(诸葛亮) 

祠是连在一起的,故云。参见《登楼》注'五'。 

      '八'“崔嵬”,高大貌。 

      '九'“窈窕”,深远貌。“丹青”,指庙内的漆绘。“户牖空”,言虚无一人。 

      '十'“落落”,独立不群。这两句大意谓夔州庙柏,虽得武侯庙前之地,但苦于地高多风,与 

成都祠柏之在郊原平地不同。 

      '十一'“造化功”,言柏的正直是天生的。 

      '十二'这以下八句写古柏的“材大难用”,寄寓诗人怀才不遇的感慨。“要”,需要。王通《中 

说·事君篇》以“大厦将颠,非一木所支也”,喻隋朝将亡非一御史能救。这里的意思正和它相反。 

      '十三'这句说大木重如丘山,连万牛都因拉不动而回看,不能前进。 

      '十四'“不露文章”,写古柏的朴实,不以花叶之美炫俗,但器识、英采自露。 

      '十五'这句言古柏本身虽不辞剪伐,但不知谁能把它致送廊庙? 

      '十六'“苦心”、“香叶”,均指古柏。两句谓赤心难免为蝼蚁所伤,但余芳仍为鸾凤所喜。 

      '十七'最后两句表达诗人宏图不展的怨愤和怀才不遇的感慨。 

                                          秋兴 

                                         一'一' 

                   '二'                      '三' 
玉露调伤枫树林  ,巫山巫峡气萧森  。江间波浪兼天涌,塞上风云接地 
   '四'                                           '五' 
阴  。丛菊两开他日泪,孤舟一系故园心 。寒衣处处催刀尺,白帝城高 
        '六' 
急暮砧  。 

      '一'“兴(读去声)”,感兴,遣兴。《秋兴》共八首,是一个整体,大历元年(七六六)作 

于夔州。诗中“每依北斗望京华” (第二首)、“故国平居有所思”(第四首)点明了组诗的主旨, 

…  37…

大抵抒写身居夔州的飘泊之感和心忆长安的故国之恩。本篇原列第一首。 

      '二'“玉露”,白露。隋李密《淮阳感秋》:“金风飏初节,玉露凋晚林。” 

      '三'“巫山”,在今四川省巫山县东,沿江壁立,绵延达一百六十里,即为“巫峡”。“萧森”, 

萧瑟阴森。 

      '四'“江间”,指巫峡。这两句写因见江间的波浪想到塞上的风云。 

      '五'杜甫离成都后,原想尽快出峡,不料去年秋留居云安,今年秋又淹留夔州,见到“丛菊两 

开”。“两开”,也可解作在夔州第二次看到。“他日泪”,因回忆往昔而流泪。“他日”,今人作 

将来解,唐人兼作过去解,如李商隐 《樱桃花下》“他日未开今日谢”句可证。“一系(音计)”, 

紧系,永系。“故园心”,指回家的希望。“开”、“系”都双关物和人。次年(七六七)《送李八 

秘书赴社相公幕》诗用“橹摇背才菊花开”来表示他的欣羡,与这两句用意正相反,可以参看。 

      '六'“催刀尺”,赶制冬衣。“急暮砧”,黄昏捣衣的砧声很紧。这两句抒写暮秋游子的思乡 

之情。 

                                             '一' 
                                          二 

                                          '二' 
闻道长安似奕棋,百年世事不胜悲  。王侯第宅皆新主,文武衣冠异昔时 
'三'                                            '四' 
    。直北关山金鼓震,征西车马羽书驰 。鱼龙寂寞秋江冷,故国平居有 
      '五' 
所思  。 

      '一'本篇原列第四首。从这首以下各首内容都是思念长安,以本篇为总冒,概写内部政局多变, 

外来的威胁严重。 

      '二'“弈棋”,比喻权力争夺不停,局势变化不定。“百年”,指从唐朝开国到杜甫写《秋兴》 

时。 

      '三'这两句说新贵代替了旧贵。第宅换新主,例如唐开国功臣李靖的住宅归了弄权误国的李林 

甫,李靖家的祠庙成了嬖人杨氏的马厩,中书今马周的住宅归了虢国夫人,这类情况很多。“衣冠”, 

指贵官。唐玄宗任用蕃将,唐肃宗宠信宦官,文武权臣的人品越来越杂,这些就是诗人所说的“异昔 

时”。 

      '四'这两句说回纥和吐蕃的侵凌。“直北”,指长安之北。当时京城北面有回纥的威胁。“征 

西”,指抵御吐蕃。吐蕃从西来。“金鼓”,钲和鼓。钲是铃铎类的响器,鸣钲指挥退兵;击鼓指挥 

进兵。“羽书”,征调军队的文书,上插鸟羽表示加急。“金鼓震”、“羽书驰”,言军情紧张。 

      '五'未两句说身居秋江凄冷的夔州,心怀长安旧居。“鱼龙寂寞”,形容秋江冷。相传龙类在 

秋季蛰伏水底。“故国”,指长安。“平居”,平昔所居。 

                                     咏怀古迹'一' 

                                          '二' 
摇落深知宋玉悲,风流儒雅亦吾师  。怅望千秋一洒泪,萧条异代不同时 
'三'                                            '四' 
    。江山故宅空文藻,云雨荒台岂梦思 ?最是楚宫俱泯灭,舟人指点到 
      '五' 
今疑  。 

      '一'本题原共五首。这一组诗里有全首咏怀的,有单咏古迹的,也有借古咏怀的。本篇是第二 

首,属第三类,作者因见宋玉在归州 (今湖北省秭归县)的故宅而怀念宋玉,并以来玉自比。 

      '二'开头两句说自己对于宋玉的了解和向慕。“宋玉”,战国楚人,屈原弟子,《楚辞》作家 

之一。“摇落”,宋玉《九辩》中描写秋天草木凋零之词。《九辩》的主要内容:一是“悲秋气”, 

二是“志不平”,有以草木凋落比自己飘零的意思。杜甫在这里说深知宋玉悲秋的缘故,表示同情。 

 “风流儒雅”,指宋玉的文学创作文采可观,意义正大。 

…  38…

      '三'“萧条”,指宋玉生不逢时说。这里作者表示自己和宋玉生在不同的时代却有类似的遭遇 

和感慨,但可惜自己虽能知宋玉,却不能让自己也为宋玉所知。 

      '四'上句说宋玉留下故宅,点缀江山,而其人已不能见,只让后人读他的文章罢了。下句说就 

连他的文章价值也不是真正被人所了解的。“文藻”,即文采。“云雨荒台”,指宋玉《高唐赋》序 

中所写的神女故事。序中说来玉和楚襄王“游于云梦之台,望高唐之观”,宋玉为襄王述楚怀王曾梦 

见神女,自言“在巫山之阳,高丘之岨。旦为朝云,暮为行雨。朝朝暮暮,阳合之下”。这本是宋玉 

的虚构,其目的是用来讽谏襄王,并非楚怀王真有此梦。后世人不了解来玉作赋的意思,竟附会出“云 

雨荒台”的古迹来。这对宋玉来说也是可悲的事了。 

      '五'末两句以楚王宫和宋玉宅对比,指出宋玉在生前地位虽不如楚王尊贵,却留下故宅,供人 

凭吊,而楚宫却泯没不见,舟人虽指点共处也不能确信无疑。可见有文藻可传的人,在人们的心目中 

还有一定的位置,非一般王者所能及。这是诗人安慰宋玉,也是自慰的话。 

                                        阁夜'一' 

                   '二'                      '三' 
岁暮阴阳催短景  ,天涯霜雪霁寒宵  。五更鼓角声悲壮,三峡星河影动 
   '四'                     '五'                      '六' 
摇  。野哭千家闻战伐 ,夷歌数处起渔樵  。卧龙跃马终黄土,人事音 
           '七' 
书漫寂寥  。 

      '一'大历元年 (七六六)冬,杜甫寓居宴州西阁,衰年岁暮,久客不归,因而耳目所触,都成 

异样风光;睹景思古,感怀作此诗。 

      '二'“阴阳”,指日月。“景”,指光阴。 

      '三'“霁”,指霜雪停止、消散。 

      '四'这两句写“寒宵”所见所闻。“星河”,银河。 

      '五'“战伐”,指崔旰、郭英乂、杨子琳等的互相残杀,见前《黄草》注'一'。 

      '六'“夷歌”,指四川境内少数民族的歌谣。“渔樵”,指唱歌的人。 

      '七'未两句借近地古迹抒感,转自宽解。“卧龙”,指诸葛亮。“跃马”,指公孙述。左思《蜀 

都赋》:“公孙跃马而称帝。”据《后汉书·公孙述传》,公孙述,字子阳,扶风人。王莽时为导江 

卒正。更始帝刘玄立,他自恃蜀中地险众附,时局动荡混乱,自称白帝。“漫”,任。这两句大意是 

想到古来无论贤愚忠逆都同归于尽,那么自己目前的“人事”和远地的“音书”,纵然寂寥无闻,也 

不必太介意了。 

                                        登高'一' 

                                         '二' 
风急天高猿啸哀,洛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