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鸟电子书 > 文学名著电子书 > 易学论谈 >

第52部分

易学论谈-第52部分

小说: 易学论谈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五行均衡齐备,流通顺畅,则五行相安,各归其位,各得其所,各成其势;如果五行或强或弱,缺失不备,则生机断续停滞,五行其病焉。
问曰:风水化解术中,如何看转太极图?
答曰:风水化解之义,不外补泄通关,点面结合,流通顺畅,循环相生而已!
所谓通关补泄者:五行通关法与母子补泄法,二者相辅相成,共同发挥作用。 
五行通关法:在相互对立、相互克害的两个五行之间插入另外一个五行,以化克害为递进相生,化对立为顾盼有情,化不利因素为有利因素。
母子补泄法:损有余而补不足。虚则填之,实则泄之;热则清之,寒则温之。
需要特别注意的是乾金为财官之位,为家长之位,不可轻易克泄。
所谓点面结合者:就是主要矛盾的重点调整与次要矛盾的全面调整相结合。重点调整注重于对立五行的补泄通关;全面调整注重于整体气场的流畅贯通。
所谓流通顺畅者:就是以克泄为行气之起点,以生聚为行气之终点,形成了一个良性的循环。需要特别注意的是水木二行之间的艮位,因为艮卦为土为止,为后天八卦行气之起点和终点,坎水之气至此而止,不能生木,所以必须化解。常用的方法为“山泽通气”: 悬挂一组六只风铃, 或者摆放钟表、刀剑、金属币、开口的水瓶、生肖鸡的吉祥物等等,取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递进相生之意。 
所谓循环相生者:需要特别注意的是生入与生出。循环相生必须分清体用,由用卦循环相生而至体卦为“生入”,则生旺顺畅,生发财官;由体卦循环相生而至用卦为“生出”,则衰败滞碍,伤灾破耗。
例一:乾金克制震木。
化解如下:
金木二行对立,相互克害制约,则以坎水通关化解。
乾金不可以化,则于兑位放置鱼缸养鱼,一白五黑,取金生水,水生木之意;
艮土止水生金,则于艮位悬挂六只风铃,为取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之意;
震巽雷风相薄,则于巽位放置一组水具,水生木之意;
以震木为体卦,则于震位放置四盆树木。
分析如下:
调整兑位所以化解之:五行通关之法,为行气之起点;
调整艮位所以流通之:五行通关之法,为行气之接续;
调整巽位所以生旺之:雷风相薄之理,根深蒂固之意;
调整震位所以积聚之:形之所以载道,故有其气则必有其形,故无其形则必不受其气。以震木为体卦,所谓事有归着,政策落实到位。为行气之终点。
以兑金震木作为重点,坎水通关化解;兼顾全局行气,克服艮土阻碍;始于兑金,金生水,水又生木,历经兑乾坎艮,气机聚集于震,完成一个良性循环。
以先天八卦论:震、兑对待相冲,巽、乾对待相冲,均以坎水化解之;
以后天八卦论:乾兑金生旺坎水,坎水生旺震巽木,震巽木相互比扶;
以干支系统论:以水解卯酉之冲,辰酉六合化为金,以水化金而生木。
例二:坎水克制离火。
化解如下:
水火二行对立,相互克害制约,则以震巽木通关化解。
坎为主要矛盾,则于坎位放置三盆花木。取水生木,木生火之意;
艮位含有丑土,则于丑位放置牛狗生肖,子丑合土,土克水之意;
震巽木生离火,则于巽位放置三盆花木,取水生木,木生火之意;
以离火为体卦,则于离位放置三朵红花。
分析略。


4/4
  《易魂》杂感之三 (彭林,2003年8月11日,655) 
  《易魂》杂感之二 (彭林,2003年8月11日,685) 
  '图文'《易魂》杂感之一 (彭  林,2003年8月11日,639) 
  易学的八卦太极思维法 (佚名,2003年8月7日,681) 
  '图文'参加台湾世界易经大会有感 (黄鉴,2003年8月8日,489)
  '图文'赴台期间与港澳台易学人士之交流… (黄鉴,2003年8月8日,474)
  '图文'台 湾 观 光 初 感 (黄鉴,2003年8月8日,436)
  '图文'赴台湾参加第五届世界易经大会 (黄鉴,2003年8月8日,446)
  '图文'《易魂》走出国门 (黄鉴,2003年8月8日,416)
  21世纪的生命科学——《人间大道… (辽阳 恒旭,2003年8月8日,398)
  黄老师传的是真法 (杨云胜,2003年8月8日,438)
  学习易学 愉悦人生 永葆健康 (黄鉴,2003年8月8日,459)
  论 易 魂 (陈奋光,2003年8月8日,426)
  给德国学员许蕾的回信 (黄鉴,2003年8月8日,462)

《易魂》杂感之三 
[ 作者:彭林    转贴自:本站原创    点击数:656    文章录入:yihun ]
(一)五百年必有王者兴
学生自幼学易,至今有年矣。常因愚钝,故每多易道艰难,明师难遇之慨叹。壬午年秋,机缘聚合,有幸见到黄鉴先生的《八卦象数预测法》一书, 拜读之下, 始则意夺神骇, 继之倾心向往,于是折节而师事之。
吾与先生素未谋面,观其照片,听其声音,碌碌无奇,寻常人也。及读其书、识其理、试其法、观其为人,乃三叹之:
先生于当今商品经济的洪流之中,独存高风亮节,不为世情所累,不务虚名,不图实利,没有机构,没有门派,没有头衔,没有炒作,乃以其术济世,有求必应,尽以其道传人,有教无类,与学生建立一种新型的师生关系;
先生从不言及“怪力乱神”,在易学的研究与实践中,提倡一种科学的精神,一种学术的精神,所有的预测过程和手段,全部是基于对易理和象数的分析,源于对生命和社会的认识,来自对事理和人情的理解,反对掺杂任何形式的封建迷信内容;
先生明察天道人心,洞见世事人情,日新月异励德不已;一言一行不忘教化。惟道是务,惟德是从,不同意见,存而不议。虽年逾天命,身负盛名,犹事必亲躬,勤奋学习网络信息技术,自强不息,精进不已,是伟大易学精神的真正实践者。吾师其贤人乎!
先生深刻地反省古今易学研究与实践的种种弊端,毅然承担起全方位易学改革与实践的使命,独创易魂时空信息网络学说,有理论,有实践,超越了宗派与技法,适应时代需求,与时俱进,涣然大成。于是著书立说,传万古不易之理,发口耳相传之密,一扫群迷,廓清众伪,还易经以本来面目,还易经于人民大众;
先生行藏颇有春秋诸圣贤遗风,云游天下,览胜访道,每至一地,弟子环聚,坐而论道;闲居则闭门而著书,修德悟道。先生曾来信教诲我:“一定要厚积薄发”。所谓形于外者必发于中,先生盛德难量,其德其道,其慧其智,必有非言语可以形容者。吾师其圣人乎!
先生感悟太极阴阳,融贯易理象数,得自然之理,通天地之道,从而走上神明之路。教材中和实践中的实例神奇叠见,精彩纷呈,满纸云烟,匪夷所思,令人耳目一新,叹为观止;所有易魂学员上根者通神,中器者悟道,初学者亦各具只眼;
华夏上古,人神杂居,号为神洲,三皇五帝,尤多神迹。易魂学说既深契伏羲之心,妙合自然之理,直指根源,返本归初,吾师其神人乎! 
吾师黄鉴遵循易学简易、不易、变易之理,以阴阳五行为纲,以道观物,以道观象,发展完善了信息提取拓展方法,直读卦象,进而创立易魂时空信息网络学说。作为一种全新的认识论和方法论,时空信息网络学说同伏羲画卦、文王演易、孔子述易、宋儒创制太极图、邵雍发明梅花易数一样,必将以全新的时代特色、直指本源的理论、简捷准确的技法,成为易学发展历史上的里程碑,成为新时代易学研究与实践的旗帜。尽管人们对一个新事物需要了解和认识的过程,但历史必将证明,实践必将证明,易魂的理论与实践,利在当代,功在千秋。
吾师黄鉴乃三湘布衣,虽遭逢坎坷,犹矢志易学。方其初起,为东家算寿碗,为西邻测铁钉,含光混俗于市井,何其微也;及其高举易魂旗帜,海宇震动,从学者如云,何其煌煌也!先生学易未久,而成就卓著,或云天授,然而先贤有云:“道不虚传只在人”,于先生观之,其信然也! 
(二)时空信息网络
人类是以时空体系为坐标去感知事物的存在与变化的。时空中太极无处不在,太极之理亦无处不在,无数小的太极组成一个大的太极系统,无数大的太极系统组成更大的太极系统,并按照此规律不停的进行演化。事物从小到大的多层次状态之中,归结为统一模式,就是太极。无数的太极系统大小相涵,错综复杂,变动不居,立体平衡,具有其大无外,其小无内的特性。
在太极范围内,以阴阳为动力,以八卦为结构,以五行为模式,构建了立体的(空间)运动的(时间)易魂时空信息网络。后天八卦是时空信息网络的时空坐标,先天八卦是时空信息网络的信息交流模式。
在时空信息网络基本结构的层次上是立体平衡的:阴阳二气的变化是太极变易的原始动力,阴阳的运动方式,形成时空信息网络动态有序的平衡;按照八卦的结构方式,六十四卦相互交叉演变成了一个庞大的网络结构系统,形成网络状的信息交叉点,这些交叉点沿时间和空间的坐标轴分布,组成时空信息网络的立体结构。
在时空信息网络信息交换的层次上是错综复杂的:在太极内部信息不断地进行流动和演变,并通过不同的太极系统间相互交叉、重合、分离、感应的方式,与外部进行着频繁的信息交换。此时此地,就是信息网络的交叉点,此情此景,就是信息的自然流露。
在时空信息网络信息主体的层次上是变动不居的:在时空信息网络中的每一个信息交叉点都是一个独立的太极点,以此太极点为中心,我们的视野形成了一个其大无外,其小无内,任意半径的圆形球体,在此球体内的所有信息交叉点都包含着预测对象的所有共性信息和我们需要的特定信息。我们以此太极点为中心,去探索和观察与其它信息交叉点的相互联系与相互作用。不仅如此,我们还可以任意转换太极点,以任意信息交叉点为中心,以新的视野和角度去观察探索,去提取其中的特定信息。
信息的实质,体现在时空信息网络上,就是八卦之间的相互作用。其理论基础是《易经》中的“天地定位,山泽通气,雷风相薄,水火不相射”;其具体应用原则是《五行元理赋》。五行的生克体现了相互作用力的方向和性质;五行的衰旺体现了相互作用力的大小强弱。相互作用力的性质和强弱在每一个交叉点上定时定量地显现出来,大者为人生遭逢际遇,生老病死,小者为房屋衣履,一饮一啄。而举手投足,顾盼言笑,尽皆是自身太极运动的体现,是时空信息网络中生命信息的自然流露。
在时空信息网络的每个交叉点上都承载了网络的全部信息,并根据相关性的大小和相互作用力的强弱显示其中特定的信息。我们只要抓住这个网络中任一时空点就可以全息事物的整个信息。这就是太极的全息定律。
“吾道一以贯之”。时空信息网络学说作为一种认识论一种方法论,是对“道”全新的诠释,是“天人合一”理论形象化的模型,是人类认识事物解决问题的新手段,是易理的发展和进步,是易魂的特色和基础,是开悟的出发点和切入点,是易魂教学和实践的侧重点。
(三)色空不二
《庄子》云:“磅礴万物以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