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鸟电子书 > 武侠修真电子书 > 东方玉飞龙引 >

第1部分

东方玉飞龙引-第1部分

小说: 东方玉飞龙引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东方玉《飞龙引》
楔 子

  西昌、旧称宁还府,为古之印都国治,地当川、康、滇三省要冲,接近夷区,从前的
人,把它视作蛮荒之地,宦游者尤为畏途。
  近郊的沪山,峻拔人云,苍翠可抱,虽然没有江西庐山那般雄伟峻险,但危崖峭壁,深
涧幽壑,人迹不到之处,亦复不少。
  山上古刹颇多,共有十八层寺院,一层接一层直达山顶。
  山麓第一寺,叫做开元寺,碧瓦黄墙,梵宇巍峨,四周万竹参天,绿筠如海,清幽绝
俗!
  峨嵋高僧开谛大师,当年就在这里出家受戒,因此,这开元寺,也就成了峨嵋伏虎寺的
下院。
  寺前有一株数人合抱的古松,老龙拿云,古趣盎然,已是数百年的古物。但这株老松却
已经枯萎了将近百年,只有左侧一枝,虬枝参天,亭亭如盖。
  相传这株古松的枯萎,和峨嵋山高僧开谛大师的削发为僧有关。
  因为开谛大师出家受戒之后不远,有一位容华绝代的比丘尼,在这株松树上投环自绝,
此松就日见枯萎。
  据说当日开谛大师曾在树前合掌诵佛,说了句:“峨嵋不绝,当如此树。”之后,果然
在枯槁的树身旁,另行茁出一枝新芽,就是现存的枝干。
  这话,已是百年前的事了;百年前的事,如泡亦如幻,照说,年代久了,早该事过境
迁,逝者已矣;但却想不到百年之后的江湖上,还会余波荡漾,终而掀起轩然大波!
  佛家所谓有因必有果,百年前种了因,这是百年后的果吧?
  不信,开元寺后殿,当年开谛大师手书一方石碑上,还携着两行六个大字:
  罗髻开,
  峨嵋闭。









东方玉《飞龙引》
第一章 峨嵋山色黯然收

  “高出五岳,秀甲九州”!
  峨嵋山是我国佛教四大名山之一,佛家称此为光明山。
  山中云海幻变,有两座高峰,终年露出在云端之上,远看好像峨嵋,故名峨嵋。山上以
伏虎寺规模最大,环抱在山拗里,殿脊重重,林木蔽天。
  这是春初的一个早晨。
  伏虎寺正当早课时光,僧侣们宛如四条灰色长龙,一个个双掌合十,在悠扬钟声中,鱼
贯进入大殿。
  大殿上,品字形放着三张上覆黄绫的长案,中间一张长案后面,放着一把黄披交椅,左
右两案,也各有两把红披的坐椅。
  这情形,是寺中重大典礼才有的场面。
  但今天并不是寺中举行大典的日期,何以掌门方丈和四大长老要亲自主持?
  全寺僧侣都感觉到今天的早课,有些不同寻常,可能发生了什么重大事故。
  伏虎寺清规素严,尽管每个人心头都在猜测着可能发生之有,但大家还是合十当胸,缓
步徐行,跨进大殿,分左右四行,各就班位。
  数百僧侣;静穆得没有一丝声音。
  跟在这群僧侣后面的,是一名粗衣少年,看去约有十六七岁,生得双眉斜飞,目若朗
星。
  他跟随着大家,也双手合十,目现鼻,鼻视心的走进大殿,站在右侧后排最末一个位
上,敢情他是新入门的俗家弟子。此刻钟声已停,从殿后缓步走出四个身披大红袈裟的高
僧,各自在左右两边预设的红被椅子上坐下。
  这四位高僧,正是本寺监寺长老、和持戒院、罗汉堂、祖师殿的主持。
  四人之后,又从后殿走出一位年近八旬的老和尚。
  只见他白眉低垂,面容慈祥,身披紫金袈裟,右手待着一串檀木念珠,左手托一柄紫玉
如意,缓步走上正中香案。
  这位老和尚正是本寺掌门方丈——大觉大师。
  全殿僧侣,在这一刹那,个个面色庄严,上身微储,向上合十为礼。
  大觉大师把手中紫玉如意,放在案上,然后正身肃立,单掌当胸,缓缓抬头,掠过全殿
僧侣,口中低喧一声佛号,徐徐说道:“阿弥陀佛,峨嵋山,号称佛教四大名山之一,我峨
嵋一派,也蒙佛祖慈悲,武林中,和少林、武当、华山三派,同为江湖四大门派之—……”
  声音不响,说来不徐不疾,但偌大一座大殿,数百僧侣无不听得甚是清晰。
  他话声微微一顿,接着面容一肃,继续说道:“只是江湖大劫将兴,杀孽已萌,出家之
人,五蕴皆空,不宜卷入江湖是非之中,老僧几经考虑,本门决定退出江湖,封山二十年。
因此,老僧郑重宣布,凡我门下,已经皈依三宝弟子,从明日起,不准擅离本寺一步,本门
俗家弟子,也一律不准再在江湖走动。”
  峨嵋派在江湖上被列为四大门派之一,声誉极隆,何以突然宣布退出江湖,封山二十
年?
  全寺僧侣,不禁全都凛然失色。
  但峨嵋伏虎寺清规素严,掌门人这种重大决定,自有他的远大见解,僧侣们虽觉事出突
然,心头各有疑问,纷纷猜想。
  因为大家都还记得本门在六十年前,也曾经有过一次封山,那还是上一代方丈手里的
事。目前,除了方丈和四位长老之外,谁也不清楚当年要封山的原因。
  在近乎凝结的空气中,没有一个人敢出声问话。
  大觉大师眼看没人提出意见,这才微微颔首道:“大家该知道祖师创业维艰,老僧此一
决定,亦情非得已,本门戒律极严,一经决定,就不准违忽,同时由特戒院派人通知本门俗
家弟子,一体遵照。”
  待戒院注待起立躬身,应了声:“小僧谨遵掌门人法谕。”
  大觉大师点头还礼,接着目光一转,笔直朝右侧后排瞧来,和声道:“南珩,你早餐之
后,可到方丈室来,老僧另有交待。”
  原来站在右侧后排末尾的那粗衣少年,叫做赵南珩,他听到方丈吩咐,心头不禁一阵猛
跳,慌忙躬身应“是”!
  大觉大师面容慈祥,朝全殿僧侣合十为礼,然后取起紫玉如意,缓缓转身,朝殿后走
去。
  四位长老同时站起,跟在大觉大师身后,步入后殿;但他们脸上,显得异常凝重,而且
还隐约流露出悲愤之色!
  四条灰色长龙,依然有规律的退出大殿。
  每个人的心底,都压着惶惑和不安。
  尤其是粗衣少年赵南珩!
  他虽然是方丈大觉大师从山外带回来的,但多少年来,除了听经之外,平常很难见到方
丈。
  如今方丈在宣布封山之后,召见自己,其中必有事故,在膳堂里匆匆吃完早餐,怀着一
颗惴惴不安的心,独自朝后进走去。穿过伽蓝殿、持戒院、沿着祖师殿,默默跨进左侧甬
道,方丈居住的精舍,业已在望。
  赵南珩只觉全身脉搏跳动随着加速,等走到阶前,几乎连呼吸都感到有点急促起来!
  正当此时,门中忽然走出一个小沙弥,朝赵南珩招招手道:“赵师荣,方丈叫你进
去。”
  赵南珩知道他叫作了凡,是伺候方丈室的弟子,当下应了声“是”,跟着跨进房门。抬
头一瞧,只见大觉大师盘膝坐在禅榻之上,含笑道:“孩子,你来了?”
  赵南珩慌忙走前几步,恭恭敬敬的拜了下去,口中说道:“弟子叩见老师傅。”
  大觉大师指手道:“孩子,你起来。”
  赵南珩叩了几个头,才站起身子。
  大觉大师目光慈祥,瞧着赵南市,问道:“孩子,你今年几岁了?”
  赵南珩道:“弟子今年十六岁。”
  大觉大师点点头又道:“你知道到寺里来,已经有几年了?”
  赵南珩道:“弟子五岁那年上山来的,已经十年了。”
  大觉大师又点点头,道:“不错,已经十年了,唉,老僧带你上山来的时候,你还是一
个小孩,如今,总算长成了!”
  声音低沉,听来使人感到无比亲切!
  “唔,这几年老僧要监寺大师指点你武功,你学会了些什么?”
  赵南珩方才紧张的心情,已渐渐平复下来,躬身道:“弟子内功只练了三年,监寺大师
说基本功夫,已经差不多了,另外本门的‘伏虎掌法’和‘乱披风剑法’,弟子刚学会不
久。”
  大觉大师忽然轻喟一声,道:“唉,没用了,如今都没有用了!”
  赵南珩听不懂方丈说的什么,但又不敢作声。
  大觉大师续道:“孩子,本门从现在起就要封山二十年,在封山期中,峨嵋派的武功,
就不准在江湖出现。你,老僧十年前把你带上山来,但你不是峨嵋派的弟子,明日一朝,就
得离开这里……”
  赵南珩突然有如焦雷轰顶,扑的跪倒地上,急得流泪道:“老师傅,弟子是峨嵋门下,
弟子不要离开这里,弟子愿意皈依我佛,伺候老师傅一辈子。”
  大觉大师用手摩着他头顶,慈笑道:“孩子,别哭,老僧带你上山之时,就没把你列入
峨嵋门墙,因为你不是佛门中人;虽然本门也有俗家弟子,但你另有你的前途,所以我并没
叫你拜师。”
  赵南珩抬头道:“老师傅,弟子求求你老人家,就收录弟子吧,弟子决不离开峨嵋。”
  大觉大师脸色微黯,和声道:“傻孩子,峨嵋业已封山,岂能再收门人?何况……唉,
老僧已替你准备了一封书信,你明日下山,可按照老僧所列路程,前往嵩山少林寺,面呈少
林掌门百愚上人,他自会给你安排。
  在你不满二十岁之时,千万不能离开少林寺,到你应该下山的时候,百愚上人自有交
待。此后在江湖上,你永远不得提起峨嵋两字,也不得再使用峨嵋‘伏虎掌法’和‘乱披风
剑法’。这是老僧临别赠言,你务必牢牢记住。”
  说到这里,伸手从大袖中取出一封书信,和一张路程单来,郑重递到赵南市手中,又
道:“好,孩子,没事了,你出去吧,到监寺大师那里领取盘川,明日一朝就下山去罢。”
  赵南珩眼看方丈这般说法,知道无法挽回,只好含着眼泪接过书信,一面依依的道:
“老师傅,弟子离开这里,不知几时再能看到你老人家?”
  大觉大师慈祥的脸色,也不禁一黯,但急忙插手道:“老僧从明天起,就要闭关二十
年,你我有缘,二十年后,可到峨嵋再和老僧见上一面。”
  赵南珩不禁又跪到地上,叩了几个头,才含泪退出。
  这一天,全寺僧侣们,心情都非常沉重。
  武林中人,谁都把荣誉看得重过生命!
  六十年前,峨嵋派宣布退出江湖,封山二十年,峨嵋派的声誉,几乎一落千丈,从四大
门派中除名,峨嵋弟子,在江湖上,也几乎抬不起头。
  这六十年来,差幸方文大觉大师苦心孤诣,把持门户,和全体峨嵋弟子的共同努力,才
算恢复了以前的声誉,四大门派,也有了峨嵋一席。
  前事不忘,后事之师;但想不到在六十年后,掌门方丈又突然宣布封山,又要退出江湖
了。百年之中,接连两次封山,这一次二十年封山下来,峨嵋一派,只怕再也站不起来了!
  掌门方文自然深知封山对峨嵋派是大大不利之事,也自然经过郑重考虑。所以要采取此
项断然行动,除非不封山,比封山蒙受的损失,更大更重,才会有此抉择。
  但上一次封山,知道真正原因的人,谁都讳莫如深,峨嵋弟子,始终不知内情;这一次
封山,相信除了方立和四大长老,也没一个人知道究竟为了什么?
  赵南珩知道自己的被遣下山,定和这次封山

返回目录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