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民俗概说 - 杨永法-第1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一绝”。
不夸张地说,西山古村落几成一座建筑雕刻博物馆。人们除了欣赏雕刻艺术之外,还能看到宋、元、明、清各个时期的建筑构件元素。“仁本堂”老屋的木鼓墩,即是迄今难得一见的宋代特色了;而东村尚存的扇砖斜砌“翻身墙”,据说已谓“他乡绝无,西山仅有”之遗迹了。砖墙大多笔直挺拔,而此处墙砖却是明代独特的结构――层层斜卧,真想象不出当年瓦匠们是如何砌建的;他们以智慧巧夺天工,根据自然环境因素,时不时创意一些构筑特色,犹如“仁本堂”160米长的“滴水檐”走马回廊,即是考虑到江南多雨,采用细磨清水砖镶嵌,既挡雨防腐又具凌空架构之美,这种设计止在江南古建中才见得到。在湖岛西山的古村落中穿行,感觉那成片成群的古村落,宅第老屋,今已成为难能珍贵的“建筑文物”了,抑或又是一连串链接吴文化历史的符号,它们无声地展示出江南水乡独特又丰厚的人文景观和古建艺术。
然而,随着岁月的流逝,这些“无价之宝”大多陷入岌岌可危之境,有的甚至已显出断壁残垣之荒败,而古村落中随处可见钢筋水泥的洋瓦新楼,小富“起屋”造成古村落整体景观的种种“不相适宜”,最可惜又可恨的是,诸多古宅老屋的珍贵石饰、砖木雕刻等,不知何时被人挖凿移走了,不排除肯定也有文物贩子“收购”所为吧。这些一旦失去不可再生的历史文化遗产,应当引起全民保护意识呀!令人欣慰的是,有关部门已经审阅通过了《苏州市文物古建筑保护条例》,不久即将出台,想来西山古村古建也将依法受到保护,目前文管部门有计划进行大规模摸底调查、型制测绘、实地摄像、绘制平面图……近日又悉,环太湖风景旅游区项目工程也已启动,保护和开发风景秀丽的太湖旅游资源,被提上了政府实事工程的议事日程,我们有理由相信,未来太湖中的明珠――西山湖岛将引来更多游人的注目和足迹!
苏州小巷情
苏州的藕园,是深藏在七弯八弯的水巷里。寻访藕园,让人们能抚摸到苏州温细的“脉络”,苏州的小巷曾经与北京的胡同齐名。而今北京的胡同大多似已朝不保夕,只有苏州的小巷历尽沧桑依然未变,由此更加意味深长了。
从上海至苏州短暂的间距,能让人感受到两座不同城市,各不相同的文化风格和生活形态。上海展示的是国际大都市鳞次栉比的摩天大楼,交通便捷四通八达,海派文化开阔大气;而苏州则依旧保持着粉墙黛瓦的古城风貌,传统文化深藏浅露,小巷生活温馨典雅。
漫步在苏州狭长的小巷里……巷子很冷清,偶尔迎面行人一二,表情带着安详。在这细碎的冷清里,依然感觉有种亲和与暖意,小巷对人天然有种肌肤之亲,引导人们走进2500年的沧桑岁月里,那黛瓦、那粉墙、那敞开的墙门,勾起人们生命中藏得很深的记忆,让人们的心情变得异常舒展,随着小巷的脉搏一起敏捷地跳动。
苏州城已逾2500年历史,这份历史的厚重,即使在古老的中国也没有几个城市如此扛得起,苏州不仅扛住了这份厚重,而且用它不大的空间包容了超越这座城市以外的鲜活,随时呼吸着的清新的空气,消化在每一寸空间里的,不是一张花花绿绿的导游图,而是可以遥及的城墙,像是一张融进了生活的艺术照片。历史如酒,苏州的历史没有尘封在酒坛里,它已满溢出来,让所有人都享受到了它的浓郁,芳香醉人。
老苏州人谈及苏州时,那一种骄傲与满足是掩饰不住的“苏州是一座值得你用一生去珍爱的城市。”的确,今天让人们看到苏州很需要修缮许多旧房,城市发展也需要拓宽一些马路,但这样的工程在于苏州就绝不仅是动动土的事情,它需要深思熟虑,更凝聚着几代人曾经付出的心血与辛勤,几十年细水长流的润泽,就像精美的苏州园林,是经过长期修缮积累,才形成现今“城市后花园”功能。
建议苏州欲大刀阔斧搞城市规划的人们,多去看看园林中那些用细碎鹅卵石铺筑的小径,或许他们脸部的表情变化,就不仅仅是用惊讶来形容了。
绣上的苏州
苏州步行街上,开着许多丝绸商店,苏绣亦在其中了。满屋子的苏州绣品,大小不一,形式各异,墙上挂着一幅幅绣作,一幅长不足一米的绣作绣的竟是《清明上河图》,,虽小却也绣得精致雅极;
画面上繁华热闹的场景,全部以一针一线“勾勒”清晰,密而不乱,层次立体鲜明。而其他较大尺幅的绣像,反而看似简单,但细细观之,不得不又改变看法了,一幅奔跑中的“猎狗”,让你看到整幅图景色彩,完全是靠密密针刺表现出来的:
那深藏在茸毛中的眼睛光亮,那翘起的尾巴,以及脚边丛生的绿色植物等,无一处不觉淋漓尽致……站在这一幅幅绣作前,人们几乎再也不去考虑什么“中国四大名绣”排名之类,而是受其震撼而全身心沉浸于“绣品世界”里。一幅简单的单面绣,也会在心底交织着一份感动,哪怕有“疵点”也不介意带过了。
苏绣在今不算罕见的,那飞针走线的活儿被供奉为“民间艺术”,即使不是“民间”,却也真是“艺术”,仿佛飞针走线穿行于古城小巷里,勾出这座城市的特性。有人说美国硅谷打算在中国大陆寻找一处理想的高科技产业基地,到中国各大城市走了一圈,最后还是选中了苏州――原因是他们发现这座城市的刺绣精细得“不可思议”,高科技产业同样需要这种心无杂念、耐得住寂寞的特性。在现代科技高速发展的今天,难以意料中国大陆东隅,还有一个绣了千年仍在继续的城市,“绣”这个动作,并没有延缓前进的脚步,反而少了一些急功近利的追逐,于是有了水到渠成的从容。绣上的苏州,始终协调有致,有条不紊地行进着,并注定还会一直“绣”下去。
很多人到苏州,一方面为其城市历史面貌保存完好而感动,另一方面又为其民居之破旧而伤感,这两种心情交错着是很矛盾的。苏州民居保留着江南水乡粉墙黛瓦的特色,在市区聚集成了几大片,像平江路、山塘街一带较为典型,但当人们走近了这些民居,才发现“梦里水乡”与现实的实际距离。多少精美的画册上,烟雨朦胧漫遮了墙角成片的苔藓,掩饰着斑驳陆离的“粉墙”,这种烟雨楼阁之美令人心醉。“零距离”走进老宅,裸砖刺眼,苔藓龌龊,污染加浑沌历历在目,如刀剜在心……然而,这样的环境中的生活依然生动,反而让你感觉真切种种。
联想江南一些古镇,近年为开发旅游,浓妆艳抹精心打扮得如火如荼,几成21世纪水乡江南“千篇一律”的风景。
或许,人们更愿意亲近的古镇还像似“世外桃源”,这里的人们知足而生活安祥,远离城市尘嚣喧扰小桥、流水、人家,精神上迎合着人们对江南水乡的完美想象。只有走进山塘街、平江路各处,那里的民居似仍保持着本原的状态,但那种生活的真实只是旁观者的一种“欣赏”,绝不是仙境般“世外桃源”,这里的人们一样要为生计操心忙碌,一样为生活精打细算所累,并且由于生活设施的原始简陋,更不是现代人所甘愿忍受的。生活于此的人们,在深深眷恋水巷老屋的同时,又憧憬向往着上海、深圳等都市的繁华;人们甚至惊叹他们在创建人均GDP值全国新高的同时,依然像刺绣那样静心地保存着城市文化的完好。为此,在人们再次细细品味这座古城的“斑驳”时,一种敬意和感动油然而生。
苏州古城纵横着深深浅浅的小巷,清脆的自行车铃声,穿梭在小巷内回响,好像是一种永不疲惫。苏州呵,绣上的城市!又像那一场轻盈的飘雪,细碎得让人们记忆犹新――人们记住了它的宁静,豁达,精致,还有智慧……
水 缘
早先,苏州有一种称“老虎灶”的水灶,是方便人家泡热水用的。砌一坨灶头,支几只汤罐,取来后门水港之水,炉膛内烧的是不值钱的砻糠,化一分钱就能泡上一瓶热水,吃用都有实实惠惠。老虎灶边往往相连着简陋的茶室,居住附近的老茶客,自然每天聚集在这里喝茶聊天(苏州人称之“孵茶馆”)。
苏州老早是块龙脉宝地,稀奇就稀奇在这一片片一道道的“活水”中,水乡土地长出的植物碧绿生青,喝这里的水长大的人也显得水灵,不信,看看苏州人的面孔喏,不管男男女女,哪一个不是细皮白肉?哪怕是喝老虎灶开水也“勿推板”的,这门口河里的也是活水呀……
苏州这个地方与水有着一种特殊的缘分。你想,浩浩荡荡的京杭大运河行至这里,怎么就会变得平静和缓了,贴着这座美丽的城市拐了一个舒舒坦坦的大弯,像一幅绿缎子把古城柔柔地包裹了起来……还有那名闻天下的太湖水,三万六千顷丰盈之波,为苏州水城提供了不尽的源头。运河、太湖的汇合,让苏城有了得水独厚的优越,这就给了2500年前的伍子胥一个启发,于是,有了相土尝水择地建都的历史一幕;或许,苏州的百姓从那时起就有了联想翩翩,他们试着开掘水港引水入城,历经了多少代的修缮呵,才形成“水港小桥多”的格局。苏州人一代一代做足了“水”的文章,生发出种种“靠水吃水”的妙趣,难怪唐朝诗人杜荀鹤见到苏州的水巷,情不自禁诗兴大发,吟出了“人家尽枕河”的千古诵唱。
前门一条弯弯的小巷,后门一条弯弯的小河,脚步敲着青石板的清脆,合着水巷里桨声伊呀……这样的环境常给文人墨客带来灵感,即便你刚做罢力气生活,歇下来坐在门口依然有一份清凉的惬意,“老苏州”抑或最喜欢这样的一份惬意。笃悠悠的水城环境,滋养着一代又一代笃悠悠的苏州人,苏州是块风水宝地,它养育了苏州人,也养育了底蕴丰厚的地域文化。
二十多年前,日本著名文学家井上靖先生偕夫人来苏州访问,他们参观了苏州的园林,古城的小巷。他兴奋地表示,从一个城市的布局和风貌,可以看出她的历史和文化,也可以看出她的经济发展实力和潜力。离苏前,他用宣纸写下一个墨色淋漓的“淳”字。当时人们的理解是形容中日友谊的淳厚,但若干年后,却蓦然悟出这“淳”字之中,蕴含更深的倒是对苏州天享水之恩赐的一种美好祝福!是的,从太湖到运河,从运河到水巷,傍着两千多年的岁月,古城成了一张绿滢滢的水网,是这张水网让苏州充满了生命活力和丰富多彩。
苏州的水巷,常常让人想到一个经济术语──流通。从历史上的繁荣联想现代苏州的发展,似都与水动脉之流通密切相关。水港的流通引来舟楫,大船驶进了运河,小船摇入了水巷,苏州人看惯了一幅幅“春船载绮罗”的盛世繁华图。一条水巷就从人家前后门驳岸边流过,一年四季都有载着瓜果蔬菜的船只来往不息,想买啥先闻叫卖声,或亲临水码头看货论价,或从窗口吊只篮头下去完成“交易”……明代才子唐伯虎曾以“翠袖三千楼上下,黄金百万水西东”来描绘,至今难得还能见到这一幕情景呢。
以前苏州还有一种“廊桥”,如彩虹弯弯横跨河上,这种是桥也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