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鸟电子书 > 文学名著电子书 > 庄子译注于长春 >

第68部分

庄子译注于长春-第68部分

小说: 庄子译注于长春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府指聚众理之心,灵台指高临万物之上的心。
(16)诚己:诚于己,内心至诚,发:发作,表现。
(17)业:指习已成性,舍:舍弃,制止。
(18)幽间,隐避的地方。
(19)券:同契,契合。
(20)期:求,要。费:显用。
(21)唯:但,必然。庸:常。
(22)贾(gǜ)人:商人。
(23)跂:跂足。
(24)魁:高大。
(25)且:借为阻。与物且:与外物格格不入。
(26)憯(can):同惨,毒。
(27)莫邪:吴国的好剑。
(28)寇:敌寇。
(29)贼:害,伤害。

'译文'

冒宇之间守静的人,会发出自然的智慧之光。发出自然的智慧之光,就
会人现其人,物现其物。人能自我修炼,才能有恒常的本性;有恒常的本性,
人们就依附于他,自然也助佑于他。人们来依附的,称之为天民,自然助佑
的,称之为天之所子。学习的人,学他所不能学的;实行的人,行他所不能
行的;辨别事物的人,辨他所不能辨的。认识止于他所不能认识的良知,就
达到顶点了;假如有不这样做的,就要损害自然均齐的状态。具备形成耳目
之物以养形体,深藏不虑之地生心神,敬修于心而通达于形。如果达到这种
境界还有种种灾祸到来,那都是夭命流行,而不是人事所不修,不足以扰乱
德性,不能纳入高于万物的内心。心灵有主见而行之又无主见,不可有意把
持,还看不见诚成于己就向外发作,每次发作都是不恰当的,习已成性的外
事侵入内心而不舍弃,每变一次丧失就愈甚一次。行为不善在显明之中的,
人们因此而责难他;行为不善在隐避之处的,会受到鬼的遣责。光明正大于
人非。光明正大于鬼责,然后才能独往独来。契合于内的人,行为不留名迹;
契合于外的人,志向在于求用。行为不拘于名迹的人,虽庸常而有光辉;志
向在于求用的人,只是商人。人看到他的跂足,象是高大的样子,能尽物之
性的,人物而无间;和外物苟且的,连自身都不能相容,怎能客人呢?不能
容人的就没人亲近他,没人亲近的人周围就空无一人,武器没有比心志更毒
的,莫邪那样利剑也在其下;伤害没有大于阴阳的,人们无法逃脱夭地之间。不是阴阳伤害他,而是人心驱使他如此。

道通(1),其分也成也(2);其成也毁也(3)。所恶乎分者(4)其分也以备(5); 
所以恶乎备者(6),其有以备。故出而不反(7),见其鬼;出而得(8)(,) ,是谓得死。
灭而有实(9),鬼之一也。以有形者象无形者而定矣(10)。出无本(11),人无窍

(12)。有实而无乎处,有长而无乎本剽(13),有所出而无窍者有实(14)。有实而
无乎处者,字也(15),有长而无本剽者,宙也(16)。有乎生,有乎死;有乎出,
有乎入。入出而无见其形(17),是谓天门(18)。天门者,无有也,万物出乎无
有。有不能以有力有(19),必出乎无有,而无有一无有(20)。圣人藏乎是(21)。
古之人,其知有所至矣。恶乎至(22)?有以为未始有物者,至矣,尽矣,弗可
以加矣。其次以为有物矣(23),将以生为丧也(24),以死为反也(25),是以分已
(26)。其次曰始无有,既而有生,生俄而死(27);以无有力首,以生为体,以
死为尻(28);孰知有无死生之一守者(29),吾与之为友。是三者虽异(30),公族
也,昭景也(31),著戴也,甲氏也(32),著封也,非一也(33),有生,黬也(34), 
披然(35),曰移是(36)。尝言移是(37),非所言也(38)。虽然,不可知者也(39), 
腊者之有膍胲(40),可散而不可散也;观室者周于寝庙(41),又适其偃焉,为
是举移是(42)。请尝言移是,是以生为本(43),以知为师,因以乘是非(44);果
有名实(45),因以己为质(46),使人以为己节(47),因以死偿节(48)。若然者,
以用为知(49),以不用为愚,以彻为名(50),以穷为辱。移是,今之人也(51), 
是蜩与学鸠同于同也(52)。
'注释'

(1)道通:含义与《齐物论》句“其本”相同。道通,道通为一,即道

(2)成:形成。分而后形成。
(3)毁:毁掉,毁灭。
(4)恶乎:于问处,怎样,恶,何处。
(5)备:全。
(6)恶(wù):讨厌,憎恨。
(7)出而不反:只持而不知返。学道的大忌是精神外驰而不返。
(8)出而得:出而自以为有所得。
(9)有实:形骸的实体。
(10)有形:指人、物。象:法而象。无形:指道,定,即字泰定的定。
(11)出无本:无本犹无始。
(12)入无窍:窍通徼。边际。无窍:指无终。旧注作孔隙解实误。
(13)本剽:剽同标,未、终。
(14)有实:充实。
(15)宇:上下四方,指空间。
(16)宙:古往今来,指时间。
(17)见:现。
(18)天门:与天光,天钩等同时应,即指自然出入之门。
(19)为:形成,产生。
(20)一:统一。
(21)藏乎是:藏心于道,藏心于无。
(22)恶:
(23)以上数句注见《齐物论》。
(24)丧:丧失。
(25)反:通返。
(26)以:通已,已经。已:犹矣。
(27)俄:时间很短,突然间。
(28)尻(kāo):屁股。
(29)守:持。解道非是。
(30)三者:指以无为首,以生为体,以死为民。
(31)昭景:昭氏,景氏,皆为楚国王族的姓氏。
(32)甲氏:楚国王族的姓氏。
(33)非一:不一致,有区别。
(34)黬(àn):黑疵。
(35)披然:分散的样子。黑疵有蔓延的性质,所以称披然。
(36)移是,移此而达彼,指是非之不齐而齐,是非不定。
(37)尝言:试言。
(38)非所言:言之所不能及。
(39)不可知者也:不能为常人所理解。
(40)腊,腊祭,眈(pí):牛肚,赅(gai):牛蹄。一说牛颊肉。
(41)观室者,观居室的形状。周于寝庙,室有东西厢为庙,无东西厢为寝,都是人的住处。
(42)举,皆。一说举例。
(43)以生为本:指生死方面的事情。
(44)乘:驾驭。
(45)果:果真。名实:指名实相符。

(46)质:质正,衡量。
(47)节:符合,符节。
(48)偿:犹殉。
(49)知:通智。
(50)彻:犹通。名:名声。
(51)今之人:与古之人对应,指现在的人。
(52)蜩与学鸠:见《逍遥游》注,同与同,个人之见与蜩鸠相同,知同之为同,不知集异则为
大同。
'译文'

从道的观点来看是齐一无别的,万物总体的分就是众体的成,新事物的
成又是旧事物的毁,因此,不管怎样分散,它的分散是完备的;所以不管怎
样完备,还是追求更大的完备。精神离开躯体而不返回,就显现他为鬼;精
神离开躯体而自以为有所得,这就叫作得到死。精神灭了而有实体存在,与
鬼一样。以有形骸的人效法没有形骸的道那就安定了。道,生无始,灭无终,
充实而没有处所,便是字。成长而没有终了,便是宙。有生,有死,有出,
有入,入出而不见其形状,这就是自然之门。自然之门,就是无有,万物生
于无有,有不能从有中产生,一定要从无有中产生出来,而无有本来就是没
有。圣人就游心于这个地方。古时候的人,他们的认识有最高的境界。什么
是最高的境界?他们认为宇宙未曾形成万物的始初时刻,认识是最高的,尽
美尽善的,再不能增加什么认识了!其次,则认为宇宙开始有了万物时,把
生当作丧失,把死视为返本,这已经有分了。再其次,有的说宇宙形成时就
是无有外物,后来有了生命,倾刻间而又归于死亡;把无有当头颅,把生命
当躯干,把死亡当屁股;谁知道有无死生,守持一体的,我就和他交朋友。
这三者虽然有差别,但却属于一个家族,昭氏、景氏,因尊奉先人而著称,
甲氏因封地而著称,虽然同为公族又有区别。有面生黑痣的人,有蔓延分散
的性质,称为移此而达彼,是非不定。试说说这是非不定的问题,并不是能
说得清楚的。虽然说了,还不能为常人所了解。腊祭时祭品中有牛肚代表五
脏四肢的牲品,不一定非放在一起,但又是非陈列不可散的。犹如游观屋室
的人周游于东西厢的寝庙和无东西厢的寝室,又到厕所,这就是是非常移的
道理。让我说说是非不定的道理。这是以生为根本,以认识为标准,因而能
驾驭是非;果真有名实之别,因而以自己为主来定是非;人都以自己为节操,
以至于用死偿节,象这样,凡举用的就是智,举不用的为愚,通达向上的就
有名声,穷塞在下的就是耻辱。是非的转移,是现今人的问题,这正如蜩与
学鸠一样,是同样无知的。

蹍市人之足(1),则辞以放骛(2),兄则以妪(3),大亲则已矣(4),故曰,至
礼有不人(5),至义不物(6),至知不谋(7),至仁无亲(8),至信辟金(9)。彻志
之勃(10),解心之谬(11),去德之累(12),达道之塞民(13)。贵富显严名利六者

(14),勃志也。容动色理气意六者(15),缪心也。恶欲喜怒哀乐六者(16),累德
也。去就取与知能六者(17),塞道也。此四六者(18),不荡胸中则正,正则静,
静则明,明则虚,虚者无为而无不为也,道者,德之钦也(19);生者,德之光
也;性者,生之质也。性之动,谓之为;为之伪,谓之失。知者,接也(20); 
知者,谟也(21);知者之所不知,犹睨也(22)。动以不得已之谓德,动无非我

之谓治(23),名相反而实相顺也。羿工乎中微而拙乎使人无己誉(24)。圣人工
乎天而拙乎人。夫工乎天而俍乎人者(25),唯全人能之。唯虫能虫(26),唯虫
能天(27)。全人恶天(28)?恶人之天(29)?而况吾天乎人乎(30)!一雀适羿(31), 
弄必得之,威也。以天下为之笼,则雀无所逃。是故汤以胞人笼伊尹(32),秦
穆公以五羊之皮笼百里奚(33)。是故非以其所好笼之而可得者,无有也。介者
移画(34),外非誉也;胥靡登高而不惧(35),遗死生也。夫复謵不馈而忘人(36), 忘人,因以为天人矣。故敬之而不喜,侮之而不怒者,唯同乎天和者为然(37)。
出怒不怒(38)则怒出于不怒矣;出为无为,则为出于无为矣。欲静者平气(39), 
欲神则顺心。有(,) 为也欲当(40),则缘于不得已(41),不得已之类,圣人之道。

'注释'

(1)蹍(zhǎn):踩,踹,踏。市人:集市上不相识的人。
(2)辞,辞谢,放骛:放肆,失札,骛,通敖。
(3)妪(yù):妪煦,出声的问慰。
(4)大亲:父母。
(5)至礼有不人:不以人为的礼仪文质为重。
(6)至义不物:最大的义不以物为厚薄。
(7)知:智。不谋:无须谋虑。
(8)无亲,无须亲。
(9)辟:屏弃,金:指金虽坚不足为比。
(10)勃:一作悖,乱。
(11)谬:一作缪,悖谬对文,非作系缚解。
(12)累:累赘。
(13)塞:不通,堵塞。
(14)显:荣显,严:尊严。
(15)容:容貌。理:辞理,气:气息。
(16)恶欲:好恶。
(17)去:舍弃。就:趋从,取:取来。
(18)四六者:指勃志、谬心、累德、塞道四个方面中的六者。
(19)钦:尊。
(20)接:应接,感性认识。
(21)谟:理性认识。
(22)睨,寻找规律。旧注斜视非也。
(23)治:不乱,顺心,明德,通道。
(24)羿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