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鸟电子书 > 文学名著电子书 > 庄子译注于长春 >

第6部分

庄子译注于长春-第6部分

小说: 庄子译注于长春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说明,用A 来说明A 不是~A,不如以~A 来说明不是~A,即用此喻此之下同于彼,不如以彼喻此之
不同于彼,也可以说以我来衡量他,不如以他来衡量我。喻:晓喻,晓导,明白告知。《礼·学记》:
“可谓善喻矣”。《汉书·刑法志》“欲以晓喻众庶”皆作“说明”解,与本文同。
(2)马句:也是援引公孙龙《白马论》中的“白马非马”的命题。意思是从马的概念出发,来说
明具体的白马不是马,不如从具体的马出发来说明马的概念不是具体的马。旧注多以为指马句皆为庄
子对公孙龙的批判,实际并非如此。此二句是引用公孙龙的观点来阐明庄于自己的见解。公孙龙的“指
非指”是说认识能力与认识对象的不同;“马非马”是认识上的片面和全面观点有别。而庄子则更进
一步,以为认识对象是由认识能力决定的,片面性是因全面性而存在的,从而主张去掉那种以认识能
力代替认识对象,以片面代替全面的见解,消除一般与个别的对立。所以庄子指马二句是在“无有”
上立论,而并非批判公孙尤之说,以马喻马,前马是一般概念,后马指具体的马。
(3)一指:一般概念。天地一指:天地虽大但都是有共性的“一指”;万物虽殊但都是共件的“一
马”。《德充符》中所说的”自共同者视之,万物皆一也。”讲的就是这种事物的共性问题。
(4)可乎可,不可乎不可:指事物皆无个性,皆无质的规定性,肯定有肯的道理,否定有否定的
道理。
(5)道:道路。
(6)谓:叫,说。
(7)恶乎然:何以这样,为什么这样。
(8)固:本然,本来。物固有所然:万物各有它的本来面貌。
(9)莛(tíng,旧读tǐng),通筵,草茎。楹(yíng):厅堂前面的柱子。蓬楹在这里分别代表
物的大小。
(10)厉:通病,古代的丑女人,西施:泛指古代的美女。旧称越王勾践献给吴王夫差的美女名
为西施,是否确有此事有较大的争议。在《庄子》之前记载西施的有《管子·小称》、《墨子·亲士》,
在《庄子》之后有《慎子》、《尸子》、《韩非子·显学》,皆未说明西施的时代和国别。西汉的《淮
南子》、《说苑·尊贤》提到西施时也没记载时代和国别。到后汉赵晔、袁康时写历史小说才把西施
作为吴王的妾姬,后来唐代成玄英的《庄子疏》便称“西施,吴王美姬也。”后人从而以讹传讹,把
西施称为吴王美姬,实误。

(11)恢恑橘怪:千奇百怪的异状。恢,同诙,恢诞,荒诞,恑(guǐ),通诡,狡猾,一说变异。
憰(jué),通橘,欺诈,怪,奇异,怪异。
(12)道通为一:以道来看都是一样的。
(13)分也:分离,分散。成也:组成,组合,成器。
(14)复:又。
(15)为是:因此。不用:指不用成毁的观点看问题。诸:之于。庸,常。寓:托付,寄托。寓
诸庸:托付于循环往复的变化。
(16)得:自得,满意。
(17)几:接近。
(18)因是已:因为这样。
(19)狙(jū):猕猴,狙公:养猴人。赋:颂,给。芧(xù):同柔,橡子,亦作杼。《山木》
中有“食杼粟”。
(20)和:调和,休:休息,引申为无为。天钧:自然调和,自然均齐。《寓言》中也有:“万
物毕种也,以不同形相禅,始卒若环,莫得其伦,是谓天钧。天钧者,天倪也。”《庚桑楚》中亦有
“天均败之”。
(21)两行:指“因是”、“以明”就象车有两轮,缺一不能行走。即因事物之自然,以灵明心
境反映自然。狙公赋芧的故事说明众狙只知“因是”而不知“以明”,所以失其和而流为刻板教条。
'译文'

用指的概念来说明具体的指不是指,不如用不是指的概念来说明一般的
指不是具体的指。用马的概念来说明具体的马不是马,不如用不是马的概念
来说明一般的马不是具体的马。其实天地之大就是一指,万物千差万别不过
就是一马。肯定自有肯定的道理,否定自有否定的道理。道路是人走出来的,
事物的名称是人叫出来的,怎样才算对的?对的就是对的;怎样算是不对的?
不对的就是不对的。怎样算是肯定?肯定就是肯定;怎样算是否定?否定就
是否定。万物各有其存在的依据,万物各有其合理性,没有什么事物是不对
的,没有什么事务是不可肯定的。所以为了说明这个道理,可举草茎和大柱
子小大相同,丑厉和西施丑美一样,千奇百怪一切情态,从道的观点来看,
都是齐一无别的。万物总体的分就是众体的成,新事物的成又是旧事物的毁。
一切事物没有成与毁的分别,还是把它们看成是齐一的。只有这样,通达的
人才会通晓万物齐一的道理。因此,不用成毁的观点看问题,而托付于循环
往复的观点看问题,按循环往复的变化行事,就是无用之用,就无所不通,
无所不通,就无所不得。达到满意而有所得也就差不多了。听任自然吧,把
万物看成齐一而不去了解它的所以然,这就叫做道,耗费自己的聪明才智才
了解万物齐一,和了解万物的本来面貌就是一样的,这两者没有什么差别,
可以把它叫做“朝三”。什么叫“朝三”呢?养猕猴的老人在分给猕猴橡子
时说:“早晨三升而晚上四升。”所有的猴子都非常愤怒。老人又说:“那
么就早晨四升而晚上三升吧。”所有的猴子都非常喜悦。其实名义和实际都
没有什么亏损,然而却使猴子喜怒不同,这就是顺应猴子的心理作用罢了。
所以,圣人调和是非而不去争论,这就是“因是”、“以明”两个轮子缺一
不能行走的道理。

(3) 
古之人,其知有所至矣(1)。恶乎至?有以为未始有物者(2),至矣,尽矣
,不可以加矣。其次以为有物矣,而未始有封也(4)。其次以为有封焉(5), 
而未始有是非也。是非之彰也(6),道之所以亏也(7)。道之所以亏,爱之所以


成(8),果且有成与亏乎哉(9)?果且无成与亏乎哉?有成与亏,故昭氏之鼓琴
也(10);无成与亏,故昭氏之不鼓琴也。昭文之鼓琴也,师旷之枝策也(11),惠
子之据梧也(12),三子之知几乎,皆其盛者也(13),故载之未年(14)。唯其好之
也,以异于彼,其好之也,欲以明之(15)。彼非所明而明之,故以坚白之昧终

(16)。而其子又以文之纶终(17);终身无成。若是而可谓成乎?虽我亦成也(18)。
若是而不可谓成乎?物与我无成也。是故滑疑之耀(19),圣人之所图也(20), 
为是不用而寓诸庸,此之谓“以明”。
'注释'

(1)知:通智,智慧,引申为认识。有所至:达到最高境界。
(2)以为:认为。未始:未曾。未始有物:指无有、无物。正因为无有,所以说:“至矣,尽矣,
不可以加矣。”
(3)至。极,最,至高无上。尽:尽头。
(4)封:界域,界限。
(5)其:再。
(6)彰:明显,显著。
(7)亏:亏损,失败,是对成而言。
(8)爱:私,偏爱,与公相对。成:全,成功。
(9)果且:果真。
(10)故:则。昭氏:姓昭名文,郑人,即《吕氏春秋·君守》中所说的“郑大师文”,古代的
音乐家,善于弹琴。庄子借昭文鼓琴五音不能并举,不能得“全”为例,说明鼓琴不如不鼓琴可以保
持音乐的全声。鼓琴:弹奏琴瑟。
(11)师旷:晋人,姓师名旷字子野,古代著名的音乐家,是晋平公的乐师。
(12)惠子:惠施。据:依靠。梧:梧桐树。《德充符》有“倚树而吟,据槁梧而瞑,天选子之
形,子以坚白鸣。”《天运》有“倚于槁梧而吟”。都指惠施依靠梧桐树谈名理,一悦依梧木几案谈
名理,非是。
(13)三子:昭文、师旷和惠施。几:接近。盛:最强。
(14)载之末年:载,从事。末年,晚年,终生。一说记载书里传于后代,非是。
(15)明之:使他人领悟。
(16)坚白:指战国时关于坚白论的观点。即惠施的“离坚白”的观点。《天地》有“离坚白若
县寓”、《德充符》的“子以坚白鸣”皆指惠施的“离坚白”观点而言。昧:指愚昧不明,是说坚白
论不足以明道,只益于暗昧。终:终生。
(17)其子:指昭文的儿子。一说惠施之子或昭文、师旷、惠施三人之子,实误。纶:琴弦。
(18)成:成就。
(19)滑(gǔ),迷乱。疑:同稽,同的意思。耀:眩耀。滑疑之耀:迷乱人心,能言善辩,以
能乱是非异同的言论眩耀于世。
(20)图:鄙,鄙除,不用。
'译文'

古时候的人,他们的认识有最高境界。什么是最高境界?他们认为宇宙
未曾形成万物的始初时刻,认识是最高的,尽美尽善的,再不能增加什么认
识了。其次,则认为宇宙开始有了万物时,万物之间是没有分别界限的。再
次,认为有了分别的界限,但未曾有是非之别。是非观念明显了,道的观念


也就因此而亏损了。道的观念之所以亏损,是因偏私观念的形成。果真有所
谓成就和亏损呢?果真还是没有成就和亏损呢?有成就和亏损,犹如昭文的
弹琴;没有成功和亏损,犹如昭文不弹琴。昭文弹琴,师旷指挥,惠施依靠
梧桐树的辩论,这三位先生的认识和才智接近最高峰了,所以载誉于晚年。
正因为他们各有所好,而炫异于别人,他们各以所好去让别人领悟,用不是
别人所非了解不可的东西而硬让别人去了解,因此以坚白论的糊涂观念而终
身。然而昭文的儿子继续昭文的事业,而终生无所成就。如果说这就是所谓
成就,那么象我这样的也算有成就了。如果说这不可以称为成就,那么天下
的事物和我都不能算是有成就。所以,那些迷乱世人的眩耀的言论,圣人是
一定摒弃的。所以圣人不用这种言论,而是把认识寄寓于各物自身的功分上,
这就叫做心地如镜地反映事物。

今且有言于此(1),不知其与是类乎(2)?其与是不类乎(3)?类于不类,相
与为类,则与彼无以异矣。虽然,请尝言之(4):有始也者(5),有未始有始也
者,有未始有夫未始有始也者;有有也者,有无也者,有未始有无也者,有
未始有夫未始有无者也。俄而有无矣(6),而未知有无之果孰有孰无也(7)。今
我则已有谓矣(8),而未知吾所谓之其果有谓乎,其果无谓乎?天下莫大于秋
毫之末(9),而大山为小(10);莫寿于殇子(10),而彭祖为夭。天地与我并生,
而万物与我为一(11)。既已为一矣,且得有言乎?既已谓之一矣,且得无言乎?
一与言为二,二与一为三(12)。自此以往,巧历不能得(13),而况其几乎(14)! 
故自无适有以至于三(15),而况自有适有乎!无适焉,因是已。

'注释'

(1)今:现在。且:姑且,假设。有言于此:即请尝言之。尝言,指的是“有始也者”至“万物
与我为一”。
(2)类:同类,相同。
(3)不类,不同类,不相同。
(4)尝:尝试,试。
(5)有始也者:指宇宙。
(6)俄:倾刻。
(7)孰:谁,什么。
(8)谓:说。
(9)秋毫:兔毛的尖部。
(10)大山:泰山。大,太,泰。
(11)殇(shāng)子:未成年死去。《仪礼·丧服传》:“年十九至十六为长殇,十五至十二为
中殇,十一至八岁为下殇,不满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