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玉钗-第20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虽然目前知道的人不止他一个,李益知道了,这个方子逸也知道了,但是他们却不会有多大的关系,因为他们是高晖的代表,而且他们只是路过,不会长久留在此地,自己却是史仲义的幕客,跟史仲义有着密切的关系。
除非自己能掌握着一点足以威胁史仲义的东西,否则史仲义绝不会容许自己活着离开凉州的。一时他的手心冰冷,背上也是冷汗直流,紧抓住了方子逸的手:“子逸公,兄弟可以尽力效命,但是李公子能否多给兄弟二些消息,使兄弟办起事情来方便些?”
方子逸淡淡地道:“夫子,李公子就告诉我这些,兄弟也是爱莫能助,不过兄弟以为夫子的职务与地位,大可斟酌情形,巧妙运用,好在夫子的话,史帅无法查证的,不过兄弟可以告诉夫子一个诀窍,话不妨说得严重,却千万不可点出是什么人……”
“兄弟根本就不知道是什么人。”
“这样才好,李公子之所以不把能用的人告诉夫子,就是怕夫子泄露出来,交浅不足言深,夫子一无表现,原来也不该要求太多,话又说回来,夫子多知道一个人的秘密,就多了一分危险……”
“可是兄弟也不能一直故弄玄虚呀?”
“所以夫子必须妥自为谋,自己找几个可供腹心的人。”
罗春霆究竟不胡涂,他居幕已多年,也懂得一点诀窍,不管是朝廷也好,节度使署也好,层层节制,私设耳日以了解动静是一贯的手法。他在史仲义这儿,也办过类似的工作,在营中找些人以了解各将校的行动心向,只是没想到会接受一个更高,更繁复的任务,监视到督帅的身上而已。
再问也是白问,想推托也不可能,罗春霆只有认命了,考虑着要如何着手进行这新受的使命。方子逸也不再跟他多说了,笑笑道:“夫子可以慢慢斟酌进行,这是急不来的,要注意的是找的人必须可靠,现在史帅可能已经从李公子那儿回去了,所以兄弟也不敢多留,夫子还是赶紧回衙以备督帅询问吧,李公子在谈话中已经暗示了史帅,对夫子有一番褒词的。”
最后一句话很厉害,听起来似乎是为罗春霆说好话,实际上却是加上了一付桎梏,牢牢地套住了罗春霆。于是这位老夫子再也坐不下去了,匆匆告辞,一脚就回到了帅府,虽然在门上,杨太守还留下了人,递了一个密函给他,告诉他在府衙中已经另辟静室,特遣了那名叫美美的胡姬在等候他,罗老夫子此刻却全无绮思,把密函往袖中一掖,对那个等的衙役道:“请拜上杨大人,说本席有要公亟待处理,改日再行前往叨扰吧。”
他这儿回到使署,史仲义还没回来,倒是有空让他稍稍斟酌如何说词。
方子逸从容吃过了一顿丰盛的晚餐,房间已经移到了最豪华的特等行馆,那是一个独院,而且也有专人侍候,世态炎凉,瞬息间竟有云泥之别,他倒是万分地感慨而且对李益深为佩服起来。
李益从赴长安羁命分发,就跟他来往了,当李益带着家中筹措的一点资金,往长安充阔挥霍时,他也经常被邀沾光,因为李益对有实学的人是很敬重的。
李益的境况较为拮据时,跟他来往更密,直到李益住进了霍王别业后。才略略地疏远一批,因为他很知趣,在人家卿卿我我,欢情正炽时,他不会前去惹人讨厌的。
但是李益的情形,他是十分清楚的,这个年轻人由困窘中突然地扶摇直上,势动公卿,一本帐全在他的肚子里,固然是由于机缘的辐辏,造成这种局势,可是李益的通权达变,巧妙地运用形势,制造机会,却是人所不能及的真本事,真才华。
李益没有瞒他,尤其是他勘察回来,去跟李益商谈时,李益告诉了他一切的内情,以及应采取的步骤,吓了他一跳,这是一个很危险的计划。高晖致史仲义的私函,他也看了,高晖下笔很慎重,对李益所提的调戍动军的计划只表示了私人的赞同,希望史仲义多予支持,并没有太肯定。
李益请求高晖拨发的兵符没有送到,可见这位兵部尚书行事很慎重。兵符一发就是朝廷的旨命,势在必行。
但如果边镇节藩不答应,仍然可以拒绝而不受,另行备章申奏的,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已经是很平常的事。
李益在迁到客寓后,卢方的私函却到了。
函中谈到高晖的态度,说兵符已寄,但是由一名专使带着,等候在安西驿站,李益如果不能说服史仲义,兵符就不会送达,因为朝廷也不愿意过分刺激边帅,如果令出而不能行,徒增事故外,还有损朝廷的威信。
因为事关卢方的身家前程,卢方很紧张,千方百计探得这个消息后,急告李益,要李益务必设法说服史仲义,否则朝廷会以为河西四郡的不稳,全是怕卢方的关系,那卢方的地位就不稳了。
李益接信后,稍稍有点气,才即定下这个大胆的计划,要利用罗春霆的关系,使史仲义就范。至于警告罗春霆说卢方在河西郡设耳目心腹,那完全是子虚乌有的事,卢方并不是个工于心计的人。
他连史仲义是朝廷内定,故意派来接替他位置的事都一无所悉,一直还以为是自己把史仲义一手提拔起来的。倒是河西四郡,却真王支持他的也以他的马首是瞻,因此四郡节镇的行动跟他的荣枯就有着很大的关系。
卢方先前还胡里胡涂不知道,直到在李益口中,得知史仲义是朝廷有意派去接替他的职位的,他才悚然心惊,知道朝廷对这些边使节镇所抱的态度,并不是十分信任,史仲义除了准备接替他的职务外。无疑的还有着监视的任务,而其余的四镇手下,也都定有着相似的人员。那些人在他任河西节度使时,跟他的关系很友好,史仲义接任后,合作就不如先前了,他到长安任职没多久,那四郡的节镇都有信函给他,言下似乎对史仲义表示不满。接到信时,卢方还不以为意,认为是史仲义由自己一手提拔出来,声望自不足与自己相比,压在那些人头上,自然难以令他们心服,因此他还为了表示自己的影响力起见,写过一封私函给史仲义,叫史仲义对四郡节使稍存客气,戍守边处,总是以和为贵。
这是一封顾全大局的信,用意至公,本来没什么,但是了解到史仲义的身份后,他就紧张了。
这不是明白表示自己仍然是维护着四郡吗?万一四郡有什么不臣的举动,他是万难摆脱干系的。
所以卢方对李益之行非常关心,跟王阁老两人几经密商,多方努力,才打听得高晖对李益请发兵符所作的措施后,所以才遣人飞骑急驰,秘密交给李益一封信,要李益设法促成此事。把四郡的兵权增重,而又同时减少了他们的控制权,这样一来,那四个人就会老实得多,不至于做出胡涂而牵连到卢方,这封卢方自然是好事,而且在李益手中完成这件事对卢方的好处更大。
李益是他的女婿,这层关系自然非常密切,李益能以一个新任的年轻官员身份;完成这种军国安危之大计,影响力自是属于他卢方的,这表示卢方在四郡方面,仍有举足轻重的左右力量。这可以使他的地位更受重视。
卢方的信中虽然没有如此明说,但是李益却可以想像得到,虽然卢方的信上口口声声说是为家为国,但李益明白,在卢方的心中是家重于国的。
不过李益也知道,这件事如果办不好,他以后的前程也就难以有出息了,虽然他并不寄望放在军伍上立功名,但是手边有几个可以左右大局的节镇,无形中就是一项最有力的权势保证。
想他本身的声望是无法控制这些大势的,那仍然要借重卢方的名头,只是他必须要把左右大势的运用控制掌握在手里,因此对卢方的要求,他还是要尽心尽力地去做。
只是,要想控制这种局势,必须要有凭仗,而他──李益手中凭仗的却只是一点浅薄的关系,固然,他是卢方的女婿,是高晖的知交,是秦朗与郭氏兄弟的好朋友,但是这三种关系并没有多大的用处,任何一方面的力量都不足以把河西这个局面的控制大权交在他手中。
唯一,他能掌握的只是一个小秘密,一个朝廷与节镇之间的矛盾与权力的冲突。
朝廷有意抑制边镇的权力,但朝廷目前的实力与决心都不够坚定,所以商晖也只能把兵符送到邻近的地方等着,等他协商好了,才会发出兵符。这说明了朝廷的意思是不会冒险直接采取行动来支持他的计划,更不会授予他充分的权柄去压制那些边镇的。
一切要他自己想办法,而最难通过的就是史怀义这一关,因为史怀义是河西拥兵最重的一镇。
史怀义是朝廷培植起来的固然不错,但朝廷要求的只是忠心而已,没有办法再要求更多的了。
幸好,李益手中掌握看一个秘密,一个朝廷制边手段的秘密,而且,从李益早上到帅府而受冷落的这件事上看来,显示了边廷的一个弱点──他们对长安的人事动静太隔阂。李益不是名人,可是他独力扳倒了前任兵部尚书于善谦,活活急死了一个炙手可热的大权臣,这在长安是件多么轰劲的事,凉州的帅府居然一无所知。
因此,李益认为可以利用,因此,李益大胆地布下了这一着棋,一着利用罗春霆,旁敲侧击来逼迫史怀义的棋,而且是一着险棋。
这着棋对别的人都没有用,但对史怀义却绝对有用。因为史怀义自己就是从这条路上走过来的。
朝廷授意他来接卢方的缺,他一定也会相信朝廷安排了别的人来接他的缺。
所以他才把计划透露给方子逸知道,然后把重点放在罗春霆身上,为了使方子逸干得起劲,他再把罗春霆的这条线,搭在方子逸身上。
目前,他是一无所有,但是等罗春霆有了成绩,交给方子逸,也就等于交到李益的手中,他就真正地有了权力了,一个真正控制边镇的权力了。
正因为李益把棋手布在方子逸与罗春霆身上,所以他在接待史怀义的时候,并没有谈什么,只叫秋鸿在驿馆外面等着,看到罗春霆与杨太守联袂来拜访方子逸,秋鸿立即就回到客栈,向侍奉的小红递了个暗号。
李益跟史怀义还是在闲谈,但是谈话的内容却很精采,包括他如何与黄衫客等人订交,然后设谋以除鱼朝恩,以及后来气死于善谦的细节。
史怀义对前者很关心,因为这是国家的大事,对后者则更感兴趣,因为他是高承龙的门生,而且又是朝廷的密闻,由李益这个当事人谈起来,自然比别人的传说更为详细而动听,大概是快谈到结果,小红进来换了一道茶,这是个约定,告诉李益,驿馆中已经有了动静。
李益的心定了,也知道可以进行下一步了,所以他把结果谈得更为精采,告一段落后,他才轻描淡写地把高晖的私函取出来,简略地谈了一下调兵的计划,当然还说了一番理由,那是暗示着朝廷对史怀义的寄望,而且说这么一来,史怀义手中的兵力虽然少了,但是每一处都是他的旧部占了多数,足可控制四郡了。
史怀义只听得满身大汗,因为这个计划对他的关系太重大了,讷然道:“君虞兄,这件事非同小可,我还要详加考虑一下才行,而且有两个情况,高门兄可能还不太了解,我接掌河西后,那几郡对我并不太合作,如果把我的兵都分调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