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鸟电子书 > 文学名著电子书 > 03四书五经合集之论语 >

第49部分

03四书五经合集之论语-第49部分

小说: 03四书五经合集之论语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就是学习。所以子夏说:“君子学以致其 道。”不学则一事无成。
  说到底,还是劝大家学习。
  我们补充一句,就叫做: 
  “学习,学习,再学习。 
  

  小人文过饰非
  【原文】 
  子夏日:“小人之过也必文①。” 
  【注释】 
  ①文:文饰,掩盖。
  【译文】
  子夏说:“小人犯了错误一定会加以掩饰。”
  【读解】   
  所谓“人非圣贤,孰能无过?”其实就是圣贤也仍然要犯错误。 关键是看你对待犯错误的态度,就从这态度上又可以看出你的品 德修养。孔子已经反复说过:“过则匆惮改。”(《学而》)、《子 罕》又说:“过而不改,是谓过矣。”(《卫灵公》都是要求我们 犯了错误要勇于改正。这里子夏又从反面告诉我们:“小人之过也 必丸”小人犯了错误是一定会文过饰非,不愿意承认的。这种不 愿意承认的心理,我们在《卫灵公》篇的读解里已经分析过,一 方面是面子问题,由于不好意思而加以俺饰,另一方面是心存侥 幸,以为人家发现不了而加以掩饰。结果往往是欲盖弥彰,自欺 欺人,在错误的泥坑里越陷越深,以至达到不能自拔的程度。
  所以,当你由于种种主客观原因而犯了什么错误时,一定要 想想自己是要做君子还是做小人。如果不做小人,那就不要文过 饰非,而要勇于承认并加以改正。
  

  君子有三变
  【原文】 
  子夏曰:“君子有三变:望之俨然①,即②之也温,听其言也厉。” 
  【注释】 
  ①俨然:庄重。②即:接近。
  【译文】
  子夏说:“君子给人的印象有三种变化:远远望去非常庄重, 接近后却感到温和可亲,听他说话又觉得很严厉。”
  【读解】   
  这是说到一个人的形象问题,尤其是做领导人的形象。
  一个人的外在形象往往给人留下非常深刻的印象,所谓“第 一印象”更是异常重要。根据子夏的看法,君子的“第一印象”最 好给人以庄重的感觉。不过,“第一印象”后,当他与你深入接触 时,“第二印象”应该是和蔼可亲,而不是老板着面孔的。至于 “第三印象”,即谈起话来,语言应该是严厉而有威信,这样才能 够使人畏服。
  就我们的理解来看,子夏的确是在教我们如何去做一个领导 人,尤其是到一个新单位去工作的领导人。作为一个普通人,倒 没有必要如此处心积虑地去注意自己的形象。不过也有一点值得 我们吸取、就是一个人要注意自己的形象变化,不要时时处处都 给人一个老面孔,尤其是板着脸的老面孔,让人一看到你就想起 阴天,沉闷压抑,连笑都笑不出来。如果真是这样,那你的群众 关系,你的人际交往就要出问题了。因为我们看到,就是一个堂 堂的正人君子,不也只是“望之伊然”,真正与他接触,也应该是 “即之也温”吗?
  当然,反过来说,如果一个人整天嘻嘻哈哈,处处吊儿郎当, 从来没有一个“俨然”的时候,那也是很成问题的了。 
  归结起来说,形象要有所变化,精神也要有所调节。这倒恰 好使我们想起了毛泽东的教导:“团结,紧张,严肃,活众。” 
  难道不是这样的道理吗?
  

  信任是前提
  【原文】 
  子夏曰:“君子信而后劳其民,未信则以为厉己也。信而后谏, 未信则以为谤己也。”
  【译文】
  子夏说:“君于受到信任后才去使唤百姓,没有受到信任就去 使唤,百姓就会认为是虐待他们。君子受到信任后才去劝谏君主, 没有受到信任就去劝谏,君主就会认为是毁谤他。”
  【读解】   
  对于很多事情来说,人与人之间的信任都是前提。不仅当高 级领导人,上对君王下对百姓如此,就是做一个单位的干部,一 家公司的老板,也同样是如此。当你的部下对你缺乏信任时,你 随便分配他干什么,他都有可能认为你对他,心存偏见,有意整他。 相兄只要他信任你,认为你对他好,则你随便分配他做什么,他 都不知心存芥蒂,而会主动积极地去完成它。你对上级也是同样 的道理。所谓“交浅不言深”,如果上司不信任你,你最好还是少 提意见少提建议,不然的话,你的一片好心很可能被当作了驴 肝肺,忠言也会被认为是在反对他,毁谤他。当然,如果上司信 任你,对你言听计从,那又是另一回事了。
  总而言之,信任的确是前提。一个人对上对下都能取得信任, 那他多半会比较顺当,相反,则可能做得很累很苦,仕途也长不
  是不是正因为不少人都搞懂了这一点,才学会了上下。“勾 兑”,八面玲陇,做得滴溜溜转而一帆风顺呢? 
  

  大德不逾,小节不拘
  【原文】 
  子夏曰:“大德不逾闲,小德出入可也。”
  【注释】
  大德:德行中的大节。小德即小节。   闲:限,引申为法度。
  【译文】
  子夏说:“大节方面不出问题,小节上有所出入是可以的。”
  【读解】   
  在《宪问》篇里,子贡问孔子说:“管仲是不是仁呢?齐桓公杀了公子纠,管仲不为主子死,反而做了桓公的宰相
  。”孔子说:“管仲做桓公的宰相,辅佐他称霸诸侯,匡正天下,老百姓到现在还受到他的好处。如果没有管仲,我们大概也都像落后民族那样披散着头发,衣襟向左边开了吧。难道真要像普通男女那样拘于小节小信,自缢于沟渠之中而没有人知道都好吗?”
  这是一个非常生动的例子,说明“大德不逾闲,小德出入可也。”
  评价一个人的是非功过,应当观大节,看主流,而不应斤斤计较于细微未节,更不能抓住一点不放,以小节之过否定大节,把人一棍子打死,把事情全盘否定。
  当然,这样说并没有鼓励你在小节上蓄意越轨犯规的意思,而只是说对人不必求全责备而已。这是需要特别加以指出而不容许钻空子的。 
  

  读书与做官的问题
  【原文】 
  子夏曰:“仕而优 ①则学,学而优则仕。”
  【注释】
  ①优:饶,余。
  【译文】
  子夏说:“做官有余力就去学习,学习有余力就去做官。”
  【读解】   
  子夏当然不会想到,他的“学而优则仕”在两千多年后的 “文化大革命”时代会成为“孔家店”的弥天大罪之一。批判者脱 离时代背景并撇开“仕而优则学”不论,当然是一种断章取义,为 我所用的做法。但是,我们也没有必要为了给儒家“平反”而否 认子夏所论读书与做宫之间的密切关系。
  “十年寒窗无人问,一举成名天下闻。”读书人学有所成,考 取功名,通过做官以实现自己的政治抱负和社会理想,这的确是 中国古代知识分子成功的人生道路的写照,也是儒家提倡的人生 之路,它所体现的是积极入世的人生态度,并没有什么特别“罪 大恶极”的地方。这就是“学而优则仕。”如果说它有什么问题, 那也是社会和时代的问题,而不是因为子夏这样说了就有了问题。
  至于“仕而优则学”,那就更没有问题了。做官的人在做官有 余力时就去学习,就像我们今天的干部到党校去轮训或到干部专 修班再去拿一个文凭一样,提高提高文化知识水平,增长增长理 论修养,这有什么不好呢?总比做官之余就去“腐败”,仕而优则 “牌”,仕而优则“舞”要好得多吧?所以,“仕而优则学”不仅没 有问题,恐怕还是应该大力提倡的风气哩。
  归结起来,“仕而优则学,学而优则仕”贯串着“学以致用”、 “活到老,学到老”的思想,其合理的内核,至今也仍然值得我们 吸取,而不应该去“批倒批臭”。
  

  法外有情
  【原文】 
  孟氏①使阳肤②为士师③,问于曾子。曾子曰:“上失其道,民 散久矣。如得其情④,则哀矜而勿喜。”
  【注释】
  ①孟氏:即孟孙氏,鲁国专权的大夫之一。②阳肤:据说是曾子的 学生。③士师:法官。④情:指犯罪的真情。
  【译文】
  孟氏任命阳肤做法官,阳肤向曾子请教。曾子说:“在上位的 人失去道义,民心涣散已经很久了。如果审案时发现犯罪的真情。 应该哀怜同情而不要居功自喜。”
  【读解】   
  法内无情,法外有情。
  当一个法官,按法办理案子,自然不应河情。但了解社会的 实际情形,了解犯罪人的行为动机和导致他走上犯罪道路的原因, 也是完全应该的。何况,在公正审案,公正量刑的同时,对罪犯 由于社会的原因而犯罪抱以哀怜同情也是人之常情。谁说法官就 非得是铁石心肠的人呢?
  曾子的看法是,一方面要对由于社会和时代的原因造成犯罪 的人抱以哀怜同情;另一方面不要因为自己审出一个案子而居功 骄傲,沾沾自喜,因为这并没有什么可喜的。作为法官,可喜的 应该是自己没有什么事情做,没有什么案子可审。正如孔子所说: “听讼,吾犹人也。必也使无讼乎?”(《颜渊》)“必也使无讼乎” 就是让人们没有官司可打,自然也就无案可审了。
  “但愿世间人无病,何愁架上药生尘。”当法官的也应有这种 心理状态才是。或者可以拟为--
  但愿世间无官司,何愁法庭铺灰尘。 
  

  墙倒众人推
  【原文】 
  子贡曰:“纣①之不善,不如是之甚也。是以君子恶居下流②。 天下之恶皆归焉。”
  【注释】
  ①纯即殷纣王,商朝的最后一个君主,中国历史上暴君的典型。 ②下流:下游,地形低下众水流灌的地方。
  【译文】
  子贡说:“殷纣王的坏,并不像传说的那么严重。因此君子厌 恶身居低下的处境,怕的是天下的坏处都归到自己的身上。”
  【读解】   
  墙倒众人推,恶往一处归。
  所谓“人情看冷暖,世态趋炎凉。”正如我们在前面已经说过 的那样,一个人原来荣耀显赫,如日中天,“咳唾成珠玉,挥袂出 凤云”一旦星移斗转,风流云散,甚至身败名裂,那就会墙倒众 人推,,被说得一钱不值,甚至连原先的赫赫功绩也往往会被染上 一层阴谋的色彩。倒是一切的罪恶,一切的坏名声都被做成大帽 子一古脑儿地戴到了那人头上。
  千秋功罪,谁人曾与评说?子贡不愧为孔门高足,居然敢说 出殷纣王并不那么坏的话来,虽然并没有为纣王平反的意思,但 说出这样的话来已经是不容易的了。
  更不容易的是他看到了人心的趋向,指出君子可千万不能不 慎重,一定不要犯下大的错误,不要让自己处于低下恶劣的被攻 击的处境。否则,墙倒众人推,恶往一处归,那任你是谁也是受 不了的。 
  懂得了这个道理,无论你是大人物也好,小人物也好,只要 是在人群之中生活,就要谨慎从事,避免居于“下流”的处境,以 免被众人推倒的墙压得喘不过气来。
  

  君子之过如日月之食
  【原文】 
  子贡曰:“君子之过也,如日月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