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上第一暴君-第23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要是刘轩直接告诉陆逊自己不但要一统全球,还要征战那无边无际的星辰大海,估计这年轻人会直接吓昏过去。
讨论了一阵,了解了辽东的情况,刘轩顺口问了问邪马台这里的情况。
都市牛利做的不错,招募来的工人也都很勤快,又在邓芝、程昱等人的教导下开始接触浅显的汉文化,由于学的好的人会得到奖励——丰盛的晚餐以及一小壶酒水,所以这群人学的很是卖命,经常看到有的家伙一边干活一边在嘴里嘟嘟囔囔说着什么。
刘轩每每看到这般情况都是暗中偷着乐,而陈琳也说:“如此不出三十年,东瀛之地也遍地汉人了!”
这个汉人,并非是血统上的汉人,而是接受了汉家文化,与汉人一般无二生活的百姓。在大汉,这样的人也有不少,甚至已经有的族群部落全族都接受了汉化,要不了多久这个部落的名字都会消失掉了。
对于天子这个兵不血刃就将一个国家占领的方式,陈琳是极为佩服的。
虽然以才学德行感化四方并非是什么新奇的论调,但真正实行并且还能够看的到效果的,还得是当今天子做出来的这一桩。
早先所做,太过拘泥于形式,结果教化没教化好,反倒惹来一群白眼狼,还得是当今天子用的高明。
恩威并施,连打带抚再加上利yòu,这帮人非常自觉的就靠拢了过来。
“目前粮食情况如何?”
这问题归户部shì郎程昱管,听到刘轩垂询,张口就答:“所带粮食足以度过这个冬天,而今冬之前多少能产出一批粮食,不但我们所用足够,还够取出一部分jiāo给难升米来邀功!”
“是嘛!”
几年的发展下来,户部掌握的丰收阵法也改良换代了好几次,如今大汉朝核心的几个地区使用的都是最新的法阵,粮食可以一年两熟不说,而且产量也有保证,一年下来出产的粮食是以前的一倍半到两倍。
这样一来大汉的粮食产量直接又翻了一番,导致如今大汉的情况不是粮食不够,而是粮米太多,几乎堆满了粮库,市面上的粮价也是一降再降,降的有些影响百姓生活了。
针对这种情况,朝廷紧急做出了应对反应——首先是控制粮食价格,然后不停的征收多余的粮食。
实际上这一次开战,未尝没有大量进行粮食消耗这个缘由。
同时开始发展一些粮食衍生产业,诸如酿酒。
同时对大汉辖下的几个州进行调整,并不要求每个州都拼命的种地,诸如江东这个原本在粮食产量上贡献不多的地区,直接就开始发展工商业以及捕鱼业,同时开始派工部的官员去东南沿海地区进行考察,选择合适地方建造船厂以及海军基地。
而这个船厂并不仅仅是军工船厂,他还让人带上一批被工部淘汰掉的船工,朝廷出钱让他们建立sī人的民用船厂,这样一来也能给东南地区的百姓提供工作。
反正大汉粮食多多,运输上也没什么困难,运到南方去也不会有什么影响,同时还能带动运输业的发展,让百姓们有事情做了他们也不会寻mō着造反什么的。
当然,有这么多的问题也证明大汉朝终于开始走上了高速发展的道路,只要继续沿着这条路走下去就可以了。
而眼前这个瀛州……
就算有大汉在后面源源不断的提供支持,想要达到大汉最富饶几个州郡的地区那般繁荣程度,可不是短时间内就能够做到的,起码没有个一百年根本不可能。
“人口啊……人口!”
自己占领东瀛就是为了人口,自然不可能将大汉的百姓迁途到东瀛来……迁途到东北他们都很不乐意了,来着海外蛮荒之地?恐怕在很多百姓眼中这和流放是一个xìng质:我犯什么罪了?为什么要这么对我?
估计这句话会成为相当长一段时间出现频率最高的问题。
在海边转了转,没走几步突然看到了孙尚香的身影。
一般来说,孙尚香会出现的原因就只有那么两个:自己带着她……黄月英带着她……
此时突然出现在海边,自然不会是自己带过来的,因为他出mén的时候并没有喊上孙尚香,那么就只能是黄月英了。
实际上除了黄月英和自己,也没有人敢接近孙策以及孙尚香,貂蝉因为修为渐渐提升,也能感觉的到孙尚香的异常,对于这个浑身没有半点生气的存在实在是提不起什么好感,因此也尽量躲着她。
就只有晓得真相的黄月英不怕,加上孙尚香实力强悍,她出mén的时候也会带上当保镖——又是nv人,她做什么事情的时候也不必避讳。
此时孙尚香在这里一副护卫的姿态,看来黄月英应该就在不远。
“月英呢?”
“娘娘在海里游泳呢!”
忙了这一天,此时正好是黄昏时分。
昏黄的天空、同样被照映的发黄的海面一闪一闪的,根本就瞧不清楚哪里有人。
不过看了看不远处摆放整齐的衣裙,刘轩干脆的就在这里坐了下来,然后呆呆的看着海面等黄月英自己出现。
坐了一阵,不见黄月英的影子,无聊之下转头问了孙尚香一句:“你不下去游一会儿吗?”
本以为这句问话没什么大不了,却没料到孙尚香脸sè一阵古怪(没有戴头盔),嘴角chōu搐了好一阵后突然问了句:“这是陛下的命令吗?”
这下反倒是刘轩纳闷了,自己没事吃饱了撑的下这命令?
“不是,怎么?”
孙尚香脸上更加古怪了:“没什么……只是觉得不大方便!”
刘轩正纳闷,突然看到孙尚香那毫无生气的脸上竟然闪过一抹羞涩,一下明白了过来。
孙尚香虽然是死后复活的战士,绝对忠心于他。可在这个基础上,她依旧是孙尚香,xìng格、记忆什么的都没有变动,而在这个年代,让一个年轻nv孩子在一个男人面前显lù自己的身体,这的确有点那什么了。
要不是这话是刘轩问的,估计直接就是一刀劈下来了,而且这还不算完,砍死之后还要一刀一刀又一刀直到剁成ròu泥为止,如此方能发泄干净心中怒气。
想到这里,刘轩突然有一种冲动,那就是以‘主人’的身份下命令,让孙尚香在自己面前变成一条滑溜溜的美人鱼。
“应该会很养眼……”
!@#
………【第13章 鲜卑部落】………
最终刘轩也没有让孙尚香做这种事情,因为很快黄月英就出来,这丫头居然跑去潜水去了。
难道潜水很有趣?刘轩是不清楚的,虽然他也想找个时间试一试,可最近这段时间里他是没有空了。
曹操在稳定住了东北的局势之后,开始与鲜卑陷入了拉锯战当中。
但日复一日中,鲜卑虽然没有对朝廷占领的地区发动什么凶猛的攻势,但自身却在不断的变化着。
人类的历史,几乎就可以看做是一步竞争史,一切的进步都是源自于外部的压力。
国家也是如此,当一个国家旁边存在着一个强大的、随时可以威胁到其存在的敌国时,自身就会开始进行改变,也避免被摧毁的下场。
鲜卑占地广阔,几乎占据了未来的méng古以及俄罗斯南部地区,甚至最开始还占据了东北北部地区,可是所谓的鲜卑仅仅是一个泛称。
这广阔的土地上存在着无数的部族,这些部族虽然拥有不俗的实力,但任何一家都不足以统一整个鲜卑,甚至就算是周边的许多小部落,也因为种种的原因而无法将其吸纳到自家统辖之下。
但现在不同了,大汉的强势崛起刺jī到了北方的游牧民族,匈奴不说,鲜卑现在也切实的感受到了大汉的威胁。
一时间,各大部落开始活动了起来,这些部落有的想要派使者向大汉称臣,表示愿意臣服、而有的则借机开始疯狂的扩充实力,因为大汉的威胁近在眼前,乌桓的覆灭他们都是看的清清楚楚,所以一些弱小的部落也开始主动的投靠到强大的部落当中去,然后组成了更加强大的部落。
一开始只是部落与部落之间的合并,等到后来,鲜卑中的强大领导者也不满足于目前的情况,他们开始寻思组建一个真正的国家。
其中实力最强大的名叫轲比能·已经吞并了步度根、拓跋氏等几家强横的部族,占据了大半领地,正好就在大汉北面。
直接受到其威胁的就是夹在了大汉与轲比能之间的几家部落,而这几家部落现在就是派出使者联系曹操·想要称臣的几家。
“这几家想要接受大汉册封?”
“是!”陈琳点了点头,肯定了刘轩的疑问。
得到大汉的册封,成为名义上大汉的属国,实际上只有一个名分罢了,并没有太多的实际意义。
但在刘轩眼里就不一样了。
如今曹操帮大汉开疆拓土直接多打出一个州来的广阔土地,想要将这片土地填满,起码需要几十年的发展·要想真正将新开辟出来的辽州变为大汉的领地,至少也要百年以上的光景。
这么久的时间,不可能放任着那群鲜卑完全不管吧?
原本刘轩还想着搞文化侵略,先将这群鲜卑汉化了呢,没想到的是这群人居然自己送上门来了?
接受册封,成为属国?那我大汉身为上国,让大汉子民去你那里开阔一下业务找找工作什么的应该没问题吧?
比如开个sī塾教授汉人知识,同时商人在做生意的时候也可以在潜移默化中影响到这些国家的习惯——谁让你们是属国了·所以就得按照上国的规矩办!
计算方式、各种计量单位、货币甚至连说话习惯都在向着大汉靠拢,如此一百年后,这哪里还是鲜卑人?不就是一群汉人嘛!
实际上·刘轩在东瀛也是这么做的。只不过做的更加彻底以及jī进,加上东瀛百姓也没有抗拒接受的也快,所以他能够更快的收获果实。
按照陈琳他们的估计,怕是过不了二十年,东瀛大致就能变得和大汉差不多了。
同时,由于快速的开发和发展,如今这一代地区已经和整个东瀛的情况大不相同,刘轩直接给这一片地区起名平安县,甚至扩大到整个周边地区直接定为了平安郡。
关于这个名字,众人都没什么好反对的·也就黄月英知道一些缘由——多亏当年没少看历史小说,虽然写岛国历史的并不多,但多少还是有点。
这所谓的平安,实际上就是平安京的意思,也就是后世的京都地区,在相当长的时间里是东瀛的政治文化中心。
刘轩他们到来后也恰好就住在了这一块区域里(无法确定邪马台国的详细所在·就当是在这一代了),刘轩也就顺势而为,将这名字拿来用了。
选择平安而不用京都则是考虑到一些因素,就比如后来被称为许都的地方如今依旧是叫许,就是因为类似的原因。
当然,那东京地区如今还不在掌控之下,等以后拿下了再说,加上东京那个地方恰好比邻一个巨大的海湾,又面临太平洋,当做海军基地最合适不过了。
这些事情,慢慢做就是,倒是不用费神了,反倒是那几家想要称臣的鲜卑部落……
当刘轩在脑袋里转出了这么多心思后,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