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鸟电子书 > 科幻恐怖电子书 > 接触 作者:[美]卡尔·萨根 >

第39部分

接触 作者:[美]卡尔·萨根-第39部分

小说: 接触 作者:[美]卡尔·萨根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当她们讨论着是否建造机器的各种意见,比较各种方案的优劣之时,爱丽心底又转回到戴维的形象上,从三千五百年之前雅利安人入侵印度开始:两个人群的一场战争,各自都宣布自己取得了胜利,各自都站在热爱自己群体的立场上,夸大这段历史的进程。最终,这段历史故事转变成了神灵与神灵之间的战争。

  “我们的”一方,当然了,肯定是善良的。另外一方呢,当然了,肯定是邪恶的。爱丽想象着长着山羊胡子、长着铲子形尾巴、长着分叉形偶蹄的魔鬼在西方作祟,据爱丽所知,这是经过几千年的时间慢慢由某些印度的祖先演化而来,常常是长着大象头,被涂抹成蓝色。

  “巴儒达的特洛伊木马——并不一定完全是愚蠢的想法。”爱丽一边在想,一边就说了出来。

  “可是我看不出来,我们还能有任何的其它选择,正像习乔木所说的。如果他们想要干的话,用不了三十年的时间,他们就能来到。”

  她们来到了罗马式建筑:凯旋门,全部装饰着英雄雕像,的确显得庄严而神圣,拿破仑的形象是一位驾驶着两轮马车的御者。从一个遥远的视点来看,从一个地外生命的眼睛看来,这个形象是多么的可怜而渺小啊。她们在附近的一张长椅上坐下,她们长长的身影投射到一片花坛上,那些花朵分别显示着代表法兰西共和国的三种颜色。

  爱丽渴望与她谈论自己情感上的尴尬处境,可是那就总是难免带有政治色彩。无论如何,至少说,总有些显得不那么谨慎。她对苏卡维塔并不是十分了解。既然自己不便说,还不如鼓励自己的这位同伴让她说说她的个人生活。

  苏卡维塔这方面其实也早想找个能说得上话的人倾述衷曲。

  她出生在印度南部泰米尔纳德邦一个崇尚母权制并不富裕的婆罗门种姓家族。母权制的家族体系在印度南部依然是相当普遍的。她考入巴纳若兹印度大学。在英格兰的医学院,她遇到了萨润达·郭士,他是一个医学院的研究生,两人深深地卷入爱情的旋涡。可是萨润达是一个“贱民(harijan )”,位居印度四大种姓之外,是一个“不可接触者”,(其实,harijan 原意是“神之子”的意思,是印度圣雄甘地提出的,甘地呼吁解放贱民。)然而,在种姓体制下,贱民如此遭到厌恶,正统的婆罗门种姓的人甚至碰巧看了他们一眼,也认为是受到了玷污。萨润达的祖先被强制在夜晚生活与活动,就像蝙蝠和猫头鹰一样。戴维的家庭威胁她,如果要与萨润达结婚的话,就与她脱离关系。她的父亲宣布,如果她考虑这样的结合,他就没有这样一个女儿。如果要是结婚,她的父亲就为她举行哀悼,就当她已经死去了。可是无论有多少障碍与反对,他们俩终于结婚了。“我们已经相爱到这种程度,怎么能不结婚呢,”她说,“我真的没有任何其它的选择。”可是婚后不到一年,萨润达死于败血症,那是由于在不恰当的监管之下,进行尸体解剖感染的。

  她并没有因此与家庭和解,反而由于萨润达的死亡,彻底完成了与家庭的决裂,并在取得医学学位之后,戴维决定继续留在英格兰。她发现自己对细胞生物学具有天然的亲和力,觉得从事这个行业是她医学研究的顺理成章的延续。她很快发现自己非常适于从事这种精心细致的工作。核酸复制的知识和技能又将她引导到生命起源课题方面,接着又把她引导到这个新的领域,从事研究其它行星上的生命形态和发展。

  “你能看得出来,我的科学生涯,是一系列自然相关的领域。由一个课题引导到另一个课题。”

  就是根据她们刚刚看到的宣传画上那个火星漫游车,在火星的若干地点,所采集到的令人惊奇的照片,戴维研究火星上有机物质的特征与特性。戴维一直没有再结婚,虽然有一些人追求她,可是她都漠然对待。

  最近,她曾去孟买与一位科学家见过面,她说,那是一个“干计算机的虫子”。

  又往前走了一段路,她们发现来到了拿破仑庭院,这是罗浮宫博物馆的一个庭院。其中央位置就是新近完成的那座备受争议的金字塔入口,在围绕着庭院四周高高的壁龛里,是法兰西文明各个时期代表人物的英雄雕像。在每一位值得尊重的男人雕像下面,都标注有文字——其中几乎找不到值得尊重的女人——那是他的姓氏。偶尔能看到一些有剥落痕迹的字母——出于自然的风化,或者偶尔也许会出于难以明言的触动,感情难以抑制的过往参观者有意抹掉一点什么。有那么一尊,也许最多就是两尊雕像,已经实在难以收拾整齐,也就分辨不出来这位博学多才的大学问家究竟是谁。有一尊雕像,分明是激起最为广大公众的愤恨,仅仅剩下“LTA”三个字母。

  虽然,太阳已经落下,然而,罗浮宫一直开放到晚上八九点钟,不过她们并没有进去,而是沿着塞纳河岸继续漫步,逆流而行,走在外交部附近的奥赛码头。书店的老板已经关紧了百叶窗,关闭店门,结束了一天的营业。

  有一段时间,她们也学着欧洲人的样子,两人挽臂而行。

  就在她们前面几步的地方,一对法国夫妇,两人在他们女儿的左右,各自牵着女儿的一只手,这个大约四岁左右的小女孩,间隔一会儿工夫,就被她的父母托举起来离开地面,很显然,在她做自由落体、失去重力、在空中悬浮的一瞬间,她所体验到的是一种类似忘乎所以的狂喜状态。她的父母正在谈论世界大消息协作联盟的事,这绝对不会是一次偶然的巧合,因为报纸和各种媒体登载和广播的,几乎没有一点别的内容。这个男人支持建造这个机器的意见,认为有可能创造出新型的技术并且增加法兰西的就业率。女人则比较小心谨慎,可是由于种种原因,她很难把这样一件事说清楚。小女孩儿,两条辫子左右上下飞扬,根本不关心什么来自哪个星星的蓝图。

  德·黑尔、凯茨和霍尼考特三个人,第二天一早,在美国驻法大使馆召开了一个会,准备迎接今天晚些时候就要到来的国务卿。

  会议属于保密的,在大使馆的一间黑洞密室里举行,这个房间经过电磁防护,与外界断绝一切联系,使一切技能高超的电子监视、电子侦察、电子窃听统统都不起作用。或者只是宣称能够达到这种程度。

  爱丽想或许哪一天会开发出一种仪器或装置,使所有这些谨小慎微的预防措施一起失效,让它们丝毫不起作用。

  与戴维·苏卡维塔遛了一下午,回到住宿的酒店收到他们开会的消息,爱丽试图和德·黑尔通电话,可是只能找到密歇尔·凯茨。

  她明确表示,反对就这样的主题召开保密的会议;这是个原则问题。

  很明显,大消息是提供给整个星球的。

  凯茨说,世界上没有哪一个国家扣留任何数据,至少美国没有这样做;这个会议仅仅是内部咨询性质的——为美国此后将要遇到的程序性谈判可能碰到的困难,做些准备。他呼唤爱丽,要具有爱国主义精神,要考虑到自己的切身利益,至少不要触犯哈顿决议。

  “就我所知,那份文件你根本就没有读,仍然锁在你的保险柜里。仔细学习学习文件精神。”凯茨督促道。

  爱丽再次试图与德·黑尔通话,仍然没有成功。

  起初,这个人在百眼巨人工程设施现场,到处都去,没有你碰不到他的地方。他跟着你,进了你的公寓套房。若干年来,这是第一次,你有确切的把握,可以肯定你与一个人相爱了。可是再过一会儿,你想找,都找不到他,连电话都不接了。

  她决定去参加会议,只要能面对面地见到他就行。

  凯茨热情高涨地表示愿意建造这个机器,庄慕林有热情可是十分谨慎,德·黑尔和霍尼考特至少在外表上并不积极,而瓦缬润处于犹豫不决的痛苦之中。凯茨和庄慕林甚至在谈论把这个东西建造在哪里更合适。

  想要建造在月球背面,仅凭运费一项就足以使制造,甚至仅仅是装配,其费用之高昂,使人不敢去想象,果然像习乔木所猜想的,这种做法根本不现实。

  “如果你采用空气动力制动,把它送上火卫一或者火卫二,费用要比送到月球背面便宜。”阮波·博比自告奋勇提出建议。

  “什么霍梅尼霍梅尔的?你说的是什么地方?”凯茨想知道他说的究竟是什么地方。

  “就是火星的月亮,就是火星的第一号卫星和第二号卫星。我说的是可以在火星的大气层中,利用空气动力学方法进行制动。”

  “那么要想达到火卫一或者火卫二,需要多长时间?”庄慕林一面搅动杯里的咖啡,一边问。

  “大约一年吧,可是一旦我们建立起一支行星之间的运输舰队,运输通道就满——”

  “三天就能抵达月球,你自己比一比?”庄慕林唾沫飞溅地申斥道。

  “阮波,别在这儿浪费我们时间了。”

  “只不过是一个建议,”阮波解释说,“只是想多给你们提供一点思路嘛。”

  德·黑尔似乎并没有耐心,显得心不在焉的样子。显然,他承受着巨大的压力,来回地躲避着爱丽的眼光,这种状况,使得爱丽心想,这是在做出某种无言的呼唤。爱丽把它看做一种有希望的迹象。

  “如果你担心这是一台什么末日审判的机器,”庄慕林继续说,“你必须从能源供应的角度考虑问题。如果它没有那么巨大的能量来源,它怎么能成为一台末日审判机器呢。只要在这些指令当中没有提出要求,必须安装千兆瓦级别的核反应堆,我们就没有必要担心什么末日审判机器之类的东西。”

  “你们这帮人,为什么偏要这么匆匆忙忙地去建造这个建造那个呢?”爱丽问凯茨和庄慕林。他们两人相邻而坐,两人中间放了一个月牙形的装饰板。

  凯茨看看霍尼考特又看看德·黑尔,然后才说:“这是一个保密的会议,我们都知道,你绝对不会把我们在这里讲的任何一点内容透露给你的俄罗斯朋友。事情是这样:我们并不知道这个机器究竟将来会干出什么事,可是根据庄慕林的分析,很明显,其中包含有新技术,甚至是新的工业部门。建造这个机器肯定会有经济价值——我的意思是说,想想看,我们已经了解到的情况,甚至还可能具有军事价值。至少,俄罗斯人正在考虑这些问题。比如说,俄罗斯人正处于一种进退维谷的困境之中。这里有一个全新的技术领域,他们必然准备赶上美国。也许在大消息中间,有某些指令是有关某种具有决定意义的武器,或者是取得某种经济上的巨大进步。他们琢磨不透。这就有可能使他们经济上的探索和追求归于失败。你没有注意吗?巴儒达为什么总是提到成本-效益问题。如果所有这些大消息的材料都没有了,付之一炬,所有的数据都没有了,所有的射电天文望远镜都拆毁了,到那时,俄罗斯人就能与美国维持军事上的均衡。势均力敌。这就是为什么他们要如此地小心,不希望进取。同样道理,这也是为什么,我们要为此斗志昂扬地全力以赴。”

  说完,畅快地一笑。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