牧野流星-第11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孟华知他本性纯朴不知不觉对他倒是有了好感说道:“法师刚才我对你的态度颇为狂妄你莫见怪要问什么尽管问好了。”
奢罗法师面上一红说道:“其实我更狂妄说老实话以你现在的本领虽然未必胜得过我但你的武学造诣却是未必在我之下了。我曾经强逼你做我的弟子你要是还在生气的话先骂我一顿吧。”要不然由我先叫你一声师父当作是向你赔罪也行。”
孟华不觉笑了起来说造:“相骂无好口还提它干吗。说老实话谈到武学我是应该向你请教的。”
奢罗说道:“好咱们大家都莫客气就算是彼此切磋吧。我有一事不明先向你请教。”孟华道:“何事?”奢罗法师道:“那天我和你交手你还不能克制我的金钵的。刚才你和我徒弟交手他的金钵嵌有磁石你也能够轻易击败他。我看得出你的内功造诣比那天又高许多了。别来不过半月你说能精进如斯可是另有名师指点。”
孟华说道:“名师没有。我不过重温一遍我以前学过的玄功要诀觉得似乎和贵派的武学颇有相通之处因而自行参悟而已。”
奢罗问道:“玄功要诀是哪位大师的著作?”
孟华说道:“那是敝国三百年前一位名叫张丹枫的武学大师留下的秘笈。”
奢罗心痒难熬说道:“贵国张大侠的声名我是久仰的了我只恨迟生几百年不能向他请教。你既然学过他的玄功要诀可肯给我说一说其中奥义?当然我不能占你便宜我可以家师所得的内功心法和你印证。”
孟华心想:“中华天竺的武学交流可说是源远流长少林派是武学正宗溯本追源也是天竺来华的达摩祖师传下来的。我拿玄功要诀与那烂陀寺的内功心法印证张大侠地下有知想必也不会责怪我的。”
他和奢罗都是在武学上已经很有造诣的人彼此印证武学虽然谈的都是奥义却也不难领悟。著罗听得如醉如痴他的师兄正在和唐经天比试坐禅他也完全不理会了。孟华本是心中有事的但唐经天尚在坐禅急也没用。不知不觉渐渐也被奢罗所说的武学奥义吸引心不旁骛。
他们在谈论武学的奥义正在坐禅的优昙法师却在想到止观坐禅的精义。不过他的心头却是反而不能如他师弟的平静了。
优昙法师想到“止观”精义不觉心中渐生愧悔之意。
何谓止观?简单的说“止”乃伏结之初门“观”是断惑之正要。人的心里有各种各样的烦恼形成的“结”天台宗归纳为见思结、尘沙结、无名结。众生被烦恼所结缚所以终日昏昏糊糊扰乱不休。以“止”之功夫能伏结感然仅能“伏”而不能“断”。犹如以石壁草故云“止”只是“伏结”的初步功夫;“观”即正观慧照用智慧来观照欲断除心中之烦恼须观慧以断除之。如以利刀斩草除根永不再生。故“观”者乃断惑证真之正要最初入手非伏烦恼不可。烦恼伏则“断”之易也。是知“非止不足以伏结非观不足以断惑”。故经云:“止是禅定之胜因观是智慧之由藉。”
优昙法师的武学造诣是天竺第一人佛学的造诣则或许还不能算是“得道”的高僧但也有慧根否则他如何能继承龙叶上人作那烂吃寺的主持?此时灵台清净智慧顿生哪里还有与唐经天争胜之意。
他初时来意本是要和唐经天印证武功印证武功事属寻常但却不免多少有点争强好胜之心想到中华武学有一派就是源自天竺他此来与唐经天论证武学说不定可以和达摩祖师后先辉映。内心深处所想的其实不是来“切磋”而是来“布施”了。
但此时他心境渐趋空明却是想道:“唐经天刚才所引的经文说得好:若人欲识佛境界当净其意如虚空。何谓自净其意吾第众生凡一举一动所作所为念念起于执著。如一布施即谓我为能施彼为所施中为所施之物。三轮之体未空僧爱之心难忘。思量分别是非僧爱即见思烦恼。我连见思结都未能破做什么出家人?”
他听到孟华和他的师弟谈论其中奥义有许多是他都未曾思索过的。不觉又再想道:“争强好胜系是妄动无明。这少年也许从未读过佛经但心胸的宽广却是胜于我了。我身为那烂吃寺的主持难道可以不如他吗?”
孟华扼要的讲述玄功要诀不知不觉已讲完了。抬头一看日见西斜。不觉心里吃了一惊:“冷冰儿、罗曼娜她们一定等得不耐烦了。唐夫人也不知找到没有?他们却不知还要比到几时?”心念未已忽听得唐经天和优昙法师同时哈哈大笑同时站起身来。
优昙法师朗声吟道:“日里看山西来意。”
唐经天应声答道:“不起一念须弥山。”
两人相视而笑莫逆于心。半晌优昙法师合计说道:“多谢居土当头棒喝贫僧谨受教了。”说罢便即带领师弟师侄步出双华宫飘然而去。众弟子都是莫名其妙的。
原来他们的对答乃是禅宗所谓的“机锋”是因人因地而进行的一种对佛教哲理的探讨。有时对同一问题作出不同的回答有时对不同的问题作出相同的回答也有时对提出的问题不作回答的。隐蕴禅机如何领会端在闻者的妙悟。这两句佛揭也是借用禅宗的一个故事的。
据说有学士问高僧:“如何是佛祖西来意?”高僧答:“日里看山。”意思是:本来分明只有不去看的人才会看不见。优昙法师希望天山派弟子不要对他误会如今他“闻道”而去来意其实是如“日里看山”一样明白。
那学人又问高僧:“不起一念有过无过?”高僧答。”须弥山。”原来禅宗反对任何固定的、肯定的认识如果有人把“不起一念”作为精神解脱的原则执著在“不起一念”上这个“不起一念”的念头本身也是不对的过失。所以高僧回答“须弥山”。须弥山是佛经中经常讲到的最大的山。意思是说即使不起一念不言不动像须弥山那样过失仍然是存在的。唐经天说这句话他对“止观”禅理的领悟显然是比优昙法师又进一层了。(按:此处解释根据任继愈著的《汉唐中国佛教思想论集禅宗哲学思想略论》一篇。)
优昙法师等一干人走了之后天山派三长老和第二代诸大弟子纷纷上前拜见掌门祝贺掌门人“闭关练功”大功告成。唐经天道:“这位孟少侠今天帮了我们最大的忙你们让他先说。”
孟华说道:“唐掌门我要说的事情很多但如今只能选择最紧要的三件事情先说这三件事情也只能说个大概详细情形要以后才能禀告。”
唐经天道:“好你说吧。”
孟华说道:“第一件是令郎托我把崆峒派掌门人洞真子给他的一个锦匣转交给你。”
唐经天接过锦匣脸上有点诧异的神情。不过他知道有紧要的事情还在后头是以暂且不打开锦匣说道:“多谢你了。第二件呢?”
孟华一个个字吐出来道:“贵派弟子段剑青是奸细!”
此言一出天山派弟子都是不禁哗然!段剑青一入门虽然不到三个月人缘却是极好。要不是孟华今天帮了天山派这样的大忙只怕立即便会有很多人皮颜相向。虽然如此对他的话也还是不相信的多。相信的少。
白英奇曾为他说段剑青是奸细的事和他打过一架此际虽因孟华刚才救过他的性命不敢动怒但也还是忍不住说澄:“你说我的段师弟是奸细何所见而云然?”
孟华还未回答唐经天已在说道:“不错我也怀疑他是奸细了。刚才有一个唐家的人跑到那个山洞暗算我这个人就是段剑青带去的!”
这件事是掌门人亲口说出来的天山派弟子无不大惊不相信也要相信了。白英奇更是惶恐之极连忙说道:“想不到段剑青如此丧心病狂弟子失察之罪罪该万死!”
唐经天道:“失察之罪应由我负。大家不要议论了当务之急是赶快把这奸细抓回来!”
白英奇道:“请掌门把这差使交给我!”得到唐经天答允白英奇立即挑选了十几个得力的同门分头搜索。
唐经天道:“第三件事又是什么?”
孟华把段剑青串通了劳伯伤害唐经天儿媳的事情说了出来天山派弟子越惊怒。不过劳伯已经死了唐夫人生死如何却还未知。他们只能去找唐夫人了。
第二批弟子出之后孟华说道:“我还有一件私人的事想要请示掌门。”唐经天道:“你说吧。”孟华说道:“唐大侠你的关门弟子杨炎是我异父兄弟我是想来认他的。”
唐经天喜道:“那很好啊你们兄弟相认了没有?”
孟华说道:“他还未相信我是他的哥哥。”
唐经天道:“赶快把炎儿找来!”
孟华最担心的事情生了他们没找着杨炎。可以猜想得到是给段剑青把他挟为人质早就带出冰宫去了。
唐经天下了命令叫留在冰宫的弟子都出去帮忙寻找。
孟华说道:“我有几位朋友正在等我其中一位是冷铁樵的侄女也是贵派少掌门夫人的记名弟子。我先去会见他们把他们带来冰宫谒见你可以吗?”
唐经天道:“当然可以。不过你让他们自己来见我好了。你也应该去找你的弟弟的。”
孟华到了冷冰儿他们藏身之所却已不见了他们踪迹。
孟华吃了一惊心里想道:“这个地方是最好的藏身之所他们亦已和我约好不见不散的。难道难道是出事了?”当下提一口气用传音入密的内功把声音远远送出去?”叫道:“冷姐姐罗曼娜桑达儿!”
山风吹来忽地听得隐隐有个微弱的声音回答道:“是孟大哥?快来快来!”
这是罗曼娜的声音。她没有练过内功“声音不能及远孟华伏地听声方能听得出来。他心头怦怦乱跳连忙循声觅迹在一块冰岩下面现了罗曼娜。
“这是怎么回事冷姑娘呢?”孟华叫道。说了这两句话他已来得近了。又再现罗曼娜的身边还躺着一个人是桑达儿。他衣裳满是血污躺在地上动也不动看来伤得着实不轻。
罗曼娜如同见着亲人蓦地就哭了出来说道:“冷姐姐追那小贼去了。桑达儿给他打伤不知是生是死。”
孟华无暇追问情由赶忙上前把桑达儿扶了起来把耳朵贴在他心房一听吁了口气说道:“还好心脏尚在跳动。”当下拿出仅存的一粒小还丹纳入桑达儿口中一面替他推血过宫过了一会桑达儿“哇”的吐出一口瘀血会动弹了。“他他还有得救么?”罗曼娜惊魂稍定可还是十分担心。”
孟华安慰她道:“我给他服了少林寺秘制的小还丹他的瘀血亦己吐了出来料想是没有性命之忧了。待会儿一定会有天山派的弟子找到这里来的你可以请他们帮忙把桑大哥抬到冰宫疗治。”
说到这里桑达儿已是悠悠醒转张开了眼睛望着孟华脸上现出又惊又喜的神情但嘴唇开阖却不知他说的什么。
罗曼娜在他耳旁说道:“是孟大哥救了你的性命一你别挂虑太多安心歇一歇吧。孟大哥来了事情一定会好起来的。”
“孟大哥你、你……”桑达儿嘴唇里传来的微弱声音孟华终于听得见了。“你赶快去追那小贼吧冷姑娘只怕不是他的对手。唉你快去吧别理我了!”
孟华说道:“你别说话让罗曼娜告诉我。天山派弟子就会来的他们来了我再去不迟。”桑达儿叫道:“不不……”还想说话。孟华却一指点了他的穴道。
孟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