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鸟电子书 > 武侠修真电子书 > 金古武侠赋 >

第430部分

金古武侠赋-第430部分

小说: 金古武侠赋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暗自掐算。忍不住眉头一皱,怎么会是他?

    后世说,姜子牙先是转世孙膑,又转世诸葛亮、刘伯温,这才功成,得入仙道。其来回转世的原因,被解说成资质。

    不错,资质很重要,尤其是在这洪荒世界。可同样的。资质有时也不那么重要。你就说门下吧,精卫的资质好吗?她虽被龙血、凤翎重塑真身,可论及资质。也就中上之选。那全真七子,在人族中算是上上之选,可遍览洪荒,撑死了也就一个中而已。

    人族之资质,与先天神灵如何比?这是没法比的,便是第一代人族。也相去深远。到了如今,人族之资质。根本就不够拿出来说的。

    至于什么七窍玲珑心,九窍玲珑心的,这对修炼却是有所帮助,却是一种外来之力,算不得本源。顶多使修炼迅捷一些,可对悟性什么的没有加成,不算什么了不得的资质。不然那比干,为何只是普通人呢?

    所以,说姜子牙寻什么九窍心而转世,是不信的。在他看来,姜子牙的问题是因果问题。

    他也天选之人,封神于天地有大功德,却也又大因果。功德可以压制因果,使其不至于爆发,却不能抵消因果,就如你与一个人有仇,你给那人钱财,就能化去仇恨吗?

    因果就是如此!你不解开因果,根本就无法用其他手段化去。所以他屡次转世,就是在解出压在自身身上的因果,不然他恢复姜子牙记忆,因果加身,悟性再好,资质再佳,恐也不会有大的成就。

    那么这庞涓究竟是何人?竟可压制孙膑。

    他不是别人,正是文王姬昌转世!

    说来也怪,人族自三皇后,帝王将相,各类贤者,不修炼,都无法如三皇一般得到莫大功德,直接成仙。

    姬昌利害吧,文王八卦的创造者,其卜算之术可谓惊天动地,然还不是死了。

    姜子牙,就欠他一个因果。想孙膑在庞涓手中吃亏,就是在还这个因果。后来转了过来,就是因为因果已还,大家各凭本事了。

    没有天意相助,庞涓自不是孙膑对手。

    只是这姬昌转世庞涓的后果可不好,与他文王的身份极为不符的!

    这又是为何?

    还是因果的问题。帝王,看似了不起,却也是因果最多的位置,因为天下大事小事,都与他有关。就如天庭,那是一个功德漫天的地方,可同时也是因果汇聚之地,天上的神仙也不是那么好当的。

    若是一个普通的贤良帝王也就罢了,偏偏这姬昌乃有名的卜算大家,他之一声泄漏的天机可是不少,这都是因果,需要还的。

    姬昌若是有一个引导人也便罢了,这样在他新生时可以指点一二,不然就惨了。因为前因未还又结新因,这来来去去,可是没玩没了的事情。

    也正是因此,古来成仙了道者稀少无比,尤其是那些贤德之辈,更是被因果纠缠,有功德在身还好,若无功德镇压,他们不管转世多少次,都难以还了那些因果,自然就得不到成仙之机了。

    当然,也有一些特殊的,就如那什么九世善人、十世善人之类的。以轮回因果来说,善就是功德,若真积累几世,还真会得到成仙机缘,其六道轮回中的天人道,就是这一缕机缘。可就看,庞涓显然算不得什么好人了。

    在这乱世中,又哪里会有什么善人呢?

    “这人间大戏,结合因果之说,却也有趣的狠啊!”忍不住的一笑,目光颇为深邃幽然,让人看不出他在想些什么。(未完待续)
560 化佛
    走入函谷关,跳脚遥望,但觉前方一望无垠,似有万里麦田,显出金黄之色,煞是漂亮。如斯景象,在他的治下是很少见的。

    “果然别有一番精致!”点了点头,却又暗自摇头。

    景象虽美,气韵却差了不少。天地万物,自有造化,这万里田地,不知毁了多少林,平了多少山啊。虽得良田,却也坏了自然造化,不为道者所取。

    顺着小路,走到一小溪旁,在山峦一脚,见一草棚。他微微一笑,知道尹喜已然辞官,于此地闭关等候。

    “道友,故人来访!”

    柔声一言,里面打坐的尹喜微微一愣,继而一脸喜色的走出草棚,看着道:“原来是上仙光临,尹喜喜不自胜矣!”

    “哈哈……道友客气了!”

    两人进入草棚,眼睛一扫,暗赞一声。这草棚颇为简陋,里面只有一床,又有两个蒲团,一面墙壁上挂着几幅道字。看去,只觉得这道字气运一幅深自一幅。想来,这些字是尹喜自己写的了。

    “上仙请坐!”尹喜恭敬一礼,坐于蒲团之上,尹喜席地而坐,道:“能得上仙前来,尹喜欣喜不已。喜自得圣人传法,疑惑渐深,还望上仙不吝赐教。”

    点头,道:“修炼一途,本就困难重重,吾等之辈。正当互相探头,共同攀登。道友,有何疑难。尽可说来。”

    尹喜大喜,马上把自己遇到的问题一一讲述。也不客气,以他今日今时之修为,教导一个金仙太容易了。

    他随意指点,三言两语便解了尹喜大多疑惑,让他欢喜不已,脸上尽是笑意。

    不久。尹喜自怀中拿出道德经,道:“上仙解惑之恩。尹喜感激不尽。此书乃圣人所传,玄奥高深,尹喜每看一次,都有所收获。却又难以领悟。若上仙不弃,可一观此书。”

    心神震动,升起对尹喜的好感。圣人收徒,果然非同寻常啊!这尹喜别的不说,就这悟性、心性,足以称上上之选。

    深吸了一口气,没有犹豫,他早就窥伺此书,此时有机会。又何必违心而行呢?

    缓缓打开道德经,看着其上古朴文字,心头一动。此文字看似普通。却极其深奥,若读出来,便是所谓的道德经,可实际上,这书里的文字并非人族文字,不是什么秦文、赵文之类的东西。而是天道符文。

    懂得道德经,配上这文字。看在眼中,那完全就不是一个意思了。此书,可谓尽述老子之道矣!

    缓缓翻看一遍,心头震动,久久不能言。圣人之道,果非寻常,他自问修为精神,又有所进益,可看此书,依旧大半懵懂。

    又翻一遍,他心头却是浮起异样之感,不同领悟流转于脑海之中,让他更是赞叹。圣人啊圣人,果不可测也!

    一连看了三遍,才合上道德经,道:“道友,此书高深玄奥,贫道无法解释。”

    尹喜大感失望,强笑道:“上仙能为尹喜解惑,以是幸事,是尹喜贪心了。”

    笑了笑,没有多言。两人又交流了一番,突然转头看向东方,那里有隐隐的紫霞之气满布天际。

    老子回来了!

    尹喜很快也发现了这个情况,一喜喜色的奔了出去。跟在他的后面,与大道上遇到老子。老子依旧骑着牛,只是牵牛的却换了一人。

    看到那牵牛人,眉头顿时一皱,心头一跳——多宝道人!

    老子西出函谷关,化胡为佛,就在此刻了吧!

    一行人再次走出函谷关,老子于青石旁坐下,三人亦席地而坐于其下首。老子缓缓开口,讲述十几年感悟。

    很快,他停下话音,看向多宝,道:“一切你以明了,该如何选择,你自己决定。”

    多宝脸上隐隐现出苦涩,嘶声道:“弟子已有选择,还请师伯助弟子一臂之力。”

    老子深深的看了他一眼,点头道:“也罢!这是你要走的路,老道也不好多言。”他起身,自袖袍中拿出一白森森镯子,轻轻一抛。镯子瞬间变大,散发出幽幽白光,罩向多宝。瞬间,多宝消失,镯子飞回其手中。

    此时,老子轻叹一声。

    思及两人刚才的谈话,看到老子此时表情,暗自揣测。前世都说老子化胡为佛是为了分佛家气运,却失了一招,使得多宝被佛家拉拢了过去,圆满了佛家之道。可听二人的话及老子叹息模样,似乎不是这样啊。

    他脑筋暗转,心里不住苦笑,这诸多事情传到后世早已变了模样,亲自经历一番,自可感受其不同。其中种种,涉及到各种关系,又不是一眼可以看透的。

    就他想,多宝是截教大弟子,三教圣人之下第一人,虽是截教弟子,可也不当化去为佛吧。这样一员大将送入佛门,真的没有问题吗?这完全就是让一个战略家去当间谍啊!这般蠢事,当今人不会做,老子就会做不成?

    他觉得,其中肯定有他不知道的地方,而且看老子话中意思,也是如此的。

    ‘算了,这些又不关我事,爱怎样就怎样吧。’吐了口气,上前把太极图拿出,道:“弟子已有所悟,今还圣人至宝。”

    老子接过,目光在他身上一扫,闪过一抹惊异之色。他没有说话,可目光却非常幽深,让暗自打颤,莫非这老子看出什么不成?

    老子是圣人。不是瞎子,他的变化老子自然看出来了啊。

    九转玄功,阐教有修炼的。人教没有。在道家中,这九转玄功虽是盘古正宗,无上神功,可却与道家主流相悖,实则也旁门左道。可的情况呢?他是炼体的啊,若只是大罗境界也便罢了,今却是阳中生阴。隐隐有阴阳合一之现,如何不让人刮目相看。

    可以说。他是除了十二祖巫外第一个把九转玄功修炼到如此境界的人。这一点,恐怕也是大出圣人的意料吧。

    化胡为佛后,老子走了,尹喜也离开了函谷关。一步一步的走回了终南山。再他赶回终南山后,华夏国大军突然触动,突袭戎狄地盘,推进上百里。配合大军行动的,还有诸多民众。可以说,算计好了一切,只要大军打下来,民众就会迁移过来,彻底把地盘占住。

    他的这种策略并不是一种快速占领地盘的策略。而在于稳!

    换做人间帝王,自然不能用这种策略,因为那会浪费很多的时间。可不同,他有悠久的生命,可以一点点的去计算,便是一天推进百米,几年时间也足够了。而且这一次,他不仅求稳。还求快,因为秦军也动了。

    他要在秦军之前。占领戎狄部落的地盘。所以,他做出了侵略的姿势,为的就是让戎狄部落集结兵力,给他一举围歼的机会。

    过程就如他想的一般,当戎狄大军反攻而来时,大军尽出,一举把戎狄大军歼灭,并快速推荐。同时,秦军也趁势而起,打了进来。

    最后的结果是,秦军占据了戎狄部落的三分之一,华夏占据了三分之二,两国正式触边。

    华夏是一个立国很久的诸侯国,神秘、强大,秦国面对他不敢大意,可华夏国的一个举动,却让秦国莫名其妙。

    铸长城!

    没错!就是在华夏、秦国两国边境铸造长城。两国的边境是平原地区,极难守御,而长城就是为此诞生的。

    本来,这是中原诸国防备外族的手段,如今却被用了出来。

    他为何如此做?他不是要占据中原,统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