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鸟电子书 > 魔法玄幻电子书 > 转世小太监乱世称雄 >

第58部分

转世小太监乱世称雄-第58部分

小说: 转世小太监乱世称雄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况有了基本的了解。
  原来,炎氏兄弟祖上是西夏国的一名勇士,因得罪了当时的西夏皇帝,举家逃到了这里,在塔山的密林里安了家,以打猎为生。后来他们同当地人通婚,渐渐人丁兴旺,逐步形成了现在的炎家寨。炎家的祖传武艺世代相传,加上后来几代人逐步演绎,创出一套独特的猎兽功夫,所以往往猎获甚丰。炎家祖上深觉官场黑暗,所以传下祖训,炎家人世代不得为官,不同官府交往。所以炎家寨即不缴税纳粮,也不应征出丁,官府多次派人去催缴,都给挡了回来,当地官府惧怕炎家人强悍会武,而且这里又邻近边关,怕激起了民变,所以并不敢用强,慢慢的也就由着他们了。
  炎氏三兄弟的身世也很奇特,他们是炎家寨寨主的儿子,一胞三胎,母亲在生他们时由于难产死去,刚生下来时,三人身体赢弱,又没有奶水哺育,眼见活不长久。他们的父亲是个勇悍之人,情急之下当即就带着山寨中的男人,到老林中去寻找正在哺乳的猛兽,结果真的就在一个山洞中找到一只正在哺乳期的花斑豹,众人合力将那母豹子擒来,连同两只小豹子一并带回山寨,三个兄弟同两只小豹子一起吃母豹子的奶水,这才活了性命长了起来,而且都是力大无穷,体格异常的强健,只老三炎豹由于生下来时缺氧,脑部受了损伤,有点憨憨的。炎家寨人感念豹子养活了这三兄弟,从此不再猎豹,而三兄弟更是以豹为友,成了山里的豹子王。
  赵强见这三个兄弟性情直率,又武艺高强,甚是喜爱,言谈之间流露出收纳之意,但见三人不愿在官家供职,也就不去勉强。三人临走之时,赵强还送给他们一些粮食和生活用品,才与他们依依不舍的告别了。
  当天下午,赵强在当地官员的陪同下,巡视了县城。在城东发现有一个废弃的粮库,粮库院墙很高,里面地方很宽敞,赵强决定在这个地方建个校舍。
  赵强办学的目的是想借机招揽一批人才,所以在课程上并不需要做特殊的准备,校舍建完,赵强行文给东北四省的各级官府,说明自己要办一所书舍,为国家培养人才,要各地官府在民间遴选推荐有一定文化基础、身体健康、有一技之长的青年人才到塔城应征,他还说明,所有来参加应试的人,一旦入选,不仅吃住全包,每月还发给一份例钱。他同时要各地张榜招募和推荐当地的奇人异士,侠士硕儒,作为书舍的西席教师,一旦聘用,也是待遇从优。他还写信给远在通州的尚大勇和苏州的张晓东等人,让他们也帮忙推荐人才。
  由于连年的战乱,朝廷已经连续几年没有在东北组织科举考试了,所以东北各地不少的秀才、童生一直没有机会出仕为官,赵强办书舍征集人才的消息传出,大家觉得这是个深造和讨出身的好机会,所以应者如潮。赵强在东北民望甚好,加上他威权很大,各级官员甚是巴结,花了不少的心思力气为他选拔和推荐生员,还不到十天的工夫,各地推荐来的应征者就拿着官府的荐书,络绎不绝的到了塔城,赵强指示随从包下了几间旅社,安排这些应征者食宿,且一律免费,同时安排考试和遴选。在学员的选择上,赵强是挖空了心思,首先是出身背景,专门选那些出身贫苦的孩子,那些官绅地主的子弟和与各方势力有牵连的人一律不要;其次是学识水平,需要有一定的知识基础,最好是有一技之长的,那些只会死读书,写八股文章的人也一律不要;最后是要考察人品和志向,一心想着升官发财的不要。经过一个多月的选拔,总算从数千应征者里面筛选出四十多名学生成了第一批学员。
  各地官府还遵照赵强的吩咐推荐了不少的教师,但大多是教书的老先生,符合赵强要求的奇人异士,博学硕儒寥寥无几,不过赵强并不着急,只要有了办书舍的这个借口,人才可以慢慢的去寻访。
  由于授课教师不到位,赵强干脆安排学员先搞个军训,他从李刚那里调来几个原来民团的教官,负责安排训练学员,他也想通过军训考察这批学员的人品、性情。
  这一天傍晚,赵强从专门接待教师的驿馆出来,身着便装在大街上溜达着回府,他刚刚接待了几个地方上推荐来的教师,仍旧是满口之乎者也的酸儒,他一边走一边摇头,正走着,听到旁边有人招呼:“赵大人。”他停步转头一看,只见街边站着一个三十岁左右的年轻人,一身破旧的长衫,头发蓬乱,甚是落魄,那人左手持着一个算命的幡儿,右手拿着一只响鼓,正冲他笑着。这个年轻人这几天都在驿馆门口转悠,赵强看到过,却一直没有留意,现听到那人同他打招呼,于是说道:“算命的,你是叫我吗?”
  那年轻人赶步上前,冲赵强说道:“正是,在下看大人神形憔悴,印堂发暗,显是心气郁结所至”说着他装模作样的掐着指头,口中念念有词说道:“哎呀,大人这是天干不净,命犯桃花,西北有煞星冲犯,不得了!要不在下给大人起一卦如何?”
  赵强这些日子忙的四脚朝天,睡眠不足,自然憔悴,可说他命犯桃花却是纯粹扯淡了,他撇着嘴没好气的说道:“我说你省省吧,这桃花别人犯得,本大人却犯不得,你别跟我这儿蒙事啦。”说完转身就走。
  那年轻人赶忙扯了一下赵强的衣袖说道:“哎、哎!大人别走呀,对不起赵大人,我刚才是信口胡诌,我本是个书生,在外游学,流落到此,没了盘缠,实在是过不下去了,这才借了这身行头,混几个饭钱,我听说大人仁德爱才,所以才出此下策,想找大人打个秋风。”
  赵强听他说话文邹邹的,确实象个文士,于是从兜里摸出一锭银子塞到那人手中说道:“你实话实说不就行了,干吗非拐这么大的弯儿呀。看你年轻轻的,就该找点正经营生养活自己,整天混吃骗喝的可不怎么样。这点儿银子拿去用吧。”
  那人接过银子,感激的点着头,说道:“多谢大人的接济,也多谢大人教诲。”他见赵强要走,赶紧又说道:“哎!大人,我听说您正办书舍呢,不知身边是否缺帮手,我想跟着大人办差,也好自食其力。”
  赵强手头确实缺人,他见这小伙子挺伶俐,又是落魄之人,有心收纳,于是说道:“跟我办差可不是好玩的,我用人苛刻,要求极严,没有点儿真本事可混不下去,你可想好喽。”
  年轻人笑着说道:“那是自然,如果蒙大人收纳,学生自然不敢稍有松懈。”
  “恩,即如此,你跟我来吧。”赵强觉得还需要考察一下此人,于是带着他进了街边一家面馆儿,想一边吃饭一边再详细了解一下此人的情况。
  两人在一个雅间落座,简单要了两个小菜和面条,赵强正想开口问话,那年轻人却先开口了:“赵大人,我听说您这次是自己出钱办这个书舍,您耗费这么大的财力和精力目的为何呀?”
  “这个吗,我是想为国家培养出一批人才。”赵强说道。
  “哦?”
  “如今国家内忧外患,民生凋敝,人才凋零,屡受外族的辱掠,可谓多灾多难,急需一大批治国之才,安邦之将,所以我才有此念。”
  “哦,大人心胸如此宏达,学生佩服。那大人打算如何培养这些学生,培养出的这些人才,大人打算如何安排呢?”年轻人又问。
  “这个吗,我也没有最后想好,反正得教那些真正有用的东西,什么科学、军事、经济等等。培养出人来,那自然是根据各自的特长为国家出力,也不一定为官,经商、作学问、搞研究都可以,只要对国家、对老百姓有利就行。”赵强侃侃说道。他本来想考察这个书生,不想连对方的名字还不知道呢,却先被考较了一番,心中不悦,正想询问他的情况,却见那书生已然跪倒在地,叩头说道:“大人果然是济世之才,在下顾炎武愿追随大人,以效犬马之劳!”
  “顾炎武!”赵强听了,心中大惊,这个顾炎武可是历史上大大有名的人物,在历史课本上也有介绍,他是明末清初的大文豪、思想家,江南名士,写过很多本书,还一再拒绝为清廷效力,不食清廷俸禄,是个民族气节很重的人。赵强没想到眼前这个落魄的书生,居然就是历史上大名鼎鼎的顾炎武,赶忙扶起他说道:“哎呀!原来是顾先生,我是久闻大名如雷贯耳啊,您来了可是太好了。”
  当时的顾炎武还不到三十岁,出身书香门第,少年博学,中过举人,因厌恶官场腐败黑暗,所以没有出仕为官,而是到各地游学,在江南刚刚开始崭露头角,名气并不大,所以赵强说久闻大名,倒象是一句客气话了。
  顾炎武起身,从包裹里取出一封书信,双手捧了呈给赵强,原来是苏州知府张晓东给赵强的信,是推荐顾炎武的荐书。
  原来,赵强给张晓东写信,详细的谈及了自己办学的思路,请他物色推荐合适的教师,那张晓东与顾炎武相熟,知道他博学大才又是个有思想、想干事儿的人,觉得他挺符合赵强的要求,恰巧顾炎武在苏州逗留,所以就找到他说起了赵强办学的事情,顾炎武早就听说过赵强的事情,很是景仰,听张晓东介绍了赵强办学的想法也愿意前来效力,所以当即就揣着张晓东写的荐书辗转千里到了塔城。他到了这里以后,却没有直接去投奔赵强,而是先在城里住下来,私下了解赵强的为官、办学等各方面的情况,了解一圈下来,觉得赵强确实是个清廉有为的好官,刚才一番对话又印证了赵强有强国安民的远大抱负,深觉佩服,这才决心报效。
  赵强看了信,冲顾炎武抱拳说道:“顾先生,我这里正在发愁,找不到合适的国文教师,恰巧你就来了,我想就聘了您来负责讲国学如何?”
  “在下全凭大人安排。” 顾炎武说道。
  “好,不过我还想知道,您打算怎么来教这国文?”赵强问道。
  “回大人,我想大人要培养的是济世救国的有用之才,而不是只会写圣颂文章酸文秀才。所以如要在下教国文,那么我打算不讲那些八股文章,而是经史子集都要涉及,挑选那些精彩的篇章讲授。另外在下讲国文的同时还要讲做人的道理,济世的思想、强国的宏论。不知如此是否符合大人的要求。” 顾炎武侃侃而谈,俯仰之间文豪大家的风采毕现。
  顾炎武的想法与赵强不谋而合,赵强抚掌笑道:“先生之言正合我意,真是大才之人,真知灼见呐。”
  两人惺惺相惜,相见恨晚,加了酒菜,欢谈畅饮,一直聊到深夜方散。
  一个月军训完了,赵强认真的审阅每一名学员的综合评定和日常表现评语,对那些怕苦怕累、体弱、操守不良的学员毫不犹豫的剔除出来,又裁减掉十多人,最后正式进入学校的只有三十六名。
  书舍正式开学的日子定在十月一日,各方面的准备工作都在紧张的进行着。这一天,赵强独自在自己的屋里准备着开学典礼的发言稿,他思考着应该给书舍的办学宗旨定个基调,以此来引导学生的思想和行为,他清楚,现在招收的这批学员里面依旧有不少人还是抱着能有机会当官或者混个前程的目的来的,将来能不能为自己所用还很难说,让他们死心塌地的追随自己就更难了。
  赵强正琢磨着,听到门口传来一阵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