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鸟电子书 > 都市言情电子书 > 比翼 作者:青镜晓颜(晋江2013-12-13完结) >

第128部分

比翼 作者:青镜晓颜(晋江2013-12-13完结)-第12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且鸭恿方械降住�
  李昂一直目不转睛地注视着场上的SR,袁婧亦如此,看了有一会儿,忽然听见李昂问她:“你觉得我们跟他们差在什么地方?”
  目前的短节目第一是QL,因为他们TES第一,PCS第一,可SR的PCS只低一点点,差距可以忽略不计,等于说QL是靠技术分硬高出来的。
  YL的稳定性,比QL还差一点,可QL的稳定性也不算多好,照这架势,自由滑他们一旦失手一点,冠军就不好说了——SR上赛季的稳定性还是不错的,只大抽了一场日本公开赛,那是赛季之始,还未进入状态,可以理解。
  如果QL真的退赛,YL除非拿出最好发挥,否则很难从SR手里抢到冠军。
  “……我落冰不太好吧?”袁婧小心地回答,明摆着,YL目前的失误,都是因为她。
  “筱原优纪也不见得有多好。”李昂眼睛盯着场上的SR:“我数了,从刚刚咱们坐在这里算起,她一共完成5次单跳,3次抛跳,4次连跳,干净的一次都没有。”
  所以,袁婧与筱原优纪在技术方面,那是半斤八两,许俊当时的印象——SR的YL的技术分差不多,是准确的,差别在于YL是计划难度高,完成差点,SR因为难度低,完成相对好些。
  “……”袁婧没法回答了。
  “我觉得……你很在意那些失误,而她并不在意。”
  赛场上没有失误几乎是不可能的,但是比赛还要继续进行下去,已经发生的失误已经无可挽回,不要继续失误是正理。这个道理大家都懂,但真站在赛场上,还能保持这份理智的却并不容易。
  宋家军中以TY的稳定性最好,据说他们的秘诀有二,一是不断重复练习增加熟练度,二是上场之前在脑海中再次冥想技术关键之处。
  第一条是老生常谈,无甚新鲜之处,YL也坚持了下来,第二条袁婧同样照做了。
  但YL不是TY,袁婧也不是谭佳颐。
  “我觉得,你上场之后,就不要再一个劲儿回忆训练的时候是怎么做的了。”说这句话的时候,李昂已经转过头,将视线从SR身上收回,望着自己的小搭档。
  张三丰教张无忌学武功的时候,要他先把那些秘籍背得滚瓜烂熟,然后全部忘记——招数是死的,人却是活的,不能让死的招数去束缚活人。
  同样的,李昂以为,不能全盘照抄TY的经验,TY的成功,是基本不可能复制的,就像HZ的化学反应是可遇不可求一样。
  “那,万一又失误怎么办?”
  “我们平常重复那么多次是为什么呢?”
  TY的经验也不是一无是处,重复练习以增加熟练度,当熟练到闭着眼睛都能完成的话,其实心里想不想技术要点,甚至想不想事情,都无关紧要了——已经成了身体本能了,就不用大脑去指挥了,身体已经知道下一步该怎么做。
  袁婧低了头:李昂的话,她没有反对的权利,可……
  “万一还是失误……”
  “哪有那么多万一!”李昂最不喜欢女孩子畏畏缩缩犹犹豫豫的,之前不待见曲蕊,甚至第一眼就印象不好,就有这个缘故在里面,袁婧话少,却是个行动派,还算中他的意。
  所以他看着袁婧的眼睛,一字一句地说:“你是我的搭档,能过宋头和我这一关,你的能力怎么也应该是比别人强,以后不要再说这种话,也不要有这种念头,就算失误的话,还有我撑着呢,我们输不了的。”
  李昂的字典里就没有“不行”二字,袁婧点着头,也许是被这番话中的霸气震慑,也许是被李昂的流露出笃定说服,其后李昂又向袁婧指明了下筱原优纪的出色之处。
  总结起来,筱原优纪论技术,真不比袁婧强多少,她一强在本身表现力强,二……则是与男伴的互动做得好。
  《匈牙利狂想曲》开头是很压抑的,理查德森的表情,动作也都显得颓丧,挂在理查德森手臂上一起滑出去的筱原优纪虽然也带着沮丧,却一直努力地“安慰”男伴,仗着个小,一直卖力地蹦跶,特别是节目转入后半段,黑管和小提琴奏起狂欢的序幕响起的时候,她更是欢快地往前小跑几步,然后突然回头,与理查德森相视一笑。
  乌云散去,终于苦尽甘来。
  音乐如此,SR亦是如此,本赛季,他们不但可以上GP分站赛,还能去比四大洲和世锦赛了。
  “你看,最后那段,他们居然还能有眼神交流。”
  李昂说的是最后的编排步伐部分,编舞在这里配合音乐,安排了较多单足转体,像转三步、括弧步、捻转步,SR两人的滑行基本功的确够强,在这么眼花缭乱的时候,还能兼顾脚下和上半身的动作配合——TY的《夜之幽灵》如今就卡在这上面。
  音乐很欢快,动作更快,根本没有时间给人来回忆动作应该是什么样的。所有的反应,都是下意识做出的。大脑在这个时候,也许只负责接受、处理各路信息了,接下来该怎么做,是在平常的训练中已经编程好,现在只需要根据音乐的“命令”执行就可以了。
  袁婧,太在意每一个技术动作,使得整套节目她一直都是紧张再紧张,谨慎再谨慎,就没有放开了的时候。
  有观点认为观众是最好愚弄的,他们的喜好跟着裁判的打分,跟着比赛的名次走。但李昂知道,观众其实是最最挑剔最最苛刻最最难应付的一群人,他们不会嘲笑你,他们会无视你,他们不会讨厌你,他们会不待见你。站在冰场上表演,视线所及,基本能把上面的观众席一网打尽,那些惊喜与赞叹的鼓掌,那些遗憾与失望的摇头,你都能看得一清二楚。要想把观众调动起来,其实非常困难,哪一点不对他们的胃口,他们甚至可以一点掌声都不给你。李昂就碰到过这种情况,那是一次JGP分站,他和夏宜姿的表现不说无懈可击,但也算优秀了,偏偏比赛举办地就是一个花样滑冰培训基地,以培养冰舞选手出名,当地的观众喜欢看的是冰舞那样华丽繁复的步伐衔接,对他们惊险的抛跳捻转完全不感冒,当XL一曲终了,李昂听到的都是礼貌而不热烈的掌声,看到的都是迫不及待的神情——下一对出场的是俄罗斯的KG,那一年他们的节目就是以步伐华丽堪比冰舞而出名。
  中国站的观众裁判的口味是什么样的李昂不知道,但他知道,无论哪里的裁判观众,都不会喜欢袁婧这样“初学者”式的表演。




☆、双人

  挂了一下午吊针的刘元凯从医院回到了驻地饭店,他最终没能赶上最后一次合乐,其实就是赶上了,宋江川也未必敢让他上冰——看他走路步子都是虚的,说话也失去了往日的中气,可见这次意外事件,对身体影响还是很大的。
  医生的诊断是过敏性肠胃炎,刘元凯这倒霉娃儿,不知道是对中午吃的哪一种海鲜过敏,宋江川后来回忆,吃饭的时候,刘元凯不住地抓手背抓胳膊其实已经露出些征兆了,只不过包括他自己都没在意,还在那儿一个劲地地吃,万幸,没多久就已经全吐出来了,而且,经医生用药之后,这些过敏症状已经全部消失,只是精神实在萎靡不振,回来之后只想睡觉。
  于是,当XL和YL结束练习回到房间里,看到的就是蒙头大睡的刘元凯,以及。。。。。。贤惠的,曲蕊?
  中午吃的全吐了,一下午什么都没进嘴,照这睡相,晚上估计也不能按时吃饭,只能看临睡的时候能不能吃一点点了,偏生又是过敏性肠胃炎,这会也不是什么都能吃。曲蕊知道小米养胃,只这饭店多的是广式粥,都是大米熬煮的,却没有小米粥,好在附近超市里可以买到散装的小米,曲蕊又找服务员借了个小电炉,在那儿咕嘟咕嘟地给刘元凯熬小米粥。YL和XL在过道上,先闻到了一股醇厚的香味,再才看到坐在炉子边的曲蕊。
  电炉功率很小,才几十瓦,而且电加热容易局部过热,一个不小心就煮糊,需要人在旁边一刻不停地守着,时不时地搅上一搅。刘元凯睡觉的功夫,曲蕊就坐在炉子边,耐心地熬着这碗粥。
  在家里就经常下厨房做饭,这点事情难不倒她,许俊夸她心灵手巧又耐心仔细的时候,曲蕊并没有自豪的感觉。
  这能算什么呢?曲家的其他女性成员,她的奶奶、妈妈、姑姑都会,根本不值得拿出来说的,倒是她一直想要获得的东西,比如十多岁的时候,最羡慕的,陈洁歆的冰鞋,刚组队的时候最羡慕的,HZ的过人表现力和高难度技术,还有他们的受裁判观众喜爱,现在羡慕的……曲蕊不知道她现在最羡慕的是什么,只觉得,她羡慕的东西,已经离自己越来越远了,从原来的似乎触手可及,变成了现在只能远远观望,甚至,远得连影子都看不到了。
  因为现在连刘元凯都病了。
  同一年被送出来参加国际比赛,到上赛季结束为止,HZ已经拿到了9块国际比赛金牌,其中包括一个成年组——四大洲花样滑冰锦标赛冠军,QL目前却只有两个没什么分量的JGP分站冠军,还不是同一个赛季拿到的,原本这个可怜的数字能往上跳一个,但现在,恐怕没什么希望了。
  以前,每次想起这个,曲蕊总是阿Q一样地佩服并且同情谭佳颐去了,因为TY的青年组战绩,不要说比同期的原版XL或者晚些的HZ,就是比QL都非常拿不出手——连JGP分站冠军都没有,世青赛最好成绩也就是第五,谭佳颐居然能看得开,一点也不在意俞攀对她的拖累。
  现在的曲蕊,终于深深地理解了她的做法。
  没有搭档,另外一个人连站在赛场上的资格没有——无论那个人多无能,没有他这个“1”,后面再多的“0”也等于零。
  何况刘元凯还没有无能到只能打1,曲蕊也没强悍到相当于那么多的0。
  双人组合,两个人就相当于“人”字的一撇一捺,少了任何一方,这个坚实的三角,都将土崩瓦解。
  谭佳颐耐心等待了7年,《时光倒流七十年》的女主角等了70年……曲蕊已经不知道自己想到哪里去了,是沸腾得几乎要扑出锅外的小米粥拉回了她的注意力。
  麻利一手地拧成小功率,另一手搅拌,锅里的小米渐渐吸水、膨大,汤水也渐渐变得浓稠粘腻,表面上若隐若现地浮着一层透明的胶状物,那是小米粥最精华的部分,可以迅速补充元气,温养脾胃。
  小火继续熬,耐心地等待着每一颗小米吐出它的精华,火小了,时间要拉长;火大了,粥会有糊味,这个小电炉的功率是一档一档的,与家里的炉子不一样,曲蕊不得不不断地拧大拧小,根据情况随时调整火力,几乎一刻也不能走神。
  YL和XL回来的时候,看到的就是这样的曲蕊。
  “挺会做饭的嘛,这粥挺香的。”这是李昂说的,虽然李大公子家务能力仅限于会用微波炉电烤箱会叫外卖会用洗衣机会晾衣服……但评价别人家务能力的技能,级别却相当高。这粥除了水大概没加别的,其实加水便是一门大学问,目测煮出来不稠不稀,尚未出锅就是一股淡淡的米香——曲蕊的烹饪技术,至少是家常菜部分,可以打高分了,因为越简单的菜,越见功底,而李昂对别人的优点,是不吝夸奖的。
  “啊?……你们回来了。”曲蕊诧异地抬头,有人夸她会厨艺好她不奇怪,她确实厨艺不错,特别是在同龄人中,算拔尖不为过,她没想到夸奖她�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