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鸟电子书 > 经管其他电子书 > 赢销心经 >

第17部分

赢销心经-第17部分

小说: 赢销心经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情应该提前说清楚嘛。”我只能羞愧地接受了他的批评。   

  有时我们会认为一些事情与业务无关,于是就心不在焉地应承下来,其实这样反而会失去客户对我们的信赖,因此我们对此应特别重视。   

  在那之后,我便提高了警惕,认真地对待每一位客户提出的要求,也由此获得了更多的商机。   

  从与客户的商谈中获得商机   

  在我进入公司的第五年,一位之前曾经接触过的客户(某通讯器械贸易公司的营销部经理)通过电话找到了我。他对营销战略很感兴趣,想找我聊聊关于这方面的事。内容大多是一些与业务有关的内容。   

第60节:认真对待与客户的每一次商谈(2)     

  “今年我们为新员工开设了研修课程,听说您也接受过类似的培训,能不能简单介绍一些经验以供我们参考?”   

  “对于美国的通讯行业,您知道哪些最新的信息吗?我们想了解一些来指导公司的经营战略。”   

  “明天开会我要对公司近期的经营方针做出总结,准备了一份详细的发言稿,想请您过目,听听您的意见。”   

  说实话,有时我也会感到非常的麻烦,但由于被那位经理的人格魅力所吸引,也就尽心尽力地帮助了他。每个月一次,每次一小时左右的会面就这样持续了半年左右。   

  有一天,那位经理又打来电话,说无论如何都要与我见上一面。我问他有什么事情,他却不肯回答,只是反复强调一定要请我去一趟。对于他的这种态度,我多少有些恼火,心想:“即便对方是客户,也不能如此无理取闹呀。如果他有什么过分的要求,我一定会拒绝的。”当我见到他时,发现一个素未谋面的人坐在他的身旁。   

  “为你们介绍一下。这位是我的一位老朋友,A公司的营销部经理。他正在策划一项关于发展销售代理商的方案,想找精通的人聊一聊。我就自作主张地把你请了来。我觉得还是你最让我放心。”   

  听到这些话,我心中的愤怒立刻消失得无影无踪,这才明白原来他叫我来是为了介绍新的客户给我。同时我也明白了一个道理,就是只要努力地付出,就会得到回报。   

  确实如此,只要认真帮助客户解决每一个难题,客户就会经常介绍新的业务给我们。有很多客户正是根据我们对待工作的态度来决定如何与我们交往的。之前我也曾经说过,“工作的最高回报是新的工作”,其实与客户商谈的最高回报同样也是新的工作。只要热忱地去对待每一位客户,我们的业务范围就会不断地扩大。 

第61节:为客户解决烦恼时应掌握好尺度(1)     

  5   

  为客户解决烦恼时应掌握好尺度   

  在为客户解答难题时,不要无原则地回答所有的问题,应把握好分寸,有一把属于自己的“标尺”。   

  主动为客户提供帮助   

  我的基本原则是,只要客户有需要并主动找上门时,才为其出谋划策。我认为,主动询问对方是否需要帮助会显得过于多事。   

  但如果遇到某些特殊情况,我也会主动向客户提供帮助。有些客户遇到十分棘手的问题时,虽然他们嘴上不说,却已经表现在了脸上。当我遇到这样的客户时,便会主动地询问对方是否需要帮助。有时也可以从周围的信息中发现这类客户的存在。这种情况下,我会说:“您看起来好像有些烦心的事情,我能帮上什么忙吗?”通过这种恰逢时机的交流方式,我赢得了许多客户的信赖。   

  由于每个人的能力都是有限的,因此在决定为客户提供帮助前,我们心中应该有一把“标尺”,即自己是否能为客户解决问题的基准尺度。如果缺乏这一尺度,就很有可能轻率地接受对方的委托。如果事后发现自己无法办到,反而会失去对方的信任。在“尺度”范围内为对方提供帮助,不论是对客户还是对我们自己都是负责任的。希望大家对此给予高度重视。   

  我个人的“尺度”较宽,因为我已经建立了一套可以使任何产品都能畅销的营销策略,并相信自己可以帮助客户解决任何难题。于是,当发现客户有困难时,我总是主动地提出给予对方帮助。   

  有一次我去拜访一个家电公司,这是我在很久以前就认识的一位客户,由于很久没有联系就顺便去拜访了他们。   

  到了那里才发现与一年前相比他们有了很大的变化:前台一个人也没有,只是在桌子上摆放了一张内线电话通讯录,上面标明“请直接与具体负责人联系”的字样。仔细看了那张电话通讯录,我才发现原来其公司内部机构也已经发生了很大的调整。   

  特别是我所接触的部门中,员工人数减少了很多。我首先想到的是该企业精简了人员。在接待我的经理出来以前,我又仔细翻看了放在前台的介绍资料,都是一些介绍公司调整以后的联系方式等信息的。资料中有这样一段说明:“为紧跟时代发展要求,本公司进行了一系列的组织优化调整与改革……”由此可以设想这次改革带给这一部门的影响有多大。   

  不一会,经理出来接待了我,由于好久未见,他好像有很多话要说。谈话中他几次提到了“最近很忙”,我渐渐地感觉到,由于进行体制改革,该部门还处于调整之中,也许我可以在经营战略等问题上为他们提供一些帮助。于是我决定首先征询经理的意见。   

  “经理,看样子改革带来的变化不小啊!如果有什么我能帮得上忙的地方,您可千万不要客气呀。”   

  这时经理绽放出难得的笑容,好像在说“得救了”。他高兴地说:“确实有事需要你帮忙。由于公司精简人员,我们部门也做了重大调整。由于人员减少,每位推销员所承担的任务就增加了很多,现在所负责的客户数量几乎是以前的两倍。员工们怨声载道,搞得我也十分头痛。幸好有你帮忙,有没有可以提高工作效率的好点子?”   

  将解决客户的烦恼与自己的业务联系在一起   

  为了给经理提出较有针对性的建议,我首先询问了他一些销售部的具体情况。   

  “销售部目前有多少员工?所销售产品的大致情况(数量、单价等)如何?经营地区有多大?是否开展了一些促销活动?”   

  通过以上提问我了解到基本情况并将其整理了出来。根据产品、地区等对推销员做了具体分类,并在一周之后向该经理提交了我的计划。我发现一些繁忙地区的人手不足,而另一些地区却出现了人员过剩的现象。于是我对人员的安排重新做出了调整。经理看了我的提案后对我说:“您帮了我的大忙,真是非常感谢呀。您的提案给了我很大的启示,我决定在下次的公司会议上将它作为组织改革的新方案提出来。”     

第62节:为客户解决烦恼时应掌握好尺度(2)     

  我继续补充说:“经理,您先别着急。我的计划还没有结束,您再看看下一页的内容。”   

  下一页是我为了补充被裁减掉的人手而想出的促销计划,并建议定期向客户提供产品的相关信息,提出了为了降低成本可以采用传真来代替传统的邮寄方式。   

  经理看过之后对我说:“这样看来,这项计划可以立即实施啊。正好你从事传真服务,我想详细了解一下这项服务,你能不能提供一些更详细的资料,比如费用之类的?”   

  就这样,客户为我带来了新的业务。在不到半个月的时间里,对方就采用了全套的传真服务系统。   

  以主动为客户提供帮助为契机,一步一步地与客户展开业务。乍一看,这一切仿佛都是运气,实际上并不是这样。其实我是在知道那位经理的经营范围与自己的业务有所关联以后,才决定向他提供帮助的,因为当时,我正在推广传真信息服务业务。因此,在选择帮助对象时,也是需要一定的标准的,至少对方的工作与自己的业务有所关联。只有以此为“尺度”才有可能提升自己的业绩。   

  既得到客户的感谢,又可以提升自己的业绩,这是十分难得的机会,这种双羸的事情非常少见。但即便无法实现交易,也可以通过这种方式邂逅许多在传统的上门推销中无法遇到的机会。   

  向客户提供帮助时,要有自己的尺度 

第63节:在工作中建立宝贵的“人际关系网”     

  6   

  在工作中建立宝贵的“人际关系网”   

  通过业务上的往来,我们经常会结识一些在其他场合无法遇到的有身份的人物。其实,人际关系网是每个推销员最宝贵的财产。   

  通过工作关系结识很多优秀人物   

  在工作中,我们有很多结识优秀人物的机会。这种机会往往成为我们扩展关系网的契机。   

  在工作中,只有当“签约”、“交货”、“结账”这一系列过程都顺利进行后,才可能建立真正的信赖关系。   

  到目前为止,我也遇到过许多非工作关系的伙伴。通过这些年的工作经历,我结识了很多人,其中有值得信赖的朋友,也有值得尊敬的前辈。其实,这样的人际关系才是从工作中获得的最宝贵的财富。   

  当我还是个新手时,并不懂得如何去经营自己的关系网。除了工作上的事情,不知道还能与客户聊些什么。由于找不到适当的话题,在最初的两三个月中,我总是将“天气”当作开场白。工作快到一年的时候,才领悟到“原来客户也是普通人”,于是渐渐找到了与客户沟通的窍门。   

  那是在我进入公司的第一个夏季,在与一家海运公司的一个负责人共进午餐后,我渐渐对此开了窍。   

  在与那家公司往来大约半年以后,终于进入了签署合约的阶段。签署完毕,我将合约装入公文包准备离开,心想:“事情终于告一段落了,道完别就可以安心地回去了。”于是我对那位负责人说:“这次合作多亏您的大力支持。非常感谢!今后也请您多多关照。那么我就不打扰您了。”说完我便转身准备告辞。   

  没想到他却说:“马上就到12点了,一起吃午饭吧。”由于此前还没有与客户单独用餐的经历,我便暗自担心起来,怕与他吃饭时找不到合适的话题。   

  但由于客户主动提出了邀请而我又找不到合适的理由拒绝,所以我就硬着头皮答应了。我们来到了他们公司大楼附近的一家饭馆,点过菜后,我绞尽脑汁地思考着应该说些什么,却始终张不开口。倒是那位负责人首先打破了沉默。   

  “你参加工作几年了?今年多大?老家在哪?”在询问了我的个人情况后,他开始讲述自己的经历。后来,话题围绕在当他还是一名新手的时候,坐船去南美接受培训的一次经历。听着他的介绍,我的心情渐渐放松了下来。没想到在谈生意时那样挑剔的他也有如此可亲的一面。   

  之后他还为我提出了很多建议,教导我作为一个新手应该注意哪些方面的问题,并且真诚地对我说:“如果以后遇到什么困难,就来找我商量。我会尽力帮助你的。”   

  直到现在,我仍然清楚地记得他曾说过的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