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鸟电子书 > 经管其他电子书 > 我带安琪安东游学世界 >

第2部分

我带安琪安东游学世界-第2部分

小说: 我带安琪安东游学世界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实际上,我们对孩子游学和进行国际化教育也是围绕这几个方面展开的:其一,让安琪和安东体验多种校园文化,进而融合多种文化价值观;其二,让安琪和安东多参加课堂之外的夏令营和社区活动,培养他们独立的社会生存能力以及社会交际能力;其三,带他们去世界各地的著名城市旅游观光,让他们见识各地的风土人情,开拓心胸和见识,正如培根先生所说:“对于年轻人,旅游也是一种学习方式”;其四,注意孩子从小的情商和财商培养,一个人在这两方面的智商往往能够决定其一生的命运;其五,我们除了尽可能地带他们“走出去”看世界之外,还经常带他们“回到过去”——寻根,这不仅仅是为了忆苦思甜,我还希望安琪和安东都能为自己是个中国人而骄傲,任何一个国际人也必然都有自己文化的根。
  现代社会对社会成员最重要的要求是立足社会的基本能力,成为一个能自立于社会的身心健康的人,比什么都重要!青少年阶段的教育目标就是要教会孩子学会健身,学会接触大自然,学会学习,学会做人做事,学会生活,学会理财,学会交往,学会心理调节,这一切的最终目的是让他们今后能自立于社会。而外出游学,哪怕是出村,出乡,出市,出省,都会给孩子和家长带来意想不到的收获,特别是对独生子女一代,都是对课堂教育最天然的补充和提高!事实上,有意识地调节孩子的成长环境,给他们创造开阔眼界、体验不同文化的机会,本身就是一个非常有意义的事情。
  中国与国际接轨,需要靠有世界眼光的下一代;中国走向世界,需要有能力整合世界文化的一代。在这样一个全球化的时代,年轻父母要学会运用新的国际视野,去力所能及地培养具有国际化观念的一代,为下一代多做一些准备。儿女未成年时,往往无法拥有足够成熟的心智去设计自己的成长人生道路;作为父母,我们的选择往往对儿女的一生发挥决定性作用!那么,让你的孩子从小成为知行合一的人才,就请带着他们去游学吧!
   电子书 分享网站

第一章 在游学中体验多种校园文化
通过观察,我发现这样一个现象:由于分区划片、户籍制等原因,国内教育存在着“一校终身制”的现象。学生上了一个学校,被分配到某个班级后,基本上就会在这个班一直上到毕业。除非迫不得已,否则不会转班、转校。而且国内的中小学校在教学中往往实行大循环,即:一个班主任配几个主科教师,把一班学生从一年级一直送到毕业,然后回头再带一年级,如此周而复始。
  这种从一而终的做法,固然有保持教育连续性的好处,但数年如一,天天老面孔,容易形成思维惰性,影响学生的创新意识和交际能力,也使学生正在逐渐成型的思维、个性、知识、视野受到单一教学模式的局限。遇到一个好老师则好,遇到不合适的老师就会被耽误,不利于学生素质的提高。同时,更令人担忧的是,许多中学为了提高升学率,往往会根据考试成绩划分重点班与普通班,把最好的师资力量集中在重点班,学生往往可能因为过去成绩不好或者一次考试发挥不好就被分配到普通班,进而被学校“歧视”性地忽略造成“差生更差”。
  而国外现在的许多学校并不是这样。很多学校每年都会对各班学生和老师在全校范围内进行重新组合,使得班上年年都有新面孔;有的学校甚至还与其他国家的学校结成教育联盟,定期组织学生进行交流学习,以丰富教学内容。“人挪活,树挪死。”这个道理其实有时也适用于孩子的教育。历史上,许多伟人都曾经因为转学从而获得了一生中最大的转机。
  韩国著名三星财团的创立者李秉哲,这个经济界奇才少年时代曾因为拿不到任何毕业证而闻名一方。李秉哲出生在一个交通不便、贫瘠落后而且几乎与世隔绝的地区,那里没有正规的学校,村里的孩子都在他祖父办的“文山书亭”读书。由于李秉哲的祖父教的都是传统封建道德伦理和古典人文知识,加上教学方法陈旧,丝毫不能激起李秉哲的兴趣,他经常逃课,成绩很不好。
  小学快毕业时,李秉哲听说城里的新式学校很好玩,不仅教读书、识字,还讲故事、讲历史,还有许多课外活动。于是他请求父亲把他送进了晋州智水学校。新式学校以自然科学为主要教学内容,采用启发式讲课方式,学习过程讲究循序渐进,课外活动丰富多彩,这些都是乡村学校没有的。在全新的环境中,李秉哲很快对学习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从一个顽童变成了一个喜欢学习的学生。后来,李秉哲又转到汉城去读书。当时汉城已经被日本占领,成了殖民地,残酷的社会现实,再加之老师的影响,李秉哲开始不满足于只了解本国的情况,不顾父亲的反对,自筹经费去了日本,利用半年时间克服了语言障碍,最终进入早稻田大学政经科学习。正是经历了这一次又一次的转学契机,李秉哲从一个乡村劣童一步一步成长为一个成功的企业家。
  无独有偶,大科学家爱因斯坦也有类似的经历。爱因斯坦曾在慕尼黑路易波尔德中学上了6年,那里完全像一座“兵营”,其压抑个性的教学使他难以接受,结果,尚未毕业,他就逃离了学校。
  几经周折,爱因斯坦转学到瑞士阿劳州立中学,这所学校民主自由的校风让年轻的爱因斯坦获得了新生。在阿劳度过的这段时间使爱因斯坦明白,在一所不受陈规陋习束缚的、由进步的人士领导的学校里,教学会成为有趣的、吸引人的职业,很容易同科学活动相结合。
  对孩子教育来讲,从一而终或许有种种好处,但在孩子成长过程中就地转学或异地游学也是必要的。有时候,转学往往给孩子带来全新的身心感受,甚至重大人生机遇。还是那句话,没有尝试过,我们就不知道什么才是最好的选择;只有经历了,才能得出最终的结果。基于以上想法,我鼓励自己在孩子的教育上,要敢于就地转学或异地游学,并将这一计划付诸实践。
  我小的时候,从小学到中学,可能就接触十几二十几个老师,而安琪、安东在不同国家的不同学校,见识过不同国别、不同背景的老师,加起来可能有上百个,更不用说他们接触各种不同背景的学生了。我坚信这种多元化的学习会让他们终身受用。
  从现实的角度来看,家长也应该在力所能及的情况下,挑选最适合孩子全面发展的学校。在有条件的情况下,中小学应该在一定程度上与教育水平更高的学校进行联合办学,让孩子接受不同校园文化不同教育方式的熏陶,同时也尽可能地让学生在学校体验不同的班级、年级、老师、专业文化,以便更好地将学生培养成复合型人才。对于有一定经济实力的家长,还可以让孩子进入可与国外学校定期进行交流的学校,或者安排他们在暑假或者寒假进行游学。当然,如果让孩子直接在中小学阶段出国留学,最理想的状态是能有一位家长陪读。在年幼的时候,如果能有大人的专门引导,有意识地让小孩去体验一些不同的校园文化,会在无形中提高他们适应社会、人际交往以及创新的能力,从而使他们终身受益。
   。 想看书来

第一节 在国内体验不同的校园文化
1990年8月,我的女儿安琪在北京协和医院顺利出生。1993年3月,我第二个孩子安东也出生在北京协和医院。自从有了两个小孩之后,我心中不由升起一种不同以往的感觉。既有一种莫名的幸福与激动,又有一种隐隐的压力和不安。我心中明白:因为有了安琪、安东,从今往后,自己的生活将会增添许多未曾有过的乐趣和烦恼,自己的人生也将有很多异乎从前的体验和思考。
  虽然当时长期在海外留学与工作,但我都安排我的两个小孩生在了北京。在这方面,我的确比许多同龄人幸运。自从安琪、安东出生之后,与绝大多数中国家庭一样,孩子成为我们家庭生活的中心。孩子成长中的点点滴滴,既是我们心血付出的结晶,又给我们留下了难忘的记忆。
  让小孩有机会在国内受教育是我一直坚持的信念,我在海外工作时,只要有可能,我都会花较多精力安排安琪、安东在国内接受教育。我始终认为,作为中国人的后代,不会中文,不懂中国文化是不可想象的,任何人都必须有文化认同感,这样的文化人格才是健全的。所以回国上学是很有必要的。有很多留学生的子女在海外多年,已经不会中文,这不能不说是一个很大的遗憾。同时,随着中国的崛起,中国成为世界经济的主流,不会中文将会成为很大的劣势。
  基于此,我决心要让出生在中国的安琪、安东掌握中文。回到国内上学,就是想让安琪安东体验地道的中国文化,体验祖国的校园文化,能从不同的优秀老师那里学习知识,接触各类优异的同学。
  安琪安东在国内不同时期上了好几所国内的学校,他们学到了很多的东西,中文大有长进,结交了很多的国内同学和朋友,增进了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了解,增进了对祖国的感情,收获非常大。由于他们在不同的国家上过学,因此,他们对国内学校的一些直观感觉和跨文化的观察又是十分有趣并引人深思的。
   txt小说上传分享

幼儿园:中国老师的嗓子与外国教室的圈子
1993年3月,我将宝贝女儿安琪送到了幼儿园,那时她刚刚三岁。小家伙很是恋家,每天上学时,负责接送她的舅舅都要绞尽脑汁连哄带骗的把她送到幼儿园。有一次实在没辙了,舅舅便哄她说:“等安琪长大了就不用去上学了。”安琪歪着小脑袋问:“那安琪什么时候能长大呢?”舅舅随手指着家里的鱼缸说:“等小金鱼长大了,安琪也就长大了。”于是小家伙乖乖地上学去了。从此,每天放学一回到家,她就趴在金鱼缸边上和小金鱼说话,催促它们快快长大。
  如此安宁了些日子,大人们都以为平安无事了。不料有一天,我下班刚进家门,就听到安琪舅舅的“哀鸣”,只见鱼缸里的金鱼都胀得鼓鼓的,肚皮朝天地见了阎王。原来,小安琪实在是太盼着金鱼长大,用了她认为的最简单的方法——给鱼喂了整整一袋鱼食儿,好让金鱼长大,自己也就长大了。
  看着哭笑不得的家人,我不由得心里一惊:为什么小安琪这么不愿意上幼儿园呢?我和孩子的妈妈费尽心思挑选的这家幼儿园在硬件上可是一流,难道是教育方式的问题?于是,我决定抽出时间认真了解一下。
  经过了解,我发现安琪所在幼儿园的教育方式如同牧人牧羊,只是把孩子们集中在一起看管,几乎谈不上什么幼儿教育。一天,小安琪回来抽抽搭搭地说,吃午饭的时候,她老是抓不好筷子,幼儿园的老师就骂她是小笨猪!
  小笨猪?难道我的安琪有这么差劲吗?对于一个不满3周岁的幼儿来说,她需要的是引导,而不是训斥。因为年幼而打击她的自尊,无疑是对孩子幼小心灵的伤害。于是,我立即决定为安琪转校,我必须让她接受更正规的幼儿教育!
  我将安琪转到了另一家幼儿园,这里更注重孩子的素质教育。安琪上学的兴致明显提高了很多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