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鸟电子书 > 经管其他电子书 > 第一野战军 >

第4部分

第一野战军-第4部分

小说: 第一野战军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请注意,“全国同胞”和“全世界盟邦”,这是两座大山啊,区区一个蒋介石与国民政府无论如何也背不动的!毛泽东舆论战的功夫可见一斑。此亦不难看出,他铁定心思要以摧枯拉朽之势,救万民于水深火热之中。“解放”二字如旭日东升,即将喷薄而出!

    三天后,延安方面又一份电报追过来,口风更为犀利:“一切同盟国的统帅中,只有你一个人下了一个绝对错误的命令。我认为你的这个错误,是由于你的私心而产生的,带着非常严重的性质,这就是说,你的命令有利于敌人。因此,我站在中国和同盟国的共同利益的立场上,坚决地彻底地反对你的命令,直至你公开承认错误,并公开收回这个错误命令之时为止。我现在继续命令我所统帅的军队,配合苏联、美国、英国的军队,坚决向敌人进攻,直至敌人在实际上停止敌对行为、缴出武器,一切祖国的国土完全收复之时为止。”

    包括许多老牌的国民党军政人员,都不能不承认这是一篇妙文,体现了有理、有利、有节,蒋介石几乎成为被告而被押上道德法庭。自从江西“戡乱”“剿共”以来,整个抗战期间,他差不多总是陷于此等困境。但蒋介石就是蒋介石,即便有像西安事变那样的莫测风云,他也时刻忘不了“攘外必先安内”这句禅言。

    然而,这次蒋介石不能不作出后退一步的姿态。其中奥秘,当时的美国总统杜鲁门在几十年后一语道破。杜认为“蒋介石的权力只及于西南一隅,华南和华东仍被日本占领着,长江以北则连任何一个中央政府的影子也没有”。“假如我们让日本人立即放下他们的武器,并且向海边开去,那么整个中国就将会被共产党人拿过去。因此,我们就必须采取异乎寻常的步骤,利用敌人来做守备队,直到我们能将国民党军队空运到华南,并将海军调去保卫海港为止。”

    毫无疑问,完成这一切不但需要时间,也需要名分。“盟邦”希望蒋介石拿出万全之策,把八年来一直与敌血战而历尽千辛万苦的共产党晾到一边,使中国实现在国民党领导下的“和平统一”。这样,美国人的指挥棒就可在亚洲大陆获得永久性权威。
第二章 戡乱与解放(3)
    赫尔利在这个历史关头注定要扮演重要角色。他须在蒋介石摇摆不定的天平上加重砝码。只不过,他们并非心有灵犀,而是同床异梦。赫尔利的眼界与杜鲁门尚有差异,以他在和平理想方面的天真或对中国问题的盲目乐观,怕是难以吃透蒋氏和平高调下的操刀之实。此时,中共已把发动内战的帽子扣到蒋介石的头上,蒋介石想藏而不露是不可能了。无论是战机所需要的时间,还是战争本身所需要的名分,都要求蒋介石作进一步的政治表演。

    因此,和平谈判就成为蒋介石合理的选择。赫尔利坚定地认为,国共两党只要各让一步走到谈判桌前,中国的问题兴许就会柳暗花明。

    毛泽东“店小”握真理,蒋介石“家大”玩虚招

    就在毛泽东口诛笔伐至为酣畅的第二天,他突然收到重庆发来的一封急电:

    万急,延安

    毛泽东先生勋鉴

    倭寇投降,世界永久和平局面,可期实现。举凡国际国内各种重要问题,亟待解决,特请先生克日惠临陪都,共同商讨。事关国家大计,幸勿吝驾,临电不胜迫切悬盼之至。

    蒋中正未寒

    显然,蒋介石把球踢过来了。他料定毛泽东没有去重庆的胆量,所以电报发出的同时,又电令驻延安的两位联络参谋,当面探问毛泽东的答复意见,明摆着想通过立逼表态的方式,让中共精神上受到挫伤。事实是,他压根没想到毛泽东会应邀前往,更谈不上认真思考彼此坐到一张桌子面前来“共同商讨”。

    毛泽东一看蒋介石的电报闭口不谈“认错”二字,也根本没有收回成命的意思,倒是对自己“惠临陪都”“悬盼之至”,也就大体明白这位居高临下的委员长唱的是哪一出了。于是,毛泽东立即避虚就实,揪住老蒋的尾巴,复电:

    重庆

    蒋委员长勋鉴

    未寒电悉。朱德总司令本日午有一电给你,陈述敝方意见,待你表示意见后,我将考虑和你会见的问题。

    毛泽东未铣

    1945年8月16日

    电报发出后,毛泽东立马派人去见国民党联络参谋周励武和罗伯伦,通报他们说:“毛先生不准备去重庆,待蒋委员长答复朱德电报后,再作考虑。”

    蒋介石见到回电,更加确信毛泽东不敢赴渝。曾几何时,十年内战的“戡乱”岁月令人记忆犹新,蒋委员长开出天价悬赏毛泽东的人头,从江西追杀到陕北,几乎就没有停止过。

    如今,这才过去几天,又让毛泽东到重庆和自己面对面“谈判”,他毛泽东难道还会吃了熊心豹子胆不成!三天之后的8月20日,蒋介石跟着追发电报,措辞益发情真意切,力促毛泽东去重庆“共定大计”。

    以毛泽东的性格,跟老蒋的这个劲儿必须得较到底。然而,另一种政治因素他不能不顾忌,一向以太上皇自居的斯大林,竟连续两次通过苏共驻延安情报员向中共中央转达意愿,希望毛泽东去重庆与蒋介石谈判。斯大林的话硬度较高,扔在地上咚咚响,他说:“中国不能再打内战了,要再打内战,就有可能把民族引向灭亡的危险。”

    “把民族引向灭亡”当然不是任何中国人的愿望,可如果中共不与蒋和谈,似乎就要承担内战责任。斯大林要的是国家利益。他必须确保蒋介石执行1945年8月14日和苏联签订的《中苏友好同盟条约》,那里面有包括“中苏共管长春铁路三十年,旅顺为共享海军基地三十年,大连为自由港……”等内容。为了这个利益目标,他甚至有可能按照“二战”后期法国、意大利共产党处理与本国资产阶级关系的模式,让中共以解除武装交出军队为代价,换取在政府中的合法地位和一官半职。斯大林一度认为,这是避免中国内战、巩固战后大国关系,保持与西方国家合作的好办法。他的算盘打得很精:如果共产党与国民党组成联合政府,同样可以保证中国不完全倒向美国,保证中国与苏联的友好关系,而中共作为共产国际大家庭中的小老弟,在高大威猛的布尔什维克面前必将永远俯首称臣。
Ⅰ米Ⅰ花Ⅰ书Ⅰ库Ⅰ ;http://www。7mihua。com
第二章 戡乱与解放(4)
    斯大林“老大哥”的话,中共无法不尊重。毛泽东与周恩来等掂量再三,于8月22日复电蒋介石,宣布“为团结大计,特派周恩来同志前来晋谒”。

    蒋介石明白了,毛泽东是在跟他较劲儿呢,本人还不愿意与自己面谈。他不得不又一次搬出斯大林,随即将中共电文转发莫斯科。斯大林当即再给延安发电:“蒋介石已反复邀请毛泽东去重庆协商国事,在此情况下,如果一味拒绝,国内国际各方面就不能理解了。如果打起内战,战争的责任由谁承担?”斯大林劝毛泽东不用担心人身安全,表示,这个问题将由美、苏两国负责。

    蒋介石捏着斯大林的心思,说话办事更“大度”了。8月23日给延安的第三份电报,几乎到了生拉硬拽的地步:“承派周恩来先生来谕洽商,至为欣慰。唯目前各种重要问题,均待先生面商,时机迫切,仍盼先生能与恩来先生惠然偕临,则重要问题,方得迅速解决。国家前途实利赖之。兹特备飞机迎近,特再电驰速驾。”说着话飞机也来了,而且上面坐着美国大爷赫尔利。¥米¥花¥书¥库¥ ;http://__

    毛泽东究竟去不去重庆?围绕这个问题,数日内在延安高级干部中掀起轩然大波。蒋介石何许人也,共产党人领教得够多了,翻手云覆手雨,廖仲恺、张学良、杨虎城都是前车之鉴,谁也无法拍着胸脯为毛泽东的人身安全打包票。可是,从8月14日到23日,短短十天时间,蒋介石一连给毛泽东发出三封邀请电,气势咄咄更兼天花乱坠。

    蒋介石在电文中表示:“大战方告终结,内争不容再有。深望足下体念国家之艰危,悯怀人民之疾苦,共同戮力,从事建设。如何以建国之功收抗战之果,甚有赖于先生之惠然一行,共定大计,则受益拜惠,岂仅个人而已哉!”这简直就是一篇和平赞美诗。

    不仅如此,对于最初关于受降方法的“一日三令”,蒋介石也给出了合理的“说法”,说那是“系由盟军总部所规定”,还说“朱总司令如为一爱国爱民之将领,只有严守纪律,恪遵军令,完成我抗战建国之使命”等,如此连篇累牍,理由冠冕堂皇。

    更何况,斯大林还在那里为老蒋“给力”,不依不饶、软硬兼施。

    毛泽东沉吟了好几天,8月22日发出派周恩来“前来晋谒”一电的同时,高调接见周励武和罗伯伦参谋,把发往重庆的电报内容一五一十通报给他们。

    周、罗二人连续几天紧张得一塌糊涂,在延安大街小巷四处打探毛泽东的真实意向。结果,所有消息都表明:毛泽东不可能去重庆。于是,重庆得到的全部密报都是:毛无意赴渝谈判。蒋介石听了后表面上皱起眉头,实际心里舒服啊,这正是他想要得到的情报。和谈成为公开的幌子,他哪有半点儿时间去作和谈准备,只一门心思忙于调兵遣将,抢夺各大城市及战略要地。

    中共中央有关谈判的各项准备工作,可谓紧锣密鼓,所有和谈文案都在日夜突击精拟之中。各项战略方针也在不知不觉地贯彻落实。就在8月22日这一天,毛泽东还发布了《关于改变战略方针夺取小城市及广大乡村的指示》,要求所属各部队,把夺取小城市和广大农村作为重点。在这份引人注目的文件中,他第一次响亮地提出“和平、民主、团结”三大口号。这才是时局中的大是大非,是社会良知的聚焦点和历史发展的主动脉。毛泽东在抓不到“权”的时候,必须抓到“理”,因为“理”总是活在绝大多数人心中的东西。毛泽东永远信奉人民创造历史,而不是那些不可一世的权贵。
第二章 戡乱与解放(5)
    延安委曲求全严阵以待,重庆财大气粗忘乎所以

    1945年8月23日,毛泽东在延安枣园郑重召开大约50人参加的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研究判断当前国际国内政治军事形势。经过反复考虑,他已胸有成竹——亲自到重庆“会一会老蒋”的决策铁板钉钉。为“妥当”起见,拟派周恩来先行一步。毛泽东把自己的想法一说,会场立刻再起波澜,核心依然是“为主席的安全担心”,有人甚至上纲上线,提到政治高度,坚决反对毛泽东冒险,如果毛自己执意要去,那是“对党的事业不负责任”。

    毛泽东内紧外松,显得很洒脱。他是把握政治脉搏的高手。试想,在几乎全世界舆论焦点密切注视之下,蒋介石怎么可能愚蠢到对赤手空拳的他用手段呢?就是斯大林不表那个态,承诺美苏负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